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香榭,咖啡世家跌宕百年林振邦迪德里克热门完结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南洋香榭,咖啡世家跌宕百年(林振邦迪德里克)
时间: 2025-09-13 06:53:03
狮子港的阳光炽热耀眼,带着浓重湿气的海风裹挟着热浪,猛烈地拍打在林振邦的脸上、身上。
他脱下从刺桐城带出来、被汗水和海水浸染得发硬的中式短褂,露出被海上烈日灼伤的黝黑臂膀,茫然地站在尘土飞扬的码头边缘。
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人流:肤色黝黑的当地挑夫扛着沉重的麻袋,步履沉重地喊着听不懂的号子;趾高气扬、穿着笔挺白色笔挺装的兰国官员,用手杖不耐地点着催促;还有那些梳着光亮分头的白人商人,悠闲地抽着雪茄,审视着这片属于他们的热土资产。
林振邦仿佛一颗被抛入激流的小石子,瞬间被喧嚣和陌生淹没,心中的那点希望微光,在现实的冰冷浸泡下摇曳欲熄。
带来的盘缠在漫长的航行和支付了船费后所剩无几。
语言不通,他像聋哑人,只能依靠笨拙的手势和写在破纸片上的汉字“工”来寻求机会。
初来几天,他蜷缩在码头附近阴暗潮湿、蚊虫横行的棚户区角落,靠着啃食最后几块干硬的饼子过活。
那股熟悉的家乡霉味和异邦的腐烂海腥、劣质烟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成了他在南洋的第一个枕头。
打零工的日子,是浸透了汗水、屈辱和皮肉的艰辛画布。
他终于在一个需要人搬运椰干的码头找到了第一份活儿。
那粗糙、沉重的椰干麻袋,每袋都像装着石头,棱角刺痛着他尚未磨砺的肩膀。
毒辣的日头下,监工,一个叫瓦扬的当地壮汉,皮肤像晒干的皮革,脖子和手臂上布满纹身,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南方语混合着银国话,唾沫横飞地吼叫着:“快!
快!
慢吞吞吃屎啊!”
鞭影不时在空气中炸响,并不真的抽到人,但那威慑力足以让每个苦力脊背发寒。
工钱是按袋计算的,低廉得可怜,却己是林振邦此刻唯一的救命稻草。
晚上回到那破棚子,肩膀早己磨破,火辣辣地疼,腰像断了一样,整个人如同被巨石碾过。
为了多挣几个钱糊口,他又辗转去了一处为兰国人修建度假别墅的采石场。
这里的活计更危险,也更为赤裸地展示着ss的阶级压迫。
巨大的花岗岩需要人工开凿、搬运,碎石粉末弥漫在空气里,吸进肺里像刀割。
兰国监工是个留着八字胡的胖子,名叫范德斯登。
他从不亲临现场,只在阴凉的凉亭里喝着冰镇啤酒,用望远镜远远监视。
真正的管理权落在几个手持藤条、凶狠的哇岛人手下头目身上。
他们会因为搬运的石块稍有瑕疵,或者进度慢了半刻,就挥动藤条狠狠抽打在工人的背上。
“黄皮果!
都懒成这样!”
一个哇岛人小头目尤多,每次路过唐人身边,眼神都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与厌恶,踢翻过林振邦刚盛上热汤的木碗。
辛辣滚烫的汤水洒在他的破裤子上,灼痛皮肤,更刺痛了那颗原本骄傲的心。
他死死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咸腥的血味在嘴里蔓延,才压下那几乎要冲破胸膛的怒吼——他记住了尤多那张脸。
更深的凉意,是在这等级森严的ss金字塔中,理解了自身的位置。
通过身边一些懂点国语或南方话的、比林振邦早来几年的老华工口中,他一点点拼凑出这片土地残酷的统治逻辑。
塔尖,兰国人。
他们掌握着最高权力、军队、司法、大型种植园和贸易公司。
他们是绝对的统治者,拥有无上的特权。
他们住在绿树掩映、凉爽舒适的山区别墅区,生活着锦衣玉食。
次一阶,当地贵族和官僚(通常是丹国后裔或与兰国人合作的权贵)。
他们充当ss统治的帮凶,享有较好的生活和社会地位,管理着底层的土著。
中间层,混血、岛国人、少数富有的阿国或度国商人。
他们地位高于纯土著和唐人,能担任一些中低级职务或经营规模稍大的生意。
底层,当地原住民(Pribumi),人口基数最大,从事最基础的农业、手工业和服务业。
他们是被统治的主体,受到多重剥削,但也因为人数和文化优势,对地位更低的群体有天然的优越感(被ss者刻意挑拨)。
唐人,一个庞大、勤劳、但在政治和法律上被刻意隔离、压制和盘剥的特殊群体。
他们被禁止拥有大片土地(只能租赁或购买小块土地),经营受到严格限制,重税名目繁多(人头税、通行税、营业牌照税等)。
兰国ss政府奉行“分而治之”(Divide et impera)的策略,刻意制造唐人群体与原住民、与其他移民族群间的对立。
将唐人(尤其是新来的“新客/Sinkeh”)牢牢地钉在社会最底层与夹缝中,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计的承担者,是苛捐杂税的主要盘剥对象,也是冲突时的替罪羊。
他们被视为狡猾、吝啬、唯利是图的异族,可以压榨利用的工具。
在巴岛的小镇上,林振邦亲眼目睹了几个年轻的兰国士兵喝得酩酊大醉,对着一位挑担子卖水果的唐人老妇高声调笑,其中一个士兵随手拿起摊上的两个木瓜,并不付钱,反而把老妇的水果推倒在地,在哄笑声中扬长而去。
老妇只能默默收拾狼藉,浑浊的老泪在满是皱纹的脸上纵横,却不敢有半句怨言。
这种“无形的围墙”,比采石场的岩石更坚硬,比监工的藤条更刺人。
它无处不在:在兰国警察例行检查时对唐人摊位(即使证件齐全)的百般刁难;在码头装卸,兰国商行的货物总是优先,唐人货主只能苦苦等待;在同是底层的原住民小贩那里,也时常能感受到那种混杂着戒备、嫉妒和轻视的目光。
在绝望的驱使下,林振邦又通过同乡介绍,找到了一个在兰国人经营的橡胶种植园打短工的机会。
本以为环境会稍好,但现实给了他更沉重的一击。
种植园深处,热浪蒸腾。
成片的橡胶树像绿色的高墙,割胶工们如同蚂蚁般在树间劳作。
林振邦被分配去干杂活:清除树根下的杂草,搬运刚割下来、沉甸甸装满乳胶汁的桶子。
橡胶林中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甜腻中带着腐败的怪异气味。
白人监工是个中年兰国人,叫迪德里克。
他有一双灰蓝色的眼睛,看人时像打量货物。
他对割胶的女工,无论是土著还是唐人,言语轻薄,手脚也不干净。
林振邦亲眼看到他假借查看割胶技术,把手伸向一个瘦小的唐人女子胸口。
女子惊恐躲避,却被迪德里克一把抓住手腕,用兰国语夹杂着生硬的哇岛话呵斥着什么,引来周围一片沉默的压抑和麻木的眼神。
吃饭时,所有人集中在简陋的工棚外。
食物是糙米饭加上一些盐水煮的豆角。
工头按照“等级”分食:兰国监工有面包、肉罐头和蔬菜,甚至有冰镇啤酒;哇岛和巴岛监工有蛋有鱼;轮到华工和普通土著时,就只有分量明显不足的糙米饭和豆角了。
甚至锅底那些稀一点的、带着泥沙的残羹冷炙,也被优先分给了更“亲近”的人。
一天,林振邦正埋头搬运沉重的生胶桶。
橡胶汁溅出,不可避免地弄脏了铺设在田埂上用来运输的手推轨道车附近的沙土。
迪德里克正好骑马巡视经过,看到地上的污迹,他勒住马,脸色阴沉。
“喂!
你这只肮脏的X猪!”
他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咆哮,指着地上的污迹,“看看你干的好事!
弄脏了我的路!”
林振邦愣了一下,试图用刚学的几个银国单词解释:“我……不是……故意的……”他指了指桶,又指了指泥泞的路。
但“泥泞”这个词他不会说。
“闭嘴!
低劣的东西不需要解释!”
迪德里克不耐烦地挥挥手,眼中满是鄙夷,“今天的工钱,扣一半!
作为清理费!”
他根本不听任何解释,或者说,他需要的就是一个理由来克扣这群在他眼里如同草芥的华工。
那一瞬间,林振邦感到一股滚烫的血液首冲头顶。
耻辱像毒藤一样缠紧他的心脏,勒得他几乎无法呼吸。
半个铜板?
那是他一天血汗的代价!
他想到了刺桐城的债台,想到了日渐衰微的家族名声,想到了自己漂洋过海发誓要改变这一切……却在这里,像一个最卑贱的牲口一样被侮辱,被克扣!
他猛地抬起头,充血的眼睛死死盯住马背上那张居高临下的、写满轻蔑与特权优越感的脸。
汗水混着泥土和橡胶汁,从他额角滚落,滴在炙热的土地上,瞬间消失不见。
空气凝固了,周围劳作的华工和土著都下意识地停住了动作,紧张地望向这边。
迪德里克显然没料到这个看上去沉默寡言的唐人苦力会有如此锐利的目光。
他微微一怔,随即恼羞成怒地握紧了腰间的皮鞭:“怎么?
还想反抗?
你这……”然而,林振邦握紧的拳头最终没有挥出去。
父亲临别时的告诫在他耳边炸响:“邦儿,去南洋,忍字头上一把刀。
命在,根在,才有翻身的机会!”
家族的存亡,母亲倚门悬望的身影,比这一时的血性重千钧万钧!
他死死咬住下唇,首到口腔里再次弥漫开血腥的铁锈味。
那几乎要焚烧理智的怒火,被他强行压入了灵魂最黑暗的角落,燃烧成冰冷的岩浆。
最终,他只是极为缓慢地、艰难地低下了那颗曾经代表着刺桐城林家荣光的头颅,声音从齿缝里挤出,干涩而沙哑:“……是。
老爷。”
迪德里克冷哼一声,脸上挂着得胜的冷笑和一丝不屑,打马而去。
当监工远去,那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稍稍散去时,林振邦才缓缓首起身。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孤独地映在橡胶林的阴影里。
脸上的顺从和麻木之下,是岩石般的冰冷。
他终于彻底看清了这片“希望之地”的狰狞底色。
想要立足,首先要像野兽一样活着,然后要在这布满荆棘、充满歧视的暗处丛林里,找到一条血淋淋的上升之路。
那枚被扣掉的、带着唾沫星子的铜板,像一枚滚烫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他的掌心。
那不是一枚钱,而是ss牙迫最锋利的獠牙,咬碎了他的幻想,也点燃了他内心深处,一种无声的恨意与不屈的火焰。
他攥紧拳头,眺望远处那些灯火通明的欧式小楼,那里有他的仇人,是他要跨越的第一个目标。
此刻,找到一个能联结同胞、提供庇护的巴岛唐人总商会的念头,从未像现在这般,如同溺水者对浮木般的渴望。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可能的存在,而是黑暗中唯一能照亮前路、指引方向的灯塔。
他脱下从刺桐城带出来、被汗水和海水浸染得发硬的中式短褂,露出被海上烈日灼伤的黝黑臂膀,茫然地站在尘土飞扬的码头边缘。
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人流:肤色黝黑的当地挑夫扛着沉重的麻袋,步履沉重地喊着听不懂的号子;趾高气扬、穿着笔挺白色笔挺装的兰国官员,用手杖不耐地点着催促;还有那些梳着光亮分头的白人商人,悠闲地抽着雪茄,审视着这片属于他们的热土资产。
林振邦仿佛一颗被抛入激流的小石子,瞬间被喧嚣和陌生淹没,心中的那点希望微光,在现实的冰冷浸泡下摇曳欲熄。
带来的盘缠在漫长的航行和支付了船费后所剩无几。
语言不通,他像聋哑人,只能依靠笨拙的手势和写在破纸片上的汉字“工”来寻求机会。
初来几天,他蜷缩在码头附近阴暗潮湿、蚊虫横行的棚户区角落,靠着啃食最后几块干硬的饼子过活。
那股熟悉的家乡霉味和异邦的腐烂海腥、劣质烟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成了他在南洋的第一个枕头。
打零工的日子,是浸透了汗水、屈辱和皮肉的艰辛画布。
他终于在一个需要人搬运椰干的码头找到了第一份活儿。
那粗糙、沉重的椰干麻袋,每袋都像装着石头,棱角刺痛着他尚未磨砺的肩膀。
毒辣的日头下,监工,一个叫瓦扬的当地壮汉,皮肤像晒干的皮革,脖子和手臂上布满纹身,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南方语混合着银国话,唾沫横飞地吼叫着:“快!
快!
慢吞吞吃屎啊!”
鞭影不时在空气中炸响,并不真的抽到人,但那威慑力足以让每个苦力脊背发寒。
工钱是按袋计算的,低廉得可怜,却己是林振邦此刻唯一的救命稻草。
晚上回到那破棚子,肩膀早己磨破,火辣辣地疼,腰像断了一样,整个人如同被巨石碾过。
为了多挣几个钱糊口,他又辗转去了一处为兰国人修建度假别墅的采石场。
这里的活计更危险,也更为赤裸地展示着ss的阶级压迫。
巨大的花岗岩需要人工开凿、搬运,碎石粉末弥漫在空气里,吸进肺里像刀割。
兰国监工是个留着八字胡的胖子,名叫范德斯登。
他从不亲临现场,只在阴凉的凉亭里喝着冰镇啤酒,用望远镜远远监视。
真正的管理权落在几个手持藤条、凶狠的哇岛人手下头目身上。
他们会因为搬运的石块稍有瑕疵,或者进度慢了半刻,就挥动藤条狠狠抽打在工人的背上。
“黄皮果!
都懒成这样!”
一个哇岛人小头目尤多,每次路过唐人身边,眼神都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与厌恶,踢翻过林振邦刚盛上热汤的木碗。
辛辣滚烫的汤水洒在他的破裤子上,灼痛皮肤,更刺痛了那颗原本骄傲的心。
他死死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咸腥的血味在嘴里蔓延,才压下那几乎要冲破胸膛的怒吼——他记住了尤多那张脸。
更深的凉意,是在这等级森严的ss金字塔中,理解了自身的位置。
通过身边一些懂点国语或南方话的、比林振邦早来几年的老华工口中,他一点点拼凑出这片土地残酷的统治逻辑。
塔尖,兰国人。
他们掌握着最高权力、军队、司法、大型种植园和贸易公司。
他们是绝对的统治者,拥有无上的特权。
他们住在绿树掩映、凉爽舒适的山区别墅区,生活着锦衣玉食。
次一阶,当地贵族和官僚(通常是丹国后裔或与兰国人合作的权贵)。
他们充当ss统治的帮凶,享有较好的生活和社会地位,管理着底层的土著。
中间层,混血、岛国人、少数富有的阿国或度国商人。
他们地位高于纯土著和唐人,能担任一些中低级职务或经营规模稍大的生意。
底层,当地原住民(Pribumi),人口基数最大,从事最基础的农业、手工业和服务业。
他们是被统治的主体,受到多重剥削,但也因为人数和文化优势,对地位更低的群体有天然的优越感(被ss者刻意挑拨)。
唐人,一个庞大、勤劳、但在政治和法律上被刻意隔离、压制和盘剥的特殊群体。
他们被禁止拥有大片土地(只能租赁或购买小块土地),经营受到严格限制,重税名目繁多(人头税、通行税、营业牌照税等)。
兰国ss政府奉行“分而治之”(Divide et impera)的策略,刻意制造唐人群体与原住民、与其他移民族群间的对立。
将唐人(尤其是新来的“新客/Sinkeh”)牢牢地钉在社会最底层与夹缝中,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计的承担者,是苛捐杂税的主要盘剥对象,也是冲突时的替罪羊。
他们被视为狡猾、吝啬、唯利是图的异族,可以压榨利用的工具。
在巴岛的小镇上,林振邦亲眼目睹了几个年轻的兰国士兵喝得酩酊大醉,对着一位挑担子卖水果的唐人老妇高声调笑,其中一个士兵随手拿起摊上的两个木瓜,并不付钱,反而把老妇的水果推倒在地,在哄笑声中扬长而去。
老妇只能默默收拾狼藉,浑浊的老泪在满是皱纹的脸上纵横,却不敢有半句怨言。
这种“无形的围墙”,比采石场的岩石更坚硬,比监工的藤条更刺人。
它无处不在:在兰国警察例行检查时对唐人摊位(即使证件齐全)的百般刁难;在码头装卸,兰国商行的货物总是优先,唐人货主只能苦苦等待;在同是底层的原住民小贩那里,也时常能感受到那种混杂着戒备、嫉妒和轻视的目光。
在绝望的驱使下,林振邦又通过同乡介绍,找到了一个在兰国人经营的橡胶种植园打短工的机会。
本以为环境会稍好,但现实给了他更沉重的一击。
种植园深处,热浪蒸腾。
成片的橡胶树像绿色的高墙,割胶工们如同蚂蚁般在树间劳作。
林振邦被分配去干杂活:清除树根下的杂草,搬运刚割下来、沉甸甸装满乳胶汁的桶子。
橡胶林中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甜腻中带着腐败的怪异气味。
白人监工是个中年兰国人,叫迪德里克。
他有一双灰蓝色的眼睛,看人时像打量货物。
他对割胶的女工,无论是土著还是唐人,言语轻薄,手脚也不干净。
林振邦亲眼看到他假借查看割胶技术,把手伸向一个瘦小的唐人女子胸口。
女子惊恐躲避,却被迪德里克一把抓住手腕,用兰国语夹杂着生硬的哇岛话呵斥着什么,引来周围一片沉默的压抑和麻木的眼神。
吃饭时,所有人集中在简陋的工棚外。
食物是糙米饭加上一些盐水煮的豆角。
工头按照“等级”分食:兰国监工有面包、肉罐头和蔬菜,甚至有冰镇啤酒;哇岛和巴岛监工有蛋有鱼;轮到华工和普通土著时,就只有分量明显不足的糙米饭和豆角了。
甚至锅底那些稀一点的、带着泥沙的残羹冷炙,也被优先分给了更“亲近”的人。
一天,林振邦正埋头搬运沉重的生胶桶。
橡胶汁溅出,不可避免地弄脏了铺设在田埂上用来运输的手推轨道车附近的沙土。
迪德里克正好骑马巡视经过,看到地上的污迹,他勒住马,脸色阴沉。
“喂!
你这只肮脏的X猪!”
他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咆哮,指着地上的污迹,“看看你干的好事!
弄脏了我的路!”
林振邦愣了一下,试图用刚学的几个银国单词解释:“我……不是……故意的……”他指了指桶,又指了指泥泞的路。
但“泥泞”这个词他不会说。
“闭嘴!
低劣的东西不需要解释!”
迪德里克不耐烦地挥挥手,眼中满是鄙夷,“今天的工钱,扣一半!
作为清理费!”
他根本不听任何解释,或者说,他需要的就是一个理由来克扣这群在他眼里如同草芥的华工。
那一瞬间,林振邦感到一股滚烫的血液首冲头顶。
耻辱像毒藤一样缠紧他的心脏,勒得他几乎无法呼吸。
半个铜板?
那是他一天血汗的代价!
他想到了刺桐城的债台,想到了日渐衰微的家族名声,想到了自己漂洋过海发誓要改变这一切……却在这里,像一个最卑贱的牲口一样被侮辱,被克扣!
他猛地抬起头,充血的眼睛死死盯住马背上那张居高临下的、写满轻蔑与特权优越感的脸。
汗水混着泥土和橡胶汁,从他额角滚落,滴在炙热的土地上,瞬间消失不见。
空气凝固了,周围劳作的华工和土著都下意识地停住了动作,紧张地望向这边。
迪德里克显然没料到这个看上去沉默寡言的唐人苦力会有如此锐利的目光。
他微微一怔,随即恼羞成怒地握紧了腰间的皮鞭:“怎么?
还想反抗?
你这……”然而,林振邦握紧的拳头最终没有挥出去。
父亲临别时的告诫在他耳边炸响:“邦儿,去南洋,忍字头上一把刀。
命在,根在,才有翻身的机会!”
家族的存亡,母亲倚门悬望的身影,比这一时的血性重千钧万钧!
他死死咬住下唇,首到口腔里再次弥漫开血腥的铁锈味。
那几乎要焚烧理智的怒火,被他强行压入了灵魂最黑暗的角落,燃烧成冰冷的岩浆。
最终,他只是极为缓慢地、艰难地低下了那颗曾经代表着刺桐城林家荣光的头颅,声音从齿缝里挤出,干涩而沙哑:“……是。
老爷。”
迪德里克冷哼一声,脸上挂着得胜的冷笑和一丝不屑,打马而去。
当监工远去,那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稍稍散去时,林振邦才缓缓首起身。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孤独地映在橡胶林的阴影里。
脸上的顺从和麻木之下,是岩石般的冰冷。
他终于彻底看清了这片“希望之地”的狰狞底色。
想要立足,首先要像野兽一样活着,然后要在这布满荆棘、充满歧视的暗处丛林里,找到一条血淋淋的上升之路。
那枚被扣掉的、带着唾沫星子的铜板,像一枚滚烫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他的掌心。
那不是一枚钱,而是ss牙迫最锋利的獠牙,咬碎了他的幻想,也点燃了他内心深处,一种无声的恨意与不屈的火焰。
他攥紧拳头,眺望远处那些灯火通明的欧式小楼,那里有他的仇人,是他要跨越的第一个目标。
此刻,找到一个能联结同胞、提供庇护的巴岛唐人总商会的念头,从未像现在这般,如同溺水者对浮木般的渴望。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可能的存在,而是黑暗中唯一能照亮前路、指引方向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