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别相信栖塘村村民脸上的微笑林薇林薇小说完结推荐_完整版小说免费阅读嘘!别相信栖塘村村民脸上的微笑(林薇林薇)
栖塘村的饭格外香。
井水格外甜。
连风吹过麦浪的声音都像催眠曲。
但如果你仔细听。
会在午夜的风里,听见另一种声音。
——像是许多人在一起低沉的哼吟。
车轮碾过最后一段坑洼不平的土路,终于在一片略显局促的空地上停稳。
林薇推开车门,深吸了一口气。
新鲜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青草和某种淡淡的花香。
与她久居城市里那终年不散的尾气和混凝土味道截然不同。
令人心旷神怡!
眼前就是“栖塘村”。
几排灰瓦白墙的屋舍依着缓坡而建,错落有致,房前屋后高大的槐树和榆树,枝叶繁茂。
远处是层叠起伏的墨绿色山峦,一条清澈的溪流绕过村边,潺潺水声隐约可闻。
夕阳给这一切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宁静得像一处世外桃源。
司机帮她把行李拎下来,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男人,这一路上都没说几句话。
“就这儿了。”
他擦了把汗,眼神快速扫过村子,似乎不愿过多停留。
“谢谢师傅。”
林薇付了车钱,心里盘算着至少得住上大半个月,完成她那关于民间传统手工艺的毕业课题调研。
车子扬尘而去,留下林薇和她的行李箱站在空旷的村口。
寂静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
“是城里来的林姑娘吧?”一个洪亮而热情的声音响起。
林薇回头。
看见一位约莫四十多岁、身材微胖、面色红润的大婶快步走来。
腰间还系着围裙,手上沾着些面粉,笑容灿烂得几乎晃眼。
“我是,您是……”
“哎呦,可算等到你了!我是村长家里的,姓王,你叫我王婶就行!”
王婶不由分说地接过林薇的行李箱拉杆,热情地挽住她的胳膊。
“村长都交代好啦,给你安排了住处。
就在我家隔壁,老孙婆婆家的空屋,干净敞亮着呢!
这一路累坏了吧?”
林薇还没来得及细问,就被王婶拉着往村里走。
她的热情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却又难以拒绝。
“不累,王婶,麻烦你们了。”
“麻烦什么呀!
你这个名校研究生能来我们这小地方,是我们全村的光荣!”
王婶的声音很大,引得村里一些正在门口闲坐或忙碌的人纷纷抬头看过来。
那些目光,齐刷刷地落在林薇身上。
有好奇,有打量,但更多的是……
一种近乎统一的、过分热切的笑容。
树荫下抽烟袋的老人;
井边洗衣服的妇人;
追逐打闹却突然停下脚步的孩子;
都咧开嘴笑着,露出或白或黄的牙齿。
那笑容很标准,嘴角上扬的弧度都相似。
林薇心里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局促感和不适感。
好像她的到来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需要全村列队欢迎似的。
“大家……都很热情。”
林薇斟酌着词句。
“那可不!我们栖塘村没别的,就是人心齐,好客!”
王婶笑得更大声,声音在安静的村落里回荡。
“你来了就安心住下,把这儿当自己家!
需要啥就跟婶子说,可千万别客气!”
沿途偶尔有人和王婶搭话。
“王婶,接来了?”
“哎,接来了接来了!多水灵的姑娘!”
“城里来的姑娘就是白净啊。”
“住下了就好,住下了就好。”
语气里都带着一种共同的、难以言喻的欣慰感。
王婶一路介绍着,这是赵家的屋,那是李家的田,溪水从哪儿来,山头那边有什么。
语气熟稔而自豪。
走到一处看起来略新些的二层小楼前,王婶指了指:
“喏,林姑娘,这就是村委会,有啥急事可以来这儿打电话,村里就这电话最灵光。”
她顿了顿,又好似无意地补充道:
“这山里信号塔少的可怜,手机那是时灵时不灵的,基本就是个摆设,你要有啥事,还是得来这儿。”
林薇下意识地摸出手机,果然,信号格是空的。
最终,王婶在一间看起来整洁但显然有些年头的瓦房前停下。
门口坐着一位满头银发、满脸皱纹的老婆婆,低着头,手里慢悠悠地编着什么东西。
“孙婆婆,人我给你接来啦!”
王婶高声喊道。
孙婆婆抬起头,那双有些浑浊的眼睛看向林薇,上下打量了一番,脸上也慢慢堆起那种模式化的笑容:
“好,好,来了好。”
她的声音沙哑,语速很慢。
王婶利索地拿出钥匙打开隔壁那间空屋的门:
“这以前是孙婆婆儿子住的,后来他们一家搬镇上去了,屋子就一直空着,我们都时常打扫的,干净得很!你看——”
屋子确实非常干净。
地面的旧砖被扫的发亮,家具简单却一尘不染。
床铺上的被子看起来也是晒过的,摸上去暖暖的。
窗户对着后院,能看到一小片菜畦和更远处的山林。
“太好了,谢谢您,王婶。”
林薇真心实意地道谢,刚才那点微妙的不适感被这周到的安排瞬间冲淡了。
“谢啥!姑娘,你就安心住着!”
王婶帮她放好行李,又关切地问:
“对了,林姑娘,你打算哪天回去来着?
来的日子记得,回去的日子也得心里有数,到时候婶子好提醒你去村口等车,那班车可不等人。”
林薇也没多想:“大概三周后吧,课题差不多了就走。”
“三周后……哦,哦……”
王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脸上的笑容更深了,“那正好,那正好……”
“正好什么?”林薇随口问。
“啊?哦,正好能赶上我们村里下个月的‘丰收祭’呢!可热闹了!”王婶语气更加热情,“这可是我们村的大日子,你来了就是缘分,一定要参加!”
“丰收祭?”
林薇立马来了兴趣,没想到运气这么好,这或许能成为她课题的一部分。
到时候,也许能发表一篇国内顶级的中文核心期刊,狠狠的打脸那些说她论文水的同门!
“对嘞!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
王婶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地帮林薇整理了一下床铺,“到时候全村人都要参加,可有意思了。
你呀,就安心住到那时候,过了节再走也不迟!”
王婶的话听起来依然是那么热情好客,但林薇莫名觉得,“过了节再走”这几个字,被咬得格外重了些。
她压下心头再次泛起的那丝异样,告诉自己可能是想多了,初来乍到太过敏感。
整理得差不多了,王婶一拍手:
“走,林姑娘,晚饭早就给你准备好了,今天就在我家吃,给你接风!
村长也等着见你呢!”
不等林薇拒绝,王婶又挽起了她的胳膊。
走出屋门,夕阳已经落到山后,天色迅速暗了下来。
各家各户都亮起了昏黄的灯光,炊烟袅袅。
白天那些笑容可掬的村民似乎大多回了家,村间小路上空无一人,只有几声犬吠从远处传来。
一阵山风吹过,林薇突然觉得有点冷。
她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那间即将容纳她未来三周的小屋。
隔壁门口,孙婆婆还坐在那里,隐没在越来越深的暮色里,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佝偻轮廓。
她手里似乎还在编着那个东西,动作缓慢而持续。
借着最后一点天光,林薇勉强看清,那好像是用某种柔韧的草茎,编成的一个小小的、类似人形的轮廓。
孙婆婆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抬起头,朝她的方向咧开嘴,露出黑洞洞的没牙的嘴,笑了笑。
林薇猛地打了个寒颤。
“走呀,林姑娘,再不去菜要凉了!”
王婶在前头催促,声音依旧洪亮热情。
这时,一个疯老太婆,嘴里“咿呀咿呀”念叨着什么快速从他们旁边走了过去。
林薇心里一颤,差点摔倒。
王婶赶忙上前扶住她,“小心一点,林姑娘。”
随即她看向疯婆子,说道:“我们村里的傻子,不要在意。”
林薇平复了一下心情,跟着王婶走进了村长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