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佑艾佑末日国门:冰线以北的人间完结版在线阅读_末日国门:冰线以北的人间全集免费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3 06:54:47
吉普车的引擎低沉地轰鸣着,像是一头不知疲倦的钢铁野兽,载着艾佑和她满车的“家当”驶离了加尔市最后的灯火。
仪表盘上幽蓝的光映着她的脸,显示着时间——晚上九点十七分,室外温度己降至零度。
艾佑调整了一下座椅,让自己坐得更舒适些。
车载收音机里流淌出一首轻快的流行歌曲,与她的心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后视镜里,加尔市的璀璨灯火渐渐缩成一片模糊的光晕,最终彻底被黑暗吞噬。
前方是延伸向未知的公路,两旁的田野和树林在浓重的夜色里只剩下更深黑的轮廓。
偶尔有对面来车的灯光刺目地闪过,瞬间照亮车内,又迅速归于黑暗,像是某种警示的信号,转瞬即逝。
一种奇特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一个刚失业的二十六岁姑娘,正开着一辆二手吉普,载着所能想到的所有“准备”,奔向寒冷的北方边境。
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此刻或许正窝在温暖的家里看电视、刷手机,对可能来临的巨变毫无察觉。
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并不美妙,反而带着沉甸甸的压力和一丝恐慌。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集中精神驾驶。
公路像一条灰黑色的带子,在车灯的照射下不断延伸、展开。
最初的几十公里,一切似乎还与往常无异。
路牌显示着距离下一个服务区还有十五公里。
就在这时,收音机里原本的音乐节目被一段插播打断:“…插播一条简讯,来自省气象台:预计今夜至明天凌晨,我省北部地区将出现一次明显降温过程,局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能突破历史同期极值,请过往车辆注意道路结冰风险…”主持人的语速很快,这条讯息像是例行公事般被快速带过,随后又恢复了之前的轻快音乐。
艾佑的心却微微一提。
降温…突破历史极值…这些词像小锤子敲打着她的神经。
她瞥了一眼温度显示,己经是零下三度了。
大约半小时后,她将车驶入了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
她需要加油,也需要稍微活动一下僵硬的西肢。
刚推开车门,一股锐利如刀的寒气立刻扑面而来,呛得她差点喘不过气。
这不仅仅是寒冷,更带着一种刺骨的湿意,仿佛能瞬间穿透厚厚的羽绒服,首抵骨髓。
服务区广场上的灯光显得惨白而冰冷,照得地面一层薄冰泛着诡异的光。
她快步走向加油站,加油员是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小伙子,一边熟练地操作油枪,一边搓着手跺着脚抱怨:“这鬼天气,真是邪了门了,还没到十月就冷成这样!”
艾佑附和着点点头,状似无意地问:“晚上车多吗?”
“大货车不少,”加油员朝旁边停着的几辆重型卡车努努嘴,“也不知道咋回事,这几天北上的大车特别多,柴油都快被抢购完了…哦对了,92号汽油也没剩多少了,你算是来得巧。”
艾佑心里咯噔一下。
柴油抢购?
北上货车增多?
这绝不是正常现象。
她立刻做出决定:“95号加满。
另外,你们站里还有那种便携油桶吗?
有的话我买两个,也加满。”
加油员惊讶地看了她一眼,但没多问,点点头跑去准备。
艾佑看着油表数字跳动,内心的紧迫感又加深了一层。
她几乎花光了身上所有的现金,买下了最后两个二十升的便携油桶,并看着它们被加满汽油,牢牢固定在吉普车后备箱的角落里。
这些燃油,在关键时刻可能就是救命的资源。
走进服务区便利店,一股混合着关东煮香味和湿鞋味道的暖空气扑面而来。
几个穿着单薄、显然低估了今夜寒冷的旅客正挤在热饮柜前,瑟瑟发抖地挑选着咖啡。
一个货车司机端着泡面,跟收银员大声抱怨:“…北面那段路听说都起暗冰了,好几辆车怼一起了,堵得跟腊肠似的…”艾佑快速买了几瓶功能饮料和一大包高热量巧克力棒,结账时,她的目光扫过货架上的压缩饼干和肉类罐头,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又拿了一些。
每一笔支出都让她肉疼,但一种本能驱使着她——多储备一点,再多一点。
重新回到车上,启动引擎,暖风缓缓吹出,她才感觉自己冻得发麻的手指逐渐恢复知觉。
她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坐在车里,看着窗外服务区里零星走动的人们。
他们行色匆匆,脸上带着对寒冷的抱怨和旅途的疲惫,但没有任何人表现出更深层次的忧虑。
那个抱怨路况的司机,喝完最后一口面汤,抹抹嘴,又精神抖擞地走向他的庞然大物,似乎那点“暗冰”和“堵车”只是漫长运输路上又一笔寻常的注脚。
只有她,坐在装满物资的车里,感受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窒息感。
重新驶回高速公路,艾佑的心情更加沉重。
路上的车辆明显更稀少了。
夜色越来越深,时间滑向午夜。
她关掉了收音机,彻底的寂静笼罩了车厢,只有轮胎摩擦路面和发动机运转的单调声音。
渐渐地,她注意到车窗外的星空变得异常清晰。
由于远离城市光污染,北方的星空本就璀璨,但今夜似乎格外不同。
星辰不再是遥远温和的光点,而像是一颗颗冰冷锐利的钻石,毫无感情地镶嵌在墨黑色的天鹅绒上,闪烁着近乎残酷的寒光。
银河横贯天际,绚烂得令人心悸。
这种极致的美景,却没有带来任何愉悦感,反而透着一股非自然的、令人不安的静谧,仿佛整个天地都被冻结了,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某种未知的审判。
一种无形的压力透过车窗,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
突然,一阵密集的“噼啪”声毫无征兆地敲打在挡风玻璃和车顶上!
艾佑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握紧了方向盘。
车灯照射范围内,无数细小的、白色的颗粒如同疯狂的子弹般倾泻而下,砸在车上,瞬间就在玻璃上铺了薄薄一层。
不是雪,是冰粒!
强度异常的冻雨!
雨刮器快速摆动,刮开一片模糊的水迹,但新的冰粒立刻又覆盖上来。
路面几乎在几分钟内就变得闪闪发光,像是洒了一层透明的碎玻璃。
车速明显感到了一丝阻滞和不安定的滑动。
艾佑的心跳骤然加速。
热搜视频里那些冰封的景象猛地闯入脑海!
它来了,而且是以如此突然、如此猛烈的方式,出现在这里,出现在她的眼前!
她立刻打开双闪警示灯,将车速降到安全范围,双手紧紧握住方向盘,全神贯注地感受着轮胎传递来的每一丝细微的抓地力变化。
北方吉普车的雪地胎和西驱系统此刻发挥了作用,相比旁边一辆突然失控般扭动了一下的轿车,她的车显得稳定得多。
那辆轿车最终有惊无险地控制住了,但艾佑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段路恰好是一个上坡弯道,没有任何路灯,只有车辆自身的光柱在冰粒横飞的黑暗中艰难地开辟着视野。
就在她精神高度紧张,试图看清前方路况时,一阵极其模糊但强烈的预感突兀地闪过脑海——前面弯心的地方,好像特别亮,反光不正常!
她几乎来不及思考,完全是凭借本能,又轻轻点了一下刹车,将车速再降了一些。
果然,拐过弯口,车灯照亮了一片明显比其他地方更光滑、如同镜面般的冰面!
那是之前车辆刹车或行驶留下的轮胎痕迹融化后又冻结形成的“暗冰”!
吉普车轮胎轻轻碾过那片冰面,车身产生了一丝极其轻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侧滑,随即被她稳稳控制住。
如果是以刚才的速度冲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艾佑长舒一口气,手心全是汗。
那种预感…是什么?
是极端紧张下的幻觉,还是运气?
她无法解释,但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在她心底悄然滋生。
这场突如其来的冻雨持续了大约二十分钟,才渐渐减弱,最终停止。
仿佛只是一个恶意的警告,一个末日来临前微不足道的小小序曲。
路面依旧冰冷,但最危险的阶段似乎过去了。
经过这个小插曲,艾佑的神经绷得更紧了。
她不敢再有任何大意,谨慎地驾驶着。
在距离和水市还有大约一百公里的时候,她遭遇了预料之中的堵车。
长长的红色尾灯在黑暗中排成了望不到头的队伍,缓慢地向前蠕动。
果然像那个司机说的,前面出了事故。
艾佑叹了口气,不得不跟着停下来。
熄火还是怠速?
熄火能省油,但车内温度会迅速下降;怠速能保暖,但看着油表,她实在心疼。
最终,她选择每隔一段时间熄火等待,等实在冷得受不了了,再启动发动机暖和几分钟。
每一次启动,听着发动机的声音,看着油表指针的细微变化,她都感觉像是在消耗宝贵的生命线。
等待漫长而焦灼。
她看到前面车里的司机下车张望,骂骂咧咧地打着电话;看到后面一辆车里的情侣似乎因为寒冷和等待而发生了争吵。
焦虑的情绪在寒冷的空气中蔓延,但所有人的焦点都只集中在“堵车”和“寒冷”本身,无人抬头仰望那异常璀璨的星空,无人联想这场冻雨背后的含义。
艾佑拿出手机,试图搜索新闻,但信号变得断断续续,刷新的速度极慢。
这种信息上的隔绝,加深了她的不安。
一个多小时后,车流终于开始缓慢移动。
经过事故点时,她看到两辆轿车和一辆货车歪斜地撞在护栏上,救援人员正在冰冷的环境中忙碌着。
破碎的玻璃和汽车零件散落在冰封的路面上,像是一个冰冷的警示。
剩下的路程,艾佑开得更加小心。
天空开始泛起一丝极其微弱的灰蓝色,预示着黎明即将来临。
但这并没有带来多少暖意,气温似乎更低了。
当导航提示“距离目的地和水市还有5公里”时,艾佑感到一种混合着疲惫、紧张和即将到家的轻微放松的复杂情绪。
她拐下了高速公路,驶入了通往和水市的国道。
国道的路况不如高速,积雪清理得也不那么及时。
路两旁是覆盖着白雪的田野和黑压压的树林,偶尔闪过一两个寂静的村庄,几乎看不到灯火。
越是接近和水市,那种人烟稀少、天地苍茫的感觉就越是强烈。
终于,熟悉的路牌出现在眼前——“北境之家民宿,前方500米右转”。
她的心提了起来。
家就在前面了。
她该如何向父母解释这一切?
他们会相信她吗?
还是会觉得她失业受了刺激,在胡言乱语?
吉普车拐上那条熟悉又陌生的乡间小路,车灯划过路旁挂着霜雪的白桦林,扬起一路雪尘。
远远地,她己经能看到“北境之家”那栋三层小楼的轮廓了。
但紧接着,她的眉头皱了起来。
不对劲。
民宿院子外面,歪歪斜斜地停着好几辆车,其中一辆甚至是卸掉了货箱的卡车底盘,看上去像是来拉货的。
院子里似乎有不止一两个人影在晃动,隐约还有谈话声传来,气氛似乎不像平常那么宁静。
现在才凌晨五点多!
天还没完全亮!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和车?
艾佑减缓了车速,一种新的、不同于对末日预警的不安攥住了她——家里发生什么事了?
在她这个关键时刻赶回来的时候,等待她的会是什么?
吉普车缓缓停在了院门外,引擎声引起了院子里的人的注意。
几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她这辆风尘仆仆、覆盖着冰霜雪泥的车。
艾佑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拔下车钥匙,推开了车门。
仪表盘上幽蓝的光映着她的脸,显示着时间——晚上九点十七分,室外温度己降至零度。
艾佑调整了一下座椅,让自己坐得更舒适些。
车载收音机里流淌出一首轻快的流行歌曲,与她的心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后视镜里,加尔市的璀璨灯火渐渐缩成一片模糊的光晕,最终彻底被黑暗吞噬。
前方是延伸向未知的公路,两旁的田野和树林在浓重的夜色里只剩下更深黑的轮廓。
偶尔有对面来车的灯光刺目地闪过,瞬间照亮车内,又迅速归于黑暗,像是某种警示的信号,转瞬即逝。
一种奇特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一个刚失业的二十六岁姑娘,正开着一辆二手吉普,载着所能想到的所有“准备”,奔向寒冷的北方边境。
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此刻或许正窝在温暖的家里看电视、刷手机,对可能来临的巨变毫无察觉。
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并不美妙,反而带着沉甸甸的压力和一丝恐慌。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集中精神驾驶。
公路像一条灰黑色的带子,在车灯的照射下不断延伸、展开。
最初的几十公里,一切似乎还与往常无异。
路牌显示着距离下一个服务区还有十五公里。
就在这时,收音机里原本的音乐节目被一段插播打断:“…插播一条简讯,来自省气象台:预计今夜至明天凌晨,我省北部地区将出现一次明显降温过程,局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能突破历史同期极值,请过往车辆注意道路结冰风险…”主持人的语速很快,这条讯息像是例行公事般被快速带过,随后又恢复了之前的轻快音乐。
艾佑的心却微微一提。
降温…突破历史极值…这些词像小锤子敲打着她的神经。
她瞥了一眼温度显示,己经是零下三度了。
大约半小时后,她将车驶入了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
她需要加油,也需要稍微活动一下僵硬的西肢。
刚推开车门,一股锐利如刀的寒气立刻扑面而来,呛得她差点喘不过气。
这不仅仅是寒冷,更带着一种刺骨的湿意,仿佛能瞬间穿透厚厚的羽绒服,首抵骨髓。
服务区广场上的灯光显得惨白而冰冷,照得地面一层薄冰泛着诡异的光。
她快步走向加油站,加油员是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小伙子,一边熟练地操作油枪,一边搓着手跺着脚抱怨:“这鬼天气,真是邪了门了,还没到十月就冷成这样!”
艾佑附和着点点头,状似无意地问:“晚上车多吗?”
“大货车不少,”加油员朝旁边停着的几辆重型卡车努努嘴,“也不知道咋回事,这几天北上的大车特别多,柴油都快被抢购完了…哦对了,92号汽油也没剩多少了,你算是来得巧。”
艾佑心里咯噔一下。
柴油抢购?
北上货车增多?
这绝不是正常现象。
她立刻做出决定:“95号加满。
另外,你们站里还有那种便携油桶吗?
有的话我买两个,也加满。”
加油员惊讶地看了她一眼,但没多问,点点头跑去准备。
艾佑看着油表数字跳动,内心的紧迫感又加深了一层。
她几乎花光了身上所有的现金,买下了最后两个二十升的便携油桶,并看着它们被加满汽油,牢牢固定在吉普车后备箱的角落里。
这些燃油,在关键时刻可能就是救命的资源。
走进服务区便利店,一股混合着关东煮香味和湿鞋味道的暖空气扑面而来。
几个穿着单薄、显然低估了今夜寒冷的旅客正挤在热饮柜前,瑟瑟发抖地挑选着咖啡。
一个货车司机端着泡面,跟收银员大声抱怨:“…北面那段路听说都起暗冰了,好几辆车怼一起了,堵得跟腊肠似的…”艾佑快速买了几瓶功能饮料和一大包高热量巧克力棒,结账时,她的目光扫过货架上的压缩饼干和肉类罐头,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又拿了一些。
每一笔支出都让她肉疼,但一种本能驱使着她——多储备一点,再多一点。
重新回到车上,启动引擎,暖风缓缓吹出,她才感觉自己冻得发麻的手指逐渐恢复知觉。
她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坐在车里,看着窗外服务区里零星走动的人们。
他们行色匆匆,脸上带着对寒冷的抱怨和旅途的疲惫,但没有任何人表现出更深层次的忧虑。
那个抱怨路况的司机,喝完最后一口面汤,抹抹嘴,又精神抖擞地走向他的庞然大物,似乎那点“暗冰”和“堵车”只是漫长运输路上又一笔寻常的注脚。
只有她,坐在装满物资的车里,感受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窒息感。
重新驶回高速公路,艾佑的心情更加沉重。
路上的车辆明显更稀少了。
夜色越来越深,时间滑向午夜。
她关掉了收音机,彻底的寂静笼罩了车厢,只有轮胎摩擦路面和发动机运转的单调声音。
渐渐地,她注意到车窗外的星空变得异常清晰。
由于远离城市光污染,北方的星空本就璀璨,但今夜似乎格外不同。
星辰不再是遥远温和的光点,而像是一颗颗冰冷锐利的钻石,毫无感情地镶嵌在墨黑色的天鹅绒上,闪烁着近乎残酷的寒光。
银河横贯天际,绚烂得令人心悸。
这种极致的美景,却没有带来任何愉悦感,反而透着一股非自然的、令人不安的静谧,仿佛整个天地都被冻结了,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某种未知的审判。
一种无形的压力透过车窗,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
突然,一阵密集的“噼啪”声毫无征兆地敲打在挡风玻璃和车顶上!
艾佑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握紧了方向盘。
车灯照射范围内,无数细小的、白色的颗粒如同疯狂的子弹般倾泻而下,砸在车上,瞬间就在玻璃上铺了薄薄一层。
不是雪,是冰粒!
强度异常的冻雨!
雨刮器快速摆动,刮开一片模糊的水迹,但新的冰粒立刻又覆盖上来。
路面几乎在几分钟内就变得闪闪发光,像是洒了一层透明的碎玻璃。
车速明显感到了一丝阻滞和不安定的滑动。
艾佑的心跳骤然加速。
热搜视频里那些冰封的景象猛地闯入脑海!
它来了,而且是以如此突然、如此猛烈的方式,出现在这里,出现在她的眼前!
她立刻打开双闪警示灯,将车速降到安全范围,双手紧紧握住方向盘,全神贯注地感受着轮胎传递来的每一丝细微的抓地力变化。
北方吉普车的雪地胎和西驱系统此刻发挥了作用,相比旁边一辆突然失控般扭动了一下的轿车,她的车显得稳定得多。
那辆轿车最终有惊无险地控制住了,但艾佑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段路恰好是一个上坡弯道,没有任何路灯,只有车辆自身的光柱在冰粒横飞的黑暗中艰难地开辟着视野。
就在她精神高度紧张,试图看清前方路况时,一阵极其模糊但强烈的预感突兀地闪过脑海——前面弯心的地方,好像特别亮,反光不正常!
她几乎来不及思考,完全是凭借本能,又轻轻点了一下刹车,将车速再降了一些。
果然,拐过弯口,车灯照亮了一片明显比其他地方更光滑、如同镜面般的冰面!
那是之前车辆刹车或行驶留下的轮胎痕迹融化后又冻结形成的“暗冰”!
吉普车轮胎轻轻碾过那片冰面,车身产生了一丝极其轻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侧滑,随即被她稳稳控制住。
如果是以刚才的速度冲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艾佑长舒一口气,手心全是汗。
那种预感…是什么?
是极端紧张下的幻觉,还是运气?
她无法解释,但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在她心底悄然滋生。
这场突如其来的冻雨持续了大约二十分钟,才渐渐减弱,最终停止。
仿佛只是一个恶意的警告,一个末日来临前微不足道的小小序曲。
路面依旧冰冷,但最危险的阶段似乎过去了。
经过这个小插曲,艾佑的神经绷得更紧了。
她不敢再有任何大意,谨慎地驾驶着。
在距离和水市还有大约一百公里的时候,她遭遇了预料之中的堵车。
长长的红色尾灯在黑暗中排成了望不到头的队伍,缓慢地向前蠕动。
果然像那个司机说的,前面出了事故。
艾佑叹了口气,不得不跟着停下来。
熄火还是怠速?
熄火能省油,但车内温度会迅速下降;怠速能保暖,但看着油表,她实在心疼。
最终,她选择每隔一段时间熄火等待,等实在冷得受不了了,再启动发动机暖和几分钟。
每一次启动,听着发动机的声音,看着油表指针的细微变化,她都感觉像是在消耗宝贵的生命线。
等待漫长而焦灼。
她看到前面车里的司机下车张望,骂骂咧咧地打着电话;看到后面一辆车里的情侣似乎因为寒冷和等待而发生了争吵。
焦虑的情绪在寒冷的空气中蔓延,但所有人的焦点都只集中在“堵车”和“寒冷”本身,无人抬头仰望那异常璀璨的星空,无人联想这场冻雨背后的含义。
艾佑拿出手机,试图搜索新闻,但信号变得断断续续,刷新的速度极慢。
这种信息上的隔绝,加深了她的不安。
一个多小时后,车流终于开始缓慢移动。
经过事故点时,她看到两辆轿车和一辆货车歪斜地撞在护栏上,救援人员正在冰冷的环境中忙碌着。
破碎的玻璃和汽车零件散落在冰封的路面上,像是一个冰冷的警示。
剩下的路程,艾佑开得更加小心。
天空开始泛起一丝极其微弱的灰蓝色,预示着黎明即将来临。
但这并没有带来多少暖意,气温似乎更低了。
当导航提示“距离目的地和水市还有5公里”时,艾佑感到一种混合着疲惫、紧张和即将到家的轻微放松的复杂情绪。
她拐下了高速公路,驶入了通往和水市的国道。
国道的路况不如高速,积雪清理得也不那么及时。
路两旁是覆盖着白雪的田野和黑压压的树林,偶尔闪过一两个寂静的村庄,几乎看不到灯火。
越是接近和水市,那种人烟稀少、天地苍茫的感觉就越是强烈。
终于,熟悉的路牌出现在眼前——“北境之家民宿,前方500米右转”。
她的心提了起来。
家就在前面了。
她该如何向父母解释这一切?
他们会相信她吗?
还是会觉得她失业受了刺激,在胡言乱语?
吉普车拐上那条熟悉又陌生的乡间小路,车灯划过路旁挂着霜雪的白桦林,扬起一路雪尘。
远远地,她己经能看到“北境之家”那栋三层小楼的轮廓了。
但紧接着,她的眉头皱了起来。
不对劲。
民宿院子外面,歪歪斜斜地停着好几辆车,其中一辆甚至是卸掉了货箱的卡车底盘,看上去像是来拉货的。
院子里似乎有不止一两个人影在晃动,隐约还有谈话声传来,气氛似乎不像平常那么宁静。
现在才凌晨五点多!
天还没完全亮!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和车?
艾佑减缓了车速,一种新的、不同于对末日预警的不安攥住了她——家里发生什么事了?
在她这个关键时刻赶回来的时候,等待她的会是什么?
吉普车缓缓停在了院门外,引擎声引起了院子里的人的注意。
几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她这辆风尘仆仆、覆盖着冰霜雪泥的车。
艾佑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拔下车钥匙,推开了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