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尖兵:从列兵到战王林锐赵小黑小说免费阅读无弹窗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铁血尖兵:从列兵到战王(林锐赵小黑)
时间: 2025-09-13 08:30:56
“今天,擦枪!”
班长郑虎面前的长条桌上,摆放着几支分解开的、黝黑锃亮的金属造物。
枪油和金属特有的冰冷气味弥漫在宿舍里,取代了往日汗水和肥皂的味道。
新兵们的眼睛瞬间亮了,前一天队列和内务带来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就连一首为叠被子发愁的赵小黑,也伸长了脖子,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
“这是咱们的‘老伙计’,95式自动步枪。”
郑虎拿起一个枪机组件,动作轻柔而熟练,像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它比你们的老婆还亲!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
他开始讲解枪支的各个部件名称、功能、工作原理。
从枪管、导气装置、护盖、枪机、复进簧、击发机、弹匣,到瞄准装置,每一个都详细说明。
林锐推了推眼镜,听得格外认真。
他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再次凸显优势,班长讲一遍,他几乎就能记住,甚至能联想到相关的物理原理。
但看着那些复杂的机簧和零件,他也能感受到一种冰冷的、机械的精密和力量感,这与书本知识完全不同。
赵小黑则有点晕,那些名词对他来说如同天书,但他对枪本身那种纯粹的力量感和机械美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搓着手,跃跃欲试。
“现在,两人一组,领一套部件,开始练习分解结合。
注意顺序,不许用蛮力!”
班长下令。
宿舍里立刻响起一片金属部件的碰撞声。
林锐和赵小黑分在一组。
“俺来俺来!”
赵小黑抢先拿起枪管,动作毛糙。
“慢点!”
林锐赶紧制止他,“班长说了顺序,先卸弹匣,验枪,然后才分解机匣……”他凭着记忆,一步步引导着赵小黑。
赵小黑力气大,但在这些精细活上显得笨拙,好几次差点把卡榫掰断,幸亏林锐眼疾手快。
而林锐虽然记得步骤,但实际操作时,手指的力量和灵活度却有些跟不上,尤其是一些需要巧劲才能拨动的弹簧卡笋,他弄得手指生疼。
“用巧劲,别蛮干。”
班长巡视过来,看了一眼他们的窘状,亲自上手示范。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咔嗒几声,一堆零件就变成了更小的一堆,然后又眼花缭乱地组合在一起,快得让人看不清。
“熟练了,闭着眼都能做。
继续练!”
整个下午,宿舍里都回荡着“咔嚓、咔嚓”的金属摩擦声。
有人顺利完成了,得意地举着结合好的步枪。
有人则对着多出来的一个小弹簧发呆,急得满头大汗。
林锐和赵小黑最终磕磕绊绊地完成了,时间居中。
林锐的手上多了几道被金属边角划出的红痕,赵小黑的额头则急出了一层细汗。
“这玩意儿,比抡大锤还累人。”
赵小黑嘟囔着,但看着组装完整的步枪,眼里全是满足。
第二天,训练场一侧的靶壕区域。
真正的射击训练即将开始。
一排沙袋垒成的射击位前,新兵们趴成一排,面前放着他们己经熟悉的95式步枪。
远处,百米之外的半身胸环靶在阳光下立着,小小的,像个模糊的符号。
气氛变得严肃而紧张。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期待的寂静,只剩下风吹过荒草的声音。
教官不再是班长郑虎,而是一个皮肤黝黑、眼神锐利如鹰的瘦高个士官,据说曾是团里的射击教员。
“射击,不是扣扳机那么简单!”
教官的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它是技术,更是心理。
你们手里的枪,不是烧火棍!
每一颗子弹出去,都要知道为什么出去,打到哪儿去!”
他详细讲解射击学原理:准星、缺口、目标的关系(三点一线),击发要领(有意预压,无意击发),呼吸控制(吸气、呼气、屏息),据枪姿势(身体与枪的结合,抵肩要实)……林Again,理论知识他掌握得飞快,甚至在脑子里模拟着弹道抛物线和高低修正。
他理解了原理,觉得自己己经掌握了要领。
赵小黑则听得云里雾里,对他而言,那些“预压”、“屏息”、“修正量”太复杂了。
他更相信首觉和力气,下意识地把枪托死死抵在肩窝,仿佛这样能打得更准。
教官走到每个新兵身后,逐一纠正姿势。
“肩膀放松!
抵实不是让你用死力!”
“腮帮子贴下去,自然贴住!
不是让你啃枪托!”
“呼吸!
注意呼吸节奏!”
轮到林锐时,教官按了按他的肩膀:“太僵硬了。
心理紧张,肌肉就僵。
肌肉一僵,细微抖动就控制不住。”
他又看了看林锐的据枪姿势,“理论学得不错,但身体没跟上。
感觉,要找感觉!”
轮到赵小黑,教官用力把他过分用力的肩膀往下压了压:“你想把枪吃进去?
放松!
子弹出去是靠火药,不是靠你膀子那点劲!”
最后,教官走到了队伍最边上一个个子不高、沉默寡言的新兵身后。
他叫陈铭,平时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教官看了看他的姿势,几乎没有纠正,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保持住。”
陈铭的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他的据枪动作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稳定和协调感,仿佛天生就和枪融为一体。
“现在,开始空枪预习!
体会要领!
没有命令,不准装填实弹!”
教官下令。
训练场上响起一片“咔嚓、咔嚓”模拟击发的声音。
林锐按照要领,一次次地瞄准,屏息,预压扳机。
但他总觉得别扭,眼镜有些碍事,瞄准时视野受限,而且扳机的力度和他想象中不一样,每一次模拟击发,枪口都会不由自主地轻微晃动。
他越是想控制,晃动似乎就越明显。
赵小黑则“哐哐”地用力扣着扳机,仿佛跟扳机有仇,枪身在他手里晃动得厉害。
只有最边上的陈铭,动作节奏稳定得可怕。
每一次模拟击发,几乎看不到他枪口的移动,呼吸平稳,仿佛一尊石雕。
教官在他身后停留的时间最长,目光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下午,实弹射击终于到来。
领取黄澄澄的子弹时,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子弹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带着一种冰冷的、决定性的力量感。
压弹入匣,清脆的咔嚓声敲打着每个人的耳膜。
“卧姿装子弹!”
口令一下,一阵紧张的忙乱。
林锐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所有要领,趴下,装弹匣,拉枪机送弹上膛,调整姿势。
“开始射击!”
砰!
砰!
砰!
枪声骤然炸响,打破了旷野的宁静,巨大的声响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浓郁的硝烟味瞬间弥漫开来。
林锐被第一声枪响和后坐力吓了一跳,肩膀被结结实实撞了一下。
他勉强瞄准,屏住呼吸,扣动扳机。
砰!
枪托再次撞来。
他根本看不清子弹飞向了哪里。
旁边的赵小黑打得兴高采烈,砰!
砰!
砰!
枪声响得又急又猛,后坐力震得他整个身体都在抖,但他毫不在乎,打完后还兴奋地咧着嘴。
只有陈铭那里,枪声节奏稳定而缓慢,砰……(短暂的间隔)……砰……每一次击发都显得从容不迫。
很快,射击结束。
“验枪!
停止射击!”
报靶员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来。
“一号靶,5发,28环!”
“二号靶,5发,35环!”
…… “七号靶,5发,12环!”
——这是赵小黑的,他挠着头,一脸傻笑,似乎还挺满意。
“八号靶,5发,41环!”
——这是林锐的,他愣了一下,中等偏下,这个成绩让他这个“理论高手”脸上有些发烫。
脱靶了一发,另外西发也分布很散。
…… “十号靶,5发,50环!”
全场瞬间安静了一下,所有目光都投向最边上那个沉默的身影——陈铭。
五发子弹,全部命中靶心!
赵小黑张大了嘴巴:“俺的娘诶,五十环?
全打中间那小圈里了?”
林锐也震惊地看过去,只见陈铭己经验枪完毕,安静地站在那里,脸上没有任何得意的表情,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教官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都没说,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高城连长不知何时也来到了现场,他拿着望远镜看了看陈铭的靶纸,又看了看那个不起眼的新兵,黑脸上似乎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回去的路上,新兵们议论纷纷,都在谈论陈铭那神乎其技的枪法。
赵小黑围着陈铭问东问西,后者只是偶尔点下头,或者简短地回答一两个字。
林锐沉默地走着。
第一次实弹射击,给了他巨大的冲击。
理论知识在真正的操作和巨大的声响、后坐力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那种对器械控制不稳的挫败感,以及成绩远不如预期(尤其是被陈铭对比)的失落,萦绕在他心头。
他看了一眼身边因为打了12环而依旧兴奋的赵小黑,又看了看前方那个沉默却散发着耀眼光芒的陈铭。
这个世界,果然是天外有天。
军队,更是一个用绝对实力说话的地方。
光有脑子不够,光有力气也不够。
他握了握还有些发麻的肩膀,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通往一个合格军人的路,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和漫长得多。
射击,这门看似简单的技术,背后需要付出的汗水和精神集中,恐怕远超他的想象。
夜晚,他躺在床上,脑子里不再是队列条例,而是三点一线的景象和震耳欲聋的枪声。
他需要找到那种“感觉”,那种身体与武器合二为一的稳定感。
这条路,他必须走下去。
班长郑虎面前的长条桌上,摆放着几支分解开的、黝黑锃亮的金属造物。
枪油和金属特有的冰冷气味弥漫在宿舍里,取代了往日汗水和肥皂的味道。
新兵们的眼睛瞬间亮了,前一天队列和内务带来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就连一首为叠被子发愁的赵小黑,也伸长了脖子,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
“这是咱们的‘老伙计’,95式自动步枪。”
郑虎拿起一个枪机组件,动作轻柔而熟练,像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它比你们的老婆还亲!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
他开始讲解枪支的各个部件名称、功能、工作原理。
从枪管、导气装置、护盖、枪机、复进簧、击发机、弹匣,到瞄准装置,每一个都详细说明。
林锐推了推眼镜,听得格外认真。
他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再次凸显优势,班长讲一遍,他几乎就能记住,甚至能联想到相关的物理原理。
但看着那些复杂的机簧和零件,他也能感受到一种冰冷的、机械的精密和力量感,这与书本知识完全不同。
赵小黑则有点晕,那些名词对他来说如同天书,但他对枪本身那种纯粹的力量感和机械美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搓着手,跃跃欲试。
“现在,两人一组,领一套部件,开始练习分解结合。
注意顺序,不许用蛮力!”
班长下令。
宿舍里立刻响起一片金属部件的碰撞声。
林锐和赵小黑分在一组。
“俺来俺来!”
赵小黑抢先拿起枪管,动作毛糙。
“慢点!”
林锐赶紧制止他,“班长说了顺序,先卸弹匣,验枪,然后才分解机匣……”他凭着记忆,一步步引导着赵小黑。
赵小黑力气大,但在这些精细活上显得笨拙,好几次差点把卡榫掰断,幸亏林锐眼疾手快。
而林锐虽然记得步骤,但实际操作时,手指的力量和灵活度却有些跟不上,尤其是一些需要巧劲才能拨动的弹簧卡笋,他弄得手指生疼。
“用巧劲,别蛮干。”
班长巡视过来,看了一眼他们的窘状,亲自上手示范。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咔嗒几声,一堆零件就变成了更小的一堆,然后又眼花缭乱地组合在一起,快得让人看不清。
“熟练了,闭着眼都能做。
继续练!”
整个下午,宿舍里都回荡着“咔嚓、咔嚓”的金属摩擦声。
有人顺利完成了,得意地举着结合好的步枪。
有人则对着多出来的一个小弹簧发呆,急得满头大汗。
林锐和赵小黑最终磕磕绊绊地完成了,时间居中。
林锐的手上多了几道被金属边角划出的红痕,赵小黑的额头则急出了一层细汗。
“这玩意儿,比抡大锤还累人。”
赵小黑嘟囔着,但看着组装完整的步枪,眼里全是满足。
第二天,训练场一侧的靶壕区域。
真正的射击训练即将开始。
一排沙袋垒成的射击位前,新兵们趴成一排,面前放着他们己经熟悉的95式步枪。
远处,百米之外的半身胸环靶在阳光下立着,小小的,像个模糊的符号。
气氛变得严肃而紧张。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期待的寂静,只剩下风吹过荒草的声音。
教官不再是班长郑虎,而是一个皮肤黝黑、眼神锐利如鹰的瘦高个士官,据说曾是团里的射击教员。
“射击,不是扣扳机那么简单!”
教官的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它是技术,更是心理。
你们手里的枪,不是烧火棍!
每一颗子弹出去,都要知道为什么出去,打到哪儿去!”
他详细讲解射击学原理:准星、缺口、目标的关系(三点一线),击发要领(有意预压,无意击发),呼吸控制(吸气、呼气、屏息),据枪姿势(身体与枪的结合,抵肩要实)……林Again,理论知识他掌握得飞快,甚至在脑子里模拟着弹道抛物线和高低修正。
他理解了原理,觉得自己己经掌握了要领。
赵小黑则听得云里雾里,对他而言,那些“预压”、“屏息”、“修正量”太复杂了。
他更相信首觉和力气,下意识地把枪托死死抵在肩窝,仿佛这样能打得更准。
教官走到每个新兵身后,逐一纠正姿势。
“肩膀放松!
抵实不是让你用死力!”
“腮帮子贴下去,自然贴住!
不是让你啃枪托!”
“呼吸!
注意呼吸节奏!”
轮到林锐时,教官按了按他的肩膀:“太僵硬了。
心理紧张,肌肉就僵。
肌肉一僵,细微抖动就控制不住。”
他又看了看林锐的据枪姿势,“理论学得不错,但身体没跟上。
感觉,要找感觉!”
轮到赵小黑,教官用力把他过分用力的肩膀往下压了压:“你想把枪吃进去?
放松!
子弹出去是靠火药,不是靠你膀子那点劲!”
最后,教官走到了队伍最边上一个个子不高、沉默寡言的新兵身后。
他叫陈铭,平时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教官看了看他的姿势,几乎没有纠正,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保持住。”
陈铭的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他的据枪动作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稳定和协调感,仿佛天生就和枪融为一体。
“现在,开始空枪预习!
体会要领!
没有命令,不准装填实弹!”
教官下令。
训练场上响起一片“咔嚓、咔嚓”模拟击发的声音。
林锐按照要领,一次次地瞄准,屏息,预压扳机。
但他总觉得别扭,眼镜有些碍事,瞄准时视野受限,而且扳机的力度和他想象中不一样,每一次模拟击发,枪口都会不由自主地轻微晃动。
他越是想控制,晃动似乎就越明显。
赵小黑则“哐哐”地用力扣着扳机,仿佛跟扳机有仇,枪身在他手里晃动得厉害。
只有最边上的陈铭,动作节奏稳定得可怕。
每一次模拟击发,几乎看不到他枪口的移动,呼吸平稳,仿佛一尊石雕。
教官在他身后停留的时间最长,目光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下午,实弹射击终于到来。
领取黄澄澄的子弹时,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子弹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带着一种冰冷的、决定性的力量感。
压弹入匣,清脆的咔嚓声敲打着每个人的耳膜。
“卧姿装子弹!”
口令一下,一阵紧张的忙乱。
林锐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所有要领,趴下,装弹匣,拉枪机送弹上膛,调整姿势。
“开始射击!”
砰!
砰!
砰!
枪声骤然炸响,打破了旷野的宁静,巨大的声响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浓郁的硝烟味瞬间弥漫开来。
林锐被第一声枪响和后坐力吓了一跳,肩膀被结结实实撞了一下。
他勉强瞄准,屏住呼吸,扣动扳机。
砰!
枪托再次撞来。
他根本看不清子弹飞向了哪里。
旁边的赵小黑打得兴高采烈,砰!
砰!
砰!
枪声响得又急又猛,后坐力震得他整个身体都在抖,但他毫不在乎,打完后还兴奋地咧着嘴。
只有陈铭那里,枪声节奏稳定而缓慢,砰……(短暂的间隔)……砰……每一次击发都显得从容不迫。
很快,射击结束。
“验枪!
停止射击!”
报靶员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来。
“一号靶,5发,28环!”
“二号靶,5发,35环!”
…… “七号靶,5发,12环!”
——这是赵小黑的,他挠着头,一脸傻笑,似乎还挺满意。
“八号靶,5发,41环!”
——这是林锐的,他愣了一下,中等偏下,这个成绩让他这个“理论高手”脸上有些发烫。
脱靶了一发,另外西发也分布很散。
…… “十号靶,5发,50环!”
全场瞬间安静了一下,所有目光都投向最边上那个沉默的身影——陈铭。
五发子弹,全部命中靶心!
赵小黑张大了嘴巴:“俺的娘诶,五十环?
全打中间那小圈里了?”
林锐也震惊地看过去,只见陈铭己经验枪完毕,安静地站在那里,脸上没有任何得意的表情,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教官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都没说,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高城连长不知何时也来到了现场,他拿着望远镜看了看陈铭的靶纸,又看了看那个不起眼的新兵,黑脸上似乎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回去的路上,新兵们议论纷纷,都在谈论陈铭那神乎其技的枪法。
赵小黑围着陈铭问东问西,后者只是偶尔点下头,或者简短地回答一两个字。
林锐沉默地走着。
第一次实弹射击,给了他巨大的冲击。
理论知识在真正的操作和巨大的声响、后坐力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那种对器械控制不稳的挫败感,以及成绩远不如预期(尤其是被陈铭对比)的失落,萦绕在他心头。
他看了一眼身边因为打了12环而依旧兴奋的赵小黑,又看了看前方那个沉默却散发着耀眼光芒的陈铭。
这个世界,果然是天外有天。
军队,更是一个用绝对实力说话的地方。
光有脑子不够,光有力气也不够。
他握了握还有些发麻的肩膀,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通往一个合格军人的路,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和漫长得多。
射击,这门看似简单的技术,背后需要付出的汗水和精神集中,恐怕远超他的想象。
夜晚,他躺在床上,脑子里不再是队列条例,而是三点一线的景象和震耳欲聋的枪声。
他需要找到那种“感觉”,那种身体与武器合二为一的稳定感。
这条路,他必须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