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婆婆不让我卖东西(小敏林薇)在哪看免费小说_已完结小说推荐结婚后,婆婆不让我卖东西小敏林薇
第一章 婚前的种子与婚后的土壤红木箱子的铜锁在日光灯下泛着暖光,林薇蹲在卧室地板上,指尖拂过箱底那方苏绣手帕。藕荷色缎面上,两只戏水的鸳鸯羽毛根根分明,针脚细密得能看见丝线交织的菱形纹路——这是她大学时熬了三个通宵绣成的作品,后来以 280 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位准备结婚的学姐。
躺着几个巴掌大的黏土摆件:戴着学士帽的小熊、蜷缩成一团的猫咪、复刻版的埃菲尔铁塔,每一件都带着当年指尖的温度。“还在捣鼓这些旧东西?”婆婆推门进来时,手里端着一碗切好的苹果块,“箱子搁这儿挡路,我下午让老张来挪到储藏室去。
”林薇慌忙把摆件往箱底塞了塞,抬头时正撞见婆婆扫过手帕的目光,那眼神像层薄冰,落在鸳鸯图案上时轻轻颤了颤。新婚第三周,林薇把原来的设计工作调成了兼职。
丈夫陈凯说这话时正对着手机刷股票:“妈说她天天一个人在家闷得慌,你在家多陪陪她也好。再说,家里又不缺你那点工资。
没看见林薇捏着劳动合同的手指泛了白——那份她熬了无数个夜才拿到的设计师offer,终究没能抵过婆婆那句“女人家不用赚大钱”的念叨。现在的日子像台设定好程序的洗衣机。
每天早上六点半,厨房准时传来油锅滋滋声,婆婆会把盛着白粥、煎蛋和酱菜的托盘端进卧室;中午十二点,三菜一汤摆上桌,婆婆总把鸡腿夹给陈凯,说“男人上班辛苦”;傍晚五点,林薇得把客厅的地拖干净,把陈凯的拖鞋摆成45度角对准门口。上周她试着提起想找份离家近的工作,婆婆正给鱼缸换水,头也不抬地说:“隔壁小李媳妇,博士毕业不照样在家带孩子?女人啊,把家顾好才是正经事。”夜里十一点,陈凯的鼾声在卧室里起伏。林薇悄悄爬起来,把笔记本电脑搬到飘窗上。
商品图:改良版旗袍纹样的刺绣书签、可以定制名字的黏土姓名牌、用碎布头拼贴的装饰画。
她对着“店铺公告”敲了又删:“手工制作,周期7-10天”——这句话她写过不下百遍,可现在每一个字都像灌了铅。储藏室里,那个红木箱子正安静地待在角落,像口封存着另一个自己的棺材。“还没睡?”陈凯翻了个身,迷迷糊糊地问。
林薇迅速合上电脑,屏幕反光里,她看见自己眼里的红血丝。“妈今天炖的燕窝你怎么没喝?
”陈凯的声音带着睡意,“她下午跑了三家药店才买到的血燕,说给你补补身子。
”林薇嗯了一声,听见他又说:“别总想着上班的事了,妈也是为我们好。
”这句话像根细针,轻轻刺破了她强撑的平静。为我们好?是为陈凯回家时有热饭吃,还是为这个家能维持“男人主外、女人主内”的体面?林薇望着窗帘缝隙漏进来的月光,突然想起大学毕业那天,她抱着“薇手作”的营业执照拍照,照片里的自己笑得露出八颗牙,背景是学校门口“前程似锦”的横幅。凌晨两点,她终于按下了朋友圈的发布键。
配图是那张改良旗袍纹样的书签,配文写着:“十年手作,重新出发。下周一起接受预定,首批限量20件。”手指悬在屏幕上方,迟迟不敢锁屏。三分钟后,手机屏幕突然亮了——小姑子陈瑶点了个赞,还在评论区留了句:“嫂子好厉害!
给我留个猫咪造型的!”林薇盯着那个红色的点赞图标,突然觉得手心全是汗。
她不知道这场深夜的“重启”会掀起怎样的风浪,只听见客厅里传来婆婆起夜的脚步声,正一步步朝卧室靠近。红木箱子在储藏室里沉默着,像在等待某个被唤醒的时刻。
第二章 创业的秘密暴露与第一次交锋凌晨两点的月光斜斜切进阳台,林薇握着剪刀的手突然顿住——金属刀尖反射的冷光正晃过客厅,那里的沙发上,婆婆正披着毛毯看深夜档电视剧。她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连带着桌上的珍珠串散落一地,发出细碎的声响。"咔嗒"一声,客厅的电视突然关了,黑暗中传来婆婆拖鞋摩擦地板的声音,林薇屏住呼吸蹲在地上,直到那脚步声消失在卧室门后,才敢用袖口抹掉额头的汗。这是她婚后接的第一笔订单。
大学室友晓雯下个月结婚,点名要她手工做一套珍珠婚扇和头饰,"就喜欢你做的这些小玩意儿,比店里千篇一律的好看"。
微信转账的288元到账提示弹出时,林薇盯着屏幕笑了好久,上犹豫了三分钟——她想起婚礼上婆婆拉着亲戚说的话:"我们家不兴让女人出去抛头露面,薇薇在家好好调理身体,早点要孩子。"快递盒被她拆开后折成扁平状,塞进床底最深处,上面压着换季的棉被。材料包是趁午休在公司附近的小商品市场买的,珍珠、丝线、热熔胶枪装在帆布包里,进门时特意绕到消防通道,确认婆婆不在客厅才溜进卧室。此刻阳台的小桌上,婚扇的骨架已经搭好,水钻在台灯下闪着光,她咬着线头打了个结,针脚在绢面上绣出缠枝莲的纹样,针孔里渗出的血珠滴在米白色的扇面上,像朵突然绽开的红梅。这样的夜晚持续了五天。
每天晚上等婆婆睡熟后,她就搬着小桌子到阳台开工,凌晨四点再把所有东西藏进衣柜最上层的收纳箱。直到第七天傍晚,她正在给珍珠打孔,客厅突然传来婆婆的声音:"薇薇,出来帮我看看这电视剧结局!
"她慌乱中碰倒了热熔胶枪,滚烫的胶水滴在手腕上,她咬着唇没敢出声,匆匆把半成品塞进收纳箱时,剪刀的反光又一次划过客厅——这次她清楚地看见,婆婆正坐在沙发上,目光直直地盯着阳台方向。真正的暴露发生在周日上午。
林薇去超市买材料,出门前特意把收纳箱锁进衣柜。但她忘了,每周日是婆婆雷打不动的"家庭大扫除日"。下午三点她提着塑料袋回来时,刚打开门就听见卧室传来"哗啦"一声,婆婆正站在衣柜前,手里捏着那把缀了半排水钻的婚扇,床铺上散落着珍珠和丝线,床底的快递盒被翻了出来,上面的物流单还没来得及撕掉。"这是什么?"婆婆的声音很平静,平静得让林薇头皮发麻。
她看见婆婆拿起手机,点开微信里的快递公众号,"我就说最近怎么老有快递寄到家里,问你你说是公司发的福利;我就说你怎么天天晚上躲在阳台不睡觉,问你你说在看书;我就说你手腕上的烫伤哪来的,问你你说不小心碰的——"婆婆举起婚扇,扇骨敲在床头柜上发出闷响,"林薇,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在外面卖东西?
"晚饭桌上的气氛像结了冰。婆婆把婚扇放在餐桌正中央,米白色的扇面上,那点血珠被她用红笔圈了出来。"女人家开店像什么样子?
"婆婆夹菜的筷子重重戳在盘子里,"我们家虽然不富裕,但还不至于要你抛头露面去赚钱!
传出去人家还以为我这个当婆婆的刻薄你,让你结了婚还要出去做买卖!""不是的妈,"林薇的筷子在碗里搅得米饭成团,"就是帮朋友做的,没卖钱,真的——""没卖钱?
"婆婆把手机推到她面前,屏幕上是她没删干净的购物记录,"这些材料不要钱?
你天天熬夜不要精力?我问你,上周三晚上两点,你在阳台干什么?"林薇张了张嘴,喉咙像被堵住。坐在旁边的丈夫陈默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脸通红,伸手去拿水杯时故意碰倒了醋瓶,褐色的液体在桌布上漫开,像幅抽象画。"妈,吃饭呢说这些干啥,"他用纸巾擦着桌子,"薇薇就是闲得慌,帮朋友做点东西而已,您别生气。"饭后陈默把她拉进卧室,关上门的瞬间,他的声音压低了八度:"你就不能先别弄了?妈这几天血压都高了,你非要惹她生气吗?
"林薇看着他,这个恋爱时说"我支持你做任何事"的男人,此刻眉头皱得像团拧过的毛巾。
"可是晓雯下周就要用了......"她的声音越来越小。"那就跟她说做不了!
"陈默打断她,"媳妇和妈,你觉得我该帮谁?"卧室门关上时,林薇靠在门板上滑坐到地上。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闺蜜发来的微信:闺蜜:怎么样了?
婚扇做好没?发图我康康!林薇:被我婆婆发现了...她说女人家开店不像话闺蜜:???
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思想?我当初开服装店我妈也骂我"不正经",现在呢?
每个月给她打五千块生活费,她逢人就夸我能干林薇:可是我老公让我别弄了...闺蜜:你老公就是和稀泥!
你忘了大学时你做的那些发簪,在跳蚤市场被抢着买?你手艺那么好,凭什么藏着掖着?
听我的,这单必须做完,做完我帮你发朋友圈,我认识的人多,保证订单接到手软!
屏幕的光映在林薇脸上,眼泪掉在手机壳上,晕开一片水渍。她想起大学时在宿舍摆摊,晓雯帮她吆喝,闺蜜帮她记账,那时的风都是暖的。现在她坐在自己的家里,却像个偷偷摸摸的贼。她不知道这场对峙会持续多久,只知道手里的针必须继续往下扎。
婚扇的扇面上,缠枝莲的纹样已经快要完成,最后一片花瓣需要用金线勾勒,她拿起金线时,窗外的天已经泛起了鱼肚白。第三章 藏货、删单与看不见的战场结婚三个月后,我的手工材料包开始占据客厅角落的半张茶几。那些装着蕾丝、珍珠和丝线的透明收纳盒,在婆婆眼里或许像某种入侵的藤蔓——某天下午,它们突然集体消失了。
我跪在储藏室地板上翻找时,听见婆婆在厨房切菜的声音。
旧衣柜最底层的樟脑丸气味呛得人发晕,当我终于从一堆泛黄的被单下拖出那个熟悉的纸箱时,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妈,您看见我的材料包了吗?"我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静。婆婆端着一盘土豆丝从厨房出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粉:"哦,那个啊,堆在茶几上乱糟糟的,我以为是不要的垃圾,就收起来了。"她的目光掠过我怀里的纸箱,落在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放的养生节目,语气自然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那天下午的阳光斜斜地穿过客厅,我看着她转身回厨房的背影,突然觉得喉咙发紧。那些材料是我熬夜选的款,是攒了两个月工资进的货,是我对着教程练到指尖起茧的底气。"那不是垃圾。
"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然后抓起纸箱摔门进了卧室。门板撞上门框的巨响里,我好像听见土豆丝掉进油锅的滋啦声,一声接一声,像在煎我的耐心。
真正的风暴在一周后降临。那天我洗完澡出来,看见婆婆坐在沙发上,我的手机屏幕在她膝盖上亮着。她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像只受惊的鸟猛地缩回——微信聊天界面里,客户昨天发的"要两个永生花相框,周末能送到吗"的留言不见了,只剩下输入框里闪烁的光标。"妈!您为什么动我手机?
"我冲过去抢过手机,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聊天记录像被啃过的书页,客户的地址、款式要求、定金转账记录,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是怕你被骗!
"婆婆的声音陡然拔高,脖子上的青筋跳了跳,"那些网上的人隔着屏幕,谁知道是不是骗子?前几天小区张阿姨的女儿,就在微信上被人骗了八千块!
"她的手在围裙上反复擦拭,"我儿子一个月挣那么多,还不够你花吗?
非要在网上抛头露面,像什么样子!""抛头露面"四个字像针一样扎进我耳朵。
我想起结婚前,我在设计公司做助理,月薪八千,虽然不多,但每次发工资给爸妈买礼物时,他们眼里的光比钻戒还亮。现在我不过是想把爱好变成事业,怎么就成了"抛头露面"?
"这是正规生意,不是骗子!"我把手机举到她面前,点开交易记录,"您看,这是客户付的定金,这是物流单号,我每个月能赚三千多,能帮家里减轻负担......""减轻负担?"婆婆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我儿子养得起你!女人家结了婚就该好好在家,把家里打理好,把身体养好,早点生个孩子,比什么都强。"她的语气软下来,带着一种近乎怜悯的眼神,"你看隔壁老王家的媳妇,以前在外面跑业务,现在呢?离婚了,带着孩子住娘家,多可怜。
"那天晚上我给闺蜜小敏打电话,哭得话都说不清。
"我只是想做点自己的事......"我哽咽着说,"我不想每天早上醒来,想的就是今天该做什么菜,衣服有没有熨平,我不想变成一个没有名字的’某某媳妇’......"小敏是学法的,第二天直接带着一本《民法典》杀到我家。她把书拍在茶几上,翻到"夫妻共同财产"那一页:"阿姨,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生产、经营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小雅做手工赚的钱,是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婆婆的脸一点点沉下去,手指把围裙的系带拧成麻花:"我们家的事,就不劳外人操心了。
"她看小敏的眼神像看一根撬棍,"我儿子娶媳妇,是让她来享福的,不是让她当女强人。
"小敏还想说什么,被我拉住了。我看见婆婆端起茶杯的手在抖,杯沿的茶渍滴在《民法典》的封面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像在嘲笑我们的理直气壮。
那天下午小敏走后,婆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晚饭时桌上只有一盘炒青菜,和我结婚第一天她做的八菜一汤,判若两桌。矛盾在沉默中发酵。我不再和婆婆说话,她也不再进我的卧室。直到某个深夜,我饿得睡不着,轻手轻脚去厨房找吃的,却在客厅的沙发角落看见了那个熟悉的纸箱——材料包被整齐地码放着,变形的蕾丝花边被细心地捋平,永生花的花瓣上还沾着水珠,像是刚被人擦拭过。
我蹲下来翻看,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婆婆穿着睡衣站在卧室门口,头发花白的脑袋在走廊灯光下像个模糊的剪影。我们就这样对视着,客厅的挂钟滴答作响,一秒,两秒,三十秒——她的眼睛里有红血丝,我的眼眶也发热。别太累。“她转身回房,声音轻得像叹息。门合上的瞬间,我看见她睡衣的袖口磨出了毛边,和我妈那件穿了五年的旧睡衣一模一样。纸箱里的珍珠在月光下闪着光,我突然想起婚礼那天,婆婆塞给我一个红包,说“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她的手很粗糙,掌心有老茧,和我妈给我包粽子时的手,也一模一样。晨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带。我把客户的订单信息抄在笔记本上,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里,听见婆婆房间传来轻微的咳嗽声。我起身去厨房,想给她煮碗粥,路过客厅时,看见茶几上放着一杯温水,杯口还冒着热气。
第四章丈夫的觉醒与小姑子的镜子周六的阳光斜斜地切进厨房,林薇系着围裙把最后一盘糖醋排骨端上桌时,玄关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哥,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