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音符承宇安之小说完结推荐_热门小说阅读三分音符承宇安之
时间: 2025-09-13 07:28:35
安之的笔尖在音符旁顿了顿,蓝黑墨水在米白色纸页上洇出一小团晕影。
她抬起眼,视线重新落回会议室中央的投影屏。
男团成员们正踩着强烈的电子鼓点走位,银色亮片在舞台灯光下炸开细碎的光,镜头突然切到主唱的特写——他握着麦克风的指节泛白,喉结滚动时带起颈侧利落的线条,尾音转音里藏着一丝与舞台霸气截然不同的细腻,像冰面下悄悄流动的溪水。
“风格相似不代表抄袭。”
会议室里的议论声骤然停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这个总坐在角落的黑框眼镜女孩身上。
“这首歌的和弦进行是典型的B国流行框架,主歌到副歌的转调逻辑很规整,但副歌的装饰音……”她指尖在笔记本上划出一道轻盈的弧线,“有A国传统古琴的颤音逻辑,不是无意识的借鉴,是刻意融合的痕迹。”
环球总监推了推眼镜,挑眉看向她:“AN老师对A国音乐很熟?”
“略知一二。”
安之合上笔记本,金属搭扣发出轻响。
她没提行李箱里那半箱A国民谣乐谱,也没说自己十五岁时,曾蹲在A国老城区的石板路上,听着卖艺人用古琴拉完的那首曲子。
散会后,她抱着资料路过茶水间,玻璃门内传来实习生的低语。
墙上的屏幕正放着男团采访,画面里的主唱刚结束高强度舞蹈,额角还挂着汗,却对着镜头笑得温和。
“承宇居然是A国人欸!
在B国出道五年,连采访都坚持用双语回答,上次音乐祭还特意加了段A国传统鼓点,圈了好多A国粉丝。”
“听说他这次要发个人单曲,特意找了环球合作,点名要‘能听懂两种语言的编曲’……”瓷杯碰到大理石桌面的轻响让她回神。
屏幕上,那个叫承宇的主唱正低头调试耳返,灯光斜斜扫过他的侧脸,眼角的痣在阴影里若隐若现,像颗被旋律遗忘又突然点亮的星。
安之忽然想起十二岁在A国机场,星探递来的合同上,“A国籍”三个字被她的指甲划出浅浅的印子,那时她以为把故乡藏进音符里,就能走到任何地方。
第二天下午,环球安排的合作会议比预定时间晚了半小时。
安之抱着修改好的编曲方案站在会议室门口,木质门板挡不住里面的争执声——是承宇的声音,带着A国母语特有的语调起伏,尾音微微上翘的弧度里,却比采访里冷硬许多:“这段旋律必须保留。
这是我奶奶教我的童谣,不是什么‘需要规避的风险’。”
“但Future法务部说……他们懂什么?”
门被猛地拉开,力道带起一阵风。
承宇撞进她的视线里,额前的碎发有些凌乱,平日里温和的眉眼此刻覆着一层薄冰。
他显然没料到门外有人,错愕间,目光落在她怀里方案封面上的音符标记上——那是她习惯性画的、A国传统工尺谱里表示“延续”的符号,像一根被拉长的琴弦。
他的怒气骤然收了半分,喉结动了动,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改用A国语言问:“这个记号……你认识?”
安之捏紧文件夹的边角,指尖触到纸页上自己写的批注。
她忽然想起十五岁在A国街头听的流浪歌手,想起那些被指控“抄袭”的段落里,藏着的其实是老人们哼了一辈子的调子。
阳光从走廊尽头的玻璃窗涌过来,在两人之间投下长长的影子,像两段被时光隔开的旋律,绕了无数个弯,终于在某个音符上,找到了重叠的可能。
“不止认识。”
她抬起头,黑框眼镜后的目光很亮,第一次在B国的职场里,用母语清晰地说,“我知道它该怎么唱。”
走廊里的空调风带着凉意掠过,远处传来电梯到达的提示音,而这一刻,所有的声响都成了背景音。
承宇看着她,眼角的痣在光线下忽然生动起来,像有人轻轻拨动了某个被遗忘很久的音符。
她抬起眼,视线重新落回会议室中央的投影屏。
男团成员们正踩着强烈的电子鼓点走位,银色亮片在舞台灯光下炸开细碎的光,镜头突然切到主唱的特写——他握着麦克风的指节泛白,喉结滚动时带起颈侧利落的线条,尾音转音里藏着一丝与舞台霸气截然不同的细腻,像冰面下悄悄流动的溪水。
“风格相似不代表抄袭。”
会议室里的议论声骤然停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这个总坐在角落的黑框眼镜女孩身上。
“这首歌的和弦进行是典型的B国流行框架,主歌到副歌的转调逻辑很规整,但副歌的装饰音……”她指尖在笔记本上划出一道轻盈的弧线,“有A国传统古琴的颤音逻辑,不是无意识的借鉴,是刻意融合的痕迹。”
环球总监推了推眼镜,挑眉看向她:“AN老师对A国音乐很熟?”
“略知一二。”
安之合上笔记本,金属搭扣发出轻响。
她没提行李箱里那半箱A国民谣乐谱,也没说自己十五岁时,曾蹲在A国老城区的石板路上,听着卖艺人用古琴拉完的那首曲子。
散会后,她抱着资料路过茶水间,玻璃门内传来实习生的低语。
墙上的屏幕正放着男团采访,画面里的主唱刚结束高强度舞蹈,额角还挂着汗,却对着镜头笑得温和。
“承宇居然是A国人欸!
在B国出道五年,连采访都坚持用双语回答,上次音乐祭还特意加了段A国传统鼓点,圈了好多A国粉丝。”
“听说他这次要发个人单曲,特意找了环球合作,点名要‘能听懂两种语言的编曲’……”瓷杯碰到大理石桌面的轻响让她回神。
屏幕上,那个叫承宇的主唱正低头调试耳返,灯光斜斜扫过他的侧脸,眼角的痣在阴影里若隐若现,像颗被旋律遗忘又突然点亮的星。
安之忽然想起十二岁在A国机场,星探递来的合同上,“A国籍”三个字被她的指甲划出浅浅的印子,那时她以为把故乡藏进音符里,就能走到任何地方。
第二天下午,环球安排的合作会议比预定时间晚了半小时。
安之抱着修改好的编曲方案站在会议室门口,木质门板挡不住里面的争执声——是承宇的声音,带着A国母语特有的语调起伏,尾音微微上翘的弧度里,却比采访里冷硬许多:“这段旋律必须保留。
这是我奶奶教我的童谣,不是什么‘需要规避的风险’。”
“但Future法务部说……他们懂什么?”
门被猛地拉开,力道带起一阵风。
承宇撞进她的视线里,额前的碎发有些凌乱,平日里温和的眉眼此刻覆着一层薄冰。
他显然没料到门外有人,错愕间,目光落在她怀里方案封面上的音符标记上——那是她习惯性画的、A国传统工尺谱里表示“延续”的符号,像一根被拉长的琴弦。
他的怒气骤然收了半分,喉结动了动,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改用A国语言问:“这个记号……你认识?”
安之捏紧文件夹的边角,指尖触到纸页上自己写的批注。
她忽然想起十五岁在A国街头听的流浪歌手,想起那些被指控“抄袭”的段落里,藏着的其实是老人们哼了一辈子的调子。
阳光从走廊尽头的玻璃窗涌过来,在两人之间投下长长的影子,像两段被时光隔开的旋律,绕了无数个弯,终于在某个音符上,找到了重叠的可能。
“不止认识。”
她抬起头,黑框眼镜后的目光很亮,第一次在B国的职场里,用母语清晰地说,“我知道它该怎么唱。”
走廊里的空调风带着凉意掠过,远处传来电梯到达的提示音,而这一刻,所有的声响都成了背景音。
承宇看着她,眼角的痣在光线下忽然生动起来,像有人轻轻拨动了某个被遗忘很久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