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我的公司不准离职一种冰冷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我的公司不准离职)一种冰冷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我的公司不准离职)

时间: 2025-09-13 10:12:47 

空气里是新打印纸和某种廉价柠檬味消毒水混合的、属于“新开始”的味道。我坐在工位前,指腹擦过电脑显示器边缘薄薄的灰,试图压下心底那点不真切的漂浮感。毕业小半年,投出的简历石沉大海,就在快要放弃时,却意外接到了这家跨国科技公司——科泰克Cortech的录用通知。薪资优渥,福利诱人,面试流程快得让人眩晕,仿佛他们急不可待地需要一个人,任何人,来填上这个空缺。我的部门主管,一个姓王的男人,面相斯文,笑容标准得像用尺子量过,亲自带我熟悉环境。办公楼内部是冰冷的现代主义风格,巨大的玻璃幕墙外是灰蒙蒙的城市天际线,内部光线被调成一种恒定的、缺乏情绪的白,照得每个人脸色都有些苍白。同事们伏在各自桌前,键盘敲击声稀疏而规律,很少交谈,甚至很少抬头。一种过分的安静沉淀在空气里,压过了中央空调的低鸣。“欢迎加入科泰克,你是我们重要的一份子。”王主管递过来一个厚重的牛皮纸信封,语气和他的笑容一样,挑不出错,却也感受不到温度,“这是公司的《员工生存手册》,务必仔细阅读,并严格遵守。这关系到你……呃,工作的顺利开展。”“生存手册?”我接过信封,手感沉甸甸的,半开玩笑地重复这个略显沉重的词。

王主管脸上的笑容弧度没有丝毫变化:“只是个说法,确保大家都能高效、愉快地工作。

记住,遵守规则,对公司,对你个人,都是最好的选择。”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掠过我,似乎在我身后空无一人的走廊停留了零点一秒,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转身离开。坐回工位,我拆开信封。里面是一本装订简陋的小册子,纸张粗糙,印刷的墨色却不正常的浓黑,像是刚刚印上去的。

封面只有一行大字:《科泰克公司员工生存手册内部版》。翻开第一页,加粗的字体撞入眼帘:规则一:永远不要申请离职。我愣了一下,心头掠过一丝怪异。

这算哪门子规则?

我的公司不准离职一种冰冷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我的公司不准离职)一种冰冷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我的公司不准离职)

规则二:如果看到公司出现红色标识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出口、部门门牌、消防栓指示等,请立即移开视线,并告知自己那是工作疲劳产生的错觉。公司所有标识均为标准绿色或蓝色。

绝对不要询问或向任何人提及你看到了红色标识。指尖无意识地捻着纸页,这第二条让那丝怪异感放大了。红色标识?错觉?

规则三:你的工作时间为早9点至晚6点。如果因工作需要加班超过午夜12点,请确保在凌晨3点整时保持清醒。如此时听见走廊或办公室门外传来敲门声,务必立即开门接待,无论门外是谁。不要迟疑。后背窜起一小股凉意。凌晨三点?敲门?

务必开门?这都什么跟什么……我快速向后翻动,后面还有十几条规则,一条比一条令人费解。规则四、规则六、规则八、规则九、规则十……编号似乎是连贯的,但内容却跳跃而诡异,仿佛中间缺失了几页,或者有些规则被刻意隐去了。

规则五:公司不提供夜间保洁服务。

至早6点听见隔壁隔间或卫生间传来持续性的清洁声响如拖地声、水声、擦拭玻璃声,切勿出于好奇前往查看。继续你的工作,或佩戴降噪耳机直至声音消失。

规则七:公司餐厅每周四供应免费加班餐,但请注意,餐品中绝不会出现红色的肉类如肉丸、香肠、肉酱面等。如发现餐盘中出现此类物品,请立即将其倒入指定厨余垃圾桶,并前往卫生间漱口十分钟。当日不要再前往餐厅进食。

规则十一:人力资源部位于B座2楼201室。

如在其他楼层或其他位置看到标有“人力资源部”或“HR”的门牌,尤其是门牌边框或字体呈现暗红色时,切勿尝试敲门或进入。

立即沿原路返回你所在的办公区域,并尽量与同事待在一起。

规则十五:你的直属上司王主管可信。

两次在不同场合向你重复同一句无关工作的日常问候例如两次询问“你今天吃过早餐了吗?

”,请寻找借口立即前往B座2楼人力资源部报告情况,路上不要与任何其他管理者对视或交谈。……手册的最后一页,有规则都大一号的、几乎要穿透纸背的血红色字体印着一行字:切记并遵守以上所有规则。

它们为你而设,旨在保护你的安全。科泰克公司关爱每一位员工的身心健康。我合上手册,冰凉的纸张边缘硌着手指。窗外,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将玻璃幕墙变成一面模糊的镜子,映出我有些茫然和不安的脸。这里的一切都光鲜亮丽,无可指摘,可这本手册却像一枚投入静水的怪石,激起底下浑浊的淤泥。是某种古怪的入职测试?

还是大公司故弄玄虚的企业文化?我甩甩头,试图把那些不合时宜的念头甩出去。

一份好工作来之不易,也许,我只是需要时间适应。时间平稳而缓慢地流淌,像一条逐渐凝固的河。工作内容并不轻松,甚至称得上枯燥繁重,大量的数据处理、报表整理、流程追踪,无休无止。同事们依旧沉默,交流仅限于必要的工作协作,声音压得很低,眼神交汇时总是快速滑开,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紧绷。办公室的光线永远那么明亮均匀,看不到窗外昼夜的交替,只有空调系统单调的白噪音永恒嗡鸣。我渐渐习惯了这种节奏,习惯了在深夜加班时,忽略掉眼角余光偶尔捕捉到的、一闪而过的模糊影子,习惯了将隔壁空置工位传来的、极轻微的纸张翻页声归结为幻听。

我也再也没有见过王主管第一次拍我肩膀时,那种近乎人性化的表情。他的笑容永远标准,指令永远清晰,像一台精密编程的机器。直到那个星期四。

我和邻座一个叫李哲的男同事一起加班。办公室只剩下我们两人,灯光照得他脸色发青。

餐厅送来的加班餐是意面,我搅拌着面条,突然动作僵住。面条深处,埋着几颗暗红色的、汁液饱满的肉丸。“规则七……”我几乎脱口而出,声音干涩。

李哲猛地抬头,瞳孔骤缩。他几乎是抢过我的餐盘,连同他自己那一份,快步走到角落的垃圾桶,“哐当”一声扔了进去,动作快得带翻了旁边的废纸篓。“去漱口。

”他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促,“十分钟。别问为什么。”十分钟后,我从卫生间回来,嘴唇被冷水激得发麻。李哲已经回到座位,死死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无意义地敲击,发出细碎密集的声响。沉默在蔓延。终于,我忍不住,声音嘶哑地低问:“那手册……上面的规则……”李哲的身体几不可查地抖了一下。

他没有转头,目光依旧黏在屏幕上,喉结滚动了好几下,才从齿缝里挤出细微的气音:“别问……照做就行……如果想……‘留下’的话。

”“‘留下’?”我捕捉到这个奇怪的用词。他猛地转过头,那眼神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极度的恐惧被一层薄薄的疲惫勉强压制着,深处却是一片死寂的麻木。“我们都想留下,对吧?”他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好好工作,遵守规则。科泰克……是个好地方。”他不再说话,而是变成了一座沉默的、散发着恐惧气息的雕像。那次之后,我再也无法说服自己这一切只是巧合或企业文化。

某种冰冷而真实的东西潜伏在这片过分明亮的光线之下。我开始更仔细地观察,像一个潜伏的间谍,在自己的生活里窥探。我注意到,有些同事的工牌带颜色深一些,几乎泛黑,而他们往往是最沉默、工作效率最高、也最……缺乏生气的一群。我注意到,王主管每隔一段时间,会对某个下属重复同一句无关紧要的问话,而被问话的人,通常会在一两天后消失,其他同事对此讳莫如深,只说是“调岗”或“离职”。

但我从未见过欢送会,甚至没见他们回来收拾东西。我还注意到,关于人力资源部。

我借故去过B座2楼201室几次,那里的HR永远挂着职业微笑,处理着社保、考勤之类的常规事务。但有一次,我在A座三楼的偏僻走廊,确信自己看到了一扇标着“人力资源部”的门,门牌边框是那种令人不安的、锈迹般的暗红色。我几乎是落荒而逃。恐惧像藤蔓,悄无声息地缠绕上来,越收越紧。我开始做噩梦,梦里一片血红,有规律的敲门声持续不断。

我变得和其他人一样,低头走路,避免眼神接触,将所有异常归结为“错觉”。

我开始理解李哲那句话的真正重量——“留下”。不是留在公司工作,而是……留在这个世界上。项目验收前的冲刺阶段,无休止的加班成了常态。又是一个深夜,或许已经过了凌晨。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屏幕光刺痛干涩的双眼。

我已经连续工作了超过十八个小时,头脑昏沉,浑身骨节都在发出酸涩的呻吟。终于,最后一个数据核验完毕。我长出一口气,身体向后靠近椅背,几乎要立刻瘫软过去。

就在这时,头顶的灯光极轻微地闪烁了一下。非常轻微,几乎让人以为是视疲劳造成的眼花。

但我却一个激灵,残存的睡意瞬间扫空——那本手册里,似乎没有关于灯光闪烁的规则,但这种异常让我本能地警觉。我抬起沉重的眼皮,无意识地扫过办公室。然后,我的血液在那一刻彻底冰封。视线所及之处,牌、甚至远处茶水间那个小小的、标注着“小心地滑”的三角标志——它们原本规范的色彩,此刻全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比刺眼、无比饱和、仿佛刚刚用鲜血涂抹上去的、颤动着的猩红色!

那红色如此邪异,带着一种活物般的质感,在冰冷苍白的灯光下无声地尖叫。

我的心脏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骤停了一秒,然后疯狂地擂鼓。血液轰鸣着冲上头顶,又瞬间倒流回脚底,带来一阵阵冰寒的眩晕。我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带轮的办公椅向后滑撞在隔板上,发出巨大的声响,在这死寂的夜里如同惊雷。规则二!

红色标识!出现红色标识该怎么办?对,忽略!告诉自己是错觉!是疲劳产生的错觉!

可我做不到!那红色如此真实,如此强横地占据了整个视野,烧灼着我的视网膜!它们在动,在流淌!这不是错觉!极度的恐惧瞬间攫获了我,手脚冰凉,呼吸困难。我张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有气流在喉咙里艰涩地进出。跑!必须离开这里!现在!立刻!

就在我几乎被恐慌彻底吞噬,准备不顾一切地冲向电梯的瞬间——一个声音,贴着我的耳后根,极近极近地响了起来。异常清晰,异常温柔,甚至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令人想要落泪的关切。像寒夜里一杯温热的水,像母亲的抚慰。

它轻轻地说:“快……申请离职……”“人类……不该在这里工作……”这温柔的话语,却像一把烧红的尖刀,瞬间刺穿了我被恐惧冻结的思维!申请离职?

规则一:永远不要申请离职!人类不该在这里工作?那在这里工作的是……所有的规则,所有的异常,所有的恐惧,在这一刻汇聚成一道撕裂黑暗的闪电!我猛地转身,心脏几乎要从胸腔里跳出来。身后,空无一人。只有惨白的灯光,照亮我刚才坐过的工位,以及……以及远处那一片片还在无声尖叫的、血红色的标识。

冰冷的战栗顺着我的脊柱急速爬升,炸开在头皮。那声音是谁?

那温柔的、关切的、劝我违反最核心规则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我颤抖着,牙关不受控制地磕碰。然后,一个被遗忘了许久的、手册上的条文,如同沉船碎片般从记忆深处浮起,带着绝望的寒意——规则十一:人力资源部位于B座2楼201室。

如在其他位置看到标有“人力资源部”或“HR”的门牌……切勿尝试敲门或进入。

公司根本没有“人力资源部”?那B座2楼201室里的那些是什么?

那刚才在我耳边说话的……又是什么?!冷汗瞬间浸透了我的后背。那本手册,那些间断的、跳跃的规则编号,此刻像拼图一样在我脑中疯狂旋转。

缺失的规则四、六、八、九、十……它们是否记载了更可怕的真相?

是否暗示了那些不该被看见的东西?那温柔的声音没有再出现。但它的话语,像种子一样埋进了我的恐惧深处,开始生根发芽。申请离职?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带着一种禁忌的、令人心悸的诱惑。规则一严禁此事。但那个声音……它听起来那么真切,那么关切,甚至提到了“人类”……难道……不!不能想!规则说过,要遵守!王主管说过,遵守规则是最好的选择!我用力甩头,试图驱散那个危险的念头。我必须冷静。

必须按照手册说的做。忽略红色标识,告诉自己那是错觉。可我做不到。

那血红的颜色几乎要灼伤我的眼睛。它们像是有生命一般,在墙壁上、门板上微微脉动。

就在这时——嗒。嗒。嗒。清晰而缓慢的敲门声,从办公室的门外传来。一下,又一下,节奏平稳得令人窒息。我浑身一僵,血液再次冻住。凌晨三点!规则三!

如果因工作需要加班超过午夜12点,请确保在凌晨3点整时保持清醒。

如此时听见走廊或办公室门外传来敲门声,务必立即开门接待,无论门外是谁。不要迟疑。

现在几点了?我猛地看向电脑屏幕右下角。00:03:01凌晨三点零一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