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香骨钥录姜问雪萧景珩小说完结_免费小说全本罪香骨钥录(姜问雪萧景珩)
时间: 2025-09-13 08:19:23
长信宫的铜鹤香炉里,龙涎香燃到了尽头。
姜问雪跪在偏殿的青石板上,听着殿内传来的太医们窸窣的议论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里藏着一枚银制香匙,是她昨夜特意打磨过的,勺头圆润,勺尾却锋利如刀。
太后昏迷的第三日,紫奥城的风雪总算歇了,可长信宫的气氛却比风雪天更寒。
皇后的懿旨早在昨日便传遍后宫:“凡有奇术者可献方,能救太后性命者,破格晋位。”
“民间来的野路子也敢妄议国母?”
尖利的嗓音从殿门处传来,李嬷嬷扶着门框,三角眼扫过跪在下首的姜问雪,“姜美人,你可知方才那句话,够让你这听雪轩的主子,再贬回江南喂鱼去?”
姜问雪缓缓抬头,素色宫装的领口沾着些许雪渍,是今早来请安时蹭上的。
她没看李嬷嬷那张紧绷的脸,目光落在殿内那道垂落的明黄帐幔上——太后就在那帐后,据说气息己弱得像风中残烛。
“回嬷嬷的话。”
她的声音依旧温软,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臣女不敢称‘奇术’,只是家父生前曾传下一方‘雪中春信’,专治风寒郁结之症。
当年江南瘟疫,家父用这香方救过百余百姓,臣女愿一试。”
“放肆!”
李嬷嬷猛地拔高了声音,手中的佛珠串被捻得咯吱响,“太后凤体尊贵,岂容你用民间野香亵渎?
若有差池,你十个姜问雪也不够砍头的!”
周围响起细碎的附和声。
站在人群后的沈繁枝拢了拢狐裘,嘴角噙着若有似无的笑——她倒想看看,这个敢用冷梅香丸讨好自己的江南孤女,今天怎么收场。
姜问雪却没再争辩。
她从袖中取出个巴掌大的银炉,又掏出用油纸包好的梅花蕊、沉香碎,还有一小瓶用雪水凝练的冰晶。
动作从容得像在自家院里调香,全然不顾周围投来的诧异目光。
“臣女愿立生死状。”
她将银炉放在殿中那尊鎏金麒麟鼎旁,指尖捏起梅花蕊,“若香起之后,太后半个时辰内无动静,臣女任凭处置。”
李嬷嬷还想呵斥,帐后却传来皇后疲惫的声音:“让她试试吧,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太后……” 话未说完,便被一阵压抑的抽泣打断。
姜问雪屈膝行礼,转身将银炉的炭火烧得正旺。
她先放入少许沉香碎,待青烟袅袅升起,又将梅花蕊撒入,最后滴了三滴雪水冰晶。
奇妙的是,那冰晶遇热并未化作水汽,反倒与梅蕊、沉香缠成一团,生出淡粉色的香雾来。
香雾像有了灵性,顺着帐幔的缝隙钻进去,在殿内缓缓弥漫。
起初并无异状,李嬷嬷的脸沉得能滴出水,妃嫔们也开始交头接耳,等着看姜问雪的笑话。
姜问雪却始终盯着那帐幔。
她的指尖藏在袖中,紧紧攥着那枚银匙——这“雪中春信”不仅是救命香,更是她的护身符。
父亲曾说,太后年轻时在江南避过难,最爱这梅花与雪水交融的气息,这香不仅能醒神,更能勾起旧忆,而人在回忆最深处时,往往能爆发生机。
一炷香的时间快过了。
李嬷嬷正要发作,帐内突然传来一声极轻的咳嗽。
所有人都愣住了。
紧接着,是帐幔被轻轻拨动的声音,一个苍老的、带着沙哑的嗓音响起:“这香……是谁在燃?”
李嬷嬷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太后!
您醒了?!”
姜问雪长舒一口气,袖中的银匙悄然滑落回袖口。
她垂着眼,看着那淡粉色的香雾在脚下盘旋,像极了江南春日里沾着露水的桃花瓣。
皇后率先冲进帐内,片刻后又快步走出,声音带着激动的颤抖:“快!
传太医!
太后说要见调香的人!”
姜问雪被引到帐前时,太后正靠在软枕上,脸色依旧苍白,眼神却清明了许多。
她示意姜问雪靠近,枯瘦的手抓住了她的手腕。
“这香……” 太后的目光落在银炉上,带着一丝恍惚,“像极了哀家年轻时在苏州见过的那株绿萼梅,雪落在花瓣上,就是这个味道。”
姜问雪低声道:“臣女的父亲曾说,香是记忆的引子。
太后娘娘若喜欢,臣女往后常为您调制。”
“好,好。”
太后连说了两个好字,突然看向皇后,“这姑娘心细,懂分寸,哀家瞧着喜欢。
就晋她为正六品婕妤吧,赐居听雪轩,往后……常来陪哀家说说话。”
满殿皆惊。
谁也没想到,这个入宫不过数日的江南孤女,竟能凭一炉香一步登天。
沈繁枝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姜问雪谢恩起身时,眼角的余光瞥见殿门外立着一道玄色身影。
那人背对着殿内,身形挺拔如松,手里正把玩着一个暖炉。
就在太后宣布晋位的那一刻,姜问雪清晰地听到“咔嚓”一声轻响——像是暖炉里的炭被生生捏碎了。
她心中一动,低下头,掩去眼底的锋芒。
紫奥城的风雪虽停,可这宫里的暗涌,才刚刚开始。
而她的香,不仅能救人,往后,还能杀人。
走出长信宫时,阳光正好。
姜问雪抬头望着湛蓝的天空,听着身后传来的妃嫔们或羡慕或嫉妒的议论声,轻轻抚摸着袖中的银炉。
听雪轩么?
往后,那里该不止有雪声了。
姜问雪跪在偏殿的青石板上,听着殿内传来的太医们窸窣的议论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里藏着一枚银制香匙,是她昨夜特意打磨过的,勺头圆润,勺尾却锋利如刀。
太后昏迷的第三日,紫奥城的风雪总算歇了,可长信宫的气氛却比风雪天更寒。
皇后的懿旨早在昨日便传遍后宫:“凡有奇术者可献方,能救太后性命者,破格晋位。”
“民间来的野路子也敢妄议国母?”
尖利的嗓音从殿门处传来,李嬷嬷扶着门框,三角眼扫过跪在下首的姜问雪,“姜美人,你可知方才那句话,够让你这听雪轩的主子,再贬回江南喂鱼去?”
姜问雪缓缓抬头,素色宫装的领口沾着些许雪渍,是今早来请安时蹭上的。
她没看李嬷嬷那张紧绷的脸,目光落在殿内那道垂落的明黄帐幔上——太后就在那帐后,据说气息己弱得像风中残烛。
“回嬷嬷的话。”
她的声音依旧温软,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臣女不敢称‘奇术’,只是家父生前曾传下一方‘雪中春信’,专治风寒郁结之症。
当年江南瘟疫,家父用这香方救过百余百姓,臣女愿一试。”
“放肆!”
李嬷嬷猛地拔高了声音,手中的佛珠串被捻得咯吱响,“太后凤体尊贵,岂容你用民间野香亵渎?
若有差池,你十个姜问雪也不够砍头的!”
周围响起细碎的附和声。
站在人群后的沈繁枝拢了拢狐裘,嘴角噙着若有似无的笑——她倒想看看,这个敢用冷梅香丸讨好自己的江南孤女,今天怎么收场。
姜问雪却没再争辩。
她从袖中取出个巴掌大的银炉,又掏出用油纸包好的梅花蕊、沉香碎,还有一小瓶用雪水凝练的冰晶。
动作从容得像在自家院里调香,全然不顾周围投来的诧异目光。
“臣女愿立生死状。”
她将银炉放在殿中那尊鎏金麒麟鼎旁,指尖捏起梅花蕊,“若香起之后,太后半个时辰内无动静,臣女任凭处置。”
李嬷嬷还想呵斥,帐后却传来皇后疲惫的声音:“让她试试吧,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太后……” 话未说完,便被一阵压抑的抽泣打断。
姜问雪屈膝行礼,转身将银炉的炭火烧得正旺。
她先放入少许沉香碎,待青烟袅袅升起,又将梅花蕊撒入,最后滴了三滴雪水冰晶。
奇妙的是,那冰晶遇热并未化作水汽,反倒与梅蕊、沉香缠成一团,生出淡粉色的香雾来。
香雾像有了灵性,顺着帐幔的缝隙钻进去,在殿内缓缓弥漫。
起初并无异状,李嬷嬷的脸沉得能滴出水,妃嫔们也开始交头接耳,等着看姜问雪的笑话。
姜问雪却始终盯着那帐幔。
她的指尖藏在袖中,紧紧攥着那枚银匙——这“雪中春信”不仅是救命香,更是她的护身符。
父亲曾说,太后年轻时在江南避过难,最爱这梅花与雪水交融的气息,这香不仅能醒神,更能勾起旧忆,而人在回忆最深处时,往往能爆发生机。
一炷香的时间快过了。
李嬷嬷正要发作,帐内突然传来一声极轻的咳嗽。
所有人都愣住了。
紧接着,是帐幔被轻轻拨动的声音,一个苍老的、带着沙哑的嗓音响起:“这香……是谁在燃?”
李嬷嬷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太后!
您醒了?!”
姜问雪长舒一口气,袖中的银匙悄然滑落回袖口。
她垂着眼,看着那淡粉色的香雾在脚下盘旋,像极了江南春日里沾着露水的桃花瓣。
皇后率先冲进帐内,片刻后又快步走出,声音带着激动的颤抖:“快!
传太医!
太后说要见调香的人!”
姜问雪被引到帐前时,太后正靠在软枕上,脸色依旧苍白,眼神却清明了许多。
她示意姜问雪靠近,枯瘦的手抓住了她的手腕。
“这香……” 太后的目光落在银炉上,带着一丝恍惚,“像极了哀家年轻时在苏州见过的那株绿萼梅,雪落在花瓣上,就是这个味道。”
姜问雪低声道:“臣女的父亲曾说,香是记忆的引子。
太后娘娘若喜欢,臣女往后常为您调制。”
“好,好。”
太后连说了两个好字,突然看向皇后,“这姑娘心细,懂分寸,哀家瞧着喜欢。
就晋她为正六品婕妤吧,赐居听雪轩,往后……常来陪哀家说说话。”
满殿皆惊。
谁也没想到,这个入宫不过数日的江南孤女,竟能凭一炉香一步登天。
沈繁枝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姜问雪谢恩起身时,眼角的余光瞥见殿门外立着一道玄色身影。
那人背对着殿内,身形挺拔如松,手里正把玩着一个暖炉。
就在太后宣布晋位的那一刻,姜问雪清晰地听到“咔嚓”一声轻响——像是暖炉里的炭被生生捏碎了。
她心中一动,低下头,掩去眼底的锋芒。
紫奥城的风雪虽停,可这宫里的暗涌,才刚刚开始。
而她的香,不仅能救人,往后,还能杀人。
走出长信宫时,阳光正好。
姜问雪抬头望着湛蓝的天空,听着身后传来的妃嫔们或羡慕或嫉妒的议论声,轻轻抚摸着袖中的银炉。
听雪轩么?
往后,那里该不止有雪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