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循环?我靠重开干翻全公司小李次循环热门小说完结_热门的小说时间循环?我靠重开干翻全公司小李次循环
1 循环诅咒1. 周一晨会,总监把我的方案摔在地上:“垃圾也配叫创意?
”纸页散了一地,没人敢捡。我蹲下时,手机悄悄录下了他炫耀剽窃成果的嘴脸。三天后,同样的会议重来一遍——这次,我提前备份了所有证据。当他再次踩上我方案的瞬间,我笑着按下播放键:“各位,听听上周您听过的‘新创意’。”同事们眼神变了。而我知道,这只是开始。那是第三十七次循环。第一次,我在会议室被当众羞辱,方案被撕,年终奖被扣,连实习生都笑我“不懂规矩”。第二次,我忍气吞声,结果项目被抢,升职无望,年终述职时成了背锅侠。第三次,我尝试反抗,却被反咬“情绪不稳定”,调去档案室“冷静冷静”。直到第七次,我发现自己每天早上六点十七分都会在工位上醒来,日历永远停在4月8号。起初我以为是加班太多脑子坏了。可连续三十多次经历同一个周一,连茶水间阿姨冲咖啡的顺序都没变过——我信了。这不是精神病,是诅咒。但也是机会。
这公司就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榨汁机,把人的尊严榨成KPI。而我,终于找到了重启键。
王振国,市场部总监,三十八岁,打着“狼性文化”旗号的职场鬣狗。
他的人生信条写在朋友圈签名里:“能者多劳,劳者多得——但功劳必须归我。
”第一次循环,他抢我方案时连眼都不眨。第二次,他让我加班改PPT到凌晨两点,转头在晨会上说这是他通宵做的。第三次,他安排我陪客户喝酒喝到胃出血,自己却提前离场晒亲子照。第四十次?不,现在才第三次。可我已经看透了。这个公司里,不是只有我在循环。那天我在茶水间听见人事主管低声打电话:“……又开始了,她肯定发现了。”我端着咖啡的手顿住。“她”是谁?
---2 重开人生从学会偷拍开始第一次循环,我叫陈默。普通二本毕业,家里掏空六个钱包付首付,我在城东买了套五十平的单身公寓。每月还贷八千,工资一万二,活得像条被掐住喉咙的鱼。市场部一共十二个人,我是资历最老的“螺丝钉”。
三年来写了三百多份方案,没一次署名上过汇报PPT。
每次总监王振国站在台上讲“这是我团队的心血”,我都想冲上去掀桌子。但我没掀。
因为掀了就得失业。房贷不会等人,母亲的透析费也不会。所以那天晨会,当王振国把我的《城市微旅行营销案》摔在地上,说我“逻辑混乱、数据造假、毫无商业价值”时,我只是蹲下去一张张捡。纸很滑,沾了他鞋底的泥。有人偷笑。实习生小李低头刷手机,嘴角翘着,发了条朋友圈:“某些人真玻璃心,被批两句就捡纸捡得比保洁还勤快。”我没理他。
我知道他上周偷偷拍我电脑屏幕,把初稿发给了王振国。我也知道,王振国根本没看完整版,只挑了其中一段“年轻人不愿远途旅行”的结论,包装成自己的洞察,在会上大谈“Z世代懒宅经济崛起”。可没人戳破。因为王振国是“公司未来高管储备”,因为他说过“谁影响团队氛围,谁就滚”。散会后我回工位,邮箱弹出通知:绩效扣减说明因方案质量不达标,扣除本月绩效奖金3000元。
我盯着屏幕,手指发抖。那晚我加班到凌晨一点,改了七版,每一条批注都认真回复。
可这些,都不如一句“总监不满意”。第二次循环,我还是陈默。但我不再捡纸了。
王振国刚把方案甩出来,我就站起来:“王总,您说它数据造假,请问具体哪一项?
”会议室一静。他愣了两秒,冷笑:“你质疑我?”“不,我质疑逻辑。”我打开投影,“这是原始数据源,来自文旅局公开年报,您说的‘虚构增长率’其实是剔除疫情基数后的复合增速。如果您需要,我可以把计算过程再讲一遍。”全场鸦雀无声。王振国脸色变了:“你这是顶撞上级。
”“我只是陈述事实。”我说,“如果您觉得有问题,欢迎指正。”他咬牙切齿:“散会!
”第二天,我被调去整理三年客户档案,美其名曰“沉淀业务认知”。绩效照扣。
小李在茶水间对我冷笑:“装什么清高?最后不还是被发配?”我没理他。
位醒来- 手机自动关机后重启- 日历锁定4月8日- 所有人行为高度重复第三次循环,我决定测试边界。我提前到公司,在王振国办公室装了录音笔。他每天七点四十五到,先开电脑,再泡茶,然后翻我邮箱——对,他有我密码。我改了密码,设成“19850723”他老婆生日,他试了三次失败,骂了句脏话。上午十点,他把我叫进办公室。“陈默,最近状态不太对啊。”他靠在椅背上,手腕上新表闪着光,“年轻人要有团队意识。你那些方案,其实基础不错,但缺的是格局。
”我点头:“您说得对。”“这样,”他递来一份文件,“今晚把《春季促销案》重做一遍,明早我要在高管会上讲。”我接过文件,心里冷笑。这份方案,我上个月就交过,被他以“缺乏创新”为由打回。现在他要拿去讲?行。这次我不光录了音,还连了云端同步。
晚上九点,我坐在空荡的办公室,把原始稿、修改记录、邮件时间戳全部打包上传到三个网盘,并设置了定时发送——如果明天早上九点我没手动取消,邮件就会自动发给CEO、HRD和集团审计。做完这些,我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夜色。
手机震动。母亲来电。“小默,这个月透析费……医院说不能再拖了。”我闭上眼:“妈,再等两天,发了奖金就打过去。”“可隔壁老张家儿子都升主管了……”我没接话。
挂了电话,我打开抽屉,里面躺着一瓶速效救心丸。医生说别太累。可谁不是边吃药边活着?
第四次循环。我醒来时,手里攥着那瓶药。但这次,我没急着动。我等王振国进办公室,看他翻邮箱失败,看他打电话让IT重置我密码,看他把我的方案复制粘贴进他的PPT。
十点零七分,他叫我进去。“陈默,今晚把《春季促销案》重做一遍。”我笑了:“王总,那份方案我上个月23号就提交了,您当时批注‘方向错误,重做’。现在又要我重做?
”他一愣,随即沉脸:“公司节奏变了,你跟不上?”“我能跟上。”我说,“但我想知道,您准备拿它去哪个会讲?”他眯眼:“你什么意思?”“没什么。”我起身,“只是觉得,重复劳动挺浪费时间的。”走出办公室,我发现小李在工位上偷看我。他最近行为有点怪。
前两次循环,他都是王振国的跟班,抢着拍马屁。可这次,他看我的眼神……像在确认什么。
中午我去茶水间,故意把手机落在桌上。回来时,看见小李正快速退出我相册。我装作不知,下午却在他工位放了支录音笔。晚上,我回放录音。小李的声音:“……他又发现了。
第三次。上次他崩溃辞职,这次居然敢顶嘴……你们确定这法子能让他闭嘴?
”另一个声音模糊不清。
但关键词清晰:“循环”“记忆残留”“必须让他相信失败是唯一出路”。我握紧手机。
原来,不是只有我在重开。有人……在操控这一切。---3 谁在给我设局?
第五次循环开始前,我做了三件事:一、把所有证据刻进加密U盘,藏进母亲病房的氧气瓶底座里;二、注册新邮箱,用暗语给未来的自己发邮件:“别信小李,查人事档案”;三、在工位下贴了张纸条:“今天是第几次?”醒来时,我第一件事就是看纸条。上面写着:“5”。字迹是我的。我深吸一口气。这证明,我之前的记忆没丢。而且,我已经有能力影响下一循环。这次,我直奔人事档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