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你夏天第一颗糖(林晓陆屿)热门完本小说_最新小说允你夏天第一颗糖林晓陆屿
时间: 2025-09-13 06:55:30
林晓这家伙,对学校的了解速度简首像装了雷达。
才开学没几天,她就叉着腰,像个老江湖一样对我宣布:“念呦!
听我的,主图书馆,你必须去打卡!
不光书全,那空调,好家伙,跟电费是学校他爸交的一样,猛得能给你吹成重感冒!
我被她说得心动,主要是“书全”这个词打动了我。
中文系那几本基础教材,砖头一样厚,买新的肉疼,就指望去图书馆借了。
下午没课,我就揣着个小本子和笔,抱着朝圣的心情溜达过去了。
一推开图书馆那扇沉重大门,我就差点被里面的冷气和安静给推出来。
真的好凉快,而且那种安静……不是没人那种死寂,是好多人一起努力保持安静所形成的那种低沉的、有压力的嗡嗡声,搞得我走路都不自觉踮起脚尖了。
里面真大啊,穹顶高高的,阳光从巨大的窗户斜射进来,能看见空气里细小的灰尘在跳舞。
一排排棕色的书架顶天立地,像一个个沉默的巨人,书脊密密麻麻,看得我眼晕。
我要找的《文学理论导论》据说在B区,我像个没头苍蝇似的转了半天,才在一个拐角找到B区的指示牌。
走到文学理论那块,眼睛顺着书架一格一格往上扫。
找到了!
再从上往下数第二格。
我身高有点尴尬,踮起脚,手指尖刚刚能碰到书的下边缘。
使劲往外勾,书是动了,但我重心没稳住,整个人往后晃了一下,后背结结实实撞上了一个有点硬但又带着点温度的“障碍物”。
“呃!”
我低呼一声,赶紧转身,脸“唰”地一下就热了,忙不迭地小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一回头,我心脏差点停跳一拍。
是陆屿。
他好像也是刚从哪个书架后面转出来,手里拿着一本厚得离谱、砖头一样的英文编程书,书名长得我看一眼都头晕。
他被我撞得也微微后退了半步,脸上有一瞬间的错愕,看清是我后,那错愕变成了某种……我也说不清的表情。
“没事。”
他声音压得很低,但在这过分安静的环境里,像颗小石子投进水里,格外清晰。
他的目光从我有点慌乱的脸上,落在我怀里抱着的几本簇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古代汉语》上,最后又回到我脸上。
我尴尬得脚趾抠地,只会傻站着。
他看了一眼我刚才费力去够的那本书,似乎轻轻叹了口气,然后抬手,轻而易举地、几乎没发出任何声音地就把那本《文学理论导论》抽了出来,递给我。
“谢谢…学长…”我接过书,声音小得跟蚊子哼哼似的,感觉自己除了道歉和道谢,在他面前就不会说别的话了。
他没说什么,目光随意地往图书馆靠窗的那一侧扫了一眼,然后朝那边扬了扬下巴,动作随意得像是在指路牌:“那边靠窗的位置,光线还行,看字不费眼睛。”
我像得到指令的机器人,赶紧“哦…好,好的。”
点头,抱着我的书,有点同手同脚地就往他指的那个方向走。
感觉后背都快被他目光烧出洞来了。
那边果然有一排单人桌,临着巨大的落地窗。
午后的阳光被百叶窗切割成一条条的,柔和地铺在空着的桌面上,看起来温暖又安静。
我挑了一个坐下,把书一本本放好,深呼吸了几次,狂跳的心才慢慢平复下来。
窗外的香樟树枝叶轻轻摇曳,桌上的光斑也跟着晃动。
我忽然回过味来,他刚才……是在给我推荐座位?
这个发现让一种微妙的、带着点窃喜的情绪悄悄冒头。
我鬼使神差地拿出那个随身带的小本子,翻到空白页,用铅笔非常轻地写了一行小字:“X月X日,图书馆,西区,靠窗单人座,光线极佳。
(他说的)”写完,又做贼似的赶紧合上本子,好像生怕被别人看了去。
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微微翘了起来。
这才翻开那本《文学理论导论》,只是前言看了三遍,也没明白它到底想说个啥。
心思早就飘到刚才那个短暂的、带着点尴尬又有点心跳加速的相遇里去了。
才开学没几天,她就叉着腰,像个老江湖一样对我宣布:“念呦!
听我的,主图书馆,你必须去打卡!
不光书全,那空调,好家伙,跟电费是学校他爸交的一样,猛得能给你吹成重感冒!
我被她说得心动,主要是“书全”这个词打动了我。
中文系那几本基础教材,砖头一样厚,买新的肉疼,就指望去图书馆借了。
下午没课,我就揣着个小本子和笔,抱着朝圣的心情溜达过去了。
一推开图书馆那扇沉重大门,我就差点被里面的冷气和安静给推出来。
真的好凉快,而且那种安静……不是没人那种死寂,是好多人一起努力保持安静所形成的那种低沉的、有压力的嗡嗡声,搞得我走路都不自觉踮起脚尖了。
里面真大啊,穹顶高高的,阳光从巨大的窗户斜射进来,能看见空气里细小的灰尘在跳舞。
一排排棕色的书架顶天立地,像一个个沉默的巨人,书脊密密麻麻,看得我眼晕。
我要找的《文学理论导论》据说在B区,我像个没头苍蝇似的转了半天,才在一个拐角找到B区的指示牌。
走到文学理论那块,眼睛顺着书架一格一格往上扫。
找到了!
再从上往下数第二格。
我身高有点尴尬,踮起脚,手指尖刚刚能碰到书的下边缘。
使劲往外勾,书是动了,但我重心没稳住,整个人往后晃了一下,后背结结实实撞上了一个有点硬但又带着点温度的“障碍物”。
“呃!”
我低呼一声,赶紧转身,脸“唰”地一下就热了,忙不迭地小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一回头,我心脏差点停跳一拍。
是陆屿。
他好像也是刚从哪个书架后面转出来,手里拿着一本厚得离谱、砖头一样的英文编程书,书名长得我看一眼都头晕。
他被我撞得也微微后退了半步,脸上有一瞬间的错愕,看清是我后,那错愕变成了某种……我也说不清的表情。
“没事。”
他声音压得很低,但在这过分安静的环境里,像颗小石子投进水里,格外清晰。
他的目光从我有点慌乱的脸上,落在我怀里抱着的几本簇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古代汉语》上,最后又回到我脸上。
我尴尬得脚趾抠地,只会傻站着。
他看了一眼我刚才费力去够的那本书,似乎轻轻叹了口气,然后抬手,轻而易举地、几乎没发出任何声音地就把那本《文学理论导论》抽了出来,递给我。
“谢谢…学长…”我接过书,声音小得跟蚊子哼哼似的,感觉自己除了道歉和道谢,在他面前就不会说别的话了。
他没说什么,目光随意地往图书馆靠窗的那一侧扫了一眼,然后朝那边扬了扬下巴,动作随意得像是在指路牌:“那边靠窗的位置,光线还行,看字不费眼睛。”
我像得到指令的机器人,赶紧“哦…好,好的。”
点头,抱着我的书,有点同手同脚地就往他指的那个方向走。
感觉后背都快被他目光烧出洞来了。
那边果然有一排单人桌,临着巨大的落地窗。
午后的阳光被百叶窗切割成一条条的,柔和地铺在空着的桌面上,看起来温暖又安静。
我挑了一个坐下,把书一本本放好,深呼吸了几次,狂跳的心才慢慢平复下来。
窗外的香樟树枝叶轻轻摇曳,桌上的光斑也跟着晃动。
我忽然回过味来,他刚才……是在给我推荐座位?
这个发现让一种微妙的、带着点窃喜的情绪悄悄冒头。
我鬼使神差地拿出那个随身带的小本子,翻到空白页,用铅笔非常轻地写了一行小字:“X月X日,图书馆,西区,靠窗单人座,光线极佳。
(他说的)”写完,又做贼似的赶紧合上本子,好像生怕被别人看了去。
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微微翘了起来。
这才翻开那本《文学理论导论》,只是前言看了三遍,也没明白它到底想说个啥。
心思早就飘到刚才那个短暂的、带着点尴尬又有点心跳加速的相遇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