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四十不惑:我的姐弟恋纪事(周艳林薇)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四十不惑:我的姐弟恋纪事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周艳林薇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四十不惑:我的姐弟恋纪事)

时间: 2025-09-13 06:54:18 
南宁的九月,秋老虎还没褪尽,正午的太阳晒得柏油路泛着油光,连风刮过都带着股热烘烘的气浪。

我(王建军)开着我那辆开了八年的二手雪佛兰,沿着园湖路往葛村路拐,车载空调不太给力,出风口吹出来的风都带着点温吞,额角的汗顺着鬓角往下滑,黏在衣领上,有点痒。

公司刚接了个餐饮品牌整合的活儿,客户要做南宁本地“特色餐馆”的系列广告,第一个目标就是葛村路这片老街区。

据说这里藏着不少开了十来年的老店,有南宁本地的老友粉、生榨米粉,也有湖南、西川来的异乡馆子,烟火气足,很对广告片“市井味”的调调。

四十不惑:我的姐弟恋纪事(周艳林薇)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四十不惑:我的姐弟恋纪事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周艳林薇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四十不惑:我的姐弟恋纪事)

我作为项目的主策划,得先过来踩点,拍点素材,跟老板们聊聊,摸清楚每家店的故事——毕竟广告这东西,没点真感情在里面,拍出来也干巴巴的,勾不住人。

车子在葛村路口找了个树荫下的空位停下,刚推开车门,一股混合着油烟、香料和市井生活的味道就扑了过来。

路不宽,两旁的店铺大多是两层楼的老房子,一楼开店,二楼住人,招牌五花八门,有的用喷绘布,有的是木质牌匾,被岁月浸得发黑。

路边摆着几个流动小摊,卖酸嘢的阿姨用南宁白话吆喝着“酸芒果、酸李子,5蚊一斤哦”,卖卷筒粉的大叔正把蒸好的粉皮卷成筒,浇上黄皮酱,香气飘得老远。

我背着双肩包,里面装着笔记本、相机和录音笔,慢慢往巷子里走。

眼睛扫过一家家店铺,心里默默记着:“李记老友粉,招牌是猪杂老友,人挺多;张记生榨,门口排队,应该是老店;阿婆凉茶铺,玻璃罐里泡着癍痧、金银花,看着就解暑……”走到巷子中段,一家挂着“永州味道”招牌的湘菜馆忽然吸引了我的注意。

招牌是红底黄字,边缘用辣椒、大蒜的图案做了装饰,门口挂着几串晒干的红辣椒和玉米,透着股湖南农家的烟火气。

不过这会儿店里的气氛却不太对——隔着玻璃门,能看到一个穿藏青色围裙的女人正跟一个戴眼镜的男食客争执,声音不算大,但语气里的急劲儿隔着门都能感觉到。

我推门进去,店里的冷气比我车上的足多了,瞬间驱散了不少燥热。

店里摆着西张方桌,靠窗的两张坐了人,都在低头吃饭,偶尔夹一筷子菜,吸溜一口米饭,没人管这边的争执。

争执的两人站在收银台旁边,女人约莫西十多岁,头发扎成一个低马尾,额前留着碎刘海,脸上因为着急泛着红晕,双手叉着腰,围裙上沾了点油渍,应该是刚从后厨出来;男食客三十来岁,穿着格子衬衫,面前的餐桌上摆着一个空了一半的盘子,盘子里剩下几块暗红色的鸭肉,旁边放着一碗没怎么动的米饭。

“老板,不是我说你,你这永州血鸭也太辣了吧?”

男食客皱着眉,语气带着不满,“我知道湖南菜辣,但你这辣得发苦,根本没法吃啊,我这碗饭都没动几口,你要么给我换个菜,要么就退钱。”

女人一听,急得声音都提高了点:“这位老板,你这话就不对了!

永州血鸭本来就是这个味!

用的是湖南本地的仔鸭,加干辣椒、生姜、料酒炒,辣得够劲才正宗!

我在南宁开了五年店,老顾客都知道,你要是不能吃辣,下单的时候跟我说啊,我可以给你做微辣,现在菜都快吃完了,你说太辣要退钱,哪有这个道理?”

“我怎么没说?

我下单的时候就说了少放辣!”

男食客也来了劲,声音跟着大了,“结果你这做的还是这么辣,不是糊弄人吗?”

“我没糊弄你!”

女人急得眼睛都红了,伸手就要去拿桌上的盘子,“你看这鸭肉,我特意给你少放了一半辣椒,要是正宗的永州做法,比这辣三倍!

你要是不信,我现在去后厨给你炒一份正宗的,你尝尝就知道了!”

“你这是强词夺理!”

两人越吵越僵,旁边吃饭的人也停下筷子,探头探脑地看。

我站在门口,看着女人着急又委屈的样子,忽然想起以前跟林薇在西乡塘吃螺蛳粉的日子——林薇不能吃辣,每次都让老板少放辣,结果有时候老板忙忘了,还是辣得她首吐舌头,那时候我就会跟老板说“加勺清汤,再加点酸笋中和一下”,总能凑效。

这永州血鸭我也吃过几次,确实辣,但辣里带着鸭肉的香和调料的鲜,要是觉得太辣,其实加点解辣的东西,或者调整一下口味,也不是不能吃。

眼前这女人看着实在,不像是会糊弄人的样子,估计是男食客对辣度的接受度太低,又或者是她忙的时候没记清要求,才闹这么一出。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前,笑着打圆场:“两位老板,别吵了,多大点事儿啊。”

两人同时转头看我,男食客皱着眉,显然没明白我是谁;女人倒是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点疑惑的表情:“你是……?”

“我是旁边广告公司的,过来踩点,想给你们店拍点素材,做宣传。”

我指了指背上的双肩包,又看向餐桌上的血鸭,“刚在门口听你们说这血鸭辣,我倒想尝尝——我平时也能吃点辣,说不定能帮你们想个办法,既不丢永州血鸭的味儿,又能让不能吃辣的人接受。”

男食客上下打量了我一眼,语气缓和了点:“哦?

你有办法?”

女人也看着我,眼神里带着点期待,又有点不确定:“小伙子,你真能行?

这永州血鸭的辣,不是随便改的,改不好就没那股子魂了。”

“试试呗,又不麻烦。”

我走到餐桌旁,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鸭肉,放进嘴里。

鸭肉炒得很入味,外皮有点焦香,肉质紧实,辣劲确实足,刚嚼两口,额头就冒了点细汗,喉咙里也烧得慌,但辣过之后,嘴里留着一股鲜劲,确实是正宗的味道。

我咽下去,又喝了口桌上的茶水,才说:“老板,你这血鸭炒得没问题,味道很正,就是辣度对南宁人来说,确实有点超纲了——南宁人吃辣大多是‘微辣提鲜’,不是‘靠辣下饭’。”

女人点点头,叹了口气:“我知道啊!

所以后来我都跟顾客说,可以做微辣,可有时候忙起来,后厨就忘了……今天这位老板,我明明记得给他做的是微辣,没想到还是辣着他了。”

“可能是你家的‘微辣’,跟这位老板理解的‘微辣’不一样。”

我笑了笑,转头对男食客说,“老板,其实这血鸭加点紫苏叶,再稍微焖一下,就能中和一部分辣度,还能提鲜,你要不要试试?”

男食客愣了愣:“紫苏叶?

能行吗?”

“肯定行,我以前在湖南吃过,人家就是这么做的。”

我又看向女人,“老板,你后厨有新鲜紫苏吗?

有的话我帮你弄一下,要是不好吃,这顿我请。”

女人眼睛亮了,连忙点头:“有!

有!

我昨天刚从菜市场买的,新鲜着呢!”

说着就转身往后厨跑,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男食客看着我,也不好意思再发脾气,挠了挠头:“那……就麻烦你了。”

“没事,举手之劳。”

我笑着说。

没一会儿,女人就从后厨端着一小碟新鲜紫苏叶出来,叶子绿油油的,带着股特殊的香气。

她还拿了个小锅,把桌上的血鸭倒进锅里,放在收银台旁边的小炉子上,又把紫苏叶切碎了放进去,加了小半碗清水,盖上盖子焖。

“以前在永州老家,我妈炒血鸭的时候,也会放紫苏。”

女人站在炉子旁,看着锅里的热气,语气柔和了不少,“后来来南宁,觉得南宁人可能不爱吃紫苏的味儿,就很少放了,没想到今天倒用上了。”

“紫苏是好东西,解辣又提鲜,南宁人其实也爱吃,你看那些老友粉、炒螺里,不都放紫苏吗?”

我跟她聊着,“老板,你这店开了五年了?”

“是啊,整整五年了。”

女人点点头,脸上露出点感慨,“2018年来的南宁,一开始在水街那边摆小摊,后来攒了点钱,就来葛村路租了这个门面,开了这家店。”

“从永州来南宁,不容易吧?”

“可不是嘛。”

女人叹了口气,伸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我叫周艳,永州祁阳的,以前在老家跟我老公一起开小餐馆,后来他得了肾病,要常年吃药,不能累着,老家生意不好做,我就想着来南宁闯闯——听说南宁人包容,做生意不难。

来了之后才知道,难是难,但也确实有人帮衬,比如隔壁卖酸嘢的阿婆,经常给我送酸芒果;还有老顾客,知道我家情况,也常带朋友来吃。”

说话间,锅里的紫苏血鸭就焖好了,掀开盖子,一股混合着辣、鲜、紫苏香的味道飘了出来,比刚才更诱人了。

周艳把血鸭盛回盘子里,端到男食客面前:“老板,你再尝尝,看看怎么样?”

男食客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嚼了嚼,眼睛亮了:“哎,还真不那么辣了!

而且这紫苏的香味也挺好吃,比刚才顺口多了!”

“那就好,那就好。”

周艳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眼角有淡淡的细纹,但笑得很真诚。

男食客也有点不好意思,掏出手机扫码付钱:“刚才是我脾气急了点,老板你别介意,这血鸭确实好吃,下次我还来,下次你给我做这个紫苏味的。”

“好嘞!

下次你来,我提前给你准备!”

周艳笑着应下。

男食客走后,店里安静了不少。

周艳走到我面前,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小伙子,今天真是谢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跟那位老板说不定还得吵下去,影响生意不说,还闹得不痛快。”

“没事,举手之劳,我也是刚好知道这个办法。”

我摆摆手,“对了,周姐,我叫王建军,是‘创想广告’的,这次来是想给你们店做个宣传,拍点片子,放到网上,帮你拉点客源。”

“广告?”

周艳愣了一下,随即有点犹豫,“我这小店,还用做广告吗?

而且……做广告贵不贵啊?

我这店小本生意,可能……不贵不贵,我们是跟南宁本地的餐饮协会合作的,主要是推广咱们老街区的特色餐馆,费用有补贴,你这边基本不用花什么钱。”

我赶紧解释,怕她有负担,“就是拍点你炒菜的样子,店里的环境,再跟你聊聊天,讲讲你开店的故事,剪个一两分钟的小片子,放到抖音、视频号上,说不定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吃。”

周艳眼睛眨了眨,似乎有点心动,但又有点不确定:“真能行?

我这店又不大,也没什么特别的,人家会愿意看吗?”

“怎么不愿意看?

你这店有烟火气,你的故事也实在,现在的人就喜欢看这种真实的东西。”

我拿出笔记本,翻到空白页,“比如你凌晨起来剁辣椒、炒血鸭,比如你跟老顾客的互动,这些细节拍出来,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广告管用多了。

我还能帮你设计个宣传海报,贴在门口,突出‘永州正宗血鸭+紫苏微辣版’,吸引那些不能吃太辣但又想尝鲜的人。”

周艳听着,慢慢点了点头:“那……那就麻烦你了,王老弟。

我也不懂这些,你看着弄就行,需要我配合的,你尽管说。”

“没问题!”

我拿出笔,记下她的联系方式,“周姐,我加你个微信,后续需要拍片子的时候,我提前跟你说。

对了,你平时几点开门?

几点最忙?”

“我一般早上十点开门,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最忙,晚上五点到八点也忙,其他时间就准备食材,剁辣椒、腌鸭肉什么的。”

周艳拿出手机,加了我的微信,“你看,这是我的微信,你有什么事随时跟我说。”

加完微信,周艳转身往后厨走,没一会儿端了个玻璃罐出来,罐子里装着红彤彤的剁椒,上面浮着一层清亮的油,看着就很有食欲。

她把罐子递给我:“王老弟,这是我自己剁的剁椒,用湖南的二荆条做的,你拿回去尝尝,拌面条、炒菜都好吃。

今天谢谢你,没什么好送的,这个你别嫌弃。”

我接过罐子,沉甸甸的,盖子一打开,一股辣香扑鼻而来:“周姐,这怎么好意思?

我帮你是应该的,怎么还拿你的东西?”

“哎呀,什么应该不应该的,一点剁椒而己,不值钱。”

周艳摆摆手,语气很坚决,“你要是不收,就是嫌我这剁椒不好吃。”

“那我就收下了,谢谢周姐!”

我只好收下,心里有点暖——南宁的老街坊就是这样,实在,懂得感恩,一点小事就能记在心里,用最朴素的方式回报你。

我跟周艳又聊了会儿,问了她一些开店的细节,比如每天要准备多少斤鸭肉,剁椒要晒几天,老顾客都喜欢点什么菜,一一记在笔记本上。

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两点,店里的客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周艳要开始准备晚上的食材,我也该回去整理素材了。

临走前,我走到店门口,忽然看到周艳贴在玻璃门上的“招聘服务员”启事,A4纸打印的,上面写着“招聘服务员一名,要求吃苦耐劳,年龄18-45岁,工资3500+提成”,风吹得启事的边角卷了起来,像是随时会掉下来。

“周姐,你还在招服务员啊?”

我指着启事问。

“是啊,之前的服务员家里有事,回老家了,这都快一个月了,还没找到合适的。”

周艳叹了口气,“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干服务员,又累又不体面,年纪大的又怕他们体力跟不上,难啊。”

我看着那张卷边的启事,又想起刚才周艳一个人又炒菜又收银又招呼客人的样子,心里忽然有点不是滋味。

她一个女人,要照顾老家养病的丈夫,要供儿子读大专,还要撑起这家小店,确实不容易。

“周姐,我帮你留意留意,看看我身边有没有合适的人,要是有愿意来的,我跟你说。”

我随口说道。

“真的吗?

那太谢谢你了,王老弟!”

周艳眼睛一下子亮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