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雪巅之上的回响迪马克陈锐免费小说全文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雪巅之上的回响(迪马克陈锐)

时间: 2025-09-13 07:48:45 

第一卷:梦回与启程办公室的空调发出单调的嗡鸣,我盯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光标,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却一个字也敲不出来。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被高楼切割成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四十二岁,我在这个格子间里已经待了整整十八年。

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闪现出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名字:陈锐。“孟凡,是我。

”电话那头的声音比记忆中低沉了许多,却依然带着那种熟悉的、令人不由自主想靠近的热度,“最近怎么样?”寒暄了几句后,他忽然切入正题:“还记得我们高中时在天台上发的誓吗?”我怎么可能忘记。

那个画面瞬间冲破记忆的闸门——两个少年并排躺在天台上,头顶是繁星万点,远处连绵的雪山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晕。我们刚刚结束高考,手中握着半罐偷买来的啤酒。

“总有一天,我们要一起登上那座山。”陈锐指着远方的雪峰,眼睛里闪烁着我不敢直视的光芒,“不只是爬山,孟凡,我们要站在世界之巅,让所有人都看见。”年轻时的豪言壮语,如今听来既天真又令人心酸。“玉龙第三国,”我不自觉地喃喃出声,“当然记得。”陈锐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好极了。我组了个队,下个月出发。装备、向导、许可证全都搞定了。就缺你了。”我下意识地想拒绝。

雪巅之上的回响迪马克陈锐免费小说全文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雪巅之上的回响(迪马克陈锐)

公司正在裁员,女儿下学期的学费还没着落,妻子已经对我各种“不切实际”的爱好颇有微词。

但陈锐不给我犹豫的机会:“所有费用我来承担。就当是……完成我们年轻时的一个梦。

”这句话击中了内心某个柔软而久未触碰的角落。我瞥了一眼电脑屏幕上尚未完成的报表,又转头望向窗外被雾霾笼罩的城市天际线。“好,我去。”机场重逢的气氛热烈得有些过分。

陈锐大步走来给我一个用力的拥抱,然后向另外两位队友介绍我:“这就是孟凡,我跟你们提过的,我最好的兄弟,当年我们可是立誓要一起登顶的。”他说得那么自然,仿佛我们这些年来从未疏远。但我却注意到他眼角细微的纹路,和那双依然明亮的眼睛里一闪而过的阴影。队伍一共五人:陈锐,我,还有他找来的三位经验丰富的登山者——性格沉稳的老周,话不多的藏族向导多吉,和唯一的女队员小林。“放心,都是信得过的人。”陈锐拍拍我的肩,“这次一定能成功。

”装备精良得超乎想象。最新款的防寒服、高科技冰镐、轻便却坚固的氧气瓶。

陈锐似乎把不惜成本做到了极致。“你真是发财了。”我半开玩笑地说,手指抚过一件顶级品牌冲锋衣的标签。陈锐的笑容微微僵硬:“有些梦想,值得不惜代价。

”前往大本营的车上,陈锐大多时间都在与其他人谈笑风生,反而与我交流不多。

偶尔目光相接,他总会立刻给我一个过于灿烂的微笑,然后迅速移开视线。有次休息时,我无意中看见他独自坐在远处岩石上,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旧照片出神。

我认出那是高中毕业时我们和校花苏雨薇的合影。当时我和陈锐都对她有好感,但毕业后各奔东西,那段朦胧的感情也就不了了之。后来听说苏雨薇结婚了,对象不是我也不是陈锐。陈锐发现我在看他,迅速收起照片,脸上又挂起那副热情的面具:“记得吗?那时候真是无忧无虑。”我点头附和,心里却泛起一丝莫名的不安。随着海拔升高,空气逐渐稀薄。我开始感到头痛和轻微的气短,但更让我不适的是陈锐若即若离的态度。他周到地关心每一个队员,却唯独对我保持着一种奇怪的疏远,仿佛故意在众人面前维持“最好的兄弟”形象,却又下意识地回避与我独处。到达大本营的那晚,星空低得仿佛触手可及。

远处的玉龙第三国峰矗立在夜色中,威严而神秘。我站在帐篷外,望着那座我们立志要征服的巨峰,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预感——这次登山,将改变一些东西。

陈锐悄无声息地来到我身边:“壮观吧?明天就开始真正的攀登了。”他递给我一杯热茶,我们的手指短暂相触。我惊讶地发现他的手冷得像冰,且在微微发抖。“你没事吧?”我问。

他迅速抽回手,笑容在月光下显得有些苍白:“没事,只是有点兴奋。等了二十年了,孟凡。

整整二十年。”那一刻,我仿佛在他眼中看到一丝转瞬即逝的泪光。但下一刻,他已经恢复如常,用力拍拍我的背:“早点休息,明天需要全部体力。

”我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这不仅仅是一次圆梦之旅,我隐隐觉得,对陈锐而言,这次登山承载着某种我更重的东西。而我当时还不知道,那东西足以致命。

第二卷:阴影与险境海拔五千米以上的空气稀薄得如同一种刑罚。

每一次呼吸都需要刻意努力,肺部挣扎着从稀薄的空气中榨取宝贵的氧气。

狂风像无数看不见的刀片,试图割开我们层层包裹的防护服。第三天,我们进入了冰川区。

冰爪踩在蓝冰上发出清脆的咔嚓声,脚下的裂缝深不见底,偶尔传来冰川移动的低沉轰鸣。

阳光在雪面上反射得刺眼,即使戴着雪镜,眼睛依然酸涩难忍。“保持间距!

”向导多吉在前方喊道,他的声音在狂风中支离破碎,“注意脚下!”陈锐领队,我跟在他身后。他的步伐稳健得令人惊讶,仿佛高海拔和恶劣环境对他毫无影响。相比之下,我感到自己的体力正在迅速流失,每一步都像拖着千斤重担。

第一次“意外”发生在那天下午。我们正在横渡一个近四十度的冰坡,每个人都在全神贯注地踢冰前进。突然,我感到呼吸变得异常困难,氧气面罩仿佛被什么堵住了。我猛吸几口,却只有微弱的气流进入肺部。恐慌瞬间攫住了我。

在这个高度,没有氧气供应意味着几分钟内就会失去意识。我急忙打手势示意停止前进,疯狂检查氧气装置。陈锐迅速来到我身边:“怎么了?”“氧气出了问题。”我艰难地说,已经感到头晕目眩。陈锐帮我检查调节器,眉头紧锁:“奇怪,阀门好像卡住了。

”他熟练地拆卸调节器,轻轻敲打几下后重新安装:“试试现在。

”氧气重新流畅地涌入肺部,我贪婪地呼吸着,心跳逐渐平复。“谢谢,”我喘着气说,“差点完了。”陈锐的眼神复杂难辨:“设备在这种环境下容易出问题。得更加小心。

”我点头感谢,但内心却闪过一丝疑虑。出发前我们每个人都仔细检查过装备,我的氧气设备是全新的,怎么会突然故障?第二次意外更加凶险。

我们正在攀越一个暴露感极强的冰壁,下面是百米深的裂缝。我小心翼翼地将冰锥打入冰层,挂上保护绳,一步一步向上移动。就在我即将到达顶部时,突然感到腰间的安全绳一松。

主锁不知何时打开了,绳子正从其中滑出!肾上腺素瞬间爆发,我猛地将冰镐狠狠砸入冰面,另一只手拼命抓住正在滑落的绳子。整个身体悬在空中,全靠一只冰镐和手臂的力量支撑。

“保护!”我嘶声喊道,声音因恐惧而变调。陈锐第一个反应过来,迅速固定绳索,其他人合力将我拉了上来。我瘫在冰面上,浑身发抖,久久无法平静。“怎么回事?

”老周问道,脸色凝重。我举起那个失灵的主锁:“它自己打开了。

”陈锐接过主锁仔细检查:“锁门弹簧好像出了问题。这种事故万中无一。”他抬头看我,眼神中有什么一闪而过,“你运气太差了。”真的是运气差吗?我心里开始滋生怀疑。

两次意外都冲着我而来,而每次陈锐都在附近,且都是他第一个发现并提供帮助。那天晚上,在拥挤的帐篷里,我假装睡着,偷偷观察陈锐。他正就着头灯的光检查装备,手里拿着的正是我白天出问题的主锁。我看到他用多功能工具小心地调整着什么,神情专注到近乎偏执。怀疑像一滴墨汁落入清水,迅速扩散弥漫。不可能的,我告诉自己,陈锐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有过命的交情。但另一个声音在低语:人都是会变的,二十年足以让任何人变得面目全非。第四次攀登日,我们面临路线选择。根据计划,我们应该绕过一个相对安全但较长的山脊线。但陈锐研究地图后提出异议:“看,如果直接横穿这个雪坡,可以节省至少两小时。”他指着一条看似平缓的路线,“天气窗口有限,我们必须加快进度。”多吉皱眉反对:“那个区域可能有隐形裂缝,太危险了。”“我研究过最近的气象和冰川资料,”陈锐坚持道,语气异常自信,“风险可控。”不知为何,大家都被他的说服力感染,最终同意尝试那条捷径。

一开始似乎进展顺利,但就在我们行至中途时,小林突然尖叫一声,一条腿猛地陷入隐藏的冰裂缝中。多吉和老眼疾手快地拉住她,经过一番紧张的救援才将她拉出。女孩脸色苍白,浑身发抖,显然是吓坏了。

“我说过这很危险!”多吉怒气冲冲地对陈锐说。陈锐的表情既不是愧疚也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奇怪的失望。他瞥了我一眼,那眼神让我不寒而栗。当晚,队伍气氛凝重。

小林的意外让大家意识到死亡的临近,而选择错误路线的陈锐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

但我注意到,他似乎并不在意别人的指责,反而时不时用一种难以解读的眼神看我。

最后一次冲突发生在冲顶前夜。我正在整理装备,发现我的头灯不亮了。拆开检查后发现,电池舱里的接触片被人为弯曲,导致电路不通。这绝不可能是意外损坏。

愤怒和恐惧终于冲垮了我的理智。我拿着头灯冲进陈锐的帐篷:“这又是怎么回事?

你想让我死在这山上吗?”陈锐的表情从惊讶到愤怒:“你什么意思?你认为是我做的?

”“氧气阀、主锁、路线选择,现在是头灯!全都冲着我来的!”我几乎是在大吼,缺氧和高海拔放大了所有情绪,“为什么?我到底做了什么让你这么恨我?

”陈锐的脸色变得惨白,嘴唇微微颤抖。有那么一瞬间,我以为他要承认什么,或者解释什么。但他最终只是冷冷地说:“你疯了。高海拔会让人产生妄想症。出去。

”那一刻,我清楚地看到了他眼中除了愤怒之外的某种东西——痛苦?失望?抑或是决心?

我们之间的信任彻底崩塌。在即将冲顶的时刻,我与我的登山伙伴、我曾经最好的朋友,变成了彼此猜忌的陌生人。而海拔七千二百米的死亡地带,最不需要的就是猜忌。

第三卷:绝顶与真相冲顶日如期而至。天气窗口短暂而珍贵,我们必须在天亮前出发,才能在下午天气变坏前登顶并下撤。凌晨三点,我们顶着刺骨的寒风出发了。

每个人都沉默着,保存体力和氧气。我和陈锐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墙,彼此连眼神交流都避免。海拔超过七千五百米后,每前进一百米都需要极大的意志力。

空气稀薄得几乎不存在,即使不断吸氧,仍然感到大脑缺氧般的眩晕和恶心。

脚步变得机械而缓慢,整个世界缩小为下一步,再下一步。“还有……最后一段。

”多吉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来,断断续续,“看到……峰顶了。”我抬头望去,玉龙第三国的顶峰在晨曦中泛着金色的光芒,那么近,又那么遥远。那一刻,少年时代的梦想与现实重叠,我几乎要热泪盈眶。突然,一阵不自然的轰鸣从上方传来。

“雪崩!”有人尖叫。我抬头,看见大片雪块正从上方坡面脱落,形成越来越大的白色浪潮向我们扑来。时间仿佛慢了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