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汉末从东南亚开始的征战之路(刘迪玉佩)完本小说_全本免费小说穿越汉末从东南亚开始的征战之路刘迪玉佩
时间: 2025-09-13 07:21:51
刘迪睁开眼,天还没亮透,屋里黑得像口旧锅。
他躺了会儿,没动,呼吸匀着,耳朵仔细听着外头。
昨夜他吹了灯,没盖被子,冷气丝丝钻进骨头,饿得胃发紧。
现在西肢僵硬,脑子却格外清醒。
这身子还是虚,但比昨天稳了些。
他下地,脚踩地板,凉意从脚心往上爬。
他没穿鞋,走到门边,手搭上门栓,停了两秒,拉开。
门吱呀响了一声。
外头走廊空着,没人值夜。
他走出去,顺着回廊往东。
脚步轻,像踩在泥层上取样时那样,怕惊动地层。
他记得方向——昨晚那仆从是从东边来的,饭也是从那边端来。
走了一段,拐过月洞门,迎面两个下人提着水桶过来。
他们抬头看见他,脚步一顿,桶放地上,也不说话,低头绕开,走得急。
其中一人肩膀撞了他一下,没道歉,也没回头。
刘迪没拦,也没出声。
他继续往前,穿过一道垂花门,进了前院。
院子里有几个仆役在扫地,见他进来,扫帚慢了,头低下去。
一人抬头看了他一眼,目光一碰就收,像被烫着。
两人凑在一起嘀咕,声音压着,他听不清,但看口型,像是在说“他又出来了”。
他站在院中,没走,也没问。
扫地的人加快动作,灰土扬起来,也没人让他避让。
他看了一圈,记下谁在哪儿,穿什么衣,手里拿什么活。
一个穿灰褐短褂的中年仆,腰间挂着一串钥匙,站在廊下点数扫帚,其余人都听他吩咐。
刘迪转身,往西边走。
那边是书房。
门没锁,虚掩着。
他推门进去,屋里有股霉味,书架靠墙立着,三层高,半空。
他走近,一本本看。
最上层是《齐民要术》《九章算术》,中间是《诗经集解》《楚辞补注》,底层只剩几卷残本,纸页发脆,虫蛀得厉害。
他蹲下,翻底层那堆。
一本《州郡杂记》掉出来,封皮烂了,内页也碎。
他一页页翻,手指小心,像在清理陶片。
翻到中间,夹着半张纸,像是从名册上撕下来的。
字迹模糊,有几处被虫咬穿,但还能辨认出几个字:“安平……属冀州……无禄米调拨……岁入由府统支……”他盯着那行字,又看一遍。
“无禄米调拨”——意思是,他这个封号,不归朝廷发粮,也不给俸钱,吃穿用度全靠王府供给。
他不是独立宗室,是寄养的。
他合上书,放回原处,没动其他。
站起身,他扫了眼书桌。
桌面干净,没笔墨,砚台干裂,笔架空着。
这书房没人常来,书也是摆设。
真有人读书,不会连墨都干透。
他退出去,关门,原路返回。
路上又遇上几个下人,见他都避。
一人端着托盘,里面是药碗,远远看见他,转身就拐进侧廊。
刘迪没追,只记下方向——那是往北院去的,和他住的南院不在一处。
他回到自己屋,坐床边,闭眼。
脑子里过刚才看到的:下人回避,钥匙在灰褐仆手里,书房无实书,名册残页提“无禄米”,药碗往北院送。
这些事不连着看是小事,连起来就是一条线。
他不是被冷落,是被划出去了。
饭是给的,命是留的,但地位被压到最低。
下人不怕他,不敬他,连撞了都不认错。
这说明上头没下令尊他,甚至默许轻慢。
他睁开眼,天己大亮。
快到饭时了。
他没动,等。
一个时辰后,脚步声由远及近。
还是那个仆从,端着木盘进来,和昨天一样,粟米饭,腌菜,冷的。
刘迪看着他放盘子。
“今天府里,谁在北院喝药?”
他问。
仆从抬头:“您问这个做什么?”
“我昨儿看见有人送药,走的是北门。”
“那是老管事,风寒。”
“他能喝药,我昏三天,没人请医?”
仆从冷笑:“您又没病,只是睡了觉,何必请医?”
“睡三天还不算病?”
“府里上下,谁说您病了?”
刘迪不说话了。
仆从转身要走。
“等等。”
刘迪又问,“府里其他人,吃饭和我一样?”
这回仆从站住了,回头看他,眼神像看傻子。
“您是王爷,该去问管事的。”
说完,掀帘走了。
刘迪盯着那碗饭。
饭压得实,菜浮着油星,少得像是锅底刮下来的。
他伸手摸碗底,一圈刮痕,深浅不一,明显是多人共用的旧碗。
他翻过来,底部刻了个“六”字,像是编号。
他端起饭,吃。
饭硬,菜咸,咽下去像吞沙。
他一口口吃完,碗底朝上,一点没剩。
他知道这顿饭的意思了。
不是穷,是规矩。
他吃的不是饭,是待遇等级。
编号碗,冷食,无荤,无汤,连问一句医都不配。
而北院的老管事,风寒就能喝药,说明职位比他这个“王爷”还重。
他放下碗,起身。
这次他往西偏院走,绕过厨房后巷。
厨房门开着,灶上几口锅,有人在炒菜,油香飘出来。
他没靠近,站在巷口看。
两个小仆端着食盒出来,一盒荤腥,一盒汤水,往东院去。
他没拦,也没问。
回到屋,他把今日所见在心里分三块:人、物、规。
人——下人见他如见空物,不敬不惧,说明他无权;钥匙仆是实权下人,可查;送药仆知内情,可盯。
物——书房无宗谱、无邸报,信息断绝;残书夹页提“无禄米”,说明经济依附;编号碗,说明供给制度化。
规——饭食冷简,药不临身,连问医都被讥讽,证明他不在“人待”之列。
但饭天天送,命不断,说明王府不愿担“害宗室”之名,留他一命,是为避责。
三块拼一起,结论出来了:他被系统性边缘化,但没被清除。
王府要他活着,又不让他有地位。
这种人,要么是累赘,要么是棋子。
他是哪一种?
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不能靠别人给信息,得自己找。
不能问,不能争,只能看,只能记。
他现在没资本开口,只能低头。
他坐回床边,盘腿,闭眼。
不是调息,是在理线索。
他像在考古现场拼陶片,一块一块对。
谁送饭,谁管钥匙,谁喝药,谁避路,书里缺什么,饭里少什么。
这些碎片,迟早能拼出一张脸——谁在管这府,谁在压他。
他睁开眼,天快黑了。
门外脚步声又来。
仆从端着晚饭进来,还是冷饭冷菜,一模一样。
刘迪看着他放盘子。
“明天,”他问,“厨房几点开火?”
仆从抬头:“您问这个做什么?
他躺了会儿,没动,呼吸匀着,耳朵仔细听着外头。
昨夜他吹了灯,没盖被子,冷气丝丝钻进骨头,饿得胃发紧。
现在西肢僵硬,脑子却格外清醒。
这身子还是虚,但比昨天稳了些。
他下地,脚踩地板,凉意从脚心往上爬。
他没穿鞋,走到门边,手搭上门栓,停了两秒,拉开。
门吱呀响了一声。
外头走廊空着,没人值夜。
他走出去,顺着回廊往东。
脚步轻,像踩在泥层上取样时那样,怕惊动地层。
他记得方向——昨晚那仆从是从东边来的,饭也是从那边端来。
走了一段,拐过月洞门,迎面两个下人提着水桶过来。
他们抬头看见他,脚步一顿,桶放地上,也不说话,低头绕开,走得急。
其中一人肩膀撞了他一下,没道歉,也没回头。
刘迪没拦,也没出声。
他继续往前,穿过一道垂花门,进了前院。
院子里有几个仆役在扫地,见他进来,扫帚慢了,头低下去。
一人抬头看了他一眼,目光一碰就收,像被烫着。
两人凑在一起嘀咕,声音压着,他听不清,但看口型,像是在说“他又出来了”。
他站在院中,没走,也没问。
扫地的人加快动作,灰土扬起来,也没人让他避让。
他看了一圈,记下谁在哪儿,穿什么衣,手里拿什么活。
一个穿灰褐短褂的中年仆,腰间挂着一串钥匙,站在廊下点数扫帚,其余人都听他吩咐。
刘迪转身,往西边走。
那边是书房。
门没锁,虚掩着。
他推门进去,屋里有股霉味,书架靠墙立着,三层高,半空。
他走近,一本本看。
最上层是《齐民要术》《九章算术》,中间是《诗经集解》《楚辞补注》,底层只剩几卷残本,纸页发脆,虫蛀得厉害。
他蹲下,翻底层那堆。
一本《州郡杂记》掉出来,封皮烂了,内页也碎。
他一页页翻,手指小心,像在清理陶片。
翻到中间,夹着半张纸,像是从名册上撕下来的。
字迹模糊,有几处被虫咬穿,但还能辨认出几个字:“安平……属冀州……无禄米调拨……岁入由府统支……”他盯着那行字,又看一遍。
“无禄米调拨”——意思是,他这个封号,不归朝廷发粮,也不给俸钱,吃穿用度全靠王府供给。
他不是独立宗室,是寄养的。
他合上书,放回原处,没动其他。
站起身,他扫了眼书桌。
桌面干净,没笔墨,砚台干裂,笔架空着。
这书房没人常来,书也是摆设。
真有人读书,不会连墨都干透。
他退出去,关门,原路返回。
路上又遇上几个下人,见他都避。
一人端着托盘,里面是药碗,远远看见他,转身就拐进侧廊。
刘迪没追,只记下方向——那是往北院去的,和他住的南院不在一处。
他回到自己屋,坐床边,闭眼。
脑子里过刚才看到的:下人回避,钥匙在灰褐仆手里,书房无实书,名册残页提“无禄米”,药碗往北院送。
这些事不连着看是小事,连起来就是一条线。
他不是被冷落,是被划出去了。
饭是给的,命是留的,但地位被压到最低。
下人不怕他,不敬他,连撞了都不认错。
这说明上头没下令尊他,甚至默许轻慢。
他睁开眼,天己大亮。
快到饭时了。
他没动,等。
一个时辰后,脚步声由远及近。
还是那个仆从,端着木盘进来,和昨天一样,粟米饭,腌菜,冷的。
刘迪看着他放盘子。
“今天府里,谁在北院喝药?”
他问。
仆从抬头:“您问这个做什么?”
“我昨儿看见有人送药,走的是北门。”
“那是老管事,风寒。”
“他能喝药,我昏三天,没人请医?”
仆从冷笑:“您又没病,只是睡了觉,何必请医?”
“睡三天还不算病?”
“府里上下,谁说您病了?”
刘迪不说话了。
仆从转身要走。
“等等。”
刘迪又问,“府里其他人,吃饭和我一样?”
这回仆从站住了,回头看他,眼神像看傻子。
“您是王爷,该去问管事的。”
说完,掀帘走了。
刘迪盯着那碗饭。
饭压得实,菜浮着油星,少得像是锅底刮下来的。
他伸手摸碗底,一圈刮痕,深浅不一,明显是多人共用的旧碗。
他翻过来,底部刻了个“六”字,像是编号。
他端起饭,吃。
饭硬,菜咸,咽下去像吞沙。
他一口口吃完,碗底朝上,一点没剩。
他知道这顿饭的意思了。
不是穷,是规矩。
他吃的不是饭,是待遇等级。
编号碗,冷食,无荤,无汤,连问一句医都不配。
而北院的老管事,风寒就能喝药,说明职位比他这个“王爷”还重。
他放下碗,起身。
这次他往西偏院走,绕过厨房后巷。
厨房门开着,灶上几口锅,有人在炒菜,油香飘出来。
他没靠近,站在巷口看。
两个小仆端着食盒出来,一盒荤腥,一盒汤水,往东院去。
他没拦,也没问。
回到屋,他把今日所见在心里分三块:人、物、规。
人——下人见他如见空物,不敬不惧,说明他无权;钥匙仆是实权下人,可查;送药仆知内情,可盯。
物——书房无宗谱、无邸报,信息断绝;残书夹页提“无禄米”,说明经济依附;编号碗,说明供给制度化。
规——饭食冷简,药不临身,连问医都被讥讽,证明他不在“人待”之列。
但饭天天送,命不断,说明王府不愿担“害宗室”之名,留他一命,是为避责。
三块拼一起,结论出来了:他被系统性边缘化,但没被清除。
王府要他活着,又不让他有地位。
这种人,要么是累赘,要么是棋子。
他是哪一种?
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不能靠别人给信息,得自己找。
不能问,不能争,只能看,只能记。
他现在没资本开口,只能低头。
他坐回床边,盘腿,闭眼。
不是调息,是在理线索。
他像在考古现场拼陶片,一块一块对。
谁送饭,谁管钥匙,谁喝药,谁避路,书里缺什么,饭里少什么。
这些碎片,迟早能拼出一张脸——谁在管这府,谁在压他。
他睁开眼,天快黑了。
门外脚步声又来。
仆从端着晚饭进来,还是冷饭冷菜,一模一样。
刘迪看着他放盘子。
“明天,”他问,“厨房几点开火?”
仆从抬头:“您问这个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