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爷和小姐的故事(萧煜苏婉婉)最新完结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古代王爷和小姐的故事(萧煜苏婉婉)
京城的上元灯节,火树银花,亮如白昼。朱雀大街上人潮汹涌,欢声笑语几乎要掀翻天穹。
各式花灯争奇斗艳,照亮了一张张洋溢着喜悦的脸庞。“小莲?小莲!你在哪儿?
” 苏婉婉女主焦急地踮起脚尖呼唤着丫鬟的名字,声音很快被淹没在鼎沸的人声中。
她不过是看了一眼那盏精致的走马灯,再回头时,熟悉的身影便已被人潮吞没。她心下慌乱,试图逆着人流寻找,却像是激流中的一叶扁舟,身不由己。“让一让,麻烦让一让……”她低声说着,纤细的身影在人群中艰难地穿梭。突然,身后一股巨大的推力涌来,不知是谁撞了她一下。“呀!” 苏婉婉惊呼一声,脚下踉跄,身子猛地向前倾去,眼看就要摔倒在地。她下意识地紧闭双眼,预想中的疼痛却并未到来。
一只有力的手臂及时地揽住了她的腰肢,稳稳地将她带回。那手臂稳健而温暖,隔着衣料似乎也能感受到其下蕴含的力量。苏婉婉惊魂未定,下意识地抓住来人的衣襟寻求支撑,指尖触及的是质料上乘、绣着暗纹的锦缎。她慌乱抬眸,撞入一双深邃如夜的眼眸中。灯火阑珊处,恰好有一盏巨大的莲花灯在他身后绽放着柔和的光晕,为他挺拔的身形镀上了一层朦胧的光边。他眉宇疏朗,鼻梁高挺,唇线微抿,俊朗的面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清亮锐利,正微微低头看着她。两人四目相对。
周遭的喧嚣仿佛瞬间被抽离,鼎沸的人声、炫目的灯火都化为了模糊的背景。
彼此的瞳孔中清晰地映照着对方的模样,以及不远处璀璨流转的灯影。
一丝难以言喻的惊讶和探究在两人目光中飞快闪过,时间仿佛在这一刻有了片刻的凝滞。
苏婉婉率先回过神来,脸颊迅速飞起两抹红云,连忙松开攥着他衣襟的手,站稳身子,微微后退半步,屈膝行了一礼,声音还带着一丝未散的惊慌:“多、多谢公子出手相助。
”男子收回手,负于身后,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仿佛残留着那不盈一握的触感。
他神色淡然,只微微颔首,声音低沉悦耳,却听不出什么情绪:“举手之劳,姑娘小心。
”就在这时,“咻——啪!” 巨大的声响在空中炸开。无数绚丽的烟花恰在此时竞相绽放,刹那间点亮了整个夜空,五彩斑斓,流光溢彩,美得令人窒息。人群爆发出更大的欢呼声,纷纷仰头观看。然而,在这极致的喧闹和光影之下,苏婉婉和那陌生男子却似乎屏蔽了这一切。他们的目光仍不由自主地缠绕在对方身上,在那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和欢呼声中,仿佛能听到自己胸腔里那颗心,不合时宜地、剧烈地跳动着——“咚!咚!”一声,又一声,清晰而悸动。
人流再次涌动起来,推着苏婉婉向后退去。“公子……” 苏婉婉张了张口,还想说什么。
男子似乎也想上前,但拥挤的人潮瞬间隔开了他们。他被几位看似随从的人护着,身不由己地向前走去,回头望了一眼,目光穿过纷杂的人群,最终与她失散。
苏婉婉被人流裹挟着,离原地越来越远。她怔怔地望着那个方向,直到那挺拔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灯火阑珊处。空气中,似乎只留下一缕清冷的梅香,以及她手中骤然感到的空落——方才慌乱间,她一直捏在手中的那方绣着几朵婉约兰花的丝帕,竟不知何时遗落了。而另一边,已走出几步的男子停下脚步,微微蹙眉,摊开手掌,一方质料柔软、带着淡淡馨香的丝帕正静静躺在他的掌心。那兰花图案,恰似她方才给人的感觉。他握紧帕子,再次回头望去,入目却只有摩肩接踵、笑语欢声的陌生人群。烟花仍在夜空盛放,照亮了他眼中一丝极淡的、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遗憾。2半月后,京城最大的“翰墨斋”书肆内,书香静谧,与上元夜的喧嚣恍如隔世。
苏婉婉正小心翼翼翻阅着一本孤本琴谱,指尖轻抚过泛黄的纸页,眉眼专注。“掌柜的,这本《山河舆志》……” 一个低沉熟悉的男声在不远处响起,苏婉婉的心莫名一跳,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只见那日灯节相遇的男子正背对着她,与掌柜交谈。
他今日穿着一身墨色暗纹锦袍,腰束玉带,身姿挺拔如松,即便只是一个背影,也难掩其通身的清贵与威严。苏婉婉的心跳悄然加快,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琴谱。
她正犹豫着是否要上前,为那日的相助再次道谢,或许……还能知晓他的性名。
却见书肆门口匆匆进来一位小厮,快步走到那男子身边,低声却难掩焦急地道:“王爷,府里来人禀报,说是苏承泽苏大人就城西扩街一事的折子又递上来了,言辞激烈,直指您……”“王爷?”苏婉婉心中一震,手中的琴谱险些滑落。
京城中如此年轻又被称为王爷,且与父亲政见不合、屡次交锋的……难道竟是那位以冷厉果决、圣眷正隆著称的靖王萧煜?
此时,萧煜似乎察觉到了身后的目光,缓缓转过身来。他的目光掠过那名禀报的小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厉,小厮立刻噤声垂首。随即,他的视线便与苏婉婉惊疑不定的目光在空中相遇。他眼中也闪过一丝极细微的讶异,似乎也认出了她。但那份灯节下的片刻柔和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审视与淡漠。
他目光下移,落在苏婉婉手中那本琴谱上,又扫了一眼她身旁书架的分类——那里多是诗词乐理类书籍。萧煜唇角微勾,似笑非笑,率先开口,声音比那日冷清了几分:“原来是你。看来姑娘颇通风雅,于此间寻幽探微。
” 他的话听起来似是称赞,但那语气中的疏离,以及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让苏婉婉觉得他意有所指,仿佛在暗讽她只知风月、不谙世事。
苏婉婉因刚刚听到“苏承泽”的名字和“王爷”的称呼,心下已确定了七八分,原本萌生的一点好感瞬间被家族对立带来的警惕所取代。她放下琴谱,微微挺直脊背,迎上他的目光,语气还算恭敬,却带上了刺:“不及王爷心系天下,日理万机,连逛书肆都不得清闲。”萧煜闻言,眉梢微挑,向前踱了一步。他身量很高,带来一股无形的压迫感。“天下事,匹夫有责。何况食君之禄者?
”他目光扫过一旁摆放的政论典籍,“若都只沉溺丝竹管弦,岂非本末倒置?
” 这话几乎是明着回应她刚才的暗讽,并将争论拔高到了责任与享乐的层面。
苏婉婉被他这话激起了性子,想起父亲连日来的愁眉不展,忍不住反唇相讥:“治国平天下,自是大道理。然圣人亦云‘礼乐兴邦’。扩街利民虽是好事,但若手段激进,不顾民生凋敝、强拆民宅,怕是也与‘仁政’背道而驰了吧?
” 她巧妙地将方才听到的争论焦点抛了出来,目光灼灼,毫不退让。萧煜眸色一沉,没想到她竟如此敏锐且言辞犀利。他逼近一步,两人之间仅隔着一排书架,气氛陡然紧张起来。“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妇人之仁,只会贻误时机。苏大人倒是仁善,可知拖延一日,城西漕运拥堵便多损失几何?” 他语气冷硬,带着上位者不容置疑的威严。
“妇人之仁?”苏婉婉气极,脸颊泛红,“王爷口中的‘损失’,是冷冰冰的数字,而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却是活生生的人!王爷久居庙堂,可知民间疾苦?” 她因为激动,声音微微提高,引得远处几个书客侧目。萧煜蹙眉,显然不习惯被人如此顶撞,尤其还是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他冷笑一声:“哦?听姑娘高论,倒像亲历民间一般。
不知是哪家府上的见解?” 他目光锐利地打量着她,试图看穿她的来历。苏婉婉心中一紧,意识到自己失言,险些暴露身份。她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退后半步,福了一礼,语气变得疏离而克制:“小女子失言了。王爷恕罪。政见不同,多说无益。告退。”说完,她不再看萧煜,转身快步向书肆外走去,裙裾划过一道决绝的弧度。萧煜站在原地,并未阻拦。他看着那抹纤细却挺直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目光深沉。他负在身后的手,无意识地摩挲了一下,仿佛那日揽住她腰肢的触感仍在。半晌,他收回目光,对掌柜淡淡道:“那本《山河舆志》,包起来。”只是语气,较之前似乎更冷硬了几分。
书肆内恢复安静,仿佛方才那场短暂而尖锐的交锋从未发生。但彼此心中,却都已刻下了对方桀骜不驯、言辞犀利的印象,与灯下那惊鸿一瞥的影子交织在一起,复杂难言。3几日后,一场春雨初歇,空气清新。
苏婉婉应帖赴一场在城郊别苑举办的赏春诗会。席间,她因不喜过于喧闹的奉承应酬,便寻了个借口,带着丫鬟小莲到别苑后方的竹林小径散步透气。竹叶滴翠,小径幽深。
主仆二人正轻声说着话,忽从岔路拐出几个华服公子,步履虚浮,显然是饮多了酒。
为首一人,是京城中有名的纨绔子弟,永昌伯家的世子。他一眼瞧见苏婉婉,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摇着折扇便拦在了路前。“呦,这是哪家的仙子,竟独自在此徘徊?
可是迷路了?让本世子陪陪你如何?”他言语轻佻,带着酒气逼近。苏婉婉脸色一白,护着小莲后退一步,冷声道:“请世子自重。我的家人就在附近。”“家人?在哪呢?
”世子嬉笑着,示意同伴围拢过来,挡住了退路,“小娘子别怕,只是说说话嘛……”说着,竟伸手欲去摸苏婉婉的脸颊。小莲吓得惊叫一声,挡在苏婉婉身前,却被世子的随从粗暴地推开,跌坐在地。“小莲!”苏婉婉又惊又怒,眼看那世子的手就要碰到她,她猛地抬手欲挥开,手腕却被对方一把攥住。“放开我!
”苏婉婉挣扎着,心底涌起一阵恐慌和无助。“脾气还不小,本世子喜欢……”世子笑得越发得意。就在此时,一道冷冽如冰刃的声音骤然响起:“李弘裕,你的手不想要了?”众人皆是一惊,循声望去。
只见竹林阴影处,靖王萧煜负手而立,不知已看了多久。他面色沉静,眼神却锐利得骇人,周身散发出的寒意比这春雨后的竹林更甚。永昌伯世子李弘裕的酒瞬间醒了大半,慌忙松开苏婉婉的手,脸色煞白,结结巴巴道:“王、王爷……您、您怎么在此……”萧煜一步步从阴影中走出,目光始终钉在李弘裕身上,看都未看苏婉婉一眼,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滚。
”一个字,轻飘飘的,却让那几个纨绔子弟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屁滚尿流地跑了,连头都不敢回。小径瞬间只剩下萧煜、苏婉婉和刚从地上爬起来、惊魂未定的小莲。
苏婉婉惊魂未定,手腕上似乎还残留着被攥紧的痛感和令人不适的温度。她抚着手腕,微微喘息着,看向萧煜。此刻的他,与书肆中那个言辞冷厉的政敌截然不同,虽依旧冰冷,却带来了一种奇异的安全感。她垂下眼帘,屈膝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