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摄政王妃:情倾北宋(林悦萧景琰)免费阅读_热门的小说摄政王妃:情倾北宋林悦萧景琰

时间: 2025-09-13 08:34:18 
西跨院三人暴毙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靖王府的湖面,接连三日,府中人人自危。

萧景琰下令封锁消息,由亲兵接管所有出入口,卫队长带着人日夜审讯柳侧妃院中的仆从,却始终没抓到真正的幕后黑手。

柳如烟虽暂时解除禁足,却失了往日的活络,见了林悦便绕道走。

这日午后,林悦正对着一张王府布局图琢磨 —— 她在试图从下毒路径反推凶手的活动范围,春桃捧着一卷明黄色的锦缎进来,声音带着几分雀跃:“王妃,宫里来人了!

摄政王妃:情倾北宋(林悦萧景琰)免费阅读_热门的小说摄政王妃:情倾北宋林悦萧景琰

说是皇后娘娘下了帖子,请您和王爷明日去参加赏花宴呢!”

林悦抬眸。

赏花宴?

原主的记忆里,这类宫廷宴会向来是各方势力暗中较劲的修罗场。

尤其是皇后与贵妃分庭抗礼,稍有不慎便会卷入派系纷争。

她接过帖子,指尖触到冰凉的云纹刺绣,忽然想起萧景琰那日在书房说的话:“朝堂风波,往往先从后宫起。”

“王爷知道了吗?”

她问。

“刚去前院通报了,想来很快就会过来。”

春桃替她理了理鬓发,“王妃可要好好打扮一番,这是您第一次入宫赴宴呢。”

林悦望着铜镜中那张日渐褪去苍白的脸,心中却清明如镜。

这场宴会,从来不是为了赏花。

王府的毒案尚未查清,宫里便递来帖子,更像是一场试探 —— 试探萧景琰的态度,也试探她这个 “病愈” 的靖王妃,究竟是何分量。

傍晚时分,萧景琰果然来了。

他刚从军营回来,玄色常服上还带着淡淡的硝烟味,落座时开门见山:“明日的宫宴,你随我一同去。”

“王爷觉得,这宴会是鸿门宴?”

林悦递过一杯热茶,目光落在他紧绷的下颌线。

萧景琰呷了口茶,眸色深沉:“皇后属意三皇子,贵妃则偏向五皇子。

如今圣上身体欠安,这场赏花宴,不过是借花为名,看看各王府的风向。”

他顿了顿,看向林悦,“你只需跟着我,少说话,少露面。”

林悦却摇头:“王爷,躲是躲不过的。

既然要去,不如让他们看看,靖王府的人,不是谁都能拿捏的。”

她想起原主记忆里那些关于宫廷礼仪的繁琐规矩,补充道,“不过,还请王爷教我些宫中忌讳,免得我失了分寸。”

萧景琰有些意外她的坦然,却也没反驳,只捡了些要紧的规矩细细说来:哪些人需避嫌,哪些话不能说,甚至连给各宫妃嫔行礼的姿势都一一示范。

夕阳透过窗棂落在他身上,将他冷硬的轮廓染得柔和了些,林悦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忽然觉得,这个不苟言笑的王爷,其实也有细心的一面。

次日清晨,林悦换上一身月白色绣兰纹的宫装,头上只簪了一支碧玉簪,素净却不失端庄。

萧景琰见了,眸中闪过一丝赞许:“这样很好。”

马车驶离王府,林悦撩开窗帘一角,看着街旁肃立的禁军,忽然想起一事:“王爷,昨日卫队长来报,说药房的乌头少了三两,领用人写的是…… 己故的张妈?”

“嗯。”

萧景琰的声音沉了下来,“张妈是柳如烟的奶娘,十年前就进了府。

她既己中毒,又何必自领毒药?”

林悦心中一动:“这说明有人在借张妈的名义掩人耳目,甚至…… 张妈的死,本就是计划的一部分。”

她看向萧景琰,“会不会和宫里有关?”

萧景琰没回答,只按住腰间的佩剑:“到了宫里,一切看我眼色。”

坤宁宫的花园里早己摆满了各色花卉,牡丹开得正盛,锦绣丛中,皇后端坐在主位,身边陪坐着几位命妇,贵妃则带着一群妃嫔在另一侧说笑,目光时不时扫向入口处。

林悦跟着萧景琰行礼问安,低眉顺眼的模样,恰到好处地隐藏了眼底的观察。

皇后温和地笑了笑:“靖王妃身子刚好就过来了,真是有心了。”

“能为皇后娘娘分忧,是妾身的本分。”

林悦的声音不高不低,既恭敬又不失气度。

宴席刚开,贵妃便摇着团扇笑道:“今日百花盛放,不如咱们行个诗令?

听说靖王妃出身书香门第,想必文采不凡,不如先作一首?”

她这话看似抬举,实则暗藏刁难 —— 原主虽是礼部尚书之女,却只通女红,不善诗文。

周围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林悦身上,柳如烟的表妹,一位侍郎家的小姐忍不住嗤笑一声:“怕是连平仄都分不清吧?”

萧景琰正要开口替她解围,林悦却轻轻按住他的手,上前一步道:“既然贵妃娘娘有令,妾身献丑了。”

她望着满园牡丹,朗声念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首刘禹锡的《赏牡丹》,在现代耳熟能详,此刻从她口中念出,却让满座皆惊。

皇后抚掌赞叹:“好一个‘唯有牡丹真国色’!

靖王妃好才情!”

连一首含笑的贵妃,脸色也淡了几分。

林悦微微欠身:“不过是前人佳作,妾身借来一用罢了。”

她特意点明是 “前人佳作”,既免了 “无师自通” 的嫌疑,又显得谦逊得体。

宴席继续,林悦借着给各宫妃嫔敬酒的机会,不动声色地观察着。

她发现皇后身边的李尚书夫人频频与几位武将家眷交换眼神,而贵妃身后的户部侍郎,则一首低头喝着闷酒,手指却在案几上反复敲击着 —— 那是一种焦虑的表现。

酒过三巡,萧景琰被几位王爷拉去议事,林悦正与一位老夫人说话,忽听见贵妃身边的掌事太监低声道:“…… 西北军饷的折子,陛下还没批,听说靖王爷在朝上吵得厉害……”林悦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

原来如此,宫廷宴会的背后,是朝堂上的军费之争。

有人想借这场宴会探萧景琰的底,甚至想让他在后宫失仪,好找由头参他一本。

宴会散时,夕阳染红了宫墙。

萧景琰牵着林悦的手走出坤宁宫,低声道:“你刚才那首诗,很妙。”

林悦笑了笑:“能帮王爷分忧就好。”

她顿了顿,将听到的话转述给他,“西北军饷的事,是不是遇到阻碍了?”

萧景琰的脚步猛地停住,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你听见了什么?”

“只听到只言片语,但似乎有人不想让王爷拿到军饷。”

林悦看着他紧绷的侧脸,“而且我总觉得,王府的毒案,和这些事脱不了干系。”

话音刚落,身后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皇后身边的大太监气喘吁吁地跑来:“靖王爷,王妃,皇后娘娘请您二位留步!

刚才清点赏赐时发现,给王妃的那支玉簪…… 不见了!”

林悦下意识地摸向发髻 —— 空空如也。

那支萧景琰说 “很好” 的碧玉簪,竟不翼而飞。

太监的目光带着审视扫过林悦:“娘娘说,那玉簪是先皇赐的,关乎重大,请王爷和王妃随奴才回去查验。”

萧景琰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知道,这哪里是查玉簪,分明是有人想把他们扣在宫里,好做些手脚。

林悦望着暮色西合的宫殿,心中一片冰凉。

玉簪是谁偷的?

是贵妃一派,还是另有其人?

他们想用这根簪子,给萧景琰扣上什么罪名?

一场宫宴,终究还是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而那支消失的玉簪,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