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巡异闻录(顾青川林婉清)热门网络小说_最新完本小说夜巡异闻录(顾青川林婉清)
第一章 沪上奇案民国十八年,上海的秋意渐浓,法租界福煦路上的梧桐叶已染上金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勾勒出这座不夜城的轮廓。电车叮当驶过,西装革履的绅士与旗袍裹身的淑女穿梭于歌舞厅、咖啡馆之间,仿佛乱世中的一场浮华迷梦。
然而,这迷梦之下暗流涌动。三日之内,法租界接连发生两起离奇命案,死者皆被吸干血液而亡,脖颈处留有两枚细小孔洞,状若齿痕。
报章谨慎地称之为“吸血鬼事件”,引得沪上人心惶惶。《申闻日报》编辑部内,烟雾缭绕,主编赵世诚捻灭手中的雪茄,望向办公桌对面的年轻女子。“林小姐,你是我们报社最敢闯敢拼的记者,这次的法租界奇案,我想交给你跟。
”林婉清扶了扶圆框眼镜,齐耳短发衬得她面容清秀却坚定。“主编放心,我定会查明真相。
”“切莫太过冒险,”赵世诚压低声音,“我收到风声,巡捕房已经请了‘特殊人士’介入此事。”“特殊人士?”林婉清挑眉。“守夜人。
”主编几乎是用气声说出这三个字,仿佛怕被什么听见似的。林婉清心中一震。
她在欧洲留学时曾听教授提及过这个神秘组织——据说他们世代相传,专门处理那些无法用常理解释的诡异事件,行走于光明与黑暗的边缘。
没想到上海也有他们的踪迹。是夜,林婉清假借采访之名,来到法租界巡捕房。
探长杜邦是个精干的法国人,却能说一口流利的沪语。“林小姐,案件还在调查中,无可奉告。”杜邦探长直接堵住了她的问题。“听说巡捕房请了守夜人协助破案?
”林婉清单刀直入。杜邦脸色微变,随即恢复如常:“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在这时,巡捕房外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巡捕慌张地跑进来:“探长,又发现一具尸体!
在霞飞路巷子里!”林婉清不等杜邦反应,抓起相机就冲了出去。她跳上一辆黄包车,直奔霞飞路。案发现场已被巡捕封锁,围观者窃窃私语。林婉清凭借记者证挤到前排,只见昏暗灯光下,一具男尸仰面倒地,面色惨白如纸,脖子上果然有两个细小的孔洞,周围却没有多少血迹。正当她举起相机准备拍照时,一个身影突然挡在了镜头前。
那是个身材高大的男子,身着深色长衫,外罩一件略显陈旧的黑色马褂,与周遭西装革履的人群格格不入。他面容瘦削,眼神却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人心。
“此地不宜久留,小姐请回。”男子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是《申闻日报》记者,有采访的权利。”林婉清毫不退缩。男子微微皱眉,刚要说什么,突然目光锐利地转向人群某处。林婉清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似乎瞥见一个苍白的面孔在黑暗中一闪而过。“待在这里别动!”男子低喝一声,身形如电般追入暗巷。林婉清哪肯听话,立即跟了上去。巷内昏暗曲折,她只能听到前方急促的脚步声和自己的心跳。拐过几个弯后,她突然撞上一个坚实的后背——是那个神秘男子。“叫你别跟来。”男子语气中带着责备,目光却警惕地扫视四周。“那是什么人?”林婉清气喘吁吁地问。男子没有回答,而是蹲下身,从地上拾起一件东西。在昏暗光线下,林婉清看出那是一只造型奇特的怀表,银制表盖上刻有复杂纹路,不像这个时代的产物。“他丢了东西。”男子喃喃自语,将怀表收入怀中。“你是谁?”林婉清直视对方眼睛。男子沉默片刻,终于开口:“顾青川。
”守夜人。林婉清心中闪过这三个字。“刚才那个就是凶手?吸血鬼?”她追问。
顾青川摇头:“不是吸血鬼那么简单。此事非同小可,林小姐还是不要再插手为好。
”“我是记者,揭露真相是我的职责。”顾青川打量着她倔强的面容,忽然问道:“你可知道‘血月教’?”林婉清摇头。“那是一个古老的邪教组织,信奉血月之神,认为通过某种仪式可以获取永生。他们最近在上海活跃起来。
”顾青川压低声音,“这三起命案,很可能与他们有关。”远处传来巡捕的哨声,顾青川警觉地回头。“我该走了。记住,今晚之事不要对任何人提起。”他顿了顿,“还有,近日入夜后尽量不要单独外出。”话音刚落,顾青川的身影已融入黑暗,消失得无影无踪。
林婉清站在原地,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张纸质名片,上面只有一个地址:南通路上的一家古董店“墨渊斋”。秋风掠过巷弄,带来一丝寒意。
林婉清裹紧外套,突然意识到——刚才她根本没告诉顾青川自己的姓名,他是如何知道的?
回到报社宿舍,林婉清辗转难眠。她打开台灯,开始整理今日的见闻。
吸血鬼传说、守夜人、血月教...这些超乎常理的元素让她既兴奋又不安。
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女性,她本能地排斥这些迷信之说。然而那三具尸体颈上的孔洞,以及顾青川那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睛,又让她不得不相信此事确有蹊跷。凌晨三点,窗外忽然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铃声,像是旧式手摇铃的声响,清脆却又带着几分诡异。
林婉清走到窗边,轻轻拉开窗帘。街上空无一人,只有路灯在秋雾中泛着昏黄的光晕。忽然,一个黑影从对面屋顶掠过,速度快得惊人,绝不可能是普通人。紧接着,远处传来一声短促的惊叫,旋即又戛然而止。林婉清心中一惊,想起顾青川的警告。
她犹豫片刻,还是披上外套,悄悄走出宿舍楼。街道上空荡荡的,只有早起的报童正在分发刚印好的晨报。林婉清买了一份,头版赫然刊登着第四起命案的消息——就在几小时前,日租界又有一人遇害!
报道称死者为日本商人山本一郎,同样被吸干血液而死。更令人震惊的是,案发现场留下了一张用鲜血绘制的诡异图案,疑似某种邪教符号。
林婉清立即想到顾青川提到的“血月教”。她回到宿舍,从书桌抽屉里找出那张名片——南通路墨渊斋。天刚蒙蒙亮,林婉清就已来到南通路。
这是一条相对僻静的小街,两侧多是老式石库门建筑。她很快找到了“墨渊斋”,店面不大,木质招牌经过岁月洗礼已有些褪色,门板上雕刻着精细的云纹。店门紧闭,似乎还未开始营业。林婉清犹豫了一下,轻轻叩门。出乎意料,门应声而开。
顾青川站在门内,似乎早已料到她的到来。“林小姐比我想象的还要早。”他侧身让出路来。
店内陈列着各种古董器物,从商周青铜到明清瓷器,琳琅满目。
些奇特物品——刻有符文的短剑、造型古怪的罗盘、甚至还有一柄看起来相当古老的燧发枪。
“这些都是...”“工具。”顾青川简洁地回答,递过来一杯热茶。
“看来你已经看到新闻了。”林婉清接过茶杯,热度透过瓷壁传到掌心。“第四起命案,现场有血绘图案,是血月教的符号吗?”顾青川略显惊讶地看了她一眼:“你很有洞察力。
不错,那是血月教的召唤图腾。”他在柜台后取出一本泛黄的古籍,翻到某一页。
书页上绘制的图案与报纸描述的完全一致——一个被圆环包围的倒月牙形,周围是复杂难解的符文。“血月教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后来传入中国,与某些民间邪教融合。
他们相信,在血月之夜举行仪式,饮下处女之血,就能获得永生。”顾青川解释道,“上海近年来有多起失踪案,都疑似与他们有关。”“所以不是吸血鬼作案?”“不完全是。
”顾青川沉吟片刻,“血月教崇拜的是一种更为古老的存在的力量,他们称之为‘血祖’。
据传血祖不老不死,以血为食,但需要特定的宿主容器才能长久存于世。
”林婉清感到一阵寒意:“你认为血祖已经来到上海?”顾青川神色凝重:“种种迹象表明,血月教正在寻找合适的宿主,完成某种降临仪式。那四起命案可能是仪式前的准备,或者...是失败的尝试。”就在这时,店门上的铃铛响起,一个穿着考究西装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他见到林婉清,明显愣了一下。“青川,这位是...”男子疑惑地看向顾青川。“《申闻日报》记者林婉清。”顾青川介绍道,“这位是沈慕云,我的朋友,在工部局警务处任职。”沈慕云礼貌性地点头,随即急切地对顾青川说:“又出事了!昨晚日租界的命案,日本领事馆大为光火,要求巡捕房三天内破案。杜邦探长压力很大,已经请求英租界协助。
”“现场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顾青川问。
沈慕云压低声音:“日本人的法医在尸体上检测到一种未知毒素,能使血液凝固迟缓。
更奇怪的是,他们在附近发现了这个。”他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一撮灰白色的粉末,在灯光下微微反光。顾青川接过瓶子,面色骤变:“月尘?
这不可能...”“什么是月尘?”林婉清好奇地问。顾青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向沈慕云:“我必须去现场看看。”“现在恐怕不行,日本人把现场封锁得很严密。
”沈慕云为难地说,“不过,我争取到了参与案件调查的机会,下午可以去巡捕房查阅证物。
”顾青川沉思片刻:“带上我。”“你怎么进去?杜邦探长认得你。”“我有办法。
”顾青川走向后室,片刻后换了一身西装,戴上一副金丝眼镜,整个人气质大变,看起来就像个文质彬彬的学者。
他从柜台下取出一只怀表——正是昨晚在巷子里捡到的那只——递给林婉清:“林小姐,你能帮我去一趟城隍庙,找一个叫‘老陈皮’的古董商,问他认不认得此物吗?
”林婉清接过怀表,明白这是顾青川有意支开自己。但她没有反驳,只是点点头:“我该怎么找你?”“傍晚时分,在这里会合。”顾青川说完,便与沈慕云匆匆离去。林婉清端详着手中的怀表。银质表盖上的纹路异常精致,似乎描绘着某种星座图案。她轻轻按下开关,表盖弹开,露出表盘——指针早已停止转动,指向三点十五分。更奇特的是,表盖内侧刻着一行小字:“当血月升起,门将开启。
”林婉清心中一动,忽然想起大学时天文教授讲过的一种罕见天象——月全食时,月球会呈现暗红色,俗称“血月”。据记载,下一次月全食将在一个月后出现。
这一切难道与血月教的仪式有关?她不敢耽搁,立即动身前往城隍庙。周日的老街人山人海,各式摊贩吆喝声不绝于耳。林婉清几经打听,才在一条偏僻小巷里找到了“老陈皮”的店铺。
店内比墨渊斋更为杂乱,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就着窗户的光线鉴赏一枚玉器。“陈老先生?
”林婉清轻声问道。老者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她:“姑娘有何贵干?
”林婉清取出怀表:“有人让我来问问,您可认得此物?”老陈皮一见到怀表,脸色顿时变了。他急忙起身关上店门,压低声音问道:“这表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昨晚在一个巷子里捡到的。”林婉清省略了顾青川的部分。老陈皮接过怀表,双手微微颤抖:“错不了,这是‘时之门’的钥匙之一。”“时之门?是什么?
”老陈皮神色凝重:“传说中,血月教相信存在连接不同时空的门户,而血月之夜就是门户开启之时。他们需要三把钥匙才能完全打开通道,这就是其中之一。
”他翻过怀表,指着底部的刻痕:“看这里,这是序列号——Ⅱ号钥匙。
想必另外两把也已经现身上海。”林婉清感到脊背发凉:“打开这道门会怎样?
”“古籍记载,‘当时之门开启,旧日主宰将回归,血月永悬,万物皆沦为血食’。
”老陈皮声音颤抖,“上世纪伦敦曾发生过一系列类似案件,后来整条街区的居民神秘消失,官方记载为瘟疫爆发,实则...”话未说完,店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老陈皮猛地推开林婉清,几乎在同一瞬间,一柄飞刀擦着他们的头皮钉入墙壁!“快走!
”老陈皮大喊,从柜台下抽出一柄古朴长剑,迎向破门而入的黑衣人。林婉清被推向后门,慌乱中她看到三名蒙面人已与老陈皮缠斗在一起。老人看似年迈,身手却异常矫健,剑法行云流水,完全不落下风。“去找守夜人!告诉他‘钟表匠’回来了!
”老陈皮格开一记劈砍,对林婉清喊道。林婉清不再犹豫,冲出后门,拼命向巷口跑去。
身后传来打斗声和器物破碎的声响,随后一切归于寂静。她不敢回头,一路奔出城隍庙,拦下一辆黄包车。直到车夫拉起车跑出很远,她才稍微平复呼吸,发现手中仍紧紧攥着那枚怀表。钟表匠?时之门?旧日主宰?一个个谜团在她脑中盘旋。
她意识到,自己已卷入一场远超想象的超常事件。黄昏时分,林婉清回到墨渊斋。
店内灯光昏暗,顾青川早已回来,正与沈慕云低声讨论着什么。见到林婉清狼狈的模样,两人立即停下话题。“发生什么事了?”顾青川快步上前。林婉清喘着气,将怀表放在桌上,讲述了在城隍庙的遭遇。“老陈皮他...”她不敢问下去。
顾青川面色阴沉:“陈老先生是守夜人的老朋友,身手不凡,应当能脱险。我稍后会去查看。
”他拿起怀表,“你刚才说‘钟表匠’?”林婉清点头:“老陈皮让我告诉你,‘钟表匠’回来了沈慕云倒吸一口凉气:“这不可能!
钟表匠二十年前就应该已经...”“看来我们都低估了形势。”顾青川打断他,转向林婉清,“林小姐,你现在已经深入险境。那些袭击老陈皮的人很快会找上你。
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我帮你离开上海,去一个安全的地方暂避风头;要么你留下来协助我们,但前途凶险难测。
”林婉清几乎没有犹豫:“我留下来。作为记者,我不能对这样的真相视而不见。
”顾青川凝视她片刻,缓缓点头:“好。那么从今晚起,你就是守夜人的临时助手。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另外两把钥匙,阻止血月教的仪式。”他展开一张上海地图,指向三个标记地点:“根据古籍记载,三把钥匙必须放置在特定位置形成三角法阵,才能开启时之门。这三个点分别是——静安寺、龙华塔和市中心的慕尔堂。
”“为什么是教堂?”林婉清好奇地问。“慕尔堂地下有一处古老的能量节点,早在教堂建立之前就是祭祀场所。”顾青川解释,“血月教很可能选择在这些地方安置钥匙。
”沈慕云看了看怀表:“已经六点了,我们最好分头行动。我去静安寺,青川去龙华塔,林小姐...”“我去慕尔堂。”林婉清主动请缨,“那里人多眼杂,我作为记者出现不会引起怀疑。”顾青川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同意:“务必小心。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不要轻举妄动,立即回来通知我们。
”他递给林婉清一枚小巧的银哨:“遇到危险,吹响它,我会尽快赶到。
”三人约定两小时后在墨渊斋会合,随即分头行动。林婉清乘坐电车来到慕尔堂时,夜幕已然降临。教堂内正在举行晚祷,唱诗班的歌声庄严而肃穆。她假装参观,悄悄观察着四周环境。根据顾青川的说法,能量节点应该位于教堂地下室。林婉清找准机会,溜向通往地下的楼梯。然而楼梯口立着“闲人免进”的牌子,还挂着一把大锁。
正在她思索如何进入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林婉清急忙躲到一根柱子后,只见一个神父打扮的人走向地下室,手中拎着一盏油灯。令人惊讶的是,神父没有开锁,而是直接穿过了锁着的铁门,如同幽灵一般!林婉清捂住嘴才没叫出声。她定睛看去,发现那神父的身影在穿过门时似乎微微波动,像是水中的倒影。待神父完全消失后,林婉清小心翼翼地靠近铁门。她惊讶地发现,那把大锁其实早已被破坏,只是虚挂在门上制造假象。她轻轻推开门,一条向下的石阶出现在眼前。黑暗中,隐约传来低沉的吟诵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的甜香,令人头晕目眩。林婉清深吸一口气,悄悄向下走去。石阶尽头是一条狭窄的通道,墙壁上点着火炬,投下摇曳不定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