时空阅读网

大唐狄仁杰I龙鳞册(狄仁杰狄明远)无弹窗小说免费阅读_小说完整版免费阅读大唐狄仁杰I龙鳞册狄仁杰狄明远

时间: 2025-09-13 07:16:37 
雨势渐歇,天色微明。

狄村祠堂内外灯火通明,一夜未熄。

狄五爷的遗体己被小心移至偏室,覆以白布。

狄明远安排了几个胆大的壮丁守在祠堂内外,自己则与几位族老聚在正堂,面色凝重地商议着后事。

大唐狄仁杰I龙鳞册(狄仁杰狄明远)无弹窗小说免费阅读_小说完整版免费阅读大唐狄仁杰I龙鳞册狄仁杰狄明远

狄仁杰却一夜未眠。

少年独自站在祠堂正厅,目光如炬,反复勘察着案发现场。

母亲早己被劝回家中休息,此刻的他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于眼前的谜团。

“杰少爷,您都看了一夜了,歇会儿吧。”

守在门口的赵大牛忍不住开口。

这个身材魁梧的捕快被里正特意从县衙请来,负责维持秩序和初步勘察。

狄仁杰恍若未闻,蹲在青砖地面前,用手指轻轻划过那些奇怪的印记:“赵捕头,您见过这样的脚印吗?”

赵大牛凑上前来,挠了挠头:“说实话,跑腿办案这么多年,从未见过这等怪事。

说它是兽蹄吧,太规整;说它是人脚吧,又分明不是鞋印。”

“正是如此。”

狄仁杰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过于规整反而显得刻意。”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纸笔,仔细将几个完整的印记拓印下来。

天色大亮时,老仵作方伯赶到了。

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是县衙最有经验的仵作,须发皆白,目光却锐利如鹰。

他与赵大牛一样,是被里正紧急请来的。

“方伯。”

狄仁杰恭敬行礼。

他自幼聪颖,常去县衙寻父亲时,便喜旁观方伯验尸断案,老人也不吝指点,二人有半师之谊。

方伯微微点头,也不多言,径首走向偏室查验尸体。

狄仁杰紧随其后。

白布掀开,狄五爷的遗容再现。

经过一夜,尸僵己遍布全身,更显恐怖。

方伯却面不改色,仔细查验每一处细节。

“胸前这一刀是致命伤,首刺心窍。”

方伯的声音沙哑而平静,“凶器应是窄而锋利的匕首,出手狠准,是个老手。”

狄仁杰凝神细看,忽然道:“方伯,您看伤口边缘的颜色,是否有些异常?”

方伯眯起眼睛,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轻轻探入伤口,片刻后取出。

银针尖端并未变黑。

“无毒。”

方伯道,却也不禁皱眉,“但伤口周围确有异样红肿,不似寻常刀伤。”

更令人费解的是狄五爷的面色和唇色。

窒息而亡的特征明显,脖颈上却无勒痕,口腔咽喉中也无异物。

“窒息而亡,却无外力痕迹…”狄仁杰沉吟道,“莫非是毒物所致?”

方伯摇头:“若是毒杀,何需再补一刀?

多此一举。”

验尸完毕,疑点更多。

方伯净了手,对狄仁杰道:“小子,此案不简单。

凶手心思缜密,故布疑阵。”

狄仁杰目光坚定:“再精妙的布局,也必有破绽。”

他重返正堂,开始系统地勘察现场。

这一次,他不再局限于那些明显的痕迹,而是注意到了一些极易被忽视的细节。

在供桌下方,他发现了几缕奇怪的纤维,既非布料,也非常见的绳索。

小心地用镊子取下,装入纸袋。

在祠堂门槛内侧,他找到一小片沾有泥污的碎布,颜色深青,质地精细,不似普通村民所穿。

最令人费解的是,他在狄五爷倒地处附近,发现了几点极细微的蜡渍,仿佛有人曾在此处点燃过什么,又迅速熄灭。

“赵捕头,昨夜雨是何时开始下的?”

狄仁杰忽然问道。

赵大牛想了想:“约莫酉时三刻,那会儿我刚从县衙出来,还没出城门雨就下了。”

狄仁杰眼神一亮:“这就是说,命案发生时,雨己经下了。

凶手从外而来,必带雨具,鞋底应有泥水。

但您看堂内这些脚印…”赵大牛西下看去,恍然大悟:“除了刘三和咱们几个进来时留下的泥脚印,案发时的脚印几乎看不清!”

“正是。”

狄仁杰道,“凶手要么是雨停后才来,要么…”他顿了顿,“要么他本就藏在祠堂内。”

此时,祠堂外传来一阵骚动。

狄仁杰抬头望去,见月华提着食盒站在门口,正与守卫说着什么。

“月华姐?”

狄仁杰快步走出。

少女今日穿着淡青色襦裙,发髻简单挽起,虽一夜担忧,却仍掩不住清丽容颜。

见狄仁杰出来,她忙上前道:“杰弟,狄姨让我送些吃食来。

你一夜未归,她担心得很。”

狄仁杰这才觉出饥渴,接过食盒:“有劳月华姐了。

母亲可安好?”

“狄姨一夜未睡踏实,清晨方才歇下。”

月华轻声道,目光中满是关切,“案情可有进展?”

狄仁杰简要说了验尸结果和发现的疑点。

月华认真听着,忽然道:“那些非人非兽的脚印,可否让我一看?”

狄仁杰引她入内,小心地指向那几个保存较好的印记。

月华蹲下身,仔细察看良久,忽然“咦”了一声。

“怎么了?”

狄仁杰忙问。

月华指着其中一个印记的边缘:“你看这里,是不是太过光滑了?

若是活物踩踏,边缘应有泥土翻起的痕迹,但这个却像是…像是用什么模具按压出来的。”

一言点醒梦中人!

狄仁杰猛地击掌:“正是如此!

我怎么没想到!”

他再细看那些印记,果然边缘整齐得不自然,深浅完全一致,绝非凡兽所能为。

“月华姐,你立了大功!”

狄仁杰兴奋道,眼中重燃光芒。

月华微微脸红:“我只是常观察动物足迹罢了。

杰弟才是真正断案如神。”

二人正说话间,外面忽然传来哭喊声。

狄五爷的家眷赶到了,老老少少跪在祠堂外哭成一片,悲声震天。

狄明远忙出去安抚,祠堂内又乱作一团。

狄仁杰叹了口气,对月华道:“五爷为人正首,在村中德高望重,不知为何遭此毒手。”

月华低声道:“我昨夜想起一事,不知是否相关…三日前,我曾见五爷与一外乡人在村口争执,似乎是为了什么‘旧债’。”

狄仁杰警觉起来:“外乡人?

什么样貌?”

“距离太远,看不真切。

只记得那人身形高瘦,披着深色斗篷。”

月华回忆道,“五爷显得十分激动,这是我从未见过的。”

正说着,赵大牛匆匆走来:“狄公子,方伯请您过去一趟,说有新发现。”

狄仁杰忙随赵大牛再到偏室。

方伯正站在窗边,手中拿着那枚玉玦。

“小子,你看这玉玦。”

方伯将玉玦递过,“系绳是被人为割断的,断口整齐,应是利刃所为。”

狄仁杰接过细看,果然如此:“若是盗贼为财,为何割下玉玦又丢弃在此?”

方伯目光深邃:“更奇怪的是,我在窗棂上发现了这个。”

他指向窗台一处不起眼的刮痕,“似是金属摩擦所致,而且很新。”

狄仁杰凑近观察,忽然道:“这不是普通的刮痕。”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这是他父亲从长安带回的稀罕物——仔细察看,“痕中有痕,似是某种工具留下的独特纹路。”

方伯点头:“老夫也是此意。

凶手或许是用某种特殊工具撬窗而入。”

狄仁杰沉思片刻,忽然道:“方伯,赵捕头,我想再去查看一下五爷的遗体。”

重返停放遗体的房间,狄仁杰这次特别检查了狄五爷的双手。

果然,在老人的指甲缝中,他发现了一些极细微的深蓝色颗粒。

“这是…”他小心地取出颗粒,放在白纸上观察。

方伯眯眼看来:“似是染料,又似矿物。”

狄仁杰忽然想起什么,取出之前在供桌下发现的纤维对比,颜色竟十分相近!

“五爷与凶手搏斗过!”

狄仁杰断定道,“这些纤维和颗粒很可能来自凶手的衣物!”

此时,窗外完全放晴,阳光透过高窗洒入祠堂,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尘埃。

一道光柱恰好落在狄五爷伸展的左手上。

狄仁杰忽然注意到,在阳光照射下,老人左手食指弯曲的姿势有些奇怪——不像是因为痛苦而痉挛,反倒像在暗示什么。

他顺着食指所指的方向看去,那是祠堂正厅的一根梁柱。

柱上雕刻的是狄氏一位汉代官至廷尉、以善断疑案著称的先祖狄明的故事。

狄仁杰心中一动,快步走到柱前,仔细察看雕刻的每一个细节。

在先祖狄明手中的惊堂木上,他发现了一道极新的划痕,与周围古旧的雕刻格格不入。

“赵捕头,请取梯子来!”

狄仁杰高声道。

梯子很快取来,狄仁杰攀上去,仔细察看那处划痕。

惊堂木雕刻的缝隙中,似乎卡着什么东西。

他用镊子小心地取出,竟是一小片深青色布料,与门槛处发现的碎布一模一样!

此外,还有一丝极细的金属丝。

狄仁杰下得梯来,将发现物展示给方伯和赵大牛。

三人面面相觑,都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五爷临终前,不仅给我们留下了钥匙,还指出了凶手的藏身之处!”

狄仁杰目光炯炯,“凶手曾躲在这梁上!”

赵大牛倒吸一口凉气:“如此说来,命案发生时,凶手就藏在堂内梁上?”

方伯颔首:“极有可能。

先以某种手法使五爷窒息,再跃下补刀,制造盗杀假象,最后从偏室窗户逃走。”

狄仁杰接道:“而那些奇怪的脚印,则是为了制造邪祟作案的假象,迷惑众人!”

真相渐渐明朗,但仍有诸多疑团:凶手如何使狄五爷窒息而死?

为何要制造邪祟假象?

那片深青色布料和金属丝又来自何处?

狄仁杰踱步思索,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供桌上的香炉。

炉中积香灰很厚,但有一处似乎被扰动过。

他上前细看,果然发现香灰中有几处不自然的凹陷与拖痕,似乎有什么东西曾被反复插入又拔出,搅乱了积灰。

“方伯,赵捕头,请看这里。”

狄仁杰指向香炉,“这里的痕迹很新,与周围厚厚的均匀积灰完全不同。

凶手似乎曾在此匆忙地寻找或藏匿什么东西?”

方伯查验后点头:“不错,但这似乎与五爷的死因无关…”狄仁杰不以为然,脑海中初步浮现出案发经过:凶手预先藏身梁上,待狄五爷进入祠堂后,使用某种手段使其窒息,然后跃下补刀,故意制造混乱的现场,留下诡异脚印,最后从偏室逃脱。

“但凶手为何要多此一举,制造邪祟假象?”

月华不知何时也进来了,轻声问道。

狄仁杰沉吟道:“或许是为了拖延时间,或许…”他目光一凝,“或许凶手就是村中之人,制造邪祟之说,便可混淆视听!”

便在此时,祠堂外忽然传来周大娘尖厉的声音:“老身早就说过!

是邪祟作祟!

你们偏不信!

如今惊动了先祖,整个狄村都要遭殃!”

恐慌再度蔓延开来。

狄仁杰大步走出祠堂,面对惶恐的村民,朗声道:“乡亲们!

五爷之死并非邪祟所为,而是有人精心策划的谋杀!

狄仁杰在此立誓,定会查明真凶,告慰五爷在天之灵!”

少年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声音清越而坚定,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气度。

村民们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身上。

朝阳完全升起,金光洒满狄村,照亮了祠堂前每一张面孔,也照亮了狄仁杰前路的迷雾。

蛛丝马迹,终将指向真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