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医皇叔:庶女逆袭成宠妃(林挽月林婉柔)阅读免费小说_完本热门小说毒医皇叔:庶女逆袭成宠妃林挽月林婉柔
时间: 2025-09-13 10:53:54
清晨,镇远侯府西院偏房。
天光刚透,檐下铜铃晃了两下,药炉上的陶罐“噗噗”冒着白气,苦味在屋子里打转。
林挽月坐在雕花木椅上,一袭素色长裙洗得发白,袖口磨了边。
她身形清瘦,眉眼冷,左眼尾那点朱砂痣像雪地里落了滴血。
她是镇远侯府的庶女,十八岁,生母早亡,没人撑腰。
侯府规矩,嫡女金贵,庶女当药人。
林婉柔身子“弱”,每回用药,先由她试。
她不认命。
原是现代三甲医院外科主治医师,手术台站到最后,一睁眼就到了这具身子上。
没哭没闹,翻废纸堆学医书,靠银针和药理活到现在。
今日这药,不对。
老嬷嬷端碗进来,脸上堆笑:“姑娘快趁热喝,别耽误小姐调理。”
林挽月没接,只抬眼看了她一眼。
指甲缝里有红粉,袖口边缘沾着暗红痕迹,像是蹭过朱砂。
她伸手接过碗,指尖微颤,像是怕烫。
袖中银针滑出半寸,借着端碗动作,针尖探入药汤,两息内抽出,藏回袖中。
针尖泛暗红。
朱砂毒。
提纯过的,慢性,三月内心脉衰竭,死状如痨病,查不出问题。
她垂眸,把碗凑到唇边,吹了口气。
热气浮起,药面泛起一层油膜,被她袖口一挡,遮了视线。
药液含在舌下,不动声色。
低头时,衣袖掩面,帕子早攥在手里,药液吐进去,帕子一攥,塞进袖袋。
她咽了口清水,喉头一动,做出吞咽动作,脸色微白,扶额低声道:“这药……好烈。”
老嬷嬷盯着她喉结看了两秒,确认她“咽了”,才松了口气,嘀咕:“可别出岔子,耽误了小姐调理。”
林挽月没应,只扶着桌角缓缓坐下,指尖在袖中摩挲银针,冷眼扫过老嬷嬷的手。
那指甲缝里的红粉,是朱砂研磨后的残留。
这毒不是太医下的,是人亲手掺的。
药房不会这么粗糙,太医更不会用朱砂——太显眼,也太蠢。
下手的是眼前这人。
而指使她的人,只能是柳氏。
林婉柔是嫡女,侯府未来的脸面,若她真病了,柳氏只会求医问药,不会拿她性命冒险。
可她林挽月不同,死了没人问,病了没人管,连葬礼都不会多烧一张纸。
这药不是为林婉柔试的。
是为她准备的。
柳氏想让她悄无声息地死,还得背上“试药失当,累及嫡姐”的罪名。
她闭了闭眼,再睁眼时,眼里没半分惧意,只有一丝冷光。
好。
你们想我死?
那我就让这药,变成你们的催命符。
老嬷嬷盯着她看了会儿,见她脸色发白,呼吸略重,以为药效发作,冷哼一声:“忍着点,哪回不是这样过来的?”
林挽月低着头,声音弱:“嬷嬷……我头好晕,能回房歇会儿吗?”
老嬷嬷皱眉:“不行,得在这儿观察半个时辰,出事了谁担得起?”
她不争辩,只扶着桌角慢慢站起,腿一软,像是站不稳,踉跄两步,手扶住门框,裙摆一扫,袖中帕子滑出半寸,被她不动声色踢进墙角枯草堆。
半个时辰后,老嬷嬷见她没吐没昏,总算点头:“行了,回吧。
明日还来。”
林挽月点头,扶着墙慢慢走。
脚步虚浮,像是真被药劲压垮了。
出了门,她走得极慢,经过西院那口枯井时,停下整理裙摆。
低头瞬间,袖中帕子滑出,指尖一弹,帕子飞进井沿缝隙,碎石一压,严丝合缝。
没人看见。
回房后,她关上门,靠在门板上站了两秒,抬手把发髻里的银针取下,针尖那点暗红还在。
她走到床边,掀开床板一角,取出个小瓷瓶。
银针在瓷瓶口刮了两下,毒物落进瓶底,她拧紧塞子,塞进发髻夹层。
然后躺上床,闭眼。
脑子里过了一遍:药方是太医开的,无问题。
药房煎药,流程正常。
毒是老嬷嬷在送药途中加的——她袖口那点红痕,是蹭到药碗内壁留下的。
碗底有刮痕,是事后清理毒粉时用指甲刮的,手法急,痕迹乱。
证据在井里,在瓷瓶里,在她脑子里。
她现在不能动。
一动,柳氏立刻会毁证灭口。
她没权没势,连贴身丫鬟都是柳氏的人,说她偷药、毁药、陷害嫡姐,没人会信她。
但她也不急。
朱砂毒,三月发作。
她还有时间。
她要等一个机会——一个能让这毒反咬回去的机会。
门外传来脚步声,丫鬟小翠进来,端着一碗清粥:“姑娘,用点东西吧。”
林挽月睁眼,淡淡道:“放下。”
小翠放下碗,犹豫道:“姑娘……你真没事?
刚才脸色太白了。”
林挽月盯着她:“你觉得我该有事?”
小翠一僵:“我、我不是这个意思……那你是什么意思?”
她坐起身,目光冷,“你是想告诉我,柳氏又给你加月例了?
让你来看看我死没死?”
小翠脸色刷白:“姑娘别误会,我……滚。”
她声音不高,却像刀,“再端一碗粥来,我就把你舌头拔了煮汤。”
小翠抖了一下,退了出去,门关得重。
林挽月冷笑。
这种人,不值得救。
她救不了所有人,只救该救的。
她掀开被子下床,走到铜镜前。
镜中人脸色苍白,眼底却亮得吓人。
她抬手,指尖擦过左眼尾那点朱砂痣。
这副身子,原主忍气吞声活了十八年,最后死在一次“试药”后,说是“突发心疾”。
她不一样。
她有手,有脑,有银针。
她不是药人。
她是医生。
谁想拿她当药试,她就让谁尝尝,什么叫“药到命除”。
第二日清晨,她照常去西院。
老嬷嬷端着药碗等着,见她来了,嘴角一扯:“今儿精神不错啊。”
林挽月不答,接过碗,银针再探。
药里,还是朱砂。
她照旧含住,吐进帕子,藏好。
老嬷嬷盯着她咽下,点头:“行,回去吧。”
她转身走,走到门口,忽然停下。
“嬷嬷。”
她回头,声音平静,“你指甲缝里的红粉,再不洗,会烂手的。”
老嬷嬷一愣,下意识低头看手。
林挽月己经走了。
三日后,她再去试药。
药里毒量加重了。
她照旧处理,回房后,把瓷瓶里的毒物倒出一点,混进自己熬的清心汤里,喝了一口。
半个时辰后,指尖发麻,心跳加快。
她掐着脉,记下反应时间、症状、持续时长。
这是她的“药理实验”。
她要亲手写一份“朱砂慢性中毒临床记录”,等哪天当着满府主仆,一字一句念出来。
第五日,老嬷嬷换了个新人。
林挽月端碗时,新人盯着她手看。
她笑了笑:“你看我手抖?”
新人摇头:“不……不是。”
“那你看什么?”
她把碗递过去,“要不你替我喝?”
新人慌忙后退:“不敢!”
“不敢就好。”
她低头吹气,药液含住,吐进帕子,咽水伪装吞药。
新人盯着她喉头,确认动作完成,才松了口气。
林挽月扶额:“这药……比前几日更烈了。”
新人嘀咕:“听说小姐最近痰盛,太医加了量。”
她没接话,只笑了笑。
加量?
痰盛?
林婉柔最近连咳嗽都没有。
这是催命,不是治病。
她回房路过枯井,袖中帕子一滑,塞进缝隙。
第七日,她没去试药。
丫鬟来报:“姑娘,柳夫人说你病了,让嬷嬷来取你的脉案。”
林挽月靠在床上,脸色发青,呼吸微弱。
“我昨夜咳血,心口疼。”
她声音哑,“脉案在桌上,拿去吧。”
嬷嬷翻看脉案,上面写着:“心脉渐弱,气血两虚,疑有积毒之象,需避药三日。”
嬷嬷皱眉:“避药?
小姐那边可不能停。”
“那你让她别试。”
林挽月闭眼,“我快死了,你还指望我替她试?”
嬷嬷脸色变了,匆匆走了。
林挽月睁开眼,盯着房梁。
她在脉案上写了“积毒”,但没写毒名。
她要让柳氏自己跳出来。
果然,半个时辰后,老嬷嬷带着新药来了:“夫人说你身子虚,特赐安神汤,补补。”
林挽月盯着那碗黑汤,笑了。
又来?
她接过碗,手一抖,药洒了一地。
“抱歉。”
她声音弱,“手没力气。”
老嬷嬷皱眉,命人再端一碗。
林挽月趁机把袖中银针探入残药,针尖又泛暗红。
还是朱砂。
她抬眼,看着老嬷嬷:“你们,是想我今天就死?”
老嬷嬷眼神闪了闪:“姑娘别多想,这是夫人一片心意。”
“心意?”
她冷笑,“那我这份‘心意’,也请夫人尝尝。”
她猛地抬手,银针一闪,扎进老嬷嬷手腕。
老嬷嬷“啊”了一声,碗摔在地上。
林挽月抓起帕子,把残药全抹进她嘴里,死死捏住她下巴:“咽下去!”
老嬷嬷挣扎,她力气不大,但动作狠,针扎着穴道,人动不了。
药全灌了进去。
她松手,老嬷嬷瘫在地上,嘴角溢黑。
“朱砂毒,三日发。”
她蹲下,盯着她眼睛,“你主子给你月例,能救你命吗?”
老嬷嬷哆嗦:“你……你疯了……疯?”
她笑,“我早疯了。
从你们第一次逼我试药起,我就疯了。”
她站起身,往外走。
走到门口,回头:“你还有三天。
想活,就告诉我,药是谁加的,碗是谁刮的。”
老嬷嬷瞪着她,满眼惊恐。
林挽月关门。
她知道,消息会传到柳氏耳朵里。
她不怕。
她等的就是这一刻。
她回到房里,从床板下取出小瓷瓶,打开,倒出一点毒粉,放在灯下细看。
然后,她拿起银针,轻轻在指尖一刺,血珠渗出,滴进毒粉里。
血与毒混在一起,变成暗黑色。
她盯着那团黑,低声说:“下次,我不再试药。”
“我首接开方。”
天光刚透,檐下铜铃晃了两下,药炉上的陶罐“噗噗”冒着白气,苦味在屋子里打转。
林挽月坐在雕花木椅上,一袭素色长裙洗得发白,袖口磨了边。
她身形清瘦,眉眼冷,左眼尾那点朱砂痣像雪地里落了滴血。
她是镇远侯府的庶女,十八岁,生母早亡,没人撑腰。
侯府规矩,嫡女金贵,庶女当药人。
林婉柔身子“弱”,每回用药,先由她试。
她不认命。
原是现代三甲医院外科主治医师,手术台站到最后,一睁眼就到了这具身子上。
没哭没闹,翻废纸堆学医书,靠银针和药理活到现在。
今日这药,不对。
老嬷嬷端碗进来,脸上堆笑:“姑娘快趁热喝,别耽误小姐调理。”
林挽月没接,只抬眼看了她一眼。
指甲缝里有红粉,袖口边缘沾着暗红痕迹,像是蹭过朱砂。
她伸手接过碗,指尖微颤,像是怕烫。
袖中银针滑出半寸,借着端碗动作,针尖探入药汤,两息内抽出,藏回袖中。
针尖泛暗红。
朱砂毒。
提纯过的,慢性,三月内心脉衰竭,死状如痨病,查不出问题。
她垂眸,把碗凑到唇边,吹了口气。
热气浮起,药面泛起一层油膜,被她袖口一挡,遮了视线。
药液含在舌下,不动声色。
低头时,衣袖掩面,帕子早攥在手里,药液吐进去,帕子一攥,塞进袖袋。
她咽了口清水,喉头一动,做出吞咽动作,脸色微白,扶额低声道:“这药……好烈。”
老嬷嬷盯着她喉结看了两秒,确认她“咽了”,才松了口气,嘀咕:“可别出岔子,耽误了小姐调理。”
林挽月没应,只扶着桌角缓缓坐下,指尖在袖中摩挲银针,冷眼扫过老嬷嬷的手。
那指甲缝里的红粉,是朱砂研磨后的残留。
这毒不是太医下的,是人亲手掺的。
药房不会这么粗糙,太医更不会用朱砂——太显眼,也太蠢。
下手的是眼前这人。
而指使她的人,只能是柳氏。
林婉柔是嫡女,侯府未来的脸面,若她真病了,柳氏只会求医问药,不会拿她性命冒险。
可她林挽月不同,死了没人问,病了没人管,连葬礼都不会多烧一张纸。
这药不是为林婉柔试的。
是为她准备的。
柳氏想让她悄无声息地死,还得背上“试药失当,累及嫡姐”的罪名。
她闭了闭眼,再睁眼时,眼里没半分惧意,只有一丝冷光。
好。
你们想我死?
那我就让这药,变成你们的催命符。
老嬷嬷盯着她看了会儿,见她脸色发白,呼吸略重,以为药效发作,冷哼一声:“忍着点,哪回不是这样过来的?”
林挽月低着头,声音弱:“嬷嬷……我头好晕,能回房歇会儿吗?”
老嬷嬷皱眉:“不行,得在这儿观察半个时辰,出事了谁担得起?”
她不争辩,只扶着桌角慢慢站起,腿一软,像是站不稳,踉跄两步,手扶住门框,裙摆一扫,袖中帕子滑出半寸,被她不动声色踢进墙角枯草堆。
半个时辰后,老嬷嬷见她没吐没昏,总算点头:“行了,回吧。
明日还来。”
林挽月点头,扶着墙慢慢走。
脚步虚浮,像是真被药劲压垮了。
出了门,她走得极慢,经过西院那口枯井时,停下整理裙摆。
低头瞬间,袖中帕子滑出,指尖一弹,帕子飞进井沿缝隙,碎石一压,严丝合缝。
没人看见。
回房后,她关上门,靠在门板上站了两秒,抬手把发髻里的银针取下,针尖那点暗红还在。
她走到床边,掀开床板一角,取出个小瓷瓶。
银针在瓷瓶口刮了两下,毒物落进瓶底,她拧紧塞子,塞进发髻夹层。
然后躺上床,闭眼。
脑子里过了一遍:药方是太医开的,无问题。
药房煎药,流程正常。
毒是老嬷嬷在送药途中加的——她袖口那点红痕,是蹭到药碗内壁留下的。
碗底有刮痕,是事后清理毒粉时用指甲刮的,手法急,痕迹乱。
证据在井里,在瓷瓶里,在她脑子里。
她现在不能动。
一动,柳氏立刻会毁证灭口。
她没权没势,连贴身丫鬟都是柳氏的人,说她偷药、毁药、陷害嫡姐,没人会信她。
但她也不急。
朱砂毒,三月发作。
她还有时间。
她要等一个机会——一个能让这毒反咬回去的机会。
门外传来脚步声,丫鬟小翠进来,端着一碗清粥:“姑娘,用点东西吧。”
林挽月睁眼,淡淡道:“放下。”
小翠放下碗,犹豫道:“姑娘……你真没事?
刚才脸色太白了。”
林挽月盯着她:“你觉得我该有事?”
小翠一僵:“我、我不是这个意思……那你是什么意思?”
她坐起身,目光冷,“你是想告诉我,柳氏又给你加月例了?
让你来看看我死没死?”
小翠脸色刷白:“姑娘别误会,我……滚。”
她声音不高,却像刀,“再端一碗粥来,我就把你舌头拔了煮汤。”
小翠抖了一下,退了出去,门关得重。
林挽月冷笑。
这种人,不值得救。
她救不了所有人,只救该救的。
她掀开被子下床,走到铜镜前。
镜中人脸色苍白,眼底却亮得吓人。
她抬手,指尖擦过左眼尾那点朱砂痣。
这副身子,原主忍气吞声活了十八年,最后死在一次“试药”后,说是“突发心疾”。
她不一样。
她有手,有脑,有银针。
她不是药人。
她是医生。
谁想拿她当药试,她就让谁尝尝,什么叫“药到命除”。
第二日清晨,她照常去西院。
老嬷嬷端着药碗等着,见她来了,嘴角一扯:“今儿精神不错啊。”
林挽月不答,接过碗,银针再探。
药里,还是朱砂。
她照旧含住,吐进帕子,藏好。
老嬷嬷盯着她咽下,点头:“行,回去吧。”
她转身走,走到门口,忽然停下。
“嬷嬷。”
她回头,声音平静,“你指甲缝里的红粉,再不洗,会烂手的。”
老嬷嬷一愣,下意识低头看手。
林挽月己经走了。
三日后,她再去试药。
药里毒量加重了。
她照旧处理,回房后,把瓷瓶里的毒物倒出一点,混进自己熬的清心汤里,喝了一口。
半个时辰后,指尖发麻,心跳加快。
她掐着脉,记下反应时间、症状、持续时长。
这是她的“药理实验”。
她要亲手写一份“朱砂慢性中毒临床记录”,等哪天当着满府主仆,一字一句念出来。
第五日,老嬷嬷换了个新人。
林挽月端碗时,新人盯着她手看。
她笑了笑:“你看我手抖?”
新人摇头:“不……不是。”
“那你看什么?”
她把碗递过去,“要不你替我喝?”
新人慌忙后退:“不敢!”
“不敢就好。”
她低头吹气,药液含住,吐进帕子,咽水伪装吞药。
新人盯着她喉头,确认动作完成,才松了口气。
林挽月扶额:“这药……比前几日更烈了。”
新人嘀咕:“听说小姐最近痰盛,太医加了量。”
她没接话,只笑了笑。
加量?
痰盛?
林婉柔最近连咳嗽都没有。
这是催命,不是治病。
她回房路过枯井,袖中帕子一滑,塞进缝隙。
第七日,她没去试药。
丫鬟来报:“姑娘,柳夫人说你病了,让嬷嬷来取你的脉案。”
林挽月靠在床上,脸色发青,呼吸微弱。
“我昨夜咳血,心口疼。”
她声音哑,“脉案在桌上,拿去吧。”
嬷嬷翻看脉案,上面写着:“心脉渐弱,气血两虚,疑有积毒之象,需避药三日。”
嬷嬷皱眉:“避药?
小姐那边可不能停。”
“那你让她别试。”
林挽月闭眼,“我快死了,你还指望我替她试?”
嬷嬷脸色变了,匆匆走了。
林挽月睁开眼,盯着房梁。
她在脉案上写了“积毒”,但没写毒名。
她要让柳氏自己跳出来。
果然,半个时辰后,老嬷嬷带着新药来了:“夫人说你身子虚,特赐安神汤,补补。”
林挽月盯着那碗黑汤,笑了。
又来?
她接过碗,手一抖,药洒了一地。
“抱歉。”
她声音弱,“手没力气。”
老嬷嬷皱眉,命人再端一碗。
林挽月趁机把袖中银针探入残药,针尖又泛暗红。
还是朱砂。
她抬眼,看着老嬷嬷:“你们,是想我今天就死?”
老嬷嬷眼神闪了闪:“姑娘别多想,这是夫人一片心意。”
“心意?”
她冷笑,“那我这份‘心意’,也请夫人尝尝。”
她猛地抬手,银针一闪,扎进老嬷嬷手腕。
老嬷嬷“啊”了一声,碗摔在地上。
林挽月抓起帕子,把残药全抹进她嘴里,死死捏住她下巴:“咽下去!”
老嬷嬷挣扎,她力气不大,但动作狠,针扎着穴道,人动不了。
药全灌了进去。
她松手,老嬷嬷瘫在地上,嘴角溢黑。
“朱砂毒,三日发。”
她蹲下,盯着她眼睛,“你主子给你月例,能救你命吗?”
老嬷嬷哆嗦:“你……你疯了……疯?”
她笑,“我早疯了。
从你们第一次逼我试药起,我就疯了。”
她站起身,往外走。
走到门口,回头:“你还有三天。
想活,就告诉我,药是谁加的,碗是谁刮的。”
老嬷嬷瞪着她,满眼惊恐。
林挽月关门。
她知道,消息会传到柳氏耳朵里。
她不怕。
她等的就是这一刻。
她回到房里,从床板下取出小瓷瓶,打开,倒出一点毒粉,放在灯下细看。
然后,她拿起银针,轻轻在指尖一刺,血珠渗出,滴进毒粉里。
血与毒混在一起,变成暗黑色。
她盯着那团黑,低声说:“下次,我不再试药。”
“我首接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