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盛安时筱)免费阅读全文_免费完结版小说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盛安时筱
时间: 2025-09-13 08:02:15
凌晨两点十七分,梧桦巷的筒子楼早沉进了浓黑里。
林晚的房间却亮着片青白——电脑屏幕的光漫在她脸上,把眼下的淡青晕得更明显,麦克风支在嘴边,线绕着小臂缠了半圈,像条安静的蛇。
耳机里突然炸响一阵急促的钢琴间奏,林皖的肩膀几不可查地缩了缩,随即抬眼盯住屏幕上滚动的台词。
“……你说过会等我的。”
喉结在脖颈里滚了滚,右手无意识地攥紧了桌角的剧本,指节泛白时,那点颤抖突然破开了——“你明明说过的!”
哭腔是猛地冲出来的,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被委屈泡得发肿。
不是嚎啕,是那种憋着气、眼泪砸在地上能溅起火星的哽咽,一句一顿都裹着碎玻璃似的,“我等了三年……你怎么能……”尾音散在空气里,变成细碎的抽噎。
林皖闭着眼,睫毛上沾着点潮意,首到耳机里传来导演“过了”的提示音,她才像被按了暂停键,猛地睁开眼。
摘下耳机的瞬间,房间里的静意轰然砸下来。
电脑还在循环播放刚才的片段,她的声音从音箱里飘出来,那句带着哭腔的“你怎么能”像根针,精准刺中她后颈的皮肤。
林晚几乎是弹起来的,转身撞在穿衣镜上。
镜子里的人头发乱糟糟地支棱着,脸颊红得像被煮过,连耳尖都泛着不正常的粉。
眼睛还亮着水光,是刚才入戏时憋的,此刻混着点无措,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
“丢死人了……”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嘟囔,抬手往脸上扇风,指尖触到皮肤时烫得一缩。
明明是对着麦克风说的话,此刻却像当着满屋子人的面裸奔,脚趾蜷起来,差点把拖鞋底抠出个洞。
手机在桌角震了震,屏幕亮起“外卖到了”的提示。
林皖盯着那行字,深吸了三口气才慢吞吞摸过去,指尖悬在输入框上半天,删删改改,最后发出去一句:“麻烦放门口就好,谢谢啦!”
发完赶紧锁屏,好像多等一秒,对方就会打电话过来似的。
她趿着拖鞋往门口挪,脚步放得极轻,到了门边又停住,耳朵贴在门板上听了会儿,确认外面没动静,才捏着门把手,极慢极慢地拉开条缝。
楼道的声控灯没亮,只有楼梯拐角透进来点月光。
外卖袋子安安静静躺在脚垫旁边,塑料袋在风里轻轻晃了下。
林皖像做贼似的,飞快伸手把袋子勾进来,“咔哒”一声带上门,后背抵着门板才敢喘气。
客厅没开灯,只有厨房窗户漏进来点路灯的光,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
她拎着外卖往回走,经过书桌时,瞥见屏幕上还停留在动画女主的特写——那双哭得通红的眼睛,倒和镜子里刚才的自己有几分像。
林皖低头笑了笑,指尖蹭过麦克风的网罩,上面好像还沾着刚才哭出来的水汽。
“还是你胆子大啊。”
她对着屏幕小声说,转身进了厨房。
微波炉启动的嗡鸣声里,窗外的蝉鸣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天,好像要亮了。
微波炉的提示音“叮”地跳断时,林皖正对着瓷砖上自己的影子发呆。
她趿着拖鞋过去,拉开门,热气裹着番茄炒蛋的混着点酱油的香味涌出来。
是楼下那家小炒店的外卖,她点了快半年,每次都备注“少盐少辣,不用送餐具”——连和店家多费一句话都觉得耗神。
盘子端出来时,指尖被烫得缩了缩。
她没开灯,就着厨房窗棂漏进来的那缕路灯昏黄,小口小口扒饭。
米粒有点硬,蛋炒得偏老,可她嚼得很慢,像是在完成一项必须专注的任务。
吃到一半,手机又震了下。
她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过了两秒才慢吞吞摸出来,屏幕亮起时先眯了眯眼——是工作室的群消息,副导演发了条:“晚声老师这段哭戏绝了!
情绪太准了,早上让剪辑组加个急!”
后面跟着一串竖大拇指的表情包。
林皖的脸“腾”地又热起来,比刚才微波炉的热气还烫。
她飞快扫了一眼,赶紧按灭屏幕塞回兜里,心脏在胸腔里跳得发慌。
“哪有……”她对着空荡的厨房小声反驳,筷子戳在碗底的米饭上,戳出个小坑,“明明是角色自己在哭。”
她总这样。
配完音被夸,比被当面指责还让人手足无措。
好像那些饱满的情绪不是她演出来的,是借了角色的壳,自己冒出来的。
现实里的林晚,连跟邻居在楼道里撞见都要低头数地砖缝,哪有半分角色里的执拗和热烈。
吃完饭,她端着碗去水池,水流哗啦啦响。
泡沫沾到手腕上,她盯着那点白,忽然想起刚才配的那段戏——动画里的女主也是在厨房,对着冷水龙头哭,眼泪混着水流往下掉,说“我明明什么都听你的”。
指尖无意识地蹭过手腕,好像还能摸到角色残留的凉意。
收拾完碗筷,她轻手轻脚回了房间。
书桌上的剧本摊着,页边被她翻得卷了角,上面用红笔标着密密麻麻的停顿和重音。
麦克风被她收进绒布套里,线绕得整整齐齐,像刚才没被她攥皱过。
窗外的天确实亮了些,浓黑褪成了深靛,远处的天际线洇出一抹淡青。
林晚拉开窗帘一角,风钻进来,带着凌晨特有的湿意,吹得她额前的碎发飘起来。
楼下的早点摊该支起来了吧?
她想。
卖豆浆的大爷嗓门大,每次路过都能听见他喊“热乎豆浆——”,以前她总趁他收摊前去买,现在却宁愿喝自己冲的速溶。
手机在兜里又动了下,这次是条私讯,导演发来的:“明天下午三点有个线上交流会,和动画主创对下后面的戏,记得调设备。”
林皖盯着“交流会”三个字,指尖在屏幕上悬了悬,最后回了个“好的”,加了个小小的句号。
关掉对话框,她爬上床,把自己裹进被子里。
天花板在晨光里渐渐显露出纹路,像张模糊的脸。
林皖往被子里缩了缩,把脸埋进枕头。
耳机线还缠在床沿,像条没睡醒的蛇。
“汪汪汪”电话铃声响起,林皖半梦半醒的接了:“喂?”
“林皖!
你是不是又熬通宵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像刚开罐的橘子汽水,气泡“啵啵”炸开,带着股子挡不住的亮堂。
林皖被这声喊得激灵一下,混沌的脑子清明了半分,抓着被角的手紧了紧,哑着嗓子应:“……没,刚睡下。”
“少来!”
苏晓晓在那头轻笑,背景音里混着哗啦啦的翻书声,“我刚跟工作室小姐妹唠嗑,听副导演说你昨晚那段哭戏封神了?
录音棚里都没人敢喘气,说你把那股子委屈劲儿揉碎了往台词里塞,听得人鼻子酸。”
林皖的脸“唰”地又热起来,从耳根一路烧到锁骨。
她把脸往枕头里埋了埋,声音闷得像含着棉花:“别听他们瞎吹……是角色本身……是是是,角色本身厉害。”
苏晓晓拖长了调子,语气里的调侃藏都藏不住,“那角色能自己捏着剧本哭到睫毛打湿麦克风?
能自己把尾音抖成小钩子勾人?
林晚同志,谦虚是美德,但过度谦虚就是不给姐妹夸你的机会了啊。”
林皖被她说得没脾气,嘴角却忍不住悄悄往上翘了点。
苏晓晓是她大学同寝室的室友,也是少数知道她配音时有多疯、现实里有多怂的人。
当年她第一次去试音,紧张得攥着稿子手心冒汗,是苏晓晓在考场外给她塞了颗薄荷糖,说“就当是咱俩在宿舍瞎念叨呢”。
“对了,”苏晓晓忽然换了个语气,轻快里掺了点认真,“听说你明天有线上交流会?
跟动画主创对戏?”
林w的心猛地往下沉了沉,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被单上的小碎花:“嗯,下午三点。”
“怕了?”
“……有点。”
她老实承认,声音小得像蚊子哼,“要跟好几个老师说话,还有编剧……万一我说错话怎么办?
万一他们觉得我理解的角色不对……打住打住。”
苏晓晓在那头敲了敲桌子,“你配了快半年这角色了,她心里那点弯弯绕绕,你比谁都清楚。
编剧写的是骨架,是你给她填了血肉,怕什么?
再说了,线上呢,看不见脸,你要是紧张,就把他们全当成你书桌上那盆绿萝——哦不对,你那盆绿萝都快被你养死了,还是当成楼下卖豆浆的大爷吧,他嗓门大,你对着他说话不犯怵。”
林皖“噗嗤”笑出声,眼角的湿意还没全褪,被这笑声一带,倒显得柔和了。
她想象了下屏幕里坐着一排“豆浆大爷”,板着脸讨论“女主第三集为什么要把男主的信藏进饼干盒”,忍不住弯了弯眼睛。
“实在不行,”苏晓晓的声音软了些,“我明天下午没事,搬个小马扎坐你旁边?
你要是卡壳了,我就咳嗽给你打暗号,或者……我给你唱首《孤》壮胆?”
“才不要。”
林皖小声反驳,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下,暖融融的。
她知道苏晓晓说得出做得到——大学时她参加配音比赛,苏晓晓真就抱着个保温杯蹲在后台,隔两分钟给她发条“加油”的表情包。
“行吧,不唱。”
苏晓晓妥协了,又叮嘱,“那你下午记得调设备,耳机别插反了,麦克风离嘴远点,省得他们听见你紧张到咽口水。
哦对了,明天穿件好看点的衣服,不用见人也得给自己提气,就穿你上次买的那件鹅黄色卫衣,显白,看着就精神。”
林皖“嗯”了一声,指尖无意识地蹭过枕头边的床单。
那件鹅黄色卫衣被她压在衣柜最底下,总觉得颜色太亮,穿出去像棵移动的向日葵,从没敢上身。
“行了,不吵你了,赶紧再睡会儿。”
苏晓晓那边传来妈妈喊吃饭的声音,她含糊应了句,又对林皖说,“记着啊,你配的角色都敢对着全世界喊‘我等了三年’,你还怕跟人线上聊两句?
咱林皖也是能发光的,就是平时藏得深了点。”
电话挂断时,林皖还保持着贴枕头的姿势。
窗外的天又亮了些,淡青的光透过窗帘缝钻进来,在被单上投下细瘦的条纹。
她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好像还带着刚才发烫的余温。
抓过手机点开通讯录,苏晓晓的头像还是大学时拍的合照——她俩挤在图书馆的落地窗前,苏晓晓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她则缩在旁边,只露出半张脸,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
林皖对着那头像看了会儿,忽然掀开被子坐起来,光着脚跑到衣柜前,把那件鹅黄色卫衣翻了出来。
布料软软的,带着阳光晒过的味道。
她把卫衣抱在怀里,走到窗边拉开窗帘。
天彻底亮了。
远处的天际线己染上暖橙,鸽群从楼顶飞过,翅膀划过空气的声音清越。
楼下传来“热乎豆浆——”的吆喝声,是卖豆浆的大爷,嗓门果然还是那么大。
林皖低头笑了笑,把卫衣往胳膊上搭了搭。
林晚的房间却亮着片青白——电脑屏幕的光漫在她脸上,把眼下的淡青晕得更明显,麦克风支在嘴边,线绕着小臂缠了半圈,像条安静的蛇。
耳机里突然炸响一阵急促的钢琴间奏,林皖的肩膀几不可查地缩了缩,随即抬眼盯住屏幕上滚动的台词。
“……你说过会等我的。”
喉结在脖颈里滚了滚,右手无意识地攥紧了桌角的剧本,指节泛白时,那点颤抖突然破开了——“你明明说过的!”
哭腔是猛地冲出来的,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被委屈泡得发肿。
不是嚎啕,是那种憋着气、眼泪砸在地上能溅起火星的哽咽,一句一顿都裹着碎玻璃似的,“我等了三年……你怎么能……”尾音散在空气里,变成细碎的抽噎。
林皖闭着眼,睫毛上沾着点潮意,首到耳机里传来导演“过了”的提示音,她才像被按了暂停键,猛地睁开眼。
摘下耳机的瞬间,房间里的静意轰然砸下来。
电脑还在循环播放刚才的片段,她的声音从音箱里飘出来,那句带着哭腔的“你怎么能”像根针,精准刺中她后颈的皮肤。
林晚几乎是弹起来的,转身撞在穿衣镜上。
镜子里的人头发乱糟糟地支棱着,脸颊红得像被煮过,连耳尖都泛着不正常的粉。
眼睛还亮着水光,是刚才入戏时憋的,此刻混着点无措,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
“丢死人了……”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嘟囔,抬手往脸上扇风,指尖触到皮肤时烫得一缩。
明明是对着麦克风说的话,此刻却像当着满屋子人的面裸奔,脚趾蜷起来,差点把拖鞋底抠出个洞。
手机在桌角震了震,屏幕亮起“外卖到了”的提示。
林皖盯着那行字,深吸了三口气才慢吞吞摸过去,指尖悬在输入框上半天,删删改改,最后发出去一句:“麻烦放门口就好,谢谢啦!”
发完赶紧锁屏,好像多等一秒,对方就会打电话过来似的。
她趿着拖鞋往门口挪,脚步放得极轻,到了门边又停住,耳朵贴在门板上听了会儿,确认外面没动静,才捏着门把手,极慢极慢地拉开条缝。
楼道的声控灯没亮,只有楼梯拐角透进来点月光。
外卖袋子安安静静躺在脚垫旁边,塑料袋在风里轻轻晃了下。
林皖像做贼似的,飞快伸手把袋子勾进来,“咔哒”一声带上门,后背抵着门板才敢喘气。
客厅没开灯,只有厨房窗户漏进来点路灯的光,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
她拎着外卖往回走,经过书桌时,瞥见屏幕上还停留在动画女主的特写——那双哭得通红的眼睛,倒和镜子里刚才的自己有几分像。
林皖低头笑了笑,指尖蹭过麦克风的网罩,上面好像还沾着刚才哭出来的水汽。
“还是你胆子大啊。”
她对着屏幕小声说,转身进了厨房。
微波炉启动的嗡鸣声里,窗外的蝉鸣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天,好像要亮了。
微波炉的提示音“叮”地跳断时,林皖正对着瓷砖上自己的影子发呆。
她趿着拖鞋过去,拉开门,热气裹着番茄炒蛋的混着点酱油的香味涌出来。
是楼下那家小炒店的外卖,她点了快半年,每次都备注“少盐少辣,不用送餐具”——连和店家多费一句话都觉得耗神。
盘子端出来时,指尖被烫得缩了缩。
她没开灯,就着厨房窗棂漏进来的那缕路灯昏黄,小口小口扒饭。
米粒有点硬,蛋炒得偏老,可她嚼得很慢,像是在完成一项必须专注的任务。
吃到一半,手机又震了下。
她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过了两秒才慢吞吞摸出来,屏幕亮起时先眯了眯眼——是工作室的群消息,副导演发了条:“晚声老师这段哭戏绝了!
情绪太准了,早上让剪辑组加个急!”
后面跟着一串竖大拇指的表情包。
林皖的脸“腾”地又热起来,比刚才微波炉的热气还烫。
她飞快扫了一眼,赶紧按灭屏幕塞回兜里,心脏在胸腔里跳得发慌。
“哪有……”她对着空荡的厨房小声反驳,筷子戳在碗底的米饭上,戳出个小坑,“明明是角色自己在哭。”
她总这样。
配完音被夸,比被当面指责还让人手足无措。
好像那些饱满的情绪不是她演出来的,是借了角色的壳,自己冒出来的。
现实里的林晚,连跟邻居在楼道里撞见都要低头数地砖缝,哪有半分角色里的执拗和热烈。
吃完饭,她端着碗去水池,水流哗啦啦响。
泡沫沾到手腕上,她盯着那点白,忽然想起刚才配的那段戏——动画里的女主也是在厨房,对着冷水龙头哭,眼泪混着水流往下掉,说“我明明什么都听你的”。
指尖无意识地蹭过手腕,好像还能摸到角色残留的凉意。
收拾完碗筷,她轻手轻脚回了房间。
书桌上的剧本摊着,页边被她翻得卷了角,上面用红笔标着密密麻麻的停顿和重音。
麦克风被她收进绒布套里,线绕得整整齐齐,像刚才没被她攥皱过。
窗外的天确实亮了些,浓黑褪成了深靛,远处的天际线洇出一抹淡青。
林晚拉开窗帘一角,风钻进来,带着凌晨特有的湿意,吹得她额前的碎发飘起来。
楼下的早点摊该支起来了吧?
她想。
卖豆浆的大爷嗓门大,每次路过都能听见他喊“热乎豆浆——”,以前她总趁他收摊前去买,现在却宁愿喝自己冲的速溶。
手机在兜里又动了下,这次是条私讯,导演发来的:“明天下午三点有个线上交流会,和动画主创对下后面的戏,记得调设备。”
林皖盯着“交流会”三个字,指尖在屏幕上悬了悬,最后回了个“好的”,加了个小小的句号。
关掉对话框,她爬上床,把自己裹进被子里。
天花板在晨光里渐渐显露出纹路,像张模糊的脸。
林皖往被子里缩了缩,把脸埋进枕头。
耳机线还缠在床沿,像条没睡醒的蛇。
“汪汪汪”电话铃声响起,林皖半梦半醒的接了:“喂?”
“林皖!
你是不是又熬通宵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像刚开罐的橘子汽水,气泡“啵啵”炸开,带着股子挡不住的亮堂。
林皖被这声喊得激灵一下,混沌的脑子清明了半分,抓着被角的手紧了紧,哑着嗓子应:“……没,刚睡下。”
“少来!”
苏晓晓在那头轻笑,背景音里混着哗啦啦的翻书声,“我刚跟工作室小姐妹唠嗑,听副导演说你昨晚那段哭戏封神了?
录音棚里都没人敢喘气,说你把那股子委屈劲儿揉碎了往台词里塞,听得人鼻子酸。”
林皖的脸“唰”地又热起来,从耳根一路烧到锁骨。
她把脸往枕头里埋了埋,声音闷得像含着棉花:“别听他们瞎吹……是角色本身……是是是,角色本身厉害。”
苏晓晓拖长了调子,语气里的调侃藏都藏不住,“那角色能自己捏着剧本哭到睫毛打湿麦克风?
能自己把尾音抖成小钩子勾人?
林晚同志,谦虚是美德,但过度谦虚就是不给姐妹夸你的机会了啊。”
林皖被她说得没脾气,嘴角却忍不住悄悄往上翘了点。
苏晓晓是她大学同寝室的室友,也是少数知道她配音时有多疯、现实里有多怂的人。
当年她第一次去试音,紧张得攥着稿子手心冒汗,是苏晓晓在考场外给她塞了颗薄荷糖,说“就当是咱俩在宿舍瞎念叨呢”。
“对了,”苏晓晓忽然换了个语气,轻快里掺了点认真,“听说你明天有线上交流会?
跟动画主创对戏?”
林w的心猛地往下沉了沉,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被单上的小碎花:“嗯,下午三点。”
“怕了?”
“……有点。”
她老实承认,声音小得像蚊子哼,“要跟好几个老师说话,还有编剧……万一我说错话怎么办?
万一他们觉得我理解的角色不对……打住打住。”
苏晓晓在那头敲了敲桌子,“你配了快半年这角色了,她心里那点弯弯绕绕,你比谁都清楚。
编剧写的是骨架,是你给她填了血肉,怕什么?
再说了,线上呢,看不见脸,你要是紧张,就把他们全当成你书桌上那盆绿萝——哦不对,你那盆绿萝都快被你养死了,还是当成楼下卖豆浆的大爷吧,他嗓门大,你对着他说话不犯怵。”
林皖“噗嗤”笑出声,眼角的湿意还没全褪,被这笑声一带,倒显得柔和了。
她想象了下屏幕里坐着一排“豆浆大爷”,板着脸讨论“女主第三集为什么要把男主的信藏进饼干盒”,忍不住弯了弯眼睛。
“实在不行,”苏晓晓的声音软了些,“我明天下午没事,搬个小马扎坐你旁边?
你要是卡壳了,我就咳嗽给你打暗号,或者……我给你唱首《孤》壮胆?”
“才不要。”
林皖小声反驳,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下,暖融融的。
她知道苏晓晓说得出做得到——大学时她参加配音比赛,苏晓晓真就抱着个保温杯蹲在后台,隔两分钟给她发条“加油”的表情包。
“行吧,不唱。”
苏晓晓妥协了,又叮嘱,“那你下午记得调设备,耳机别插反了,麦克风离嘴远点,省得他们听见你紧张到咽口水。
哦对了,明天穿件好看点的衣服,不用见人也得给自己提气,就穿你上次买的那件鹅黄色卫衣,显白,看着就精神。”
林皖“嗯”了一声,指尖无意识地蹭过枕头边的床单。
那件鹅黄色卫衣被她压在衣柜最底下,总觉得颜色太亮,穿出去像棵移动的向日葵,从没敢上身。
“行了,不吵你了,赶紧再睡会儿。”
苏晓晓那边传来妈妈喊吃饭的声音,她含糊应了句,又对林皖说,“记着啊,你配的角色都敢对着全世界喊‘我等了三年’,你还怕跟人线上聊两句?
咱林皖也是能发光的,就是平时藏得深了点。”
电话挂断时,林皖还保持着贴枕头的姿势。
窗外的天又亮了些,淡青的光透过窗帘缝钻进来,在被单上投下细瘦的条纹。
她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好像还带着刚才发烫的余温。
抓过手机点开通讯录,苏晓晓的头像还是大学时拍的合照——她俩挤在图书馆的落地窗前,苏晓晓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她则缩在旁边,只露出半张脸,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
林皖对着那头像看了会儿,忽然掀开被子坐起来,光着脚跑到衣柜前,把那件鹅黄色卫衣翻了出来。
布料软软的,带着阳光晒过的味道。
她把卫衣抱在怀里,走到窗边拉开窗帘。
天彻底亮了。
远处的天际线己染上暖橙,鸽群从楼顶飞过,翅膀划过空气的声音清越。
楼下传来“热乎豆浆——”的吆喝声,是卖豆浆的大爷,嗓门果然还是那么大。
林皖低头笑了笑,把卫衣往胳膊上搭了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