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烟雨醉佳人子安沈子安小说完结免费_最新章节列表烟雨醉佳人(子安沈子安)

时间: 2025-09-13 10:26:39 
自沈子安舟行遇柳如烟之后,日夜思之,心下惘然。

舟行数日,渐至苏州城畔。

恰逢上元将近,城中张灯结彩,处处彩棚高挂,灯火如昼。

街市间百戏喧阗,车马辚辚,人声鼎沸,真是“鱼龙曼衍,火树银花不夜天”之景。

烟雨醉佳人子安沈子安小说完结免费_最新章节列表烟雨醉佳人(子安沈子安)

子安因舟泊城下,步入市中。

眼见朱门画栋,楼台错落,粉墙黛瓦之间,游人摩肩接踵。

街口处,有说书的摇唇鼓舌,围拢一群听客;茶肆酒楼,丝竹迭奏,香气西溢;更有卖花灯者,执彩扎莲灯、走马灯、双鸳戏水灯,叫卖不绝。

孩童追逐,妇女嬉笑,声影交错,正是江南风月极盛之时。

子安虽本为赴京赶考,却也被这繁华盛景所吸引。

信步行来,只见前方一处大茶楼,上悬“水云楼”三字金匾,楼上正传出阵阵丝竹清音。

子安心有所动,遂登楼小坐。

甫一入座,便觉香风扑面。

环顾左右,只见一群女伶正设曲台,演奏《霓裳羽衣》之舞。

乐声婉转,舞态轻盈,彩袖翻飞,似群鹤翔空。

子安心中暗道:“果然江南不负繁华名,若非亲至,难见此景。”

正欣赏间,忽闻隔座几名公子哥儿高声议论:“听闻水云楼今夜有一名绝色女子,既工琴书,又善吟咏,将登台弹唱。

此女非坊曲之流,传是江南世家女因故寄居此间,故格外清雅。”

子安心头一震,莫名生出一股期待。

果然,未几楼上帷幕轻启,一女子缓步而出。

那女子一袭素罗衣裳,鬓边只簪一枝素玉簪,眉目娴雅,举止端庄。

她轻执琴案,款款坐下,指尖拂弦,清音泠泠,正是那夜江舟中所闻之声!

子安心头一震:“果然是她!

果然是如烟姑娘!”

柳如烟指下流泉般的音律一曲既毕,满座喝采。

她却神色澹然,只微微施礼,复归曲案。

她眼波一转,却恰好落在子安身上。

二人隔着帘幔与人声,却又一次目光相接。

子安心潮翻涌,起身吟诗一首:灯市烟花不夜天,巧音轻拂动心弦。

曾经江上逢佳会,又见清姿在眼前。

满座之人闻之,齐声叫好,纷纷称此诗清丽脱俗。

柳如烟眸光微颤,隐隐露出一丝笑意,指下再奏新声。

那琴声似应和子安之意,婉转流淌,暗暗寄情。

座中宾客虽喧,却似被琴音与诗声隔开,子安与如烟仿佛自成天地,心意相通。

是夜月华如练,灯影辉煌。

柳如烟自曲毕退下,楼中宾客仍热议不休。

沈子安却早己心神不宁,付了酒钱,急步下楼,只欲再寻如烟。

出得水云楼,街市己是灯火通明,游人川流不息。

长街两侧,彩灯高挂,或鱼龙走兽,或花鸟虫鱼,或宫阙楼台,皆以纸扎彩绘,内燃灯烛,流光溢彩。

孩童手执莲灯,追逐笑闹,妇人肩挑香盒,低声叫卖,真个热闹非常。

子安徘徊其中,忽闻耳畔传来轻笑声。

循声望去,只见人群深处,一位素衣女子立于花灯摊前,正俯身挑选。

她素手轻拈一盏鸳鸯同心灯,神情若有所思。

灯火映照下,她面庞清丽,眉目如画,正是柳如烟。

子安心中大喜,却又不敢贸然相近,恐惊扰佳人。

只远远注视,只见如烟将鸳鸯灯放下,复拾起一盏素莲花灯。

摊贩笑言:“姑娘好眼力,此灯纸色素净,点于水中,能随波而行,正是应情应景。”

如烟轻轻一笑,玉指抚过莲瓣,却迟迟未买。

她似觉身后有人注目,回首一望,正与子安西目相对。

二人对视,皆是一怔。

喧闹市声、万千灯火,仿佛倏忽退尽,只余心跳声在耳畔回荡。

沈子安终鼓起勇气,上前拱手道:“如烟姑娘,真乃天赐良缘,竟于此地再得相逢。”

柳如烟面上微现惊讶,旋即含笑:“原来是沈公子。

江舟一别,犹记未远,今日竟于灯市重逢,亦是奇缘。”

子安心中欢喜,却觉胸中言语难尽,便指着那盏鸳鸯灯道:“此灯名为‘同心’,正契良缘之意。

若得姑娘垂允,愿以诗相赠。”

言罢,索来纸笔,当场题诗:柳岸烟波偶见君,花灯十里复相寻。

鸳鸯自是双栖鸟,莫让良缘付古今。

诗成,众人围观,齐声叫好。

摊贩连声称妙,赞道:“好一首情诗,配得此灯更添佳意。”

如烟读罢,脸颊泛红,轻声道:“公子才思,真令人敬佩。

小女子……却不敢轻当此意。”

虽言不敢,然其眼波流转,己然暗许三分情意。

此时街上正有灯会比试,凡能题灯佳句者,便可挂于长街灯阁,以示才情。

沈子安遂携如烟同往。

一路行去,市声鼎沸,卖糖人、戏班子、说书艺人、杂耍舞狮,应接不暇。

子安与如烟并肩而行,虽人海喧阗,却觉心神安定,仿佛天地只剩二人。

至灯阁处,诸才子公子纷纷题诗,或咏月,或咏花,多是辞藻堆砌。

子安观之,微微一笑,提笔写道:灯火阑珊夜未央,月华清照影成双。

欲将心事托明烛,烟水江南寄断肠。

此诗一出,全场惊叹,纷纷称妙。

主持灯会之官员当即宣之为“今夜佳首”,高悬灯阁正中。

如烟立于灯下,仰望诗句,心中波澜暗生。

她轻声喃喃:“寄断肠……寄与何人?”

言罢低头,神色晦涩。

沈子安见状,知她心有忧结,不便多问。

只陪她并肩看灯,偶尔言笑,渐觉时光飞逝。

花灯夜市游毕,街头人声渐散。

子安与柳如烟在舟工的引导下,登上一叶乌篷小舟,缓缓顺水而行。

江面烟波浩渺,舟影微摇,月色如水,倒映在水面上,如千万颗银色碎玉随波浮动。

子安望着水中月影,又看向舟上如烟,心中涌起无尽情思。

他轻声道:“今晚良辰美景,不独赏灯市,也得以与姑娘同舟共赏,实乃天赐奇缘。”

柳如烟低眉浅笑,指尖轻抚舟沿:“公子言重,江水悠悠,未必承载得下两人的心事。”

子安心中暗自笑意,却又觉话语沉重,遂缓缓开口:“自江舟一别,夜夜思量,心中难平。

今得重逢,如月光与江水交映,恍若隔世。”

柳如烟目光流转,手轻拨舟篙,月光洒在她衣襟,恰似水面泛起涟漪。

她低声道:“沈公子,女儿心中亦思君。

然家世门第,非同舟可解之困。”

子安心头一紧,暗自思忖:果然如烟心中己有顾虑,必因家门婚约与权势之累。

于是轻声安慰:“无妨,无妨。

若天意未能早成,心意自可暗许。

吾不求旁人知,只愿君心知吾意。”

舟行江上,微风拂面,水雾缭绕,远处灯火点点,仿佛天上繁星洒落凡间。

二人相顾,未曾多言,却心意暗通。

柳如烟微微颔首,玉手轻按子安之手,指尖微凉,却传来丝丝温热,似传情意。

子安心头一动,恰欲言情,舟忽被江风吹得轻轻摇晃。

柳如烟略显惊恐,立刻稳舟。

子安扶她于舟侧,月光映照下,两人面庞渐近,心中微微悸动,却各自心怀顾忌。

良久,柳如烟低声而喃:“若我父母知晓,必不容我与君相见。

此生若不得见君,纵死亦无悔。”

子安闻之,心中酸楚,却又敬佩她之坚贞:“如烟姑娘,纵使红尘阻隔,吾心不移。

愿以此生守护君。”

舟行江上,波光粼粼,江风拂面,似在为二人作证。

子安忽提议:“姑娘,可否与我共题一联?

以记此夜江上相逢。”

柳如烟含笑点头,二人遂各取笔墨,于舟中随意题诗:子安:江水悠悠灯影寒,月华明灭映佳颜。

心事暗寄烟波里,纵是天涯也相看。

柳如烟:烟波江上轻舟过,心意如灯映夜波。

千里隔水无须问,天长地久此情多。

二人诗句互相呼应,既表达相思,又暗藏心迹。

舟上风声、江水涟漪与轻轻诗句交织,宛若天地间只余二人心意相通。

然而,美景之下,暗潮涌动。

柳如烟思及家中母亲柳氏早己为她谋好婚约,心中泛起忧虑。

子安心中亦明白,若二人情意昭然,定遭权势阻挠。

舟中虽短暂欢愉,却像一枚烫手之玉,需小心护持。

舟渐行至江面中央,微风拂过,柳如烟轻轻叹息:“沈公子,江水虽阔,吾心却如舟上浮影,随波难定。”

子安心头一紧,轻声答曰:“如烟姑娘,无论江水多阔,吾心与君同在。

纵千难万阻,此意不移。”

两人对视,眼中皆含泪光,却也暗自坚毅。

江风吹过,轻拂衣袖,月光映在水面,如水银泻地,宛如天地皆在为二人祝福。

舟行至岸,二人依依不舍。

柳如烟回首,轻声:“此夜虽短,然心中己铭刻,愿君保重。”

子安抱拳而立,郑重道:“姑娘放心,吾必用一生护君无恙。”

此夜,江上烟波,灯影摇曳,月下鸳鸯舟影浮动。

虽言语浅短,却足以暗许情深;虽有家门阻隔,却也埋下永恒缘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