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之下藏龙渊(陆明轩陆明轩)最新推荐小说_在哪看免费小说幽冥之下藏龙渊陆明轩陆明轩
时间: 2025-09-13 08:21:56
陆明轩拐进窄巷,脚步没停,背脊贴着墙根往前挪。
手里那包黑色药丸还在,药囊鼓着一角,像块烧红的炭,烫得他心口发紧。
他没回头,但眼角扫到街口卖炊饼的摊子——炉火刚熄,铁板上还冒着白气,几个路人蹲在边上啃饼,没人注意他。
可他知道,有人在看。
不是错觉。
身后人流里,有两个人走得太齐,靴底落地的节奏像一个人踩出来的。
他放慢半拍,那两人也慢;他拐弯,他们不拐,却有一道影子从对面屋檐下掠过,斜插进另一条岔道。
盯上了。
他咬住后槽牙,左手把药囊往内襟里塞了塞,右手顺势抹了把脸,把散下来的头发往耳后别。
巷子窄,两边堆着腌菜坛子和破箩筐,他侧身挤过去,指尖在墙上划了一道,留下浅灰的印子。
走到第七个岔口,他突然停住,弯腰系鞋带。
动作自然,眼角却盯着地上三道并行的影子——两个在后,一个不知何时绕到了左前方。
三面合围,训练有素。
不能再走首线。
他系好鞋,首起身,往前走了十步,猛地一拐,钻进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夹道。
墙缝里长着湿苔,脚底打滑。
他贴墙站定,屏住呼吸,听身后动静。
三息后,脚步声来了。
轻,但没停。
对方知道他察觉了,却不撤。
行啊,玩阴的是吧?
他从怀里摸出一小包石灰粉,捏在指间,然后突然往前冲,借着一堆晾晒的麻布遮身,三步并两步蹿到街口。
早市正热闹,挑担的、拉车的挤成一团。
他把素布短衫反穿,原本洗得发白的正面翻到外面,颜色一变,整个人看起来像换了个人。
接着他矮身,从一辆运炭的板车底下爬过,蹭了一身黑灰,起身时正好混进一队挑粪的苦力。
粪桶晃荡,臭气熏天,没人愿意靠近。
他低着头,跟着队伍绕了三条街,穿过一座石桥,从桥洞底下钻出来时,身后再没人跟。
桥洞石壁潮湿,他顺手扶了一把,指尖触到刻痕。
抬头一看,半个弯月嵌在青石上,刀口还新,像是刚刻的。
他盯着那符号,没说话,只把石灰粉残渣抹在符号边缘,转身就走。
——和药单上的水印一样,和烧纸的焦痕一样。
不是巧合。
是标记。
他攥紧药囊,往城西破庙走。
那是他临时落脚的地方,墙塌了一角,没人愿意住。
推门进去时,地上那盏油灯还在,火苗歪着,像是被风吹过。
他反手关门,插上木栓,从床底拖出一个旧木盘,把药丸放上去。
光从破窗照进来,药丸表面那层哑光泛着死气,像凝固的血块。
他捏起一粒,指腹搓了搓,苦味钻进鼻腔,喉咙下意识发紧。
这味儿不对。
不光是乌头碱和砒霜,还有别的。
他从包袱里翻出研磨器,刚把药丸放上去,手指还没压下去——“嗖!”
一支黑羽短箭破窗而入,钉进木盘正中,箭尾嗡嗡震颤。
他手一抖,药丸滚进袖袋。
第二箭紧跟着射来,首取面门。
他翻身扑倒,顺手掀桌,木桌翻倒砸地,箭头擦着耳侧钉进土墙。
第三箭从窗缝斜射,奔心口而来。
他滚到墙角,脚蹬墙根,整个人贴地滑出两尺,箭头扎进他刚才坐的位置,离心口不到三寸。
箭没再射。
外头静了。
他靠墙蹲着,呼吸压到最轻,耳朵听着窗外。
树梢没动,风也没起。
对方在等,等他露头,等他慌。
他没动。
从墙缝抠出一把石灰粉,轻轻吹向门口。
粉尘飘散,落地时纹丝不动——没人进来。
好,还在外头守。
他慢慢挪到床边,从床底暗格摸出银针和试毒纸。
药丸还在袖袋里,他用针尖挑出一点碎屑,按在纸上。
纸面慢慢泛出青黑,边缘带紫,像是被火烧过。
这毒……他见过。
不是江湖常见的砒霜鹤顶红,也不是五步断肠散。
这颜色,这反应,像极了宫里禁用的“牵机引”——但牵机引早被禁了三十年,配方失传,怎么还会出现在街头的饼里?
他盯着试毒纸,手指无意识摩挲下巴。
井底伙计嘴角流黑血,指甲断裂,十指蜷缩——全是牵机引发作的征兆。
药铺伙计烧焦的纸上有残月,药单上有残月,桥洞石壁上也有残月。
这帮人用同一种标记,传同一种令,下同一种毒。
他们怕这药被验出来。
所以灭口。
所以他现在不能留。
他把试毒纸撕碎,塞进嘴里嚼烂咽下,然后把剩余药丸分成两份。
一份用油纸包好,塞进鞋垫夹层;另一份混进药囊里的止咳散罐子,盖上盖子摇匀。
刚做完,窗外树影一晃。
他抬头,看见一根枯枝被压弯,又弹回原位。
枝后没人,可他清楚,刚才那儿站过一个。
他吹灭油灯,蹲在窗后,盯着外头。
半炷香过去,再没动静。
他摸了摸腰间的布条——那是从井里爬上来时缠的,还在。
确认药囊、银针、石灰粉都在身上,他轻轻拔掉门栓,侧身溜出破庙。
天快中午,街上人多了起来。
他低着头,往城南走。
那儿有家老医馆,老板是他早年救过的人,虽不算深交,但能借个屋檐躲两天。
走到第三个路口,他忽然停住。
路边水沟里,半片黑布卡在石缝间,边角绣着暗纹——是前头那座桥洞附近才有的青石碎。
他蹲下,用银针挑起布角。
布是厚料,耐刮,常穿这种衣裳的,不是苦力,就是练家子。
他把布片塞进药囊,继续往前走。
医馆在巷子深处,门面不大,挂着褪色的“济世堂”匾。
他刚走到门口,正要抬手敲门,眼角忽然扫到对面屋檐。
一根绳子垂下来,极细,几乎看不见,连着两片瓦之间的缝隙。
绳尾晃了晃,像是刚被人松手。
他没敲门。
转身就走。
绕到巷尾,他拐进一间废弃的柴房,从后窗翻进去,趴在窗缝往外看。
一刻钟后,两个挑水的汉子路过医馆门口,放下水桶,低声说了句什么,然后走进去。
不到半盏茶工夫,两人出来,水桶空了,但肩上多了点灰。
不是来送水的。
是来探路的。
他靠墙坐下,从鞋垫夹层摸出那包药丸,盯着看了很久。
这帮人不光会追踪,还会设局。
连他想去哪儿,都算准了。
他把药丸重新包好,塞回夹层,从怀里取出那张烧焦的纸。
残月还在,半个“令”字也还在。
他用指甲在“令”字下面划了一道,又在残月旁边点了个点。
然后他站起身,吹了口气,把纸片扔进角落的破陶罐,划火折子点着。
火光一闪,纸片卷边烧黑。
他转身,从柴房后门出去,往北城走。
北城有家骡马市,人杂,路多,最容易甩人。
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踩实了。
路过一个卖膏药的摊子时,摊主抬头看了他一眼,咧嘴一笑:“这位爷,腿疼不?
新熬的狗皮膏,贴了 guaranteed 好——”陆明轩脚步一顿。
那词不对劲。
不是这儿该有的话。
手里那包黑色药丸还在,药囊鼓着一角,像块烧红的炭,烫得他心口发紧。
他没回头,但眼角扫到街口卖炊饼的摊子——炉火刚熄,铁板上还冒着白气,几个路人蹲在边上啃饼,没人注意他。
可他知道,有人在看。
不是错觉。
身后人流里,有两个人走得太齐,靴底落地的节奏像一个人踩出来的。
他放慢半拍,那两人也慢;他拐弯,他们不拐,却有一道影子从对面屋檐下掠过,斜插进另一条岔道。
盯上了。
他咬住后槽牙,左手把药囊往内襟里塞了塞,右手顺势抹了把脸,把散下来的头发往耳后别。
巷子窄,两边堆着腌菜坛子和破箩筐,他侧身挤过去,指尖在墙上划了一道,留下浅灰的印子。
走到第七个岔口,他突然停住,弯腰系鞋带。
动作自然,眼角却盯着地上三道并行的影子——两个在后,一个不知何时绕到了左前方。
三面合围,训练有素。
不能再走首线。
他系好鞋,首起身,往前走了十步,猛地一拐,钻进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夹道。
墙缝里长着湿苔,脚底打滑。
他贴墙站定,屏住呼吸,听身后动静。
三息后,脚步声来了。
轻,但没停。
对方知道他察觉了,却不撤。
行啊,玩阴的是吧?
他从怀里摸出一小包石灰粉,捏在指间,然后突然往前冲,借着一堆晾晒的麻布遮身,三步并两步蹿到街口。
早市正热闹,挑担的、拉车的挤成一团。
他把素布短衫反穿,原本洗得发白的正面翻到外面,颜色一变,整个人看起来像换了个人。
接着他矮身,从一辆运炭的板车底下爬过,蹭了一身黑灰,起身时正好混进一队挑粪的苦力。
粪桶晃荡,臭气熏天,没人愿意靠近。
他低着头,跟着队伍绕了三条街,穿过一座石桥,从桥洞底下钻出来时,身后再没人跟。
桥洞石壁潮湿,他顺手扶了一把,指尖触到刻痕。
抬头一看,半个弯月嵌在青石上,刀口还新,像是刚刻的。
他盯着那符号,没说话,只把石灰粉残渣抹在符号边缘,转身就走。
——和药单上的水印一样,和烧纸的焦痕一样。
不是巧合。
是标记。
他攥紧药囊,往城西破庙走。
那是他临时落脚的地方,墙塌了一角,没人愿意住。
推门进去时,地上那盏油灯还在,火苗歪着,像是被风吹过。
他反手关门,插上木栓,从床底拖出一个旧木盘,把药丸放上去。
光从破窗照进来,药丸表面那层哑光泛着死气,像凝固的血块。
他捏起一粒,指腹搓了搓,苦味钻进鼻腔,喉咙下意识发紧。
这味儿不对。
不光是乌头碱和砒霜,还有别的。
他从包袱里翻出研磨器,刚把药丸放上去,手指还没压下去——“嗖!”
一支黑羽短箭破窗而入,钉进木盘正中,箭尾嗡嗡震颤。
他手一抖,药丸滚进袖袋。
第二箭紧跟着射来,首取面门。
他翻身扑倒,顺手掀桌,木桌翻倒砸地,箭头擦着耳侧钉进土墙。
第三箭从窗缝斜射,奔心口而来。
他滚到墙角,脚蹬墙根,整个人贴地滑出两尺,箭头扎进他刚才坐的位置,离心口不到三寸。
箭没再射。
外头静了。
他靠墙蹲着,呼吸压到最轻,耳朵听着窗外。
树梢没动,风也没起。
对方在等,等他露头,等他慌。
他没动。
从墙缝抠出一把石灰粉,轻轻吹向门口。
粉尘飘散,落地时纹丝不动——没人进来。
好,还在外头守。
他慢慢挪到床边,从床底暗格摸出银针和试毒纸。
药丸还在袖袋里,他用针尖挑出一点碎屑,按在纸上。
纸面慢慢泛出青黑,边缘带紫,像是被火烧过。
这毒……他见过。
不是江湖常见的砒霜鹤顶红,也不是五步断肠散。
这颜色,这反应,像极了宫里禁用的“牵机引”——但牵机引早被禁了三十年,配方失传,怎么还会出现在街头的饼里?
他盯着试毒纸,手指无意识摩挲下巴。
井底伙计嘴角流黑血,指甲断裂,十指蜷缩——全是牵机引发作的征兆。
药铺伙计烧焦的纸上有残月,药单上有残月,桥洞石壁上也有残月。
这帮人用同一种标记,传同一种令,下同一种毒。
他们怕这药被验出来。
所以灭口。
所以他现在不能留。
他把试毒纸撕碎,塞进嘴里嚼烂咽下,然后把剩余药丸分成两份。
一份用油纸包好,塞进鞋垫夹层;另一份混进药囊里的止咳散罐子,盖上盖子摇匀。
刚做完,窗外树影一晃。
他抬头,看见一根枯枝被压弯,又弹回原位。
枝后没人,可他清楚,刚才那儿站过一个。
他吹灭油灯,蹲在窗后,盯着外头。
半炷香过去,再没动静。
他摸了摸腰间的布条——那是从井里爬上来时缠的,还在。
确认药囊、银针、石灰粉都在身上,他轻轻拔掉门栓,侧身溜出破庙。
天快中午,街上人多了起来。
他低着头,往城南走。
那儿有家老医馆,老板是他早年救过的人,虽不算深交,但能借个屋檐躲两天。
走到第三个路口,他忽然停住。
路边水沟里,半片黑布卡在石缝间,边角绣着暗纹——是前头那座桥洞附近才有的青石碎。
他蹲下,用银针挑起布角。
布是厚料,耐刮,常穿这种衣裳的,不是苦力,就是练家子。
他把布片塞进药囊,继续往前走。
医馆在巷子深处,门面不大,挂着褪色的“济世堂”匾。
他刚走到门口,正要抬手敲门,眼角忽然扫到对面屋檐。
一根绳子垂下来,极细,几乎看不见,连着两片瓦之间的缝隙。
绳尾晃了晃,像是刚被人松手。
他没敲门。
转身就走。
绕到巷尾,他拐进一间废弃的柴房,从后窗翻进去,趴在窗缝往外看。
一刻钟后,两个挑水的汉子路过医馆门口,放下水桶,低声说了句什么,然后走进去。
不到半盏茶工夫,两人出来,水桶空了,但肩上多了点灰。
不是来送水的。
是来探路的。
他靠墙坐下,从鞋垫夹层摸出那包药丸,盯着看了很久。
这帮人不光会追踪,还会设局。
连他想去哪儿,都算准了。
他把药丸重新包好,塞回夹层,从怀里取出那张烧焦的纸。
残月还在,半个“令”字也还在。
他用指甲在“令”字下面划了一道,又在残月旁边点了个点。
然后他站起身,吹了口气,把纸片扔进角落的破陶罐,划火折子点着。
火光一闪,纸片卷边烧黑。
他转身,从柴房后门出去,往北城走。
北城有家骡马市,人杂,路多,最容易甩人。
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踩实了。
路过一个卖膏药的摊子时,摊主抬头看了他一眼,咧嘴一笑:“这位爷,腿疼不?
新熬的狗皮膏,贴了 guaranteed 好——”陆明轩脚步一顿。
那词不对劲。
不是这儿该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