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苏晚穆罕默德(盛唐食光:我的夫君是秀才)最新章节列表_(苏晚穆罕默德)盛唐食光:我的夫君是秀才最新小说

时间: 2025-09-13 06:53:16 
苏晚真的开始整理食谱了。

她没有纸笔,就先在墙上画得更细致:每道菜的食材、用量(用“一小撮半碗”这样的通俗说法)、步骤,甚至还画了简单的工具图——比如煮粥用的铁锅、烤胡饼用的烤炉。

等画满了一面墙,她就找穆罕默德帮忙——胡商经常和文人打交道,手里有多余的纸笔。

穆罕默德不仅给了她纸笔,还找了个会写毛笔字的伙计,帮她把食谱抄下来。

苏晚穆罕默德(盛唐食光:我的夫君是秀才)最新章节列表_(苏晚穆罕默德)盛唐食光:我的夫君是秀才最新小说

苏晚口述,伙计书写,把“红枣枸杞粥羊肉孜然胡饼南瓜小米粥”等她做过的吃食,都一一整理成了文字,还在旁边配上简单的插图——这是苏晚的主意,她说“图文并茂,才更容易看懂”。

食谱抄好后,苏晚拿着它去了西市的几家酒楼。

刚开始,酒楼的掌柜都不把她当回事——一个年轻姑娘,手里拿着几张纸,说能让他们的菜更受欢迎,谁信啊?

苏晚不气馁,走到一家生意不太好的“悦来楼”,找到掌柜王老三,说:“王掌柜,我这食谱里有一道‘酱香排骨’,要是你愿意做,我保证能让你的酒楼多来客人。

要是没用,我分文不取;要是有用,你给我五十文钱就行。”

王老三正愁生意差,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答应了苏晚。

苏晚立马教后厨做酱香排骨:先把排骨焯水去血沫,然后用酱油、料酒(唐朝有类似料酒的“酒醅”)、冰糖、八角(苏晚在干货铺找到的),还有少许盐,调成酱汁,把排骨放进锅里,加酱汁和水,慢炖一个时辰,首到排骨软烂,酱汁收浓。

后厨的师傅一开始还不情愿,觉得一个小姑娘懂什么,可等排骨炖好,香气飘满整个酒楼,师傅们都服了——炖好的排骨红亮油润,咬一口,肉烂脱骨,酱香浓郁,还带着一丝甜味,比他们平时做的清炖排骨好吃多了。

当天中午,悦来楼推出“新品酱香排骨”,一份卖二十文钱,没想到一下子就卖光了。

有客人吃了,还专门问掌柜:“王掌柜,你家这排骨是请了新厨子?

以前可没这味儿!”

王老三笑得嘴都合不拢,指着后厨方向含糊道:“是请了位‘高人’指点,往后还有新菜呢!”

消息传得飞快,下午就有其他酒楼的掌柜找上门,想从苏晚手里买食谱。

最着急的是“福来居”的李掌柜,他听说悦来楼靠一道排骨翻了身,急得首搓手:“苏姑娘,你也给我家写道菜呗!

多少钱你开,只要能比过悦来楼,我都给!”

苏晚正想答应,没成想王老三突然冲了进来,一把拉住李掌柜:“老李你别抢!

苏姑娘是我先找着的,得先给我家写!”

两个掌柜你拉我扯,差点把苏晚桌上的食谱给碰掉。

苏晚赶紧拦住他们,没忍住笑:“两位掌柜别争,我这食谱还有不少,你们要是不嫌弃,我明天就给你们抄好送来。

不过有个条件——你们得先给我定金,十文钱一道菜,成不?”

李掌柜立马掏出十文钱拍在桌上:“成!

我先订两道,一道比排骨还香的肉菜,一道素的!”

王老三也不甘示弱,掏出二十文钱:“我订西道!

还要苏姑娘亲自去后厨指导!”

苏晚看着桌上的铜钱,心里乐开了花——这可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一次性赚这么多钱。

她刚想把钱收起来,没成想一阵风吹过,把桌上的食谱吹到了地上,正好落在刚进门的一个小乞丐脚边。

小乞丐大概七八岁,穿着破洞的衣服,手里拿着个豁口的碗,见地上有纸,以为是能换钱的东西,捡起就跑。

“哎!

我的食谱!”

苏晚急了,拔腿就追。

王老三和李掌柜也跟着跑,三个大人追着一个小乞丐,在西市的巷子里绕来绕去。

小乞丐跑得飞快,还时不时回头做个鬼脸:“你们抓不到我!

这纸是我的啦!”

苏晚跑得气喘吁吁,眼看就要追上小乞丐,没成想小乞丐脚一滑,摔进了一个晒着黄豆的院子里,手里的食谱飞了出去,正好落在晒黄豆的竹匾里。

院子的主人是个老奶奶,见有人闯进院子,手里拿着个扫帚就出来了:“你们是谁啊?

怎么闯进我家院子了?

还把我的黄豆弄洒了!”

苏晚赶紧上前道歉,捡起竹匾里的食谱——还好没弄脏,就是沾了几颗黄豆。

小乞丐也从地上爬起来,看着苏晚手里的食谱,小声说:“姐姐,我不是故意的,我以为这纸能换个饼吃……”苏晚看着小乞丐可怜的样子,心里软了下来。

她从怀里掏出一个豆沙胡饼(早上穆罕默德给她的),递给小乞丐:“这个给你吃,以后别随便捡别人的东西啦。”

小乞丐接过胡饼,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还不忘说:“谢谢姐姐!

你真好!”

老奶奶见苏晚这么善良,也消了气,还帮她把食谱上的黄豆拍掉:“姑娘,你这纸上画的是啥?

看着像吃的?”

苏晚笑着说:“是食谱,教大家怎么做菜的。”

老奶奶眼睛一亮:“那你能教我做一道吗?

我孙女最爱吃甜的,我想给她做个甜点心。”

苏晚爽快地答应了:“当然能!

我教您做‘红豆糕’,用红豆和糯米做的,甜丝丝的,您孙女肯定喜欢。”

说着,她就跟老奶奶讲起了做法,王老三和李掌柜站在旁边,也听得津津有味——他们还从没听过,用红豆和糯米能做糕呢!

等苏晚回到自己的小屋,天都黑了。

她把今天赚的铜钱倒在桌上,数了数,一共三十文钱。

她看着钱,又想起下午追小乞丐的趣事,忍不住笑了——原来在唐朝赚钱,还能这么热闹。

她把钱收好,又在墙上画了新的食谱:红豆糕的样子,旁边标注了“十文钱一道,老少皆宜”。

画完,她伸了个懒腰,心里盘算着:明天先去给王老三和李掌柜送食谱,再去老奶奶家教她做红豆糕,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悦来楼的酱香排骨火了,连带着苏晚的“纸上食谱”也在西市的酒楼圈子里传开了。

王老三赚得眉开眼笑,不仅爽快给了苏晚五十文钱,还拉着她要再买几道新菜的方子。

苏晚正琢磨着要不要把“鱼香肉丝”(唐朝有鱼露,勉强能凑出类似味型)的做法写出来,没成想,麻烦先找上了门。

这天一早,苏晚刚支起粥摊,就见两个穿着短打的汉子堵了过来。

领头的汉子满脸横肉,指着她的粥桶嚷嚷:“就是你给悦来楼出的主意?

抢我们家生意,你胆子不小啊!”

苏晚懵了——她压根不知道这汉子是谁。

旁边摆摊的卖菜阿婆悄悄拉了拉她的袖子:“姑娘,这是对门‘福来居’的伙计,他们家以前靠卖清炖排骨赚了不少,现在悦来楼的酱香排骨一出来,没人去他们家了。”

苏晚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她放下手里的勺子,刚想跟汉子讲道理,没成想那汉子脚一滑,“咚”的一声摔进了她旁边的泥水洼里——前两天下过雨,路边积了个小水潭,汉子光顾着凶,没注意脚下。

泥水溅了苏晚一裤腿,她没忍住“噗嗤”笑出声,又赶紧捂住嘴。

那汉子从泥水里爬起来,活像只落汤鸡,短打湿成了深色,头发上还挂着草屑,原本凶巴巴的模样瞬间变得滑稽。

周围摆摊的、买东西的人都笑了,连旁边卖胡饼的穆罕默德都探出头,用生硬的汉话喊:“兄台,走路看路,莫看粥!”

汉子脸涨成了猪肝色,指着苏晚想再骂,却被自己的同伴拽了拽——这么多人看着,再闹下去更丢人。

他只能狠狠瞪了苏晚一眼,撂下句“你等着”,灰溜溜地跑了。

苏晚忍着笑,低头拍了拍裤腿上的泥,没成想刚转过身,就见个小屁孩举着个啃了一半的酱香排骨,踮着脚凑到她跟前:“阿姐,阿姐,你做的肉好好吃!

我娘说,你要是能教她做,她给我买糖人!”

那孩子嘴里还沾着酱汁,说话时嘴角的油蹭到了苏晚的衣袖上,苏晚刚想拿帕子擦,孩子又“啊呜”一口咬下排骨,没嚼几口,突然皱起眉头,指着自己的牙:“阿姐,肉里有‘小石头’!”

苏晚心里一紧——她明明跟后厨说过,炖排骨前要把骨头缝里的碎渣剔干净,怎么还会有“小石头”?

她赶紧蹲下来,让孩子张开嘴,仔细一看,忍不住笑了:哪是什么小石头,是孩子自己牙上掉的乳牙,卡在肉缝里了!

孩子的娘这时也跑了过来,一看这场景,又气又笑,拍了拍孩子的屁股:“你这臭小子,换牙了都不知道,还赖人家肉里有石头!”

说着,她赶紧给苏晚道歉,还把孩子手里的排骨拿过来,自己尝了一口,连连点头:“确实好吃,苏姑娘,你那食谱能不能也卖我一份?

我不卖给酒楼,就自己家吃。”

苏晚见这娘俩实在有趣,干脆说:“不用买,我教你做就行——其实不难,就是炖的时候要多放些酱油和冰糖,再加点酒醅去腥味。”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旁边的石板上画:“你看,先把排骨焯水,撇掉浮沫,然后……”没成想那孩子又凑过来,把刚掉的乳牙递到苏晚面前:“阿姐,这个给你!

我娘说,掉了的牙要扔到房顶上,才能长出新牙。

你帮我扔好不好?”

苏晚看着孩子手里白白小小的乳牙,哭笑不得——她这粥摊旁边哪有房顶?

倒是旁边穆罕默德的胡饼店有个小阁楼。

她接过乳牙,踮着脚想往阁楼顶上扔,没成想力气没控制好,乳牙“嗖”地一下飞进了穆罕默德的胡饼烤炉里!

穆罕默德正在烤饼,听见“叮”的一声响,还以为是芝麻掉进去了,等他打开炉门想看看,一股焦糊味飘了出来——乳牙烤焦了,还粘在了一个豆沙馅胡饼上。

穆罕默德拿起那个胡饼,一脸茫然地看着苏晚:“苏姑娘,我的饼……怎么有‘小石子’?”

苏晚赶紧跑过去,把事情跟穆罕默德说了一遍,穆罕默德愣了半天,突然哈哈大笑:“没事!

这个饼我自己吃,就当是‘牙香胡饼’!”

周围的人又笑开了,连刚才摔进泥洼的福来居伙计,不知什么时候又回来了,站在人群后面,嘴角也偷偷翘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