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复仇记清河沈清沅全章节免费在线阅读_《清河复仇记》精彩小说
时间: 2025-09-13 11:15:40
十三岁那年的暮春,沈府西跨院的紫藤萝开得正盛,一串串紫穗垂在窗沿下,风一吹就簌簌地晃。
先生坐在梨花木案后,手里捏着本线装的《女诫》,念到“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此西者,女人之大德也”时,声音顿了顿,抬眼看向坐在对面的沈清沅。
沈清沅穿着件月白细布裙,乌发松松挽了个双环髻,发间只簪了支银质小簪。
她指尖轻轻划着案上的砚台边缘,听得有些出神,首到先生念完,才轻声问:“先生,为何女子的‘德’,便只围着‘妇’字转?
她声音不高,却像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面。
先生愣了愣,脸色顿时变了,慌忙抬手按了按案上的书,压低声音:“小姐!
这话可不敢乱说!”
话音刚落,门外忽然传来“哐当”一声——是沈老爷沈岳来了。
他原是来查课的,刚走到廊下就听见了这话,气得脸色铁青,手里的茶盏没拿稳,掉在青石板上摔得粉碎,茶水混着碎瓷片溅了一地。
“孽障!”
沈岳几步跨进屋里,指着沈清沅的鼻子,气得手都抖了,“谁教你说这种混账话?
女子相夫教子,本就是天经地义!
你读这些书,是让你懂规矩,不是让你胡思乱想!”
沈清沅被他吼得缩了缩肩,却还是抬起头,眼圈泛红却不肯低头:“爹爹,女儿只是不解……不解也得解!”
沈岳打断她,拂袖道,“去祠堂跪着!
没跪够两个时辰,不许起来!”
祠堂在沈府后院,平日里鲜少有人去。
青砖铺地,梁上悬着沈氏列祖列宗的牌位,供桌前燃着长明灯,昏黄的光映得牌位上的字忽明忽暗,透着股说不出的阴森。
沈清沅跪在蒲团上,膝盖下的青砖凉得刺骨,可她脊背却挺得笔首,像株不肯弯折的青竹,只是眼眶红得厉害,泪珠在睫毛上打转,硬是没掉下来。
清河急得在院子里转了好几个圈。
她是沈清沅的贴身丫鬟,打小就跟着小姐,小姐受了罚,她比自己受罚还难受。
厨房刚蒸了小姐爱吃的桂花热糕,她趁负责看管祠堂的张嬷嬷转身倒茶的功夫,飞快地拿了块用油纸包好,揣在怀里,又端了杯热茶,蹑手蹑脚溜进了祠堂。
“小姐。”
清河轻手轻脚走到沈清源身边,把热茶递过去,又小心翼翼掏出热糕,油纸一掀,甜香混着热气飘了出来,“快吃点,垫垫肚子。
跪了这么久,肯定饿了。”
沈清沅转过头,看见热糕,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青砖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清河姐姐,”她声音发哑,带着哭腔,“我是不是真的错了?
我不该问那些话的,惹爹爹生气了……”清河蹲下来,用自己洗得发白的袖子轻轻擦去她的眼泪,动作轻柔得像怕碰碎了她:“小姐没错。
先生说的是老规矩,可规矩也不是死的呀。
就像府里那棵老石榴树,往年开的都是红彤彤的花,今年春末,不也在枝桠缝里开了朵粉嫩嫩的?
连花都会变,规矩怎么就不能变呢?”
她话说得实在,带着点孩子气的认真。
沈清沅被她逗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眼泪还挂在脸上,笑起来眼角弯弯的,像沾了露水的月牙。
她接过热糕,小口小口吃着,桂花的甜香混着热气滑进喉咙,心里那点委屈似乎也淡了些。
那天晚上,清河守在沈清沅床边,给她揉着跪得发麻的膝盖。
沈清沅躺在床上,眼睛望着帐顶的绣纹,忽然小声说:“清河姐姐,我在祠堂里想了很久,以后,我想让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样读书。
哪怕不能考科举,能多认些字,懂些道理,也好。”
清河不太懂“女子读书”有什么大用处,可她看着小姐眼里的光,那光比祠堂的长明灯还亮,便在心里默默想:小姐想做的事,不管是什么,她都帮着。
可深宅里的风,从来比外面急。
不过半月,京城里就传来了消息。
那天沈岳从外面回来,脸色沉得像要下雨,进了书房就没出来。
清河端着点心去送时,听见书房里传来他和管家的说话声,提到“新科状元弹劾降职”几个词,还有个人——靖王爷,是当朝的王爷,也是沈岳多年的死对头。
没过多久,沈岳就做了决定——把沈清沅和清河送到郊外的老宅去。
老宅在京郊二十里外的沈家村,是沈氏的祖宅,院子不大,却有个小花园,种着些家常菜蔬,比沈府清净,也偏僻。
沈岳说是让小姐去老宅“静养”,避开京里的风波,可清河跟着小姐去了才发现,小姐笑得越来越少了。
老宅的日子平淡,每日不过读书、写字、做针线。
可沈清沅常常对着窗外发呆,窗外是棵老槐树,叶子绿得发亮,她却能看半个时辰不动。
有次清河端着刚做的杏仁糕进去,见她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捏着封信,指节都捏白了,眼圈红得像刚哭过。
“小姐,怎么了?”
清河把点心放在桌上,轻声问。
沈清沅慌忙用手背擦了擦眼睛,摇了摇头,声音有点哑:“没什么,就是……忽然想母亲了。
老宅太静,不如府里热闹。”
她给小姐续了杯热茶,把杏仁糕推到她手边:“小姐尝尝这个,厨房新做的,放了些蜂蜜,甜丝丝的。
要是想夫人了,过几日我陪小姐去村口的茶馆,托人给府里捎封信,让夫人抽空来看看小姐。”
沈清沅点点头,拿起块杏仁糕咬了口,甜意漫开,眼底却还是蒙着层雾。
清河站在一旁,看着窗外的阳光落在小姐发间,心里忽然有点慌。
她总觉得,老宅这平静的日子,像层薄冰,看似安稳,可冰下的水,说不定正暗流涌动。
她没料到的是,那场要搅乱她们日子的风波,来得比她想的还要快,还要猛。
先生坐在梨花木案后,手里捏着本线装的《女诫》,念到“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此西者,女人之大德也”时,声音顿了顿,抬眼看向坐在对面的沈清沅。
沈清沅穿着件月白细布裙,乌发松松挽了个双环髻,发间只簪了支银质小簪。
她指尖轻轻划着案上的砚台边缘,听得有些出神,首到先生念完,才轻声问:“先生,为何女子的‘德’,便只围着‘妇’字转?
她声音不高,却像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面。
先生愣了愣,脸色顿时变了,慌忙抬手按了按案上的书,压低声音:“小姐!
这话可不敢乱说!”
话音刚落,门外忽然传来“哐当”一声——是沈老爷沈岳来了。
他原是来查课的,刚走到廊下就听见了这话,气得脸色铁青,手里的茶盏没拿稳,掉在青石板上摔得粉碎,茶水混着碎瓷片溅了一地。
“孽障!”
沈岳几步跨进屋里,指着沈清沅的鼻子,气得手都抖了,“谁教你说这种混账话?
女子相夫教子,本就是天经地义!
你读这些书,是让你懂规矩,不是让你胡思乱想!”
沈清沅被他吼得缩了缩肩,却还是抬起头,眼圈泛红却不肯低头:“爹爹,女儿只是不解……不解也得解!”
沈岳打断她,拂袖道,“去祠堂跪着!
没跪够两个时辰,不许起来!”
祠堂在沈府后院,平日里鲜少有人去。
青砖铺地,梁上悬着沈氏列祖列宗的牌位,供桌前燃着长明灯,昏黄的光映得牌位上的字忽明忽暗,透着股说不出的阴森。
沈清沅跪在蒲团上,膝盖下的青砖凉得刺骨,可她脊背却挺得笔首,像株不肯弯折的青竹,只是眼眶红得厉害,泪珠在睫毛上打转,硬是没掉下来。
清河急得在院子里转了好几个圈。
她是沈清沅的贴身丫鬟,打小就跟着小姐,小姐受了罚,她比自己受罚还难受。
厨房刚蒸了小姐爱吃的桂花热糕,她趁负责看管祠堂的张嬷嬷转身倒茶的功夫,飞快地拿了块用油纸包好,揣在怀里,又端了杯热茶,蹑手蹑脚溜进了祠堂。
“小姐。”
清河轻手轻脚走到沈清源身边,把热茶递过去,又小心翼翼掏出热糕,油纸一掀,甜香混着热气飘了出来,“快吃点,垫垫肚子。
跪了这么久,肯定饿了。”
沈清沅转过头,看见热糕,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青砖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清河姐姐,”她声音发哑,带着哭腔,“我是不是真的错了?
我不该问那些话的,惹爹爹生气了……”清河蹲下来,用自己洗得发白的袖子轻轻擦去她的眼泪,动作轻柔得像怕碰碎了她:“小姐没错。
先生说的是老规矩,可规矩也不是死的呀。
就像府里那棵老石榴树,往年开的都是红彤彤的花,今年春末,不也在枝桠缝里开了朵粉嫩嫩的?
连花都会变,规矩怎么就不能变呢?”
她话说得实在,带着点孩子气的认真。
沈清沅被她逗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眼泪还挂在脸上,笑起来眼角弯弯的,像沾了露水的月牙。
她接过热糕,小口小口吃着,桂花的甜香混着热气滑进喉咙,心里那点委屈似乎也淡了些。
那天晚上,清河守在沈清沅床边,给她揉着跪得发麻的膝盖。
沈清沅躺在床上,眼睛望着帐顶的绣纹,忽然小声说:“清河姐姐,我在祠堂里想了很久,以后,我想让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样读书。
哪怕不能考科举,能多认些字,懂些道理,也好。”
清河不太懂“女子读书”有什么大用处,可她看着小姐眼里的光,那光比祠堂的长明灯还亮,便在心里默默想:小姐想做的事,不管是什么,她都帮着。
可深宅里的风,从来比外面急。
不过半月,京城里就传来了消息。
那天沈岳从外面回来,脸色沉得像要下雨,进了书房就没出来。
清河端着点心去送时,听见书房里传来他和管家的说话声,提到“新科状元弹劾降职”几个词,还有个人——靖王爷,是当朝的王爷,也是沈岳多年的死对头。
没过多久,沈岳就做了决定——把沈清沅和清河送到郊外的老宅去。
老宅在京郊二十里外的沈家村,是沈氏的祖宅,院子不大,却有个小花园,种着些家常菜蔬,比沈府清净,也偏僻。
沈岳说是让小姐去老宅“静养”,避开京里的风波,可清河跟着小姐去了才发现,小姐笑得越来越少了。
老宅的日子平淡,每日不过读书、写字、做针线。
可沈清沅常常对着窗外发呆,窗外是棵老槐树,叶子绿得发亮,她却能看半个时辰不动。
有次清河端着刚做的杏仁糕进去,见她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捏着封信,指节都捏白了,眼圈红得像刚哭过。
“小姐,怎么了?”
清河把点心放在桌上,轻声问。
沈清沅慌忙用手背擦了擦眼睛,摇了摇头,声音有点哑:“没什么,就是……忽然想母亲了。
老宅太静,不如府里热闹。”
她给小姐续了杯热茶,把杏仁糕推到她手边:“小姐尝尝这个,厨房新做的,放了些蜂蜜,甜丝丝的。
要是想夫人了,过几日我陪小姐去村口的茶馆,托人给府里捎封信,让夫人抽空来看看小姐。”
沈清沅点点头,拿起块杏仁糕咬了口,甜意漫开,眼底却还是蒙着层雾。
清河站在一旁,看着窗外的阳光落在小姐发间,心里忽然有点慌。
她总觉得,老宅这平静的日子,像层薄冰,看似安稳,可冰下的水,说不定正暗流涌动。
她没料到的是,那场要搅乱她们日子的风波,来得比她想的还要快,还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