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我的反派男友(萧玦沈清辞)完结版小说推荐_最新完结小说推荐快穿我的反派男友萧玦沈清辞
时间: 2025-09-13 08:26:49
所写的一切都是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这是瞎写的把自己的胡思乱想写下来了,不喜欢可以退出,喜欢的宝宝请给个免费礼物谢谢了如有不对的地方可以指出我可以在改。
这都是虚构的。
沈清辞在黑暗中醒来,她依稀记得自己己经死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在哪里。
只要绑定系统,我就可以让你复活然后还可以实现你的一个愿望。
沈清辞心想只要复活就可以了,自己刚中了五百万的彩票还没有花出去怎么可以呢?
我同意绑定系统。
系统绑定中己加载全部系统绑定成功宿主我们的任务就是拯救世界防止反派毁灭世界完成原主的心愿好了宿主请做好准备己到达新世界沈清辞在一阵刺骨的寒意里睁开眼时,鼻尖还萦绕着廉价草药和潮湿霉味混合的古怪气息。
她动了动手指,只觉得浑身骨头像是被拆开重装过一般,每一寸都在叫嚣着酸痛,尤其是胸口,像是压了块巨石,连呼吸都带着滞涩的疼。
系统下回到新世界可不可以慢一点这样怎么感觉全身疼痛。
“您好啊,宿主!
我是快穿系统 007,非常荣幸能够为您服务哦!
在这个世界里,您的任务身份是大靖王朝的寒门书生沈清辞呢,今年才 19 岁哦,而且还是未婚状态呢!
不过有点可惜的是,原主因为感染了风寒,进而引发了严重的肺疾,最终在昨夜子时不幸病逝了所以宿主你才会感觉有点疼痛。
不过别担心啦,您己经成功地接收了她的身体以及一部分记忆哦,这样您就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新身份啦!”
这是一间京城最偏僻的客栈厢房,低矮的屋顶漏着风,窗户纸破了个洞,寒风卷着雪沫子往里灌。
桌上摆着半块发硬的窝头和一碗早己凉透的米粥,旁边堆着一摞泛黄的书卷,最上面那本《论语》的封皮都快被翻烂了,边角处还沾着干涸的药渍。
原主沈清辞的记忆碎片断断续续涌入脑海:出身江南寒门,父母早亡,靠着乡邻接济和自己抄书攒下的银子才凑够路费来京城赶考。
他性子怯懦,体弱多病,却有着过目不忘的天赋,本以为能凭科举改变命运,没承想刚到京城就染了风寒,一病不起,最终没能撑到殿试那一天。
“主线任务:代替沈清辞完成科举,至少考取进士功名,改变其‘名落孙山、客死他乡’的悲剧结局。
支线任务:接近摄政王萧玦,观察并修正其黑化线,避免世界走向‘权臣篡位、天下大乱’的崩坏结局。
任务成功奖励:积分5000007的话让沈清辞皱了皱眉。
修正反派黑化线?
这可不是容易的事。
她翻找原主的记忆,关于那位摄政王萧玦的描述少得可怜,只知道他是先皇的弟弟,当今小皇帝的皇叔,年仅二十七岁就权倾朝野,手握兵权,朝堂上一半的官员都是他的人。
传闻他性情阴鸷,手段狠辣,三年前平定藩王叛乱时,曾一夜之间斩杀叛军降兵三千,连妇孺都没放过,人送外号“活阎王”。
这样的人,要怎么“修正”?
沈清辞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先不说接近他有多难,光是“女扮男装”这一点,就己经埋了个大雷。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现在的身体——沈清辞本就身形单薄,骨架纤细,皮肤白皙,若不是喉结处有细微的凸起(那还是原主发育时营养不良导致的不明显特征),换上女装说是个清秀姑娘也有人信。
“系统,有没有能掩饰性别特征的道具?
比如束胸带、变声丸之类的?”
沈清辞在脑海里问道。
“检测到宿主需求,可兑换‘伪装套装’:透气束胸(隐藏胸部曲线,无束缚感)、声线调整贴(贴于喉间,可使声音维持低沉男声,持续72小时)、体质强化剂(初级,提升身体抵抗力,缓解原主肺疾症状)。
兑换需消耗积分100,是否确认兑换?”
“确认。”
沈清辞毫不犹豫。
现在积分虽少,但保命和完成任务才是首要的。
下一秒,她手中就多了个巴掌大的锦盒,里面装着束胸、银色的声线贴,还有一小瓶淡蓝色的药剂。
她先喝了体质强化剂,一股暖意顺着喉咙滑下,瞬间驱散了身体里的寒意,胸口的滞涩感也减轻了不少。
接着她关上门,褪去外衣,换上束胸——果然如系统所说,完全没有勒紧的不适感,原本微微隆起的胸部被平整地收了回去,穿上原主那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后,整个人看起来就是个瘦弱的书生。
最后她将声线贴贴在喉间,试着开口说了句话:“在下沈清辞。”
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少年人变声期特有的青涩,完全听不出女声的痕迹。
沈清辞满意地点点头,又对着铜镜整理了发型——原主留着及腰的长发,她将头发束成发髻,用一根木簪固定住,额前留了些碎发,遮住了过于清秀的眉眼,再配上一身洗得发白的长衫,倒真有几分寒门书生的落魄与文雅。
接下来的三天,沈清辞一边调理身体,一边恶补这个世界的科举知识。
原主的记忆里有不少西书五经的内容,但关于策论的部分却很薄弱——毕竟原主只是死记硬背,却不懂如何结合时政提出见解。
而殿试的重点,恰恰是策论。
沈清辞翻出原主准备的策论草稿,上面写的都是些陈词滥调,比如“重农抑商独尊儒术”,完全没有新意。
她摇了摇头,开始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其他古代世界的治国经验。
这个大靖王朝,表面上国泰民安,实则内忧外患:北方有匈奴频繁骚扰边境,南方洪涝灾害不断,朝堂上萧玦独揽大权,小皇帝形同虚设,官员腐败现象严重……这些都是可以切入的点。
她拿起笔,沾了沾墨,在宣纸上写下策论的标题:《论边防、民生与君臣共治》。
开头先引经据典,点明“天下之患,不在外而在内”,接着分三个部分展开:一是建议在边境实行“屯田制”,让士兵自给自足,同时招募流民开垦荒地,既加强边防,又解决流民问题;二是提出改革赋税制度,按土地肥沃程度征税,减轻农民负担,同时鼓励商业发展,增加国库收入;三是主张“君臣共治”,提醒小皇帝亲政,限制摄政王的权力,避免权臣专权。
写完后,沈清辞通读了一遍,觉得逻辑清晰,论点明确,既不会过于激进触怒萧玦,又能展现出自己的才智,应该能在殿试中脱颖而出。
很快就到了殿试的日子。
沈清辞跟着其他考生一起进入皇宫,穿过层层宫阙,最终来到了金銮殿外。
殿内庄严肃穆,小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约莫七八岁的年纪,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拘谨。
而在龙椅左侧的位置,坐着一个身穿玄色朝服的男子——想必就是摄政王萧玦了。
沈清辞下意识地抬眼望去,只一眼,便有些失神。
那是个极其英俊的男人,剑眉入鬓,鼻梁高挺,薄唇紧抿,一双桃花眼却透着彻骨的冰冷,仿佛能将人的心思都看穿。
他穿着绣着五爪金龙的玄色朝服,腰间系着玉带,玉带上挂着一枚成色极好的墨玉扳指,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正漫不经心地敲击着桌面,每一次敲击,都像是敲在众人心上,让殿内的气氛更加凝重。
“宣考生进殿!”
太监尖利的声音响起,打断了沈清辞的思绪。
考生们依次进入殿内,跪下行礼。
沈清辞排在最后一个,轮到她时,她深吸一口气,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殿内,屈膝跪地:“草民沈清辞,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的声音经过声线贴的调整,低沉而清晰,没有丝毫颤抖。
小皇帝怯生生地看了萧玦一眼,见他没有说话,才结结巴巴地说:“平、平身吧。
今日殿试,题目是‘治国之道’,尔等可畅所欲言。”
考生们纷纷呈上自己的策论,林晚也将早己准备好的策论递了上去。
太监将策论一一呈给小皇帝和萧玦,小皇帝只是随意翻了翻,便递给了身边的大臣,而萧玦则接过策论,慢慢翻阅起来。
沈清辞站在原地,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萧玦的反应。
他翻到前面考生的策论时,脸上没什么表情,显然是觉得平淡无奇。
可当他翻到沈清辞的策论时,手指顿了顿,眉头微挑,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上下打量了她一番。
眼前的书生身形单薄,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脸色有些苍白,像是常年体弱多病的样子,可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怯意,与他身上的落魄气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说,要在边境实行‘屯田制’?”
萧玦开口了,声音低沉磁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北方边境土地贫瘠,气候恶劣,士兵屯田,怕是难以存活吧?”
沈清辞早有准备,从容不迫地回答:“回王爷,草民以为,边境土地虽贫瘠,但并非不可开垦。
可先派农技人员前往边境,教导士兵种植耐寒耐旱的作物,如粟、麦等;同时修建水利设施,引河水灌溉农田。
此外,招募流民屯田,可给予他们免赋税三年的优惠,既能解决流民问题,又能增加粮食产量。
如此一来,士兵既能自给自足,又能保卫边境,一举两得。”
萧玦又问:“那你说的‘君臣共治’,是觉得本王权力过大,碍着陛下亲政了?”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向沈清辞。
谁都知道,萧玦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提“限制他的权力”,之前有个御史因为弹劾他专权,被他下令杖责八十,贬到了蛮荒之地,至今生死不明。
沈清辞心中一紧,知道这是个坎,若是回答不好,别说考取功名,恐怕连小命都保不住。
她定了定神,缓缓说道:“王爷误会了。
草民所说的‘君臣共治’,并非是要限制王爷的权力,而是希望王爷能辅佐陛下,教导陛下治国之道。
陛下年幼,需要王爷这样的忠臣良将辅佐,待陛下长大成人,能够独当一面时,王爷再将权力交还给陛下,如此,既能保证朝堂稳定,又能彰显王爷的忠心,岂不是美事一桩?”
这番话既给足了萧玦面子,又委婉地表达了“权力终将归还皇帝”的意思,既不激进,又不失原则。
萧玦盯着沈清辞看了许久,桃花眼里的冰冷渐渐褪去,多了几分探究和……一丝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兴趣。
他见过太多阿谀奉承、胆小怕事的书生,像沈清辞这样,既有才学,又有胆量,还懂得说话分寸的人,倒是少见。
“说得好。”
萧玦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容,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陛下,依本王看,这沈清辞的策论见解独到,条理清晰,可列为状元。”
小皇帝本就对萧玦言听计从,闻言立刻点头:“就依皇叔所言,赐沈清辞为状元!”
沈清辞心中一喜,连忙跪地谢恩:“草民沈清辞,谢陛下恩典!
谢王爷厚爱!”
走出金銮殿时,雪己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皇宫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沈清辞抬头望着天空,深吸了一口气——第一步,成功了。
她不仅考取了状元,还引起了摄政王萧玦的注意,接下来,就是要完成支线任务,接近他,修正他的黑化线。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在她转身离开的那一刻,金銮殿内,萧玦正透过窗户,目光追随着她的身影,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墨玉扳指,桃花眼里闪过一丝连他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异样情愫。
“王爷,您看这沈状元……”旁边的太监小心翼翼地问道。
萧玦收回目光,淡淡地说:“把他的资料整理好,送到本王府上。
另外,传本王命令,明日早朝,宣沈清辞觐见,任命他为翰林院修撰,随侍陛下左右。”
“是,奴才这就去办。”
萧玦重新看向桌上的策论,指尖落在“沈清辞”三个字上,轻轻摩挲着,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个沈清辞,倒是个有趣的人。
我这是瞎写的把自己的胡思乱想写下来了,不喜欢可以退出,喜欢的宝宝请给个免费礼物谢谢了如有不对的地方可以指出我可以在改。
这都是虚构的。
沈清辞在黑暗中醒来,她依稀记得自己己经死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在哪里。
只要绑定系统,我就可以让你复活然后还可以实现你的一个愿望。
沈清辞心想只要复活就可以了,自己刚中了五百万的彩票还没有花出去怎么可以呢?
我同意绑定系统。
系统绑定中己加载全部系统绑定成功宿主我们的任务就是拯救世界防止反派毁灭世界完成原主的心愿好了宿主请做好准备己到达新世界沈清辞在一阵刺骨的寒意里睁开眼时,鼻尖还萦绕着廉价草药和潮湿霉味混合的古怪气息。
她动了动手指,只觉得浑身骨头像是被拆开重装过一般,每一寸都在叫嚣着酸痛,尤其是胸口,像是压了块巨石,连呼吸都带着滞涩的疼。
系统下回到新世界可不可以慢一点这样怎么感觉全身疼痛。
“您好啊,宿主!
我是快穿系统 007,非常荣幸能够为您服务哦!
在这个世界里,您的任务身份是大靖王朝的寒门书生沈清辞呢,今年才 19 岁哦,而且还是未婚状态呢!
不过有点可惜的是,原主因为感染了风寒,进而引发了严重的肺疾,最终在昨夜子时不幸病逝了所以宿主你才会感觉有点疼痛。
不过别担心啦,您己经成功地接收了她的身体以及一部分记忆哦,这样您就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新身份啦!”
这是一间京城最偏僻的客栈厢房,低矮的屋顶漏着风,窗户纸破了个洞,寒风卷着雪沫子往里灌。
桌上摆着半块发硬的窝头和一碗早己凉透的米粥,旁边堆着一摞泛黄的书卷,最上面那本《论语》的封皮都快被翻烂了,边角处还沾着干涸的药渍。
原主沈清辞的记忆碎片断断续续涌入脑海:出身江南寒门,父母早亡,靠着乡邻接济和自己抄书攒下的银子才凑够路费来京城赶考。
他性子怯懦,体弱多病,却有着过目不忘的天赋,本以为能凭科举改变命运,没承想刚到京城就染了风寒,一病不起,最终没能撑到殿试那一天。
“主线任务:代替沈清辞完成科举,至少考取进士功名,改变其‘名落孙山、客死他乡’的悲剧结局。
支线任务:接近摄政王萧玦,观察并修正其黑化线,避免世界走向‘权臣篡位、天下大乱’的崩坏结局。
任务成功奖励:积分5000007的话让沈清辞皱了皱眉。
修正反派黑化线?
这可不是容易的事。
她翻找原主的记忆,关于那位摄政王萧玦的描述少得可怜,只知道他是先皇的弟弟,当今小皇帝的皇叔,年仅二十七岁就权倾朝野,手握兵权,朝堂上一半的官员都是他的人。
传闻他性情阴鸷,手段狠辣,三年前平定藩王叛乱时,曾一夜之间斩杀叛军降兵三千,连妇孺都没放过,人送外号“活阎王”。
这样的人,要怎么“修正”?
沈清辞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先不说接近他有多难,光是“女扮男装”这一点,就己经埋了个大雷。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现在的身体——沈清辞本就身形单薄,骨架纤细,皮肤白皙,若不是喉结处有细微的凸起(那还是原主发育时营养不良导致的不明显特征),换上女装说是个清秀姑娘也有人信。
“系统,有没有能掩饰性别特征的道具?
比如束胸带、变声丸之类的?”
沈清辞在脑海里问道。
“检测到宿主需求,可兑换‘伪装套装’:透气束胸(隐藏胸部曲线,无束缚感)、声线调整贴(贴于喉间,可使声音维持低沉男声,持续72小时)、体质强化剂(初级,提升身体抵抗力,缓解原主肺疾症状)。
兑换需消耗积分100,是否确认兑换?”
“确认。”
沈清辞毫不犹豫。
现在积分虽少,但保命和完成任务才是首要的。
下一秒,她手中就多了个巴掌大的锦盒,里面装着束胸、银色的声线贴,还有一小瓶淡蓝色的药剂。
她先喝了体质强化剂,一股暖意顺着喉咙滑下,瞬间驱散了身体里的寒意,胸口的滞涩感也减轻了不少。
接着她关上门,褪去外衣,换上束胸——果然如系统所说,完全没有勒紧的不适感,原本微微隆起的胸部被平整地收了回去,穿上原主那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后,整个人看起来就是个瘦弱的书生。
最后她将声线贴贴在喉间,试着开口说了句话:“在下沈清辞。”
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少年人变声期特有的青涩,完全听不出女声的痕迹。
沈清辞满意地点点头,又对着铜镜整理了发型——原主留着及腰的长发,她将头发束成发髻,用一根木簪固定住,额前留了些碎发,遮住了过于清秀的眉眼,再配上一身洗得发白的长衫,倒真有几分寒门书生的落魄与文雅。
接下来的三天,沈清辞一边调理身体,一边恶补这个世界的科举知识。
原主的记忆里有不少西书五经的内容,但关于策论的部分却很薄弱——毕竟原主只是死记硬背,却不懂如何结合时政提出见解。
而殿试的重点,恰恰是策论。
沈清辞翻出原主准备的策论草稿,上面写的都是些陈词滥调,比如“重农抑商独尊儒术”,完全没有新意。
她摇了摇头,开始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其他古代世界的治国经验。
这个大靖王朝,表面上国泰民安,实则内忧外患:北方有匈奴频繁骚扰边境,南方洪涝灾害不断,朝堂上萧玦独揽大权,小皇帝形同虚设,官员腐败现象严重……这些都是可以切入的点。
她拿起笔,沾了沾墨,在宣纸上写下策论的标题:《论边防、民生与君臣共治》。
开头先引经据典,点明“天下之患,不在外而在内”,接着分三个部分展开:一是建议在边境实行“屯田制”,让士兵自给自足,同时招募流民开垦荒地,既加强边防,又解决流民问题;二是提出改革赋税制度,按土地肥沃程度征税,减轻农民负担,同时鼓励商业发展,增加国库收入;三是主张“君臣共治”,提醒小皇帝亲政,限制摄政王的权力,避免权臣专权。
写完后,沈清辞通读了一遍,觉得逻辑清晰,论点明确,既不会过于激进触怒萧玦,又能展现出自己的才智,应该能在殿试中脱颖而出。
很快就到了殿试的日子。
沈清辞跟着其他考生一起进入皇宫,穿过层层宫阙,最终来到了金銮殿外。
殿内庄严肃穆,小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约莫七八岁的年纪,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拘谨。
而在龙椅左侧的位置,坐着一个身穿玄色朝服的男子——想必就是摄政王萧玦了。
沈清辞下意识地抬眼望去,只一眼,便有些失神。
那是个极其英俊的男人,剑眉入鬓,鼻梁高挺,薄唇紧抿,一双桃花眼却透着彻骨的冰冷,仿佛能将人的心思都看穿。
他穿着绣着五爪金龙的玄色朝服,腰间系着玉带,玉带上挂着一枚成色极好的墨玉扳指,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正漫不经心地敲击着桌面,每一次敲击,都像是敲在众人心上,让殿内的气氛更加凝重。
“宣考生进殿!”
太监尖利的声音响起,打断了沈清辞的思绪。
考生们依次进入殿内,跪下行礼。
沈清辞排在最后一个,轮到她时,她深吸一口气,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殿内,屈膝跪地:“草民沈清辞,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的声音经过声线贴的调整,低沉而清晰,没有丝毫颤抖。
小皇帝怯生生地看了萧玦一眼,见他没有说话,才结结巴巴地说:“平、平身吧。
今日殿试,题目是‘治国之道’,尔等可畅所欲言。”
考生们纷纷呈上自己的策论,林晚也将早己准备好的策论递了上去。
太监将策论一一呈给小皇帝和萧玦,小皇帝只是随意翻了翻,便递给了身边的大臣,而萧玦则接过策论,慢慢翻阅起来。
沈清辞站在原地,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萧玦的反应。
他翻到前面考生的策论时,脸上没什么表情,显然是觉得平淡无奇。
可当他翻到沈清辞的策论时,手指顿了顿,眉头微挑,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上下打量了她一番。
眼前的书生身形单薄,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脸色有些苍白,像是常年体弱多病的样子,可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怯意,与他身上的落魄气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说,要在边境实行‘屯田制’?”
萧玦开口了,声音低沉磁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北方边境土地贫瘠,气候恶劣,士兵屯田,怕是难以存活吧?”
沈清辞早有准备,从容不迫地回答:“回王爷,草民以为,边境土地虽贫瘠,但并非不可开垦。
可先派农技人员前往边境,教导士兵种植耐寒耐旱的作物,如粟、麦等;同时修建水利设施,引河水灌溉农田。
此外,招募流民屯田,可给予他们免赋税三年的优惠,既能解决流民问题,又能增加粮食产量。
如此一来,士兵既能自给自足,又能保卫边境,一举两得。”
萧玦又问:“那你说的‘君臣共治’,是觉得本王权力过大,碍着陛下亲政了?”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向沈清辞。
谁都知道,萧玦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提“限制他的权力”,之前有个御史因为弹劾他专权,被他下令杖责八十,贬到了蛮荒之地,至今生死不明。
沈清辞心中一紧,知道这是个坎,若是回答不好,别说考取功名,恐怕连小命都保不住。
她定了定神,缓缓说道:“王爷误会了。
草民所说的‘君臣共治’,并非是要限制王爷的权力,而是希望王爷能辅佐陛下,教导陛下治国之道。
陛下年幼,需要王爷这样的忠臣良将辅佐,待陛下长大成人,能够独当一面时,王爷再将权力交还给陛下,如此,既能保证朝堂稳定,又能彰显王爷的忠心,岂不是美事一桩?”
这番话既给足了萧玦面子,又委婉地表达了“权力终将归还皇帝”的意思,既不激进,又不失原则。
萧玦盯着沈清辞看了许久,桃花眼里的冰冷渐渐褪去,多了几分探究和……一丝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兴趣。
他见过太多阿谀奉承、胆小怕事的书生,像沈清辞这样,既有才学,又有胆量,还懂得说话分寸的人,倒是少见。
“说得好。”
萧玦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容,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陛下,依本王看,这沈清辞的策论见解独到,条理清晰,可列为状元。”
小皇帝本就对萧玦言听计从,闻言立刻点头:“就依皇叔所言,赐沈清辞为状元!”
沈清辞心中一喜,连忙跪地谢恩:“草民沈清辞,谢陛下恩典!
谢王爷厚爱!”
走出金銮殿时,雪己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皇宫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沈清辞抬头望着天空,深吸了一口气——第一步,成功了。
她不仅考取了状元,还引起了摄政王萧玦的注意,接下来,就是要完成支线任务,接近他,修正他的黑化线。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在她转身离开的那一刻,金銮殿内,萧玦正透过窗户,目光追随着她的身影,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墨玉扳指,桃花眼里闪过一丝连他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异样情愫。
“王爷,您看这沈状元……”旁边的太监小心翼翼地问道。
萧玦收回目光,淡淡地说:“把他的资料整理好,送到本王府上。
另外,传本王命令,明日早朝,宣沈清辞觐见,任命他为翰林院修撰,随侍陛下左右。”
“是,奴才这就去办。”
萧玦重新看向桌上的策论,指尖落在“沈清辞”三个字上,轻轻摩挲着,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个沈清辞,倒是个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