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脊上留守的萍萍(萍萍秀秀)好看的完结小说_完本小说山脊上留守的萍萍萍萍秀秀
时间: 2025-09-13 08:37:45
爸妈走后,我蔫了好几天。
奶奶也不哄我,该干啥干啥,就是做饭时多给我煮个鸡蛋。
“吃吧吃吧,别瘦得跟猴似的,让人说我亏待你。”
奶奶把鸡蛋塞我手里,转身又去忙了。
她喂猪,我蹲旁边看;她种菜,我玩泥巴;她生火做饭,我往灶膛里添柴火——虽然经常把火弄灭。
“一边去!
尽添乱!”
奶奶嫌我碍事,但也不赶我走远。
山里的春天来得晚,但到底还是来了。
树发芽了,地里的野菜也冒头了。
奶奶拄着拐杖,拎个小篮子,带我去坡上挖野菜。
“这是蕨菜,这是苦麻菜,这是折耳根...”奶奶一边挖一边教我认。
我学着她的样子,用小手抠地上的野菜,弄得满手泥。
“笨手笨脚!”
奶奶骂着,但还是把我挖的野菜收进篮子里。
挖完野菜,奶奶坐在坡上歇气,我挨着她坐下。
远处是层层叠叠的大山,一眼望不到头。
“你爸妈就在山那头打工哩。”
奶奶突然说,“挣钱给你买糖吃。”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想的是妈身上的味道。
日子一天天过,我慢慢习惯了没有爸妈的日子。
奶奶虽然骂人凶,但也没饿着我。
就是有时候看她那阴阳脸,我还是害怕。
我三岁半那年,奶奶开始正经教我干活了。
“女娃不能光吃饭不干活。”
她说,“来,学择菜。”
我小手笨拙地学着把黄叶子挑出来,好的放一边。
奶奶在一旁看着,时不时纠正一下。
“这好的也扔了?
败家!”
她捡起我扔掉的菜叶,“这不能吃吗?”
我吓得不敢说话,低头继续择菜。
第二天,奶奶教我喂鸡。
她舀了一勺谷子给我:“撒开点,别都撒一处。”
我使劲一扬,谷子天女散花般落得到处都是。
鸡群扑腾着抢食,我在旁边咯咯笑。
奶奶举拐杖要打我,我赶紧躲到鸡窝后头。
“小兔崽子,还敢躲!”
奶奶骂着,但没真追过来。
渐渐地,我学会了更多活计:扫地、擦桌子、喂猪、捡鸡蛋...虽然干得不好,但奶奶也不再老是骂了。
西岁那年,我开始跟奶奶下地了。
奶奶扛锄头,我提个小篮子,一老一小往地里走。
地里活多,奶奶刨地,我就在地头玩泥巴。
有时候玩累了,躺草地上睡着了,醒来时身上盖着奶奶的外衣。
“懒猪,睡醒了就来帮忙!”
奶奶总是这么说,但会递给我一个烤红薯。
我最喜欢秋天,地里的庄稼熟了,奶奶带我去收玉米。
我人小,掰不动玉米,就负责把奶奶掰下来的玉米堆在一起。
“堆整齐点!
乱七八糟的像什么样子!”
奶奶一边掰玉米一边指挥。
我使出吃奶的劲把玉米挪到一起,堆成一个小堆。
奶奶回头看时,会难得地点点头:“还行。”
收完玉米,奶奶会挑个最嫩的,架在火上烤给我吃。
玉米烤得焦香,我啃得满脸黑。
“吃相真难看。”
奶奶说着,用衣角帮我擦脸。
冬天最难熬。
山里冷,风像刀子一样。
我没有棉鞋,脚上冻得全是口子。
“奶奶,脚疼。”
我哭着说。
奶奶看看我的脚,叹口气,从箱底翻出些破布条,给我把脚裹上。
“将就穿吧,等你爸妈寄钱回来买新的。”
她说。
可是爸妈的钱很少寄回来。
每次寨子里有人从外面回来,奶奶都会去问,但总是失望而归。
“两个没良心的,把娃忘了!”
奶奶骂着,往灶膛里添柴火。
我缩在灶台旁取暖,不敢说话。
快过年时,爸妈终于寄钱回来了。
奶奶去镇上取了钱,买了块花布,给我做了件新衣服。
“过年穿新的。”
奶奶说,脸上有点笑模样。
年三十那天,我穿上新衣服,高兴得在院里转圈圈。
奶奶做了好几个菜,还包了饺子。
“要是你爸妈在就好了。”
奶奶说着,往我碗里夹了个饺子。
我低头吃饺子,心里想爸妈想得厉害。
过了年,我就五岁了。
奶奶说该学放牛了。
“寨子里像你这么大的娃,都会放牛了。”
奶奶说。
第二天一早,奶奶把我叫醒,带我去牛圈。
老黄牛看见我们,哞哞叫了两声。
“这是咱家的牛,你以后就放它。”
奶奶把牛绳塞我手里。
我害怕,往奶奶身后躲。
牛那么大,我那么小,它一脚就能踩扁我。
“怕什么!
牛通人性,你不惹它,它不惹你。”
奶奶说着,拍拍牛背。
我战战兢兢地牵着牛往坡上走,奶奶跟在后面。
到了坡上,奶奶找棵树坐下,让我看着牛吃草。
“别让牛跑远了,也别让它吃别人家的庄稼。”
奶奶交代完,闭上眼睛打盹。
我紧紧拉着牛绳,眼睛盯着牛嘴。
牛慢悠悠地吃草,时不时甩甩尾巴。
阳光暖暖的,我坐在草地上,有点困。
正当我打瞌睡时,牛突然往前走了几步,我赶紧拉紧绳子。
“老实点!”
我学着奶奶的口气说。
牛不理我,继续吃草。
我看着它的大眼睛,突然觉得没那么害怕了。
从那以后,放牛成了我的日常。
每天一早,我就牵着牛去坡上,傍晚再牵回来。
牛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我开心时跟它说话,不开心时也跟它说话。
它虽然不会回答,但会用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听懂了一样。
有一天,我在坡上放牛,寨子里其他放牛的娃也来了。
他们都是男孩,比我大几岁。
“看,唐家那个没爹妈管的丫头!”
一个男孩指着我说。
其他男孩笑起来,朝我扔小石子。
我害怕,躲到牛身后。
“没爹妈管的野丫头!
野丫头!”
他们围着我起哄。
我哭了,抱着牛的腿不放手。
老黄牛突然哞哞叫起来,朝那些男孩冲过去。
男孩们吓坏了,西散逃跑。
牛追了几步就停下来,回头看我。
我跑过去抱住它的脖子:“牛牛真好。”
从那以后,那些男孩再也不敢欺负我了。
我知道,牛是我的保护神。
放牛的日子有苦有乐。
夏天太阳毒,我晒得黝黑;冬天寒冷,我冻得发抖。
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认识了很多草药和野果。
有时候牛不听话,跑到别人家地里吃庄稼,我就得拼命拉它。
拉不动了,就坐地上哭。
哭完了,还得继续拉。
奶奶说:“这就叫生活,哭没用,得想办法。”
我似懂非懂,但知道哭确实解决不了问题。
傍晚回家,我还要帮奶奶做家务:烧火、择菜、喂猪...奶奶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很多活都干不动了。
“我这把老骨头,快散架了。”
奶奶经常这么说,但还是每天早起干活。
我五岁生日那天,奶奶煮了个鸡蛋给我。
“又长大一岁了,能帮奶奶更多忙了。”
她说。
我剥着鸡蛋壳,心里想的是爸妈什么时候回来。
晚上做梦,梦见爸妈回来了,给我带了好多糖果和新衣服。
我高兴地扑过去,却扑了个空。
醒来时,枕头是湿的。
奶奶在灶房做饭,传来咳嗽声。
我爬起来,穿上那双破旧的布鞋,去灶房帮奶奶烧火。
“今天去东坡放牛,那儿的草好。”
奶奶一边炒菜一边说。
我点点头,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
火光映着我的脸,暖烘烘的。
我知道,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有很多活要干呢。
奶奶也不哄我,该干啥干啥,就是做饭时多给我煮个鸡蛋。
“吃吧吃吧,别瘦得跟猴似的,让人说我亏待你。”
奶奶把鸡蛋塞我手里,转身又去忙了。
她喂猪,我蹲旁边看;她种菜,我玩泥巴;她生火做饭,我往灶膛里添柴火——虽然经常把火弄灭。
“一边去!
尽添乱!”
奶奶嫌我碍事,但也不赶我走远。
山里的春天来得晚,但到底还是来了。
树发芽了,地里的野菜也冒头了。
奶奶拄着拐杖,拎个小篮子,带我去坡上挖野菜。
“这是蕨菜,这是苦麻菜,这是折耳根...”奶奶一边挖一边教我认。
我学着她的样子,用小手抠地上的野菜,弄得满手泥。
“笨手笨脚!”
奶奶骂着,但还是把我挖的野菜收进篮子里。
挖完野菜,奶奶坐在坡上歇气,我挨着她坐下。
远处是层层叠叠的大山,一眼望不到头。
“你爸妈就在山那头打工哩。”
奶奶突然说,“挣钱给你买糖吃。”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想的是妈身上的味道。
日子一天天过,我慢慢习惯了没有爸妈的日子。
奶奶虽然骂人凶,但也没饿着我。
就是有时候看她那阴阳脸,我还是害怕。
我三岁半那年,奶奶开始正经教我干活了。
“女娃不能光吃饭不干活。”
她说,“来,学择菜。”
我小手笨拙地学着把黄叶子挑出来,好的放一边。
奶奶在一旁看着,时不时纠正一下。
“这好的也扔了?
败家!”
她捡起我扔掉的菜叶,“这不能吃吗?”
我吓得不敢说话,低头继续择菜。
第二天,奶奶教我喂鸡。
她舀了一勺谷子给我:“撒开点,别都撒一处。”
我使劲一扬,谷子天女散花般落得到处都是。
鸡群扑腾着抢食,我在旁边咯咯笑。
奶奶举拐杖要打我,我赶紧躲到鸡窝后头。
“小兔崽子,还敢躲!”
奶奶骂着,但没真追过来。
渐渐地,我学会了更多活计:扫地、擦桌子、喂猪、捡鸡蛋...虽然干得不好,但奶奶也不再老是骂了。
西岁那年,我开始跟奶奶下地了。
奶奶扛锄头,我提个小篮子,一老一小往地里走。
地里活多,奶奶刨地,我就在地头玩泥巴。
有时候玩累了,躺草地上睡着了,醒来时身上盖着奶奶的外衣。
“懒猪,睡醒了就来帮忙!”
奶奶总是这么说,但会递给我一个烤红薯。
我最喜欢秋天,地里的庄稼熟了,奶奶带我去收玉米。
我人小,掰不动玉米,就负责把奶奶掰下来的玉米堆在一起。
“堆整齐点!
乱七八糟的像什么样子!”
奶奶一边掰玉米一边指挥。
我使出吃奶的劲把玉米挪到一起,堆成一个小堆。
奶奶回头看时,会难得地点点头:“还行。”
收完玉米,奶奶会挑个最嫩的,架在火上烤给我吃。
玉米烤得焦香,我啃得满脸黑。
“吃相真难看。”
奶奶说着,用衣角帮我擦脸。
冬天最难熬。
山里冷,风像刀子一样。
我没有棉鞋,脚上冻得全是口子。
“奶奶,脚疼。”
我哭着说。
奶奶看看我的脚,叹口气,从箱底翻出些破布条,给我把脚裹上。
“将就穿吧,等你爸妈寄钱回来买新的。”
她说。
可是爸妈的钱很少寄回来。
每次寨子里有人从外面回来,奶奶都会去问,但总是失望而归。
“两个没良心的,把娃忘了!”
奶奶骂着,往灶膛里添柴火。
我缩在灶台旁取暖,不敢说话。
快过年时,爸妈终于寄钱回来了。
奶奶去镇上取了钱,买了块花布,给我做了件新衣服。
“过年穿新的。”
奶奶说,脸上有点笑模样。
年三十那天,我穿上新衣服,高兴得在院里转圈圈。
奶奶做了好几个菜,还包了饺子。
“要是你爸妈在就好了。”
奶奶说着,往我碗里夹了个饺子。
我低头吃饺子,心里想爸妈想得厉害。
过了年,我就五岁了。
奶奶说该学放牛了。
“寨子里像你这么大的娃,都会放牛了。”
奶奶说。
第二天一早,奶奶把我叫醒,带我去牛圈。
老黄牛看见我们,哞哞叫了两声。
“这是咱家的牛,你以后就放它。”
奶奶把牛绳塞我手里。
我害怕,往奶奶身后躲。
牛那么大,我那么小,它一脚就能踩扁我。
“怕什么!
牛通人性,你不惹它,它不惹你。”
奶奶说着,拍拍牛背。
我战战兢兢地牵着牛往坡上走,奶奶跟在后面。
到了坡上,奶奶找棵树坐下,让我看着牛吃草。
“别让牛跑远了,也别让它吃别人家的庄稼。”
奶奶交代完,闭上眼睛打盹。
我紧紧拉着牛绳,眼睛盯着牛嘴。
牛慢悠悠地吃草,时不时甩甩尾巴。
阳光暖暖的,我坐在草地上,有点困。
正当我打瞌睡时,牛突然往前走了几步,我赶紧拉紧绳子。
“老实点!”
我学着奶奶的口气说。
牛不理我,继续吃草。
我看着它的大眼睛,突然觉得没那么害怕了。
从那以后,放牛成了我的日常。
每天一早,我就牵着牛去坡上,傍晚再牵回来。
牛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我开心时跟它说话,不开心时也跟它说话。
它虽然不会回答,但会用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听懂了一样。
有一天,我在坡上放牛,寨子里其他放牛的娃也来了。
他们都是男孩,比我大几岁。
“看,唐家那个没爹妈管的丫头!”
一个男孩指着我说。
其他男孩笑起来,朝我扔小石子。
我害怕,躲到牛身后。
“没爹妈管的野丫头!
野丫头!”
他们围着我起哄。
我哭了,抱着牛的腿不放手。
老黄牛突然哞哞叫起来,朝那些男孩冲过去。
男孩们吓坏了,西散逃跑。
牛追了几步就停下来,回头看我。
我跑过去抱住它的脖子:“牛牛真好。”
从那以后,那些男孩再也不敢欺负我了。
我知道,牛是我的保护神。
放牛的日子有苦有乐。
夏天太阳毒,我晒得黝黑;冬天寒冷,我冻得发抖。
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认识了很多草药和野果。
有时候牛不听话,跑到别人家地里吃庄稼,我就得拼命拉它。
拉不动了,就坐地上哭。
哭完了,还得继续拉。
奶奶说:“这就叫生活,哭没用,得想办法。”
我似懂非懂,但知道哭确实解决不了问题。
傍晚回家,我还要帮奶奶做家务:烧火、择菜、喂猪...奶奶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很多活都干不动了。
“我这把老骨头,快散架了。”
奶奶经常这么说,但还是每天早起干活。
我五岁生日那天,奶奶煮了个鸡蛋给我。
“又长大一岁了,能帮奶奶更多忙了。”
她说。
我剥着鸡蛋壳,心里想的是爸妈什么时候回来。
晚上做梦,梦见爸妈回来了,给我带了好多糖果和新衣服。
我高兴地扑过去,却扑了个空。
醒来时,枕头是湿的。
奶奶在灶房做饭,传来咳嗽声。
我爬起来,穿上那双破旧的布鞋,去灶房帮奶奶烧火。
“今天去东坡放牛,那儿的草好。”
奶奶一边炒菜一边说。
我点点头,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
火光映着我的脸,暖烘烘的。
我知道,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有很多活要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