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沈清源还债手札(沈念阿岚)免费阅读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道医沈清源还债手札沈念阿岚
第一章 苗疆惊鸿银针没入合谷穴的瞬间,我刻意屏住呼吸。三分深的针尾微微颤动,像在丈量我与心魔的距离。血珠沁出时带着皮肉的温热,却压不住那股从丹田窜起的焦躁——那焦躁本是因找不到碧血灵芝而起,此刻却被针尖钉在经脉里,化作一阵尖锐的麻。师父玄素道人临终前的手又浮现在眼前。
那双手曾捻着银针缝合过被山狼撕开的喉咙,曾握着药杵碾过剧毒的附子,最后却枯瘦如柴,攥着我的手腕时,老茧几乎要嵌进我的皮肉。“清源,”他的声音裹在沉香烟气里,轻得像蛛丝,“我道医一脉,银针能定乾坤,却定不了姻缘;丹药能续性命,却续不了情债。
”他忽然剧烈咳嗽,喉间发出破风箱似的响,“你命中那情劫,在苗疆。遇着了,别硬抗,也别……”话没说完,他枯指一松,千年龟壳从他膝头滑落,“岐黄秘传”四个古篆在烛火下泛着冷光。那时我总觉得师父老糊涂了。
道医讲究“心澄如镜”,情劫再凶,总有化解之法。直到三年后整理他的手稿,在《苗疆蛊考》的夹层里翻出张泛黄的符纸,上面用朱砂画着个扭曲的“蛊”字,旁边批注:“情蛊者,非毒非咒,是执念结的痂。”二十六岁初夏,杭城的梅雨把医馆的青石板泡得发涨。城西张屠户的儿子拄着拐杖来复诊,断腿处的筋络仍像死蛇般僵着。“沈道长,您说的那碧血灵芝……”他娘抹着泪,粗布帕子浸透了水。我摸着药箱里的龟壳,突然想起师父的地图。“三日后,我必带回灵芝。
”说这话时,窗外的雨正巧打在何首乌藤上,“啪”的一声,像块石头砸进心里。
苗岭的雨比杭城的烈。进山第三日,雷暴如兽般扑下来,我攥着砍刀在崖壁上攀爬,靴底碾过湿滑的苔藓,忽然看见石缝里嵌着团红——碧血灵芝的伞盖在电光中泛着妖异的光,像凝固的血。指尖刚触到灵芝的凉,脚下的岩石突然崩裂。失重感拽着我往下坠,耳边是风雨的咆哮,脑子里只剩张屠户儿子的瘸腿。手腕被攥住时,我以为是崖壁的藤蔓。
直到那冰凉的触感顺着皮肤爬上来,才看清是只戴着银镯的手。镯子上的苗纹蜿蜒如蛇,红绳缠在镯身,被雨水泡得发胀,像道未愈的伤口。“汉家郎,”女声清凌凌的,竟能穿透雷雨,“你踩了我的蛊引子。”脚踝处传来钻心的痒。我低头,看见圈红疹正顺着血管游走,红得像被烙铁烫过。刚要伸手去挠,那只手突然按住我的腕,冰凉的指尖掐着我的脉门。“挠破了,蛊虫就钻进你骨头里啃心。”她歪着头笑,百褶裙被狂风掀起,艳得像朵淬了毒的罂粟,“我是阿岚,这片山的主人。你中了我的情蛊,得赔。”她的力气大得惊人,竟像拖只羊似的把我拽上断崖。阿岚拽着我往寨子里走时,我才发现她赤着脚。山路的碎石子硌得她脚心发红,可她像没知觉似的,银镯在腕间晃出细碎的响。路过溪边时,她突然停下,弯腰掬起一捧水往我脸上泼——凉丝丝的水混着她指尖的温度,惊得我打了个寒颤。“醒了?
”她挑眉笑,虎牙尖在阳光下闪着光,“刚才在崖边,你盯着灵芝的眼神,像要把它生吞了。
”我抹了把脸,才发现自己刚才竟因找到灵芝而忘了坠崖的后怕。“张屠户的儿子等着救命。
”我低声道,脚踝的痒意又爬上来,像有小虫子在皮肉下钻。她突然蹲下身,指尖轻轻划过我脚踝的红疹,动作竟有些温柔。“这情蛊认主,”她声音轻得像溪水流过石头,“你要是跑了,它会啃你的心。
”山路两旁的竹林里藏着人影,靛蓝布衫的苗人从竹节后探出头,眼神像淬了毒的箭。
有个背着背篓的老妪突然冲出来,往我脚边扔了块石头,嘴里叽里呱啦地骂着,阿岚回头吼了句苗语,老妪立刻缩了回去,临走前还啐了口唾沫。“她骂你是偷山的贼。
”阿岚拽着我的胳膊没松劲,红绳勒得我手腕生疼,“我们苗人信山神,碧血灵芝是山神的祭品,外人碰了,就得用命偿。”我挣了挣手腕:“我是来救人的。
”“救人?”她突然停下,转身盯着我,眼里的光像崖底的冰,“前六个说要进山采药的外乡人,坟头草都齐腰了。”寨子藏在云雾里,竹楼依山而建,像串挂在山脖子上的葫芦。晒谷场中央竖着根图腾柱,木雕的蛇头对着天空,嘴里叼着块青铜镜,镜面反射着冷光。几个光膀子的汉子坐在柱下磨刀,刀刃在雨雾里闪着白亮的光。“阿岚,这汉医是哪来的?”为首的汉子脸上有道刀疤,从眉骨延伸到下巴,说话时疤肉跟着动。“六叔,他踩了我的情蛊。”阿岚把我往前一推,像展示猎物,“我要他留三十年。”汉子们哄笑起来,笑声里裹着血腥味。
六叔摸了摸腰间的弯刀,突然朝我药箱伸手:“让我看看汉医的宝贝。
”阿岚突然从袖中甩出个东西,“啪”地落在六叔手背上。是只指甲盖大的黑虫,正往他皮肉里钻,六叔惨叫着甩手,手背瞬间肿起个青紫色的包。“六叔,忘了寨规?
”阿岚的声音冷得像冰,“我的蛊引,谁也碰不得。”走到晒谷场时,晒谷场的汉子们都停了磨刀。有个穿靛蓝布衫的少年吹了声口哨,用苗语喊了句什么,阿岚回头骂了句,少年立刻缩了脖子。后来我才知道,那少年问她“是不是又绑了个外乡人当药引”,而阿岚骂的是“这是我男人,轮得到你多嘴”。阿岚的竹楼在寨子最高处,七十二级竹梯被雨水泡得发滑。
下层养着几只羽毛斑斓的鸟,见了人就扑腾翅膀,发出“蛊、蛊”的怪叫。
上层的地板铺着晒干的艾草,踩上去沙沙响,墙角堆着十几个陶罐,标签是用炭笔写的苗文,其中个罐口飘出淡淡的腥气,像血混着草药的味。陶罐旁摆着个竹编的簸箕,里面晒着些晒干的虫蜕,有蜈蚣的、蝎子的,还有些我叫不出名的,蜷成一团像缩水的蛇。
阿岚见我盯着簸箕看,突然抓起一把虫蜕往火塘里丢,噼啪声里飘出股奇异的香。“怕了?
”她往火里添柴,火星子溅到她百褶裙上,“我们苗人养蛊,就像你们汉人煎药,不过是活下去的法子。”我没接话,只是摸了摸药箱里的银针。师父说过,苗疆蛊术虽诡,却也有章法,最怕的不是毒虫,是下蛊人的心。可看着阿岚往火塘里丢虫蜕时认真的侧脸,我突然辨不清,她心里藏的是狠,还是别的什么。“坐。”她往火塘里添了块柴,火星子溅到我裤脚,“喝了这酒,蛊虫就不闹腾了。”陶碗被推到我面前,酒是浑浊的黄,上面漂着三粒白卵,圆滚滚的,像鱼籽。
我捏着碗沿没动——《苗疆蛊考》里写得清楚:情蛊母卵,饮之则与饲蛊者同生共死。
“不敢?”她挑眉,指尖快碰到我脚踝的红疹。我猛地缩脚,她笑得更欢了,“汉家郎胆子比兔子还小。”“不是胆小。”我盯着她的眼,试图从那片黑里找出破绽,“是怕欠了债,还不清。”她突然不笑了,火塘的光在她瞳孔里跳:“欠了,就得还。
”脚踝的痒越来越凶,像有无数只小虫子在啃骨头。我知道没得选,仰头灌下那碗酒。
辛辣的液体烧得喉咙疼,三粒卵滑进肚子,像三块冰沉在丹田。在苗寨的日子,像被蛊虫啃噬的皮肉,每一刻都带着钝痛。阿岚每天清晨都会掀我的被子,把碗黑漆漆的药汤杵到我面前:“喝了,不然蛊虫会啃你的心脉。”药汤里总漂着些怪东西,有时是蜈蚣腿,有时是蛇蜕,我捏着鼻子灌下去,她就在旁边数我皱眉的次数,数到十就笑得直不起腰,银镯叮当作响。她带我去后山采药,说要教我认苗疆的草药。
走到片开着紫花的坡地,她突然指着花丛说:“这是‘断情草’,吃了能忘了心上人。
”我刚要弯腰,她猛地把我拽回来,脚下的泥土里立刻窜出几条银环蛇,吐着信子游走了。
“逗你的,”她拍着胸口笑,露出尖尖的虎牙,“这是毒蛇窝,前六个外乡人,三个死在这儿。”寨子里的姑娘们总聚在竹楼下唱情歌,歌词里混着我的名字。阿岚听见了,就往楼下泼药水,药水落在姑娘们的花头巾上,立刻烧出洞来。“我的人,也敢惦记?
”她叉着腰站在栏杆边,像只护食的小兽,阳光照在她银镯上,晃得人睁不开眼。
夜里最是难熬。情蛊总在三更发作,丹田处像被针扎,疼得我蜷在竹床上发抖。
阿岚就坐在火塘边,用银簪挑着只肥虫,陶罐在火上咕嘟响,飘出股奇异的香。
“这是‘同心蛊’的幼虫,”她头也不抬,“结茧后,你我就真的生死不分了。
”有天夜里蛊毒发作得格外凶,我疼得滚下床,额头撞在竹梯上,闷响惊得楼下的怪鸟“蛊、蛊”乱叫。阿岚推门进来时,手里举着盏油灯,火苗在她眼里跳得厉害。“逞能?”她蹲下来,指尖快碰到我的丹田,又猛地缩回去,像怕烫着似的,“早跟你说过,喝我的药就不疼了。”我咬着牙没说话,冷汗浸透了道袍。
她突然转身出去,很快端来碗药汤,这次没放虫腿,只飘着几片薄荷。“这是解疼的,”她把碗往我嘴边送,语气硬邦邦的,“不是蛊。”药汤入口是凉的,顺着喉咙滑下去,丹田的灼痛竟真的缓了些。我看着她转身离去的背影,竹楼的阴影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痕,像幅没画完的画。我裹紧身上的粗布毯,只觉得这火塘的暖,比杭城医馆的炭火更让人窒息。
第二章 囚城杭城医馆的青石板,被梅雨泡得发涨。
我闭着眼都能摸到每块石板的裂纹——那是我从小跳房子踩出来的。
可阿岚拖着行李箱踏进来时,这些裂纹突然像活了似的,在我眼里扭曲成苗疆的蛊纹。
“客房在那边。”我侧身让她进,袖中的银针已滑到指尖。她小指的红绳在阳光下泛着光,我脚踝的红疹跟着发烫——这蛊比我想的更邪门,三丈外都能感应到。
她拖着箱子碾过青石板,“咕噜”声像在啃噬我的耐心。“不用客房。”她推开我卧室的门,“我住这儿。”“那是我的房间。”我攥紧银针。“以后是我们的。”她打开箱子,里面滚出个陶罐,“砰”地砸在桌上,虫鸣“嗡嗡”地钻出来。第一日,她把阳台改成了毒圃。断肠草栽在青花瓷盆,曼陀罗爬满晾衣绳,最中间摆着盆罂粟,开得正艳。我去拔,她往我手背上划了道口子,血珠刚冒就被她蘸着抹在罂粟花瓣上。
“这是我的花。”她看着花瓣更红了,笑得得意,“就像你是我的人。”有天我出诊回来,看见隔壁李婶的小孙子蹲在毒圃前,伸手要摘曼陀罗的花。阿岚像阵风似的冲过去,一把将孩子拽开,自己却被花刺扎了手,血珠在她指尖滚成小红豆。“这花有毒!
”她吼得声音发颤,眼眶却红了,“跟你说过多少次,别碰我种的东西!”李婶赶来时,阿岚正蹲在地上给孩子擦手,用的是她自己的帕子,上面还绣着苗疆的蛇纹。
“对不住啊李婶,”她声音低了些,“我不是凶孩子,是这花真的能毒死人。”那天晚上,她把曼陀罗全拔了,种上了沈念后来最爱吃的草莓。我蹲在她旁边帮忙,看见她手背上的伤口还没好,沾着泥土像朵蔫了的花。“怕孩子出事?”我问。她没抬头,声音闷在胸口:“苗寨有个规矩,有孩子的人家,不能种毒草。”第二日,她端来酸汤鱼。
酸气漫了满院,我刚坐下,就看见汤底沉着血蚯蚓——情蛊最爱吃的东西。我搁下竹筷,她夹起一条往我嘴里送,眼里带着挑衅。“沈道长不敢吃?”“不是不敢。”我盯着她的眼,“是怕喂太胖,撑坏了你的蛊。”她的手顿了顿,忽然笑了:“沈清源,你越来越会说笑话了。”夜里的蛊毒发作得越来越勤。有时正炼药,丹田突然像被针扎,疼得我攥碎了手里的药杵。我咬着牙往穴位扎针,冷汗浸透道袍,却不敢发出一点声。
“又疼了?”她的声音在门外响,带着幸灾乐祸,“开门,我有解药。”“不必。
”我死死攥着桌沿,指节发白。“真不必?”她轻轻拽了拽红绳,我的小指像被刀割似的疼,“那我可不管了。”我知道她在逼我。这蛊是她养的,她有解药,也有让它更凶的法子。
可我偏不想低头——我是道医传人,怎能被个苗女用蛊术拿捏?直到师弟陆既白来的那天,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天真。陆既白是师父捡来的徒弟,比我小五岁,性子跳脱。
他背着药箱跨进院子时,正撞见阿岚在晒毒草,吓得药箱“哐当”掉在地上。“师、师兄,这位是……”“她叫阿岚。”我没等阿岚开口,抢先说,“暂时借住。
”阿岚却突然挽住我的胳膊,下巴搁在我肩上,笑得像偷腥的猫:“既白是吧?
我是你师兄的……心上人。”陆既白的眼睛瞪得像铜铃,嘴巴张了半天,才挤出句:“师、师兄,你……”我刚要解释,就见陆既白眼神发直,嘴角流着口水,像个傻子。我心里一沉,摸出银针往阿岚身上扎——她刚才说话时,往陆既白脸上吹了迷心蛊粉!“沈清源,你疯了?”阿岚躲开银针,委屈地瘪嘴,“我跟他开个玩笑。”“解了他的蛊。”我压低声音,指尖因用力发白。“求我。
”她歪着头,红绳在小指上晃。那天晚上,我第一次对她低头。她解蛊时笑得像只猫,指尖划过陆既白的眉心。“沈清源,”她凑到我耳边,“早这样,不就好了?
”陆既白被吓着了,隔了半月才敢再来,还特意带了道黄符,说是在玄妙观求的。阿岚见了,从厨房端出盘桂花糕,笑得眉眼弯弯:“既白,尝尝?杭城的新米做的。”陆既白看看我,又看看桂花糕,犹豫着拿起一块。刚放进嘴,突然捂着肚子蹲下,脸憋得通红。
“你放了什么?”我瞪着阿岚。“没什么,”她舔了舔指尖的糕粉,“就是加了点巴豆粉,让他记得,别拿黄符对着我。”我又气又笑,只好给陆既白扎针解药性。他疼得龇牙咧嘴,却偷偷对我竖大拇指:“师兄,这阿岚姑娘……真够烈的。”阿岚似乎很喜欢杭城的市井气。
每天早上都要去巷口早市,跟卖菜阿婆讨价还价,回来时手里总会多串糖葫芦,塞给我时说:“给沈道长解解腻。”有次她买了只活鸡,说要做苗疆叫花鸡,结果在院子里追得鸡飞狗跳,何首乌藤被踩断了好几根。“沈清源!快来帮忙!
”她拽着鸡翅膀,裙子上沾着鸡毛,“这鸡比苗寨的山鸡野!”我放下医书,看着她手忙脚乱的样子,只觉得这鸡飞狗跳的日子,像碗加了黄连的药,苦得人皱眉,却又不得不喝。雷雨来得比去年更凶。我正坐在丹房炼药,丹田突然像被火烧,疼得直不起腰。红绳烫得吓人,我知道是她在捣鬼。“沈清源。”她推开门,苗裙在风里飘,像团血,“求我,我就让它不疼。”我扶着药炉喘气,眼前发黑:“做梦。”她突然扑过来,把我按在地上。头发散下来,拂过我的脸,带着雨水的凉。“由不得你。”她的唇压下来,带着点甜,是蔓陀罗的味,“今晚,你得听我的。”银针从手里滑落,“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我想挣扎,却被红绳捆得死死的。那绳子像活的,越挣越紧,勒得骨头疼。“别费劲了。”她解开我的腰带,指尖划过我的皮肤,“情蛊认主,你越抗拒,它越凶。”蛊毒顺着血脉往丹田钻,烧得人发晕。我闭上眼,听见自己的心跳,还有她的呼吸,混在一起,像首难听的曲子。一月后,她把根验孕棒扔在我面前。两条红杠,红得刺眼。“你的种。”她摸着肚子,脸上没什么表情,“要还是不要?
”我捏着那根塑料棒,指节发白。药经里说,中了情蛊的人,后代可能遗传蛊毒。
我看着她的眼,忽然想起师父的话:命里的劫,躲不开。婚书是她写的,红纸黑字,末尾留着我的位置。我拿起笔,墨里飘着点红,是她的血。“沈氏清源,自愿迎娶苗女阿岚……”写到“自愿”二字,笔尖顿住了。她突然抓住我的小指,红绳勒得像要断。“写。”她的声音发狠,眼里却有点红,“沈清源,你必须写。
”窗外飞来只纸鹤,撞在玻璃上。是师门的急信,大概出了什么事。我想去捡,肚子里的蛊突然疯了似的闹,疼得我趴在桌上。“别想了。”她捡起纸鹤,扔进火塘,“从今往后,你只有我和孩子。”火苗舔舐着纸鹤,很快烧成灰。我看着那团灰,忽然觉得自己也像那纸鹤,被烧得什么都不剩了。笔终于落下,墨里的血晕开,像朵开败的花。她拿起婚书,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银镯在红纸上蹭出细碎的响:“礼成了,沈清源,你跑不掉了。”我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像要塌下来。这杭城的青石板路,我走了二十六年,此刻却觉得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上——这哪里是家,分明是她用蛊和婚书筑起的囚笼。婚礼办得简单,只有陆既白一个宾客。
他看着我胸前的红绸,欲言又止了半天,才憋出句:“师兄,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阿岚正在厨房端菜,闻言探出头,笑得像只偷到鸡的狐狸:“既白说得对,等生了孩子,沈道长就知道我的好了。”我没接话,只是一杯接一杯地喝酒。
杭城的花雕不如苗寨的米酒烈,却更醉人,喝着喝着,就看见师父的脸在酒杯里晃——他说的劫,原来不是躲不开,是根本没处躲。婚后的日子,像被蛊虫啃过的木头,处处是窟窿。阿岚似乎很享受这种“困住”我的感觉,每天早上都要亲自给我系腰带,指尖有意无意地划过我的腰侧;晚上睡觉非要攥着我的手,红绳在两人指间绕了一圈又一圈,像是怕我半夜跑掉。有次我去邻县出诊,走前特意嘱咐她看好医馆。可等我三天后回来,却发现药柜里的当归全被换成了断肠草,问诊的老阿婆正捂着肚子呻吟,嘴角泛着黑沫。“你做了什么?”我抓着她的胳膊,手都在抖。“她骂我是苗疆来的妖女。”阿岚挣开我的手,眼神冷得像冰,“沈清源,你别忘了,我是用蛊的人,不是任人欺负的。”我没理她,疯了似的往老阿婆嘴里塞解毒丹,手指被她咬出深深的牙印也没察觉。等把人送走时,天已经黑了,阿岚还站在院子里,背对着我,肩膀微微耸动。“以后不准再碰我的药。”我声音发哑,转身要走,却被她拽住了衣角。“我错了。”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手里攥着包东西,塞到我怀里,“这是解断肠草的药粉,我早就备着了……我没真想害死她。”我打开纸包,里面是灰褐色的粉末,混着几根晒干的虫腿——是苗疆特有的解毒配方。
心里的火突然就灭了,只剩下说不清的堵。我看着她通红的眼睛,突然想起苗寨火塘边的夜晚,她也是这样,用最烈的方式,藏着最软的心思。那天晚上,我第一次没锁房门。她溜进来时,脚步轻得像猫,刚要钻进被窝,就被我拽住了手腕。
“沈清源?”她声音发颤,以为我要发作。“下次再乱来,”我摸着她腕间的红绳,声音有点哑,“我就用银针封了你的蛊穴。”她愣了愣,突然笑了,往我怀里钻:“你舍不得的。”蛊毒发作的次数渐渐少了,可另一种更磨人的东西却冒了出来——习惯。习惯了早上醒来时她压在我胳膊上的重量,习惯了煎药时她往丹炉里丢一把苗疆香料,习惯了看诊时她坐在旁边,用苗语跟听不懂方言的病人比手画脚。陆既白来送药材时,盯着我们看了半天,突然说:“师兄,你俩现在像……像街口卖糖画的老两口。
”阿岚正在给我缝被老鼠咬坏的袖口,闻言手一顿,针尖扎在指头上,血珠滴在蓝布上,像朵小花开了。“胡说什么。”她把布往桌上一摔,脸却红了。我看着那滴血,突然觉得,这囚笼好像也没那么难熬。怀孕五个月时,阿岚的脚肿得像馒头,走一步喘三喘,却非要挺着肚子去早市。“我要给孩子买虎头鞋。”她攥着我的胳膊,一步一挪,“苗寨的孩子都穿银鞋,我要让我们的孩子穿虎头鞋,像个正经的杭城娃娃。
”早市的摊主们都认识她了,见了就喊“沈夫人”,她笑眯眯地应着,把人家递来的试吃塞进我嘴里。有个卖花的阿婆拉着她的手说:“姑娘,你这肚子尖,准是个小子。”“我想要女儿。”阿岚摸着肚子笑,眼睛亮晶晶的,“像我一样,能治得了他爹。”我没说话,只是把她护得更紧了些。阳光穿过她的银发,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像撒了把金粉。临盆那天,产婆把我拦在门外,里面传来阿岚撕心裂肺的喊叫。陆既白在旁边急得转圈:“师兄,要不要请西医来?
”“不用。”我攥着早已备好的银针,指尖全是汗,“她的体质,苗药更管用。
”喊叫声突然停了,接着传来婴儿的啼哭,响亮得像打锣。产婆抱着个红布包出来,笑得满脸褶子:“沈道长,是个千金,眉眼跟你一模一样!”我冲进屋里,阿岚趴在床上,头发全被汗湿透了,看见我就笑,眼泪却掉了下来:“沈清源,你看,是个女儿……”我坐在床边,摸着她汗湿的头发,突然说不出话。这二十多年,我学过无数药方,解过无数剧毒,却第一次发现,原来最能治心的药,不是银针,是眼前这双带着泪的眼睛。给孩子起名时,阿岚非要叫“沈念”。“念,是惦记的意思。
”她抱着襁褓,手指轻轻点着孩子的鼻尖,“让她记住,她爹娘是怎么在一起的。
”我看着孩子眉心那点淡淡的红痣,突然想起师父手稿里的话——情蛊结出的痂,终要靠真心来揭。第三章 镜里三生沈念的周岁宴办得热闹,流水席从医馆门口一直摆到巷尾。街坊们都夸这孩子眉眼周正,尤其是眉心那颗胭脂似的红痣,像极了画里走出来的娃娃。阿岚抱着沈念给客人敬酒,苗银项圈在孩子颈间叮当作响,她脸上笑着,手却始终攥着孩子的襁褓,指节泛白——我知道,她在怕那红痣被人看出端倪,那是情蛊在孩童身上留下的印记,像朵开在皮肉上的花。陆既白是傍晚才到的。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道袍,背着个旧布包,见了我就往丹房拽。“师兄,我找到了师父留的东西。”他掀开布包,里面露出面铜镜,镜面蒙着层灰,边缘的云纹却依旧清晰,“师父信上特意嘱咐,若你被情蛊缠得脱不开身,就把这‘溯缘镜’给你。他说你得知道前因,才能解这三世结。”我捏着铜镜的边缘,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爬上来,像极了阿岚第一次攥住我手腕时的温度。“师父还说什么了?
”“他说,”陆既白压低声音,往门外瞟了眼,“你前世欠了阿岚两条命。
这情蛊不是她要害你,是命数要你们扯平。”正说着,阿岚抱着沈念进来了。孩子睡着了,小嘴撅着,手里还攥着片天麻。“既白来了怎么不吭声?”她把孩子放在摇篮里,银镯蹭过竹编的栏杆,“我让张屠户杀了只老母鸡,炖了汤给你补补。
”陆既白的脸“腾”地红了,挠着头说:“阿岚姑娘客气了。”他偷偷往我手里塞了个纸团,又冲我使了个眼色,转身跟着阿岚出去了。纸团里是张药方,上面写着“解迷心蛊方”,旁边还有行小字:“她对我用了软蛊,七日必解,勿忧。”我捏着药方,忽然想起陆既白刚才看阿岚的眼神,带着点怯生生的敬,倒不像被蛊术控制的样子——或许,她的蛊从来都没真的想伤人。深夜宴席散了,阿岚在里屋哄沈念,我拿着溯缘镜坐在院子里。
月光洒在镜面上,映出我眼下的乌青——这些日子情蛊发作得越来越勤,尤其在沈念哭闹时,丹田处总会像被针扎似的疼。阿岚说这是“母子连心”,我却知道,是蛊虫在认亲,把这三世的牵绊,往骨血里扎得更深。我对着镜子哈了口气,用袖口擦了擦。
镜面亮起来的瞬间,突然泛起一层白雾,像苗疆山间的晨雾。雾里慢慢浮出人影,我看见自己穿着铠甲,站在城楼之上,手里的长枪染着血。“沈清源!你若开城投降,我便饶了城中老弱!”城下传来女子的喊声,清亮得像山涧水。我探身往下看,见个穿红衣的女子骑在白马上,银饰在月光下闪着冷光。她的脸模糊不清,可那双眼睛,亮得像淬了火的黑曜石——是阿岚。“妖女休要多言!”我握紧长枪,“朝廷有令,苗寨叛逆,格杀勿论!”她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哭腔:“你忘了三月前在桃花溪,是谁救了你?是谁把祖传的护心符给了你?”护心符突然在胸口发烫。那是她当年塞给我的,木牌上的苗文被我的汗浸得发深,像刻进了骨头里。有支箭擦着我的脸颊飞过,钉在城楼的柱子上,箭尾还沾着她红衣的布屑,红得像血。“放箭!”我吼着,却死死攥着护心符,指节泛白。直到她的红衣被箭雨染成更深的红,我才突然想起桃花溪的水——她说那水能洗去烦心事,可那天的血,大概是洗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