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误林婉如谢允之热门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完结竹马误林婉如谢允之
长宁十七年,京城飘起了第一场雪。我站在镇北侯府的红漆大门外,看着漫天飞雪中并肩走来的两人。谢允之撑着一把二十四骨的青竹油纸伞,伞面大半倾向身侧的女子,自己的肩头却落满了雪。那女子我识得,是新任礼部尚书家的千金苏婉清。三个月前的中秋宫宴上,我曾见过她跳的一曲惊鸿舞,确实当得起“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八字。“阿凝,你怎么站在风口里?”谢允之看见我,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手这样冰,等了很久吗?
”我任由他握住我的手,目光却落在他腰间新换的蟠龙玉佩上——那不是我们自幼相识时我送他的那一枚。
“老夫人让我来问问,下月初八的婚期是否要推迟?”我垂下眼,声音平静得连自己都惊讶,“听闻西北战事又起,侯爷或许要奉命出征。”谢允之的手微微一僵,苏婉清却抢先开口:“凝姐姐多虑了,陛下已经下旨,允之哥哥完婚后再赴边关。
”她称呼得亲昵,仿佛早已是这侯府的女主人。谢允之沉默片刻,终于道:“阿凝,婚事不会推迟。这些年来,我待你如妹,你应当明白...”雪花落进我的衣领,冰凉刺骨。
我看着他清俊的眉眼,忽然想起十四岁那年的上元灯节,他带我偷溜出府看花灯,在人潮汹涌的朱雀街上紧紧牵着我的手说:“阿凝,待我继承爵位,定要八抬大轿娶你过门。
”那时他眼中的星光,比满城灯火还要璀璨。“我明白了。”我轻轻抽回手,屈膝行礼,“恭喜侯爷,恭喜苏小姐。老夫人那里还有事吩咐,阿凝先告退了。”转身的刹那,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下来,融化了衣襟上的雪花。我与谢允之,原是京城最被人称道的一对青梅竹马。我父亲是镇北侯麾下副将,在我六岁那年战死沙场。
母亲悲痛过度,随之而去。镇北侯感念父亲忠烈,将我接到府中抚养,待我如亲生女儿。
初入侯府时,我整夜啼哭,只有大我三岁的谢允之耐心哄我。他会偷偷带糖果给我,教我读书写字,在我被侯府其他孩子欺负时挺身护着我。十二岁那年我初潮,吓得躲在房里不敢出门。是他察觉异常,悄悄让丫鬟帮我,还熬了红糖姜茶放在我窗外。
十五岁时,老侯爷提议为我们定亲。谢允之当场跪地叩谢,说这是他一生的夙愿。
所有人都以为我会是未来的侯府夫人。直到三个月前,谢允之随驾前往西山围场狩猎,遇见了苏婉清。据说苏婉清的马受惊,谢允之英雄救美;又说是谢允之狩猎时遇险,反被苏婉清所救。流言纷纷,唯一确定的是,谢允之回京后就去求皇上赐婚,全然不顾与我的婚约。老夫人为此气得病倒,但圣旨已下,再无转圜余地。婚期前夜,谢允之来找我。月光下的他神情憔悴,眼底布满血丝。“阿凝,我知道对不起你。
但婉清她...那次在西山,她为救我身中毒箭,险些丧命。太医说,她此生难以有孕。
我若不负她,这世上就不会再有人娶她了。”我静静看着他,突然觉得陌生得很。
那个曾信誓旦旦说非我不娶的少年,如今却为了对另一个女子负责,而要辜负我们十余年的情意。“你可是真心爱她?”我轻声问。
谢允之避开了我的目光:“责任重于泰山。”我笑了,眼泪却止不住:“那你可曾想过对我负责?谢允之,你承诺要娶我的那日,我就已经把这一生都托付与你了啊。”他浑身一震,眼中闪过痛楚,最终却还是转身离去。
第二日的婚礼盛大隆重,十里红妆羡煞全城。我称病未出,却在房中都能听到前院的喧闹锣鼓。深夜,宾客散尽时,我的窗扉忽然被轻轻叩响。
谢允之穿着大红的喜袍站在窗外,眼中醉意朦胧,手里还拿着合卺酒的酒杯。“阿凝,”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我后悔了。”我冷冷看着他:“侯爷醉了,请回吧。
”他却突然抓住我的手:“今日拜堂时,我满脑子都是你小时候穿着嫁衣说要嫁给我的模样。
阿凝,我...”“允之哥哥,你在哪里?”远处传来苏婉清的呼唤。
谢允之像被烫到般猛地松开手,踉跄着退了几步,最终转身离去。我关上门,背靠着门板缓缓滑坐在地。这一刻我才明白,什么责任道义都是借口,他不过是变了心,却连承认的勇气都没有。第二日,我向老夫人请辞,说要回江南老家。老夫人含泪挽留,我却去意已决。离京那日,谢允之快马加鞭追到城外。他拦在我的马车前,眼睛红肿,似乎一夜未眠。“别走,阿凝。等我从西北回来,我会想办法...”“侯爷请回吧。
”我打断他,“从此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话虽决绝,眼泪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谢允之猛地将我拉入怀中,吻如同雨点般落在我的发间额上。这是十余年来,我们最近的距离,却也是最远的别离。“等我,”他在我耳边哽咽道,“等我回来,我一定弥补你。”我推开他,转身上了马车,再也没有回头。江南的日子平静如水。
我在老宅旁开了间绣庄,日子虽不如侯府富贵,却也自在。
偶尔能从往来客商口中听到京城的消息:镇北侯夫妇相敬如宾,侯爷夫人温柔贤淑,只是至今无所出。又一年冬,西北大捷,镇北侯凯旋。消息传来时,我正在绣一幅红梅映雪图。针尖刺入指尖,血珠渗出,在白雪般的绸缎上晕开一点嫣红。
几日后,谢允之竟真的出现在了绣庄门外。风尘仆仆,眉宇间多了几分沧桑锐气,看我的眼神却一如往昔。“我来了,阿凝。”他说,“这次我不会再放手。”我怔怔看着他,心中百感交集。恨过他,怨过他,可见到他的瞬间,心跳还是会失控。然而下一刻,我就看到了随后赶来的苏婉清。她消瘦了许多,脸色苍白,下马车时险些摔倒。
谢允之下意识伸手扶住了她。那一刻,我彻底清醒了。他们之间有无形的羁绊,不是我能插足的。“侯爷请回吧。”我转身欲走。“不!”谢允之拉住我,又看向苏婉清,“婉清,你自己说。”苏婉清缓缓跪在了雪地里,泪如雨下:“凝姐姐,对不起。
我知道允之哥哥心里始终只有你。当初是我设计了一切,那支毒箭是我自己安排的苦肉计,我...我只是太爱他了。”我震惊地看着她,又看向谢允之。“西山围场后,我就察觉有疑点。这次在西北,我找到了当时的刺客。”谢允之沉声道,“婉清已经同意和离,阿凝,我们还可以重新开始。”我看着跪在雪地里的苏婉清,她眼中是真切的悔恨和绝望。而谢允之握着我的手滚烫,眼神炽热得仿佛要灼伤我。这一刻,我该高兴的。辜负我的人得到了报应,真爱似乎又回到了身边。可是为什么,我的心却如此平静?“起来吧,地上凉。”我先扶起了苏婉清,为她拂去裙摆上的雪屑,“女子不易,我理解你的选择,虽然不认同。”然后我看向谢允之,微微一笑:“但是太晚了,允之哥哥。破镜难圆,我们回不去了。
”谢允之脸色骤变:“为什么?你可是还在怨我?”我摇头:“不是因为怨恨,而是因为放下了。这些年来,我在江南过得很好。没有侯府的枷锁,没有等待的煎熬,我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我取下腰间佩戴多年的玉佩——与谢允之曾经那块是一对的,轻轻放在他手中。
“你我缘分已尽,从此各自安好吧。”谢允之眼中最后的光熄灭了。他握着那枚玉佩,手指微微发抖,最终苦笑一声:“是我活该失去你。”他们离开时,雪下得更大了。
我站在檐下,看着那两个身影一前一后渐行渐远,心中不是不痛,却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开春时,京城传来消息:镇北侯夫人病逝,侯爷辞去官职,云游四方去了。我的绣庄生意越来越好,我收留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女子,教她们刺绣手艺。
日子忙碌而充实。又一年元宵,我带着徒弟们去河边放花灯。人群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转身却又消失不见。只有一盏并蒂莲灯顺水漂来,停在我面前不肯离去。灯壁上隐约可见两行小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我静静看了片刻,最终轻轻推开了花灯,让它随波远去。河面上千万盏灯火明灭,如同散落的星光。其中有的会相遇,有的会分离,但最终都会流向属于自己的远方。
就像有些人,曾经刻骨铭心,却终究是生命中的过客。那盏并蒂莲灯渐行渐远,最终融入一片璀璨灯海,再分辨不出了。长宁十九年·春谢允之与苏婉清离开后的江南,春雨绵绵不绝。我的绣庄因着前镇北侯的那一出戏,竟意外地在城中传开了名声。
人们好奇是怎样的女子,能让那位功勋卓著的侯爷抛下一切追寻至此,又毅然拒绝。
我并不喜欢这种名声,却也无法阻止人们的口耳相传。只得将更多心思放在绣品上,那一幅红梅映雪图完成后,被城中富商以百两银子买去,这笔钱足够绣庄半年的开支。
“凝姐姐,外头有位夫人想见您,说是从京城来的。”学徒小雨轻声通报,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蹙了蹙眉,自那日后,我对京城来客总多了几分警惕。“请她进来吧。”门帘轻动,一位身着素雅青衫的妇人缓步而入。她约莫四十年纪,面容姣好,气质不凡,身后跟着两个低眉顺眼的丫鬟。“可是沈凝姑娘?”她微微一笑,目光却已将我上下打量了一番。“正是。不知夫人是...”“我姓林,夫君在朝中任职。
此番南下省亲,听闻姑娘绣艺超群,特来求一幅绣屏。”她说话间,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屋内陈列的绣品,最终落在我尚未完工的江南春色图上。“夫人过奖了。
不知想要什么样的绣屏?”林夫人轻轻挥手,丫鬟立即奉上一个锦盒。打开来看,里面是一幅精细的山水画作。“这是我收藏多年的《雪溪图》,想请姑娘以此为本,绣一架四扇屏风。工期银两都不是问题。”我细细观看画作,笔法精妙,意境深远,绝非寻常人家所能拥有。心中升起一丝疑虑,但看林夫人举止谈吐优雅,不似有恶意,便应了下来。接下这单生意后,绣庄变得格外忙碌。林夫人出手阔绰,预付的定金就足够我们购置最好的丝线和锦缎。她偶尔会来查看进度,每次都会带些京城的小点心分给绣娘们,很快就在绣庄里赢得了好感。一个半月后,绣屏完成大半。那日林夫人来看过进度后,却邀我至城中茶楼一叙。雅间内,茶香袅袅。
林夫人屏退左右,为我斟上一杯明前龙井。“沈姑娘可知我是何人?”她忽然问道。
我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滞:“夫人不是说是省亲的官家夫人吗?
”她轻笑:“那只是表面身份。我实为宫中尚衣局女官,姓林名婉如,奉太后之命前来。
”我心中一惊,茶杯险些脱手。“太后?”我难以置信。太后深居宫中,怎会知道我这一介平民绣娘?林夫人——林婉如从袖中取出一枚金令,上面刻着宫徽,确是真品无疑。“姑娘不必惊慌。太后娘娘是在镇北侯辞官后,偶然得知你们的故事。
娘娘年轻时也有过类似经历,对姑娘的抉择很是赞赏。加之见过你那幅红梅映雪图,十分喜爱,这才命我前来。”她顿了顿,又道:“太后娘娘五十寿辰在即,想请姑娘入宫,专门为寿宴制作绣品。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我一时语塞。入宫?为太后绣寿宴?
这突如其来的邀请让我不知所措。“林夫人,我...民女何德何能,恐怕难以胜任如此重任。”林婉如微笑:“姑娘不必过谦。太后既开了金口,便是看中了你的手艺。况且...”她意味深长地看着我,“宫中尚衣局正缺一位掌绣女官,太后有意培养新人。这对姑娘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我沉默了。入宫意味着离开江南,回到那个我试图远离的权力中心。但太后的旨意,又岂容轻易拒绝?“姑娘可考虑几日。
不过,”林婉如压低声音,“太后还让我转告一句话:她知你与镇北侯的过往,但宫中不比民间,有些旧情,还是彻底放下为好。”我心中一凛。
太后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若我入宫,就必须与谢允之彻底了断。三日后,我给了林婉如答复:愿入宫为太后绣寿宴,但事后仍想返回江南。林婉如似乎有些失望,但还是接受了我的选择。离江南前,我将绣庄托付给最得力的助手芸娘。那日清晨,细雨蒙蒙,我登上宫中来接的马车,心中满是忐忑。马车行至城门外,忽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林婉如问道。车夫尚未回答,一个熟悉的声音自窗外响起:“阿凝。
”我心跳骤停。掀开车帘,谢允之骑着白马立在雨中,未撑伞,浑身已然湿透。数月不见,他消瘦了许多,眉宇间的锐气被沧桑取代,唯有看我的眼神依旧炽热。“侯爷请让路,我们赶行程。”林婉如冷声道。谢允之不理她,只看着我:“你要入宫?
”我点头:“奉太后之命。”“不要去。”他声音沙哑,“宫中险恶,你不适合那里。
”林婉如怒道:“镇北侯,你已无官职在身,还敢阻拦太后要的人?
”谢允之依然只看着我:“阿凝,我知道你怨我恨我,但宫中不是好去处。跟我走,我们离开这里,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们的地方。”我看着他被雨打湿的面容,心中五味杂陈。
若是在数月前,我或许会心动。但如今...“谢公子,请回吧。”我轻声说,“我们早已结束了。”他眼中闪过痛楚,突然下马走向马车。侍卫欲拦,却被他轻易推开。
“阿凝,苏婉清已经病逝了。”他抓住车窗,手指因用力而发白,“我没有负她,照顾到她最后一刻。现在我是自由身了,我们可以重新开始。”我怔住了。苏婉清死了?
那个曾经设计一切得到他的女子,就这么香消玉殒?雨越下越大,打湿了他的睫毛,顺着脸颊滑落,分不清是雨是泪。“我查清了所有事,”他继续说,“那支毒箭是她自导自演,甚至连太医都被买通,夸大她的伤势。她知自己家族即将失势,急需抓住我这根救命稻草...”“别说了。”我打断他,“斯人已逝,何必再提这些。
”他凝视着我,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悔恨与期待:“那你可愿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沉默良久,最终摇了摇头:“太晚了。我已经选择了另一条路。”谢允之的手指慢慢松开,眼中的光一点点熄灭。林婉如示意车夫继续前行。马车缓缓启动,将那个立在雨中的身影越抛越远。我放下车帘,闭上眼,心中不是没有波澜,却也不再是当初那般撕心裂肺的痛楚。入宫的路,才刚刚开始。
长宁十九年·夏皇宫比我想象的更加宏伟,也更加压抑。
我被安排在尚衣局旁的一处小院居住,专门为太后寿宴准备绣品。林婉如对我颇为照顾,但我也能感觉到其他绣娘的嫉妒与排挤。
太后寿宴所需的绣品繁多:屏风、帐幔、衣袍、香囊...我日夜赶工,不敢有丝毫懈怠。
一日,我正在绣制太后的礼服,忽闻外面一阵骚动。“长公主驾到——”我忙起身相迎。
长公主是皇上最宠爱的女儿,以美貌和任性著称。她径直走入,看也不看我行礼的身影,目光直接落在那件尚未完工的礼服上。“这就是母后的寿宴礼服?
”她伸手抚摸上面的金线刺绣,“倒是精致。林婉如,这是谁的手艺?
”林婉如忙答:“回长公主,是江南来的沈绣娘。”长公主这才瞥了我一眼:“抬起头来。
”我依言抬头,对上她审视的目光。她忽然笑了:“我当是谁,原来就是让谢允之抛官弃爵的那位红颜祸水啊。”殿内顿时一片寂静。我垂眸不语,心中却是一惊——宫中的消息竟传得如此之快。长公主绕着我走了一圈,语气轻蔑:“模样倒还周正,但也不至于让堂堂镇北侯神魂颠倒。莫非是有什么特别的手段?
”林婉如忙打圆场:“长公主说笑了。沈绣娘手艺精湛,太后十分赏识。
”长公主冷哼一声:“母后仁厚,但本宫眼里容不得沙子。你,”她指着我,“离谢允之远点。他虽不再是侯爷,但终究是本宫旧识,不是你这等出身的人可攀附的。
”我心中愕然。听这语气,长公主与谢允之似乎交情不浅。长公主离去后,林婉如低声告诉我:“长公主曾属意镇北侯,但先帝将她指婚给了驸马。如今驸马早逝,她怕是又起了心思。”我这才明白,为何长公主对我有如此明显的敌意。太后寿宴前十天,最重要的绣品——一幅巨大的《万寿图》即将完成。这是我倾注心血最多的作品,以金线绣出百种不同字体的“寿”字,背景是百花朝凤的图案,精美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