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控影帝的追妻日常(林皖苏晓晓)完结版免费小说_热门完结小说声控影帝的追妻日常(林皖苏晓晓)
时间: 2025-09-13 08:03:42
保姆车平稳地滑过梧桐浓荫,把盛夏午后的聒噪隔在车窗之外。
沈砚摘下墨镜,指尖在平板边缘无意识地摩挲,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他新剧的片花——准确说,是被网友截出来反复鞭尸的那段。
“你可知这长安城里,最是留不住人心。”
他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出来,字正腔圆,甚至带着点刻意拿捏的低沉,却像颗石子投进冰湖,连点涟漪都没激起。
“沈影帝的脸能打满分,台词负分滚粗吧对比隔壁老戏骨那段,简首是小学生念课文vs话剧大师”助理周琳怡在旁边大气不敢出,偷偷瞟了眼后座的人。
沈砚的侧脸线条冷硬,下颌线绷得像根拉紧的弦,阳光透过车窗落在他睫毛上,投下片浅影,倒比平时多了几分沉郁。
作为横扫各大奖项的顶流,沈砚早己习惯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
颜值、演技、时尚感……他像块被精心打磨的玉,每个切面都得光鲜照人。
可唯独台词,是他藏在华丽外壳下的软肋。
不是技巧问题。
台词课的老师夸过他语感好,吐字归音标准得能当教材。
可不知怎么,一到镜头前,那些情绪饱满的句子从他嘴里出来,就总像被抽走了魂,只剩干巴巴的骨架。
粉丝能用“清冷感疏离感”来圆,可路人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次的片花更是把这短板撕得明明白白。
他演的少年将军在城楼上诀别心上人,本该是肝肠寸断的戏,被他念得像在宣读军情布告,连导演后期都偷偷找配音补了一版,却被网友扒出来,又添了层“连自己台词都撑不起”的嘲点。
“咔哒”一声,车门被拉开。
经纪人秦溪坐进来,把一份文件拍在他腿上,香气混着冷气涌进来——是她刚买的冰美式,杯壁凝着水珠。
“看看这个。”
秦溪的声音带着惯有的干脆,“《声声入心》的综艺邀约,季播,共十二期。”
沈砚掀起眼皮扫了眼文件封皮。
《声声入心》是今年呼声最高的声音竞技综艺,请的都是配音圈的大神和需要练台词的演员,主打“用声音塑造角色”。
之前团队收到过邀约,被他以“没时间”推了——他向来不喜欢综艺上的刻意营业,更怕在专业配音演员面前露怯。
“不去。”
他把文件推回去,语气没什么起伏,“我档期排不开。”
“排不开也得排。”
秦溪没接,指尖点了点文件上的策划案,“这节目请了邓江老师、赵露山老师当导师,还有好几个配音圈的隐藏大佬。
你去不是为了营业,是去补课。”
她顿了顿,声音沉下来:“沈砚,片花的事己经发酵三天了,公关压不住。
现在全网都在说你‘有声无魂’,再不想办法扭转口碑, next 那个高奢代言要黄。”
沈砚的指尖猛地收紧,平板屏幕被按出个淡淡的指纹印。
他知道秦溪说的是实话。
顶流的位置像走钢丝,一步踏错就可能万劫不复。
“这节目……有剧本吗?”
他低声问。
不是怕竞技,是怕镜头前那些需要即时反应的互动,怕自己那点不自然的紧绷被无限放大。
“无剧本,纯现场竞技。”
秦溪看穿了他的心思,补充道,“但对你是好事。
观众要看的是真实的进步,不是装出来的完美。
而且……”她翻开文件,指着嘉宾名单最后一行:“节目组说有位神秘特邀嘉宾,只露声不露脸,每期参与一个合作配音项目。
你看这名字。”
沈砚顺着她的指尖看过去——神秘特邀:晚声三个字印在纸上,像粒投入静水的石子,瞬间在他心里漾开圈涟漪。
晚声。
这个名字在配音圈不算顶流,却像株在暗处疯长的藤蔓,悄无声息地缠上了许多人的耳朵。
沈砚第一次听到她的声音,是在一部冷门动画里。
女主角是个沉默寡言的绣娘,通篇没几句台词,可在最后一集,她对着烧毁的绣坊轻声说“都没了啊”,那声音里裹着的茫然和细碎的疼,像根针轻轻扎在他心上。
后来他又在好几部作品里听过她的声音。
有时是娇俏的少女,有时是沧桑的老妪,甚至配过一只通人性的猫,每次都像换了副嗓子,却都带着种奇异的生命力,仿佛那些角色真的借着她的声音活了过来。
他私下找过她的资料,却发现少得可怜。
没有照片,没有采访,连工作室的介绍都只有一句“专注角色配音”。
像个藏在声音背后的幽灵,神秘得让人好奇。
“她会来?”
沈砚的声音里难得带了点不易察觉的波动。
“节目组说己经敲定了,合同都签了。”
秦溪观察着他的神色,嘴角勾起抹不易察觉的笑,“怎么样?
对着这位‘声音魔术师’,总比对着台词老师放松点吧?
说不定能偷师几招。”
沈砚没说话,指尖轻轻敲了敲“晚声”那两个字。
阳光从车窗移开,文件上的字迹暗下去,倒像是怕被人窥见什么秘密。
他想起自己那些被批“像念课本”的台词,又想起晚声在动画里那句轻飘飘的“都没了啊”,明明没什么起伏,却让人眼眶发酸。
或许,真的该去看看。
看看那些能让文字长出血肉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行。”
他把文件合上,递还给秦溪,“接了。”
秦溪接过文件,满意地点点头,又递给他那杯冰美式:“明智。
节目组下周开录,这几天你先把之前攒的配音片段看看,补补功课。”
沈砚接过咖啡,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开,稍微压下了心底那点莫名的躁动。
他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脑子里却反复回响着那个名字——晚声。
她会是什么样子的?
是像她配的少女那样活泼,还是像老妪那样沉静?
车窗外的蝉鸣又响起来,聒噪得让人烦躁。
沈砚却忽然有点期待,在那个只有声音较量的舞台上,能听到怎样不一样的风景。
沈砚把冰美式放在杯架上,指尖在平板上划了两下,调出一个音频文件。
是他之前特意存的,晚声配的一段广播剧。
故事里,她是个即将失明的画师,对着镜子描摹自己最后能看见的模样。
“眉峰要再高些,”她的声音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笑,尾音却轻轻发颤,像笔尖蘸了水,“不然等看不见了,该忘了自己原来是什么样子。”
没有激烈的情绪,甚至带着点自嘲,可那点藏在平静底下的恐慌,像细密的网,悄无声息地漫上来。
沈砚捏着平板的手指紧了紧,喉结轻轻动了动。
他想起自己拍诀别戏那天,导演在监视器后喊“情绪再出来点”,他攥着剑鞘,把“长安留不住人心”念了一遍又一遍,声音里的刻意越来越重,情绪却像被堵在喉咙里,怎么也冲不出来。
“沈哥?”
周琳怡怯生生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秦姐让我把你之前的台词片段整理好了,要不要现在看?”
沈砚回神,点头。
周琳怡赶紧把笔记本递过来,屏幕上是他近三年的影视剧台词cut,旁边标着网友的吐槽热评。
他翻到最新的那页,“念课本”三个字刺眼得很。
“你说,”沈砚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同样的词,怎么有的人说出来,就像带着画面和温度?”
周琳怡愣了愣,挠挠头:“可能……是共情吧?
晚声老师配的角色,总让人觉得她就是那个人。”
共情。
沈砚指尖在“共情”两个字上虚点了点。
他不是不会共情角色,拍戏时他能精准捕捉到人物的情绪,眼神、动作,甚至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
可一到开口,那层情绪就像隔了层玻璃,看得见,摸不着,传不到声音里去。
“我去给你倒点水。”
周琳怡见他没说话,识趣地起身。
车厢里重新安静下来,只有空调出风口偶尔送出声。
沈砚点开另一段音频,是晚声配的少女在雨里奔跑,声音里裹着湿漉漉的气音,“等等我呀”喊得又急又亮,带着点撒娇的赖皮,连呼吸都像是沾着雨珠。
他忽然想起自己拍校园戏时,演少年在操场追着女主跑,台词是“你跑慢点”,被网友笑“像教导主任抓逃课的”。
指尖无意识地敲着膝盖,沈砚望着窗外掠过的树影,心里那点期待忽然变得具体起来。
或许,他该学学,怎么让声音“活”起来。
车拐进地下车库时,秦溪的消息发了过来:节目组说第一期主题是“初见”,需要嘉宾两两合作,配一段陌生人初遇的戏。
晚声老师的合作对象还没定,节目组说想留个悬念。
沈砚看着消息,手指在屏幕上悬了两秒,回了个“好”。
推开车门,冷气混着车库特有的潮湿扑面而来。
他拎着平板往前走,脚步比来时沉了些,却也稳了些。
路过电梯间的镜子时,他顿了顿。
镜里的人穿着简单的黑T恤,眉眼深邃,只是眼底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疲惫。
但那双眼睛里,好像多了点什么——不是平时面对镜头的锐利,也不是被嘲讽后的沉郁,是点像星火似的东西,怯生生的,却在慢慢亮起来。
他抬手按了电梯上行键,金属按钮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
下周录节目。
他想,把那些堵在喉咙里的情绪,慢慢掏出来。
哪怕只是对着麦克风,哪怕只是和那个叫“晚声”的声音,隔着空气打个照面。
电梯门“叮”地开了,沈砚走进去,转身时,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那个广播剧音频还在循环,晚声的声音轻轻飘着:“……总要记住点什么,不然白来这一趟了啊。”
他按下关门键,嘴角几不可查地,向上弯了弯。
沈砚摘下墨镜,指尖在平板边缘无意识地摩挲,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他新剧的片花——准确说,是被网友截出来反复鞭尸的那段。
“你可知这长安城里,最是留不住人心。”
他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出来,字正腔圆,甚至带着点刻意拿捏的低沉,却像颗石子投进冰湖,连点涟漪都没激起。
“沈影帝的脸能打满分,台词负分滚粗吧对比隔壁老戏骨那段,简首是小学生念课文vs话剧大师”助理周琳怡在旁边大气不敢出,偷偷瞟了眼后座的人。
沈砚的侧脸线条冷硬,下颌线绷得像根拉紧的弦,阳光透过车窗落在他睫毛上,投下片浅影,倒比平时多了几分沉郁。
作为横扫各大奖项的顶流,沈砚早己习惯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
颜值、演技、时尚感……他像块被精心打磨的玉,每个切面都得光鲜照人。
可唯独台词,是他藏在华丽外壳下的软肋。
不是技巧问题。
台词课的老师夸过他语感好,吐字归音标准得能当教材。
可不知怎么,一到镜头前,那些情绪饱满的句子从他嘴里出来,就总像被抽走了魂,只剩干巴巴的骨架。
粉丝能用“清冷感疏离感”来圆,可路人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次的片花更是把这短板撕得明明白白。
他演的少年将军在城楼上诀别心上人,本该是肝肠寸断的戏,被他念得像在宣读军情布告,连导演后期都偷偷找配音补了一版,却被网友扒出来,又添了层“连自己台词都撑不起”的嘲点。
“咔哒”一声,车门被拉开。
经纪人秦溪坐进来,把一份文件拍在他腿上,香气混着冷气涌进来——是她刚买的冰美式,杯壁凝着水珠。
“看看这个。”
秦溪的声音带着惯有的干脆,“《声声入心》的综艺邀约,季播,共十二期。”
沈砚掀起眼皮扫了眼文件封皮。
《声声入心》是今年呼声最高的声音竞技综艺,请的都是配音圈的大神和需要练台词的演员,主打“用声音塑造角色”。
之前团队收到过邀约,被他以“没时间”推了——他向来不喜欢综艺上的刻意营业,更怕在专业配音演员面前露怯。
“不去。”
他把文件推回去,语气没什么起伏,“我档期排不开。”
“排不开也得排。”
秦溪没接,指尖点了点文件上的策划案,“这节目请了邓江老师、赵露山老师当导师,还有好几个配音圈的隐藏大佬。
你去不是为了营业,是去补课。”
她顿了顿,声音沉下来:“沈砚,片花的事己经发酵三天了,公关压不住。
现在全网都在说你‘有声无魂’,再不想办法扭转口碑, next 那个高奢代言要黄。”
沈砚的指尖猛地收紧,平板屏幕被按出个淡淡的指纹印。
他知道秦溪说的是实话。
顶流的位置像走钢丝,一步踏错就可能万劫不复。
“这节目……有剧本吗?”
他低声问。
不是怕竞技,是怕镜头前那些需要即时反应的互动,怕自己那点不自然的紧绷被无限放大。
“无剧本,纯现场竞技。”
秦溪看穿了他的心思,补充道,“但对你是好事。
观众要看的是真实的进步,不是装出来的完美。
而且……”她翻开文件,指着嘉宾名单最后一行:“节目组说有位神秘特邀嘉宾,只露声不露脸,每期参与一个合作配音项目。
你看这名字。”
沈砚顺着她的指尖看过去——神秘特邀:晚声三个字印在纸上,像粒投入静水的石子,瞬间在他心里漾开圈涟漪。
晚声。
这个名字在配音圈不算顶流,却像株在暗处疯长的藤蔓,悄无声息地缠上了许多人的耳朵。
沈砚第一次听到她的声音,是在一部冷门动画里。
女主角是个沉默寡言的绣娘,通篇没几句台词,可在最后一集,她对着烧毁的绣坊轻声说“都没了啊”,那声音里裹着的茫然和细碎的疼,像根针轻轻扎在他心上。
后来他又在好几部作品里听过她的声音。
有时是娇俏的少女,有时是沧桑的老妪,甚至配过一只通人性的猫,每次都像换了副嗓子,却都带着种奇异的生命力,仿佛那些角色真的借着她的声音活了过来。
他私下找过她的资料,却发现少得可怜。
没有照片,没有采访,连工作室的介绍都只有一句“专注角色配音”。
像个藏在声音背后的幽灵,神秘得让人好奇。
“她会来?”
沈砚的声音里难得带了点不易察觉的波动。
“节目组说己经敲定了,合同都签了。”
秦溪观察着他的神色,嘴角勾起抹不易察觉的笑,“怎么样?
对着这位‘声音魔术师’,总比对着台词老师放松点吧?
说不定能偷师几招。”
沈砚没说话,指尖轻轻敲了敲“晚声”那两个字。
阳光从车窗移开,文件上的字迹暗下去,倒像是怕被人窥见什么秘密。
他想起自己那些被批“像念课本”的台词,又想起晚声在动画里那句轻飘飘的“都没了啊”,明明没什么起伏,却让人眼眶发酸。
或许,真的该去看看。
看看那些能让文字长出血肉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行。”
他把文件合上,递还给秦溪,“接了。”
秦溪接过文件,满意地点点头,又递给他那杯冰美式:“明智。
节目组下周开录,这几天你先把之前攒的配音片段看看,补补功课。”
沈砚接过咖啡,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开,稍微压下了心底那点莫名的躁动。
他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脑子里却反复回响着那个名字——晚声。
她会是什么样子的?
是像她配的少女那样活泼,还是像老妪那样沉静?
车窗外的蝉鸣又响起来,聒噪得让人烦躁。
沈砚却忽然有点期待,在那个只有声音较量的舞台上,能听到怎样不一样的风景。
沈砚把冰美式放在杯架上,指尖在平板上划了两下,调出一个音频文件。
是他之前特意存的,晚声配的一段广播剧。
故事里,她是个即将失明的画师,对着镜子描摹自己最后能看见的模样。
“眉峰要再高些,”她的声音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笑,尾音却轻轻发颤,像笔尖蘸了水,“不然等看不见了,该忘了自己原来是什么样子。”
没有激烈的情绪,甚至带着点自嘲,可那点藏在平静底下的恐慌,像细密的网,悄无声息地漫上来。
沈砚捏着平板的手指紧了紧,喉结轻轻动了动。
他想起自己拍诀别戏那天,导演在监视器后喊“情绪再出来点”,他攥着剑鞘,把“长安留不住人心”念了一遍又一遍,声音里的刻意越来越重,情绪却像被堵在喉咙里,怎么也冲不出来。
“沈哥?”
周琳怡怯生生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秦姐让我把你之前的台词片段整理好了,要不要现在看?”
沈砚回神,点头。
周琳怡赶紧把笔记本递过来,屏幕上是他近三年的影视剧台词cut,旁边标着网友的吐槽热评。
他翻到最新的那页,“念课本”三个字刺眼得很。
“你说,”沈砚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同样的词,怎么有的人说出来,就像带着画面和温度?”
周琳怡愣了愣,挠挠头:“可能……是共情吧?
晚声老师配的角色,总让人觉得她就是那个人。”
共情。
沈砚指尖在“共情”两个字上虚点了点。
他不是不会共情角色,拍戏时他能精准捕捉到人物的情绪,眼神、动作,甚至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
可一到开口,那层情绪就像隔了层玻璃,看得见,摸不着,传不到声音里去。
“我去给你倒点水。”
周琳怡见他没说话,识趣地起身。
车厢里重新安静下来,只有空调出风口偶尔送出声。
沈砚点开另一段音频,是晚声配的少女在雨里奔跑,声音里裹着湿漉漉的气音,“等等我呀”喊得又急又亮,带着点撒娇的赖皮,连呼吸都像是沾着雨珠。
他忽然想起自己拍校园戏时,演少年在操场追着女主跑,台词是“你跑慢点”,被网友笑“像教导主任抓逃课的”。
指尖无意识地敲着膝盖,沈砚望着窗外掠过的树影,心里那点期待忽然变得具体起来。
或许,他该学学,怎么让声音“活”起来。
车拐进地下车库时,秦溪的消息发了过来:节目组说第一期主题是“初见”,需要嘉宾两两合作,配一段陌生人初遇的戏。
晚声老师的合作对象还没定,节目组说想留个悬念。
沈砚看着消息,手指在屏幕上悬了两秒,回了个“好”。
推开车门,冷气混着车库特有的潮湿扑面而来。
他拎着平板往前走,脚步比来时沉了些,却也稳了些。
路过电梯间的镜子时,他顿了顿。
镜里的人穿着简单的黑T恤,眉眼深邃,只是眼底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疲惫。
但那双眼睛里,好像多了点什么——不是平时面对镜头的锐利,也不是被嘲讽后的沉郁,是点像星火似的东西,怯生生的,却在慢慢亮起来。
他抬手按了电梯上行键,金属按钮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
下周录节目。
他想,把那些堵在喉咙里的情绪,慢慢掏出来。
哪怕只是对着麦克风,哪怕只是和那个叫“晚声”的声音,隔着空气打个照面。
电梯门“叮”地开了,沈砚走进去,转身时,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那个广播剧音频还在循环,晚声的声音轻轻飘着:“……总要记住点什么,不然白来这一趟了啊。”
他按下关门键,嘴角几不可查地,向上弯了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