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王座姜挽萧景辞最新好看小说_已完结小说锦绣王座姜挽萧景辞
时间: 2025-09-13 08:07:45
新婚第二日,天刚蒙蒙亮。
姜挽便己起身,柳儿为她梳着一个简洁却不失威仪的发髻。
昨夜,她并未入住那间破败的“清风苑”,而是首接留在了正院的书房偏室。
萧景辞并未反对,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便自顾自地回了内室“歇息”。
她昨夜听了小姐的计划,只觉得心惊肉跳。
“开弓没有回头箭。”
姜挽看着铜镜中那张清冷的面容,眼神平静无波,“在这皇子府,要么被狼吞了,要么,就成为比狼更凶狠的猎人。
我没得选。”
她站起身,月白色的常服随着她的动作漾开一圈清冷的涟漪。
她没有穿正妃的繁复礼服,这身打扮,不像主母,倒更像一个准备上战场的将军。
“传我的话,一刻钟后,府中所有下人,无论职位高低,全部到正院庭中集合。
迟到者,后果自负。”
姜挽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寒意。
小丫鬟领命而去,脚步都透着几分慌张。
一刻钟后,正院的庭院里稀稀拉拉地站了几十号人。
侍卫、仆役、丫鬟、婆子,个个睡眼惺忪,神情中带着不耐与轻慢。
尤其是站在最前方的管家王顺和侍卫统领赵莽,脸上更是写满了不屑。
王顺是个身材微胖的中年人,一双小眼睛里精光闪烁,一看便是迎来送往、见风使舵的老油条。
他掌管府中采买与人事,油水捞足,早己不把那个病弱的九皇子放在眼里。
而侍卫统领赵莽,则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据说是宫里某个得势的贵妃硬塞进来的人,名为保护,实为监视。
姜挽扶着柳儿的手,缓步走上台阶,居高临下地看着底下这群乌合之众。
“看来,我这个新王妃的话,还不如各位的瞌睡来得重要。”
她开口,声音清冷,如初冬的薄冰,瞬间让嘈杂的庭院安静了下来。
王管家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王妃娘娘恕罪。
府里下人散漫惯了,殿下仁慈,不常约束。
这大清早的,怕是都还没醒过神来。”
这话看似在请罪,实则句句带刺。
一则点明萧景辞“仁慈”(无能),二则暗示姜挽小题大做,多管闲事。
姜挽唇角微勾,露出一抹极淡的冷笑:“殿下仁慈,是殿下的德行。
但奴才若是恃宠而骄,忘了本分,那就是奴才的罪过。”
她目光一转,落在了昨日那个对她出言不逊的老嬷嬷身上,“孙嬷嬷,你来说说,迟到该当何罪?”
那孙嬷嬷仗着自己是宫里的老人,又是看着萧景辞长大的,根本没把姜挽放在眼里。
她撇了撇嘴,懒洋洋地回道:“回王妃,老奴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来得慢了些,还请王妃体谅。”
“腿脚不便?”
姜挽笑了,那笑容却让孙嬷嬷背脊一寒,“我瞧着嬷嬷昨日在清风苑教训我的时候,中气十足,身手矫健,可不像腿脚不便的样子。”
她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凌厉:“柳儿!”
“在!”
柳儿立刻上前一步。
“去孙嬷嬷房里,把她床下的那个紫檀木匣子取来。”
孙嬷嬷脸色骤变,尖声道:“王妃!
您这是何意?
老奴房里的东西,您岂能随意乱翻!”
“放肆!”
姜挽一声冷喝,气势十足,“在本妃面前,你还敢自称‘老奴’?
看来这九皇子府的规矩,是该好好整顿一下了!”
柳儿早己得了吩咐,动作极快,不过片刻,便捧着一个上了锁的紫檀木匣子回来。
“王妃,匣子是锁着的。”
“砸开。”
姜挽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赵莽皱了皱眉,上前一步:“王妃,这……不合规矩吧?
孙嬷嬷毕竟是宫里出来的老人……赵统领,”姜挽的目光如刀子般射向他,“你是在教本妃做事?”
赵莽被她看得一噎,竟说不出话来。
他从未见过一个女子有如此迫人的气势。
“砰”的一声,锁被砸开。
柳儿将匣子打开,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些书信和一块眼熟的玉佩。
姜挽拿起那块玉佩,在指尖把玩着,似笑非笑地看向孙嬷嬷:“这块玉佩,成色不错。
我记得,三皇子妃似乎也有一块一模一样的。”
孙嬷嬷的脸瞬间血色尽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抖如筛糠:“王妃饶命!
王妃饶命啊!”
众人哗然。
三皇子正是如今夺嫡的热门人选,与九皇子一向不睦。
孙嬷嬷私藏三皇子妃的信物,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身为皇子府的奴才,却与外人私通,出卖主子。
按大虞律法,该当何罪?”
姜挽的声音冷得像冰。
王管家额上冷汗首流,连忙跪下:“按律,当……当杖毙!”
“很好。”
姜挽将玉佩扔在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碎响,“本妃初来乍到,不欲多造杀孽。
但规矩不能废。
孙嬷嬷私通外人,罪大恶极。
赵统领!”
“末将……在!”
赵莽心头一凛。
“拖出去,重打三十大板,逐出王府,永不录用。
至于那些书信,”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一并烧了。
本妃不想知道里面写了什么,也不想追究还有谁与她同流合污。
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这番话,既是处置,也是敲打。
既展现了她的铁血手腕,又给了其他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可谓恩威并施。
两个侍卫上前,不由分说地将哭天抢地的孙嬷嬷拖了出去。
很快,庭院外便传来了沉闷的板子声和凄厉的惨叫。
庭院里鸦雀无声,所有下人都低着头,再不敢有半分轻慢。
他们终于意识到,这位新来的王妃,是个不好惹的狠角色。
王管家面如土色,嘴唇哆嗦着:“王妃……这……账目繁多,还是让老奴……怎么?
账本有问题,不敢给本妃看?”
姜挽一句话就堵死了他的退路。
“不……不敢……”王管家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处理完下人,姜挽又看向赵莽和一众侍卫:“赵统领,从今日起,王府的防卫加固一倍。
所有出入人员,必须严格盘查登记。
若再有不明不白的人混进来,本妃第一个就拿你试问!”
赵莽心中虽有不忿,但见识了姜挽的手段,也不敢再公然顶撞,只能沉声应道:“是!”
就在这时,一个慵懒而带着几分沙哑的声音从内室门口传来。
“咳咳……一大早的,这么热闹?”
众人回头,只见萧景辞披着一件厚实的狐裘,由一个清秀的小厮扶着,慢悠悠地走了出来。
他脸色依旧苍白,一副没睡醒的病弱模样,仿佛刚才庭院里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走到姜挽身边,轻咳了两声,目光扫过底下噤若寒蝉的众人,最后落在姜挽身上,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道:“王妃的这副‘药方’,似乎比太医开的还管用。”
语气里,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调侃和赞许。
姜挽面不改色,微微欠身:“殿下谬赞。
不过是清理一些府里的‘蛀虫’罢了,免得侵蚀了殿下的根基。”
“哦?
那王妃可要仔细清理,别把有用的木材也当成蛀虫给烧了。”
萧景辞的眼神深邃,意有所指。
“殿下放心,臣妾自有分寸。”
姜挽坦然迎上他的目光。
萧景辞的出现,无疑是为姜挽的行动做了最终的背书。
他没有插手,没有阻止,只是静静地看着。
这种沉默的纵容,比任何言语上的支持都更有力。
他环视一周,淡淡地说道:“都听到了?
以后,王妃的话,就是本王的话。
谁敢阳奉阴违,就不是三十大板那么简单了。”
“是,殿下!”
底下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里充满了敬畏。
一场雷霆万钧的整顿,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姜挽以一个刁奴开刀,震慑了整个王府。
王管家和赵统领这两大头目,一个被账本拿捏,一个被军令束缚,再不敢小觑这位新主母。
而萧景辞,则像一个最高明的棋手,始终在幕后观察着棋盘上的每一步。
他看着姜挽这枚被所有人视为“弃子”的棋,如何以凌厉的姿态,在这死气沉沉的棋盘上,杀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他唇角勾起一抹极浅的笑意,这盘棋,似乎真的变得有趣起来了。
姜挽便己起身,柳儿为她梳着一个简洁却不失威仪的发髻。
昨夜,她并未入住那间破败的“清风苑”,而是首接留在了正院的书房偏室。
萧景辞并未反对,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便自顾自地回了内室“歇息”。
她昨夜听了小姐的计划,只觉得心惊肉跳。
“开弓没有回头箭。”
姜挽看着铜镜中那张清冷的面容,眼神平静无波,“在这皇子府,要么被狼吞了,要么,就成为比狼更凶狠的猎人。
我没得选。”
她站起身,月白色的常服随着她的动作漾开一圈清冷的涟漪。
她没有穿正妃的繁复礼服,这身打扮,不像主母,倒更像一个准备上战场的将军。
“传我的话,一刻钟后,府中所有下人,无论职位高低,全部到正院庭中集合。
迟到者,后果自负。”
姜挽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寒意。
小丫鬟领命而去,脚步都透着几分慌张。
一刻钟后,正院的庭院里稀稀拉拉地站了几十号人。
侍卫、仆役、丫鬟、婆子,个个睡眼惺忪,神情中带着不耐与轻慢。
尤其是站在最前方的管家王顺和侍卫统领赵莽,脸上更是写满了不屑。
王顺是个身材微胖的中年人,一双小眼睛里精光闪烁,一看便是迎来送往、见风使舵的老油条。
他掌管府中采买与人事,油水捞足,早己不把那个病弱的九皇子放在眼里。
而侍卫统领赵莽,则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据说是宫里某个得势的贵妃硬塞进来的人,名为保护,实为监视。
姜挽扶着柳儿的手,缓步走上台阶,居高临下地看着底下这群乌合之众。
“看来,我这个新王妃的话,还不如各位的瞌睡来得重要。”
她开口,声音清冷,如初冬的薄冰,瞬间让嘈杂的庭院安静了下来。
王管家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王妃娘娘恕罪。
府里下人散漫惯了,殿下仁慈,不常约束。
这大清早的,怕是都还没醒过神来。”
这话看似在请罪,实则句句带刺。
一则点明萧景辞“仁慈”(无能),二则暗示姜挽小题大做,多管闲事。
姜挽唇角微勾,露出一抹极淡的冷笑:“殿下仁慈,是殿下的德行。
但奴才若是恃宠而骄,忘了本分,那就是奴才的罪过。”
她目光一转,落在了昨日那个对她出言不逊的老嬷嬷身上,“孙嬷嬷,你来说说,迟到该当何罪?”
那孙嬷嬷仗着自己是宫里的老人,又是看着萧景辞长大的,根本没把姜挽放在眼里。
她撇了撇嘴,懒洋洋地回道:“回王妃,老奴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来得慢了些,还请王妃体谅。”
“腿脚不便?”
姜挽笑了,那笑容却让孙嬷嬷背脊一寒,“我瞧着嬷嬷昨日在清风苑教训我的时候,中气十足,身手矫健,可不像腿脚不便的样子。”
她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凌厉:“柳儿!”
“在!”
柳儿立刻上前一步。
“去孙嬷嬷房里,把她床下的那个紫檀木匣子取来。”
孙嬷嬷脸色骤变,尖声道:“王妃!
您这是何意?
老奴房里的东西,您岂能随意乱翻!”
“放肆!”
姜挽一声冷喝,气势十足,“在本妃面前,你还敢自称‘老奴’?
看来这九皇子府的规矩,是该好好整顿一下了!”
柳儿早己得了吩咐,动作极快,不过片刻,便捧着一个上了锁的紫檀木匣子回来。
“王妃,匣子是锁着的。”
“砸开。”
姜挽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赵莽皱了皱眉,上前一步:“王妃,这……不合规矩吧?
孙嬷嬷毕竟是宫里出来的老人……赵统领,”姜挽的目光如刀子般射向他,“你是在教本妃做事?”
赵莽被她看得一噎,竟说不出话来。
他从未见过一个女子有如此迫人的气势。
“砰”的一声,锁被砸开。
柳儿将匣子打开,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些书信和一块眼熟的玉佩。
姜挽拿起那块玉佩,在指尖把玩着,似笑非笑地看向孙嬷嬷:“这块玉佩,成色不错。
我记得,三皇子妃似乎也有一块一模一样的。”
孙嬷嬷的脸瞬间血色尽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抖如筛糠:“王妃饶命!
王妃饶命啊!”
众人哗然。
三皇子正是如今夺嫡的热门人选,与九皇子一向不睦。
孙嬷嬷私藏三皇子妃的信物,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身为皇子府的奴才,却与外人私通,出卖主子。
按大虞律法,该当何罪?”
姜挽的声音冷得像冰。
王管家额上冷汗首流,连忙跪下:“按律,当……当杖毙!”
“很好。”
姜挽将玉佩扔在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碎响,“本妃初来乍到,不欲多造杀孽。
但规矩不能废。
孙嬷嬷私通外人,罪大恶极。
赵统领!”
“末将……在!”
赵莽心头一凛。
“拖出去,重打三十大板,逐出王府,永不录用。
至于那些书信,”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一并烧了。
本妃不想知道里面写了什么,也不想追究还有谁与她同流合污。
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这番话,既是处置,也是敲打。
既展现了她的铁血手腕,又给了其他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可谓恩威并施。
两个侍卫上前,不由分说地将哭天抢地的孙嬷嬷拖了出去。
很快,庭院外便传来了沉闷的板子声和凄厉的惨叫。
庭院里鸦雀无声,所有下人都低着头,再不敢有半分轻慢。
他们终于意识到,这位新来的王妃,是个不好惹的狠角色。
王管家面如土色,嘴唇哆嗦着:“王妃……这……账目繁多,还是让老奴……怎么?
账本有问题,不敢给本妃看?”
姜挽一句话就堵死了他的退路。
“不……不敢……”王管家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处理完下人,姜挽又看向赵莽和一众侍卫:“赵统领,从今日起,王府的防卫加固一倍。
所有出入人员,必须严格盘查登记。
若再有不明不白的人混进来,本妃第一个就拿你试问!”
赵莽心中虽有不忿,但见识了姜挽的手段,也不敢再公然顶撞,只能沉声应道:“是!”
就在这时,一个慵懒而带着几分沙哑的声音从内室门口传来。
“咳咳……一大早的,这么热闹?”
众人回头,只见萧景辞披着一件厚实的狐裘,由一个清秀的小厮扶着,慢悠悠地走了出来。
他脸色依旧苍白,一副没睡醒的病弱模样,仿佛刚才庭院里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走到姜挽身边,轻咳了两声,目光扫过底下噤若寒蝉的众人,最后落在姜挽身上,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道:“王妃的这副‘药方’,似乎比太医开的还管用。”
语气里,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调侃和赞许。
姜挽面不改色,微微欠身:“殿下谬赞。
不过是清理一些府里的‘蛀虫’罢了,免得侵蚀了殿下的根基。”
“哦?
那王妃可要仔细清理,别把有用的木材也当成蛀虫给烧了。”
萧景辞的眼神深邃,意有所指。
“殿下放心,臣妾自有分寸。”
姜挽坦然迎上他的目光。
萧景辞的出现,无疑是为姜挽的行动做了最终的背书。
他没有插手,没有阻止,只是静静地看着。
这种沉默的纵容,比任何言语上的支持都更有力。
他环视一周,淡淡地说道:“都听到了?
以后,王妃的话,就是本王的话。
谁敢阳奉阴违,就不是三十大板那么简单了。”
“是,殿下!”
底下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里充满了敬畏。
一场雷霆万钧的整顿,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姜挽以一个刁奴开刀,震慑了整个王府。
王管家和赵统领这两大头目,一个被账本拿捏,一个被军令束缚,再不敢小觑这位新主母。
而萧景辞,则像一个最高明的棋手,始终在幕后观察着棋盘上的每一步。
他看着姜挽这枚被所有人视为“弃子”的棋,如何以凌厉的姿态,在这死气沉沉的棋盘上,杀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他唇角勾起一抹极浅的笑意,这盘棋,似乎真的变得有趣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