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落于海,风遇见你(温以宁沈亦臻)最新免费小说_完本小说免费阅读星落于海,风遇见你温以宁沈亦臻
时间: 2025-09-13 07:18:57
星落岛的海风总带着咸湿的气息,卷着礁石上的碎浪,漫过温以宁铺开的画纸。
她盘腿坐在离海滩不远的一块平整礁石上,画板稳稳架在膝盖间,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眼前的景象正一点点被勾勒成形——不远处的浅海区,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正躬身忙碌,蓝色的橡胶手套在澄澈的海水中格外显眼,那是沈亦臻带领的海洋生态研究团队,正在进行每月一次的珊瑚礁修复实验。
温以宁是一周前登上星落岛的。
为了完成出版社约稿的“海洋生态”主题插画集,她几乎跑遍了东南沿海的小岛,首到踏上这片地图上近乎被标注为“偏远”的土地,才找到心中想要的“原始感”。
而那群穿梭在海水中的白大褂,成了她画中最鲜活的点缀,让静态的自然风光多了几分“守护”的温度。
她的目光,尤其离不开那个站在队伍中央的男人。
沈亦臻个子很高,即使弯着腰,也能看出挺拔的身形。
他戴着橡胶手套,指尖捏着一株培育好的鹿角珊瑚苗,正小心翼翼地将其固定在预先清理好的礁石上,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一件易碎的珍宝。
额前的碎发被海风掀起,露出饱满的额头和专注的眉眼,阳光落在他白大褂的肩线,勾勒出清晰的轮廓,竟让枯燥的科研场景,生出几分惊心动魄的认真。
温以宁忍不住加快笔尖速度,铅笔在纸上反复描摹,从他弯腰时背部的弧度,到他握着工具时微微用力的指节,连白大褂下摆被海水溅湿的痕迹都细细勾勒。
她太想抓住这份“专注”了,那是一种对事业纯粹的热爱,和她沉浸在绘画中的状态如出一辙。
正入神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强风卷过海面,带着礁石上的沙粒,猛地掀翻了她压在画板边缘的画纸。
画纸像一片失控的羽毛,打着旋儿飘向海滩,最终晃晃悠悠地落在一双沾着细沙的白球鞋旁。
沈亦臻刚首起身,正准备接过队员递来的新一批珊瑚苗,目光便被脚边的画纸吸引。
他下意识地弯腰捡起,指尖触到画纸边缘未干的铅笔印记,低头细看时,眸色微微一顿——画中不仅精准还原了他们修复珊瑚的场景,连他手中那把型号为“CR-202”的珊瑚固定钳、珊瑚苗上刚长出的细小分支都分毫不差,甚至连他因专注而微微蹙起的眉头、抿紧的唇角,都被勾勒得淋漓尽致,仿佛有人用镜头将他此刻的模样定格,再细细描摹下来。
“这是你的?”
他握着画纸,转身望向礁石上的温以宁,声音像被海风磨过,带着几分低沉的质感,却又清晰地传到她耳中。
温以宁脸颊瞬间泛起微红,连忙收起画板,踩着礁石间的碎石快步跑过去,接过画纸时还不忘拍了拍上面沾着的细沙:“抱歉,风太大了,没拿稳……”她抬头道歉的瞬间,正好撞进沈亦臻的目光里。
那双眼眸很深,像海面下涌动的暗流,带着对画中细节的探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你很懂珊瑚修复?”
他忍不住追问,毕竟能把科研工具和操作细节画得如此精准的人,大多是业内同行。
“只是来之前查了很多资料,想把细节画得准确些,不想辜负这片海。”
温以宁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额发,指尖还残留着画纸的温度,她望着眼前的人,主动介绍自己,“我叫温以宁,是名插画师,来岛上采风,专门画海洋生态相关的题材。”
“沈亦臻,海洋生态研究员,负责这个珊瑚礁修复项目。”
他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扫过画纸,停顿在那些细致入微的笔触上,认真地补充了一句,“你的画,很专业,比我们团队用来做科普的示意图还要生动。”
这句称赞让温以宁心头一暖,原本因画纸被风吹走的窘迫也消散了不少。
那是他们的初遇,像星落岛清晨穿透云层的第一缕晨光,不张扬,却悄无声息地落在彼此心上。
告别时,沈亦臻看着她抱着画板准备离开的背影,忽然想起什么,主动开口:“我们观测站里有一些珊瑚礁的历史资料、不同品种的标本,还有修复过程的影像记录,如果你需要参考,随时可以来。”
温以宁脚步一顿,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被阳光照亮的海面:“真的吗?
那太好不过了!
有这些资料,我能画得更准确。”
她连忙拿出手机,和沈亦臻交换了联系方式,指尖碰到他手机屏幕的瞬间,两人都下意识地微微一顿,又很快收回手。
阳光恰好穿过云层,在沙滩上投下两道并肩的影子,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哗哗的声响,像是为这场初遇奏响的序曲。
她盘腿坐在离海滩不远的一块平整礁石上,画板稳稳架在膝盖间,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眼前的景象正一点点被勾勒成形——不远处的浅海区,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正躬身忙碌,蓝色的橡胶手套在澄澈的海水中格外显眼,那是沈亦臻带领的海洋生态研究团队,正在进行每月一次的珊瑚礁修复实验。
温以宁是一周前登上星落岛的。
为了完成出版社约稿的“海洋生态”主题插画集,她几乎跑遍了东南沿海的小岛,首到踏上这片地图上近乎被标注为“偏远”的土地,才找到心中想要的“原始感”。
而那群穿梭在海水中的白大褂,成了她画中最鲜活的点缀,让静态的自然风光多了几分“守护”的温度。
她的目光,尤其离不开那个站在队伍中央的男人。
沈亦臻个子很高,即使弯着腰,也能看出挺拔的身形。
他戴着橡胶手套,指尖捏着一株培育好的鹿角珊瑚苗,正小心翼翼地将其固定在预先清理好的礁石上,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一件易碎的珍宝。
额前的碎发被海风掀起,露出饱满的额头和专注的眉眼,阳光落在他白大褂的肩线,勾勒出清晰的轮廓,竟让枯燥的科研场景,生出几分惊心动魄的认真。
温以宁忍不住加快笔尖速度,铅笔在纸上反复描摹,从他弯腰时背部的弧度,到他握着工具时微微用力的指节,连白大褂下摆被海水溅湿的痕迹都细细勾勒。
她太想抓住这份“专注”了,那是一种对事业纯粹的热爱,和她沉浸在绘画中的状态如出一辙。
正入神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强风卷过海面,带着礁石上的沙粒,猛地掀翻了她压在画板边缘的画纸。
画纸像一片失控的羽毛,打着旋儿飘向海滩,最终晃晃悠悠地落在一双沾着细沙的白球鞋旁。
沈亦臻刚首起身,正准备接过队员递来的新一批珊瑚苗,目光便被脚边的画纸吸引。
他下意识地弯腰捡起,指尖触到画纸边缘未干的铅笔印记,低头细看时,眸色微微一顿——画中不仅精准还原了他们修复珊瑚的场景,连他手中那把型号为“CR-202”的珊瑚固定钳、珊瑚苗上刚长出的细小分支都分毫不差,甚至连他因专注而微微蹙起的眉头、抿紧的唇角,都被勾勒得淋漓尽致,仿佛有人用镜头将他此刻的模样定格,再细细描摹下来。
“这是你的?”
他握着画纸,转身望向礁石上的温以宁,声音像被海风磨过,带着几分低沉的质感,却又清晰地传到她耳中。
温以宁脸颊瞬间泛起微红,连忙收起画板,踩着礁石间的碎石快步跑过去,接过画纸时还不忘拍了拍上面沾着的细沙:“抱歉,风太大了,没拿稳……”她抬头道歉的瞬间,正好撞进沈亦臻的目光里。
那双眼眸很深,像海面下涌动的暗流,带着对画中细节的探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你很懂珊瑚修复?”
他忍不住追问,毕竟能把科研工具和操作细节画得如此精准的人,大多是业内同行。
“只是来之前查了很多资料,想把细节画得准确些,不想辜负这片海。”
温以宁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额发,指尖还残留着画纸的温度,她望着眼前的人,主动介绍自己,“我叫温以宁,是名插画师,来岛上采风,专门画海洋生态相关的题材。”
“沈亦臻,海洋生态研究员,负责这个珊瑚礁修复项目。”
他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扫过画纸,停顿在那些细致入微的笔触上,认真地补充了一句,“你的画,很专业,比我们团队用来做科普的示意图还要生动。”
这句称赞让温以宁心头一暖,原本因画纸被风吹走的窘迫也消散了不少。
那是他们的初遇,像星落岛清晨穿透云层的第一缕晨光,不张扬,却悄无声息地落在彼此心上。
告别时,沈亦臻看着她抱着画板准备离开的背影,忽然想起什么,主动开口:“我们观测站里有一些珊瑚礁的历史资料、不同品种的标本,还有修复过程的影像记录,如果你需要参考,随时可以来。”
温以宁脚步一顿,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被阳光照亮的海面:“真的吗?
那太好不过了!
有这些资料,我能画得更准确。”
她连忙拿出手机,和沈亦臻交换了联系方式,指尖碰到他手机屏幕的瞬间,两人都下意识地微微一顿,又很快收回手。
阳光恰好穿过云层,在沙滩上投下两道并肩的影子,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哗哗的声响,像是为这场初遇奏响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