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枭雄(江辰李振权)免费小说阅读_免费小说完整版官道枭雄(江辰李振权)
时间: 2025-09-13 14:45:25
林大山走了,留下威胁和满院的狼藉寒意。
林微扶着门框,深吸了几口冰冷的空气,强行压下因情绪激动和虚弱带来的眩晕。
后脑的伤处突突地跳着疼,提醒着她现实的残酷。
“阿姐……”林皓抱着那捆野菜,不安地看着她。
“没事了。”
林微重复道,语气刻意放得平稳,试图给两个惊惶的孩子一点安全感,“先把肚子填饱。”
她关上吱呀作响的院门,插上那根并不结实的门闩,至少求得一点心理上的隔绝。
然后,她领着弟妹回到冰冷的灶房。
所谓的灶房,不过是主屋旁搭的一个小棚子,一口破旧的土灶,一个豁口的瓦罐,便是全部家当。
缸底早己见不到一粒米,盐罐也空空如也,只有林玥手心那一点点刮下来的盐垢。
林皓熟练地生火,好在还有之前砍剩的些许柴火。
林玥按照吩咐,将那小撮宝贵的盐粒小心地放在一片干净叶子上。
林微则蹲在地上,仔细地挑拣林皓挖回来的酸模。
野菜带着泥土的腥气,叶片瘦小,看得出这个季节能找到这些己是不易。
她回忆着这种植物的特性,酸模,味酸,嫩叶可食,但过量食用可能因其草酸含量引发不适。
但在饿死的威胁面前,这点风险微不足道。
她将挑拣好的野菜仔细清洗——其实也只是用少量水冲掉明显的泥土。
水在这里也是宝贵的资源,水缸快要见底了,挑水需要力气,去村中唯一的井打水也可能遇到不想见的人。
“皓哥儿,火小一点,烧热水。”
林微吩咐。
瓦罐里的水慢慢热了起来,冒着稀薄的白汽。
林微将洗净的酸模撕成小段,投入水中。
她没有油,甚至连一点用来提味的干菜或杂粮都没有,这就是一锅纯粹的野菜汤。
看着在水中逐渐变得软塌、颜色转为暗绿的叶片,林微的心也一点点沉下去。
这远远不够。
这点野菜提供的热量和营养,支撑不了三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多久,更别提她自己还需要恢复。
必须尽快找到稳定的食物来源,或者……换取食物的方法。
水滚了几滚,野菜的酸味混合着土腥气弥漫开来,并不好闻。
林微将那一小撮盐粒小心翼翼地撒进去,用一根削尖的树枝搅了搅。
“好了,吃吧。”
她将瓦罐端下火,语气平静。
没有碗筷,只有两个破口的陶碗和一个竹筒。
林微先给林皓和林玥各分了一些野菜和汤,最后才给自己盛了浅浅一点。
林玥饿极了,吹了吹就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汤,小脸立刻皱成一团:“阿姐,好酸……还有点涩……”林皓没说话,只是埋头吃着,咀嚼得很用力,仿佛这样就能压下那不适的味道。
林微尝了一口。
确实,酸涩难当,几乎没有任何愉悦的食用体验,粗糙的纤维刮过喉咙。
但这具身体强烈的饥饿感让她机械地吞咽着。
她吃得慢,脑子里却在飞速旋转。
原身的记忆碎片不断涌来,与她现代的认知交织。
这个村子叫林家村,依山傍水,土地不算肥沃,村民大多贫苦。
除了种地,男人们偶尔进山打猎或砍柴,女人们则纺织、采集野菜、饲养少量家禽。
附近有一个小镇,每逢初一十五有集市。
父亲生前是木匠,手艺尚可,但时局不好,活计并不多,家里并无多少积蓄。
母亲体弱,常年吃药,更是拖垮了家底。
如今,父母双亡,家里没有任何可以立即变现的财物。
那几分薄田,眼下也种不出立刻能吃的东西。
她能做什么?
现代的知识……她不是农业专家,不是厨师,不是工程师。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拥有的是更开阔的视野、更强的信息整合能力和逻辑思维,以及对某些基础科学常识的模糊了解。
在这个时代,什么东西是这里可能有、但未被充分利用,或者她能以极低成本制作、并换取微薄收入的?
野菜?
遍地都是,不值钱。
编织?
她不会精湛的技艺,而且原材料和时间成本呢?
打猎?
她这身体和两个小孩根本做不到。
她的目光落在灶膛里微红的余烬上,又移到那口破瓦罐,最后落到吃着酸涩野菜、却毫无怨言的弟妹身上。
一个模糊的念头闪过。
盐。
刚才林玥刮盐垢的动作提醒了她。
盐是必需品,价格不菲。
即便是这粗粝的土盐,也要用钱或粮食去换。
而村子里,乃至镇上,吃的都是这种带着苦味和杂质的粗盐。
她记得现代社会的基础化学知识……粗盐提纯?
似乎并不复杂。
需要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过滤需要滤材,比如细沙、木炭、布……布?
家里穷得连一块完整的布都没有。
细沙和木炭倒是可以想办法。
蒸发需要加热,需要容器……就是这口瓦罐和灶火。
成本几乎为零!
如果她能做出更白、更细、味道更纯正的盐,哪怕只是比现在的土盐好一点,应该也能找到销路,或者至少……能换来更多的野菜、杂粮。
这个念头让她心脏猛地一跳,但随即又冷静下来。
风险。
私自制盐,在任何朝代都是敏感甚至违法的。
虽然民间小规模自制自用可能管得不那么严,但若拿去贩卖,被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极度小心,只能极小规模地进行,而且最好能找到一個可靠又急需更好盐的买家私下交易,避免张扬。
眼下,先实验一下能否成功。
“皓哥儿,玥姐儿,”她放下几乎没怎么动的野菜汤,看向两个弟妹,“阿姐想到一个或许能换点吃的法子,但需要你们帮忙。”
两个孩子立刻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渴望和信任。
对于他们而言,阿姐现在就是唯一的依靠。
“皓哥儿,你再去捡些柴火,要干一点的。
另外,看看能不能在屋后找些烧完的木头,要那种完全烧透、发白的灰。”
她需要木炭,作为过滤材料之一。
“玥姐儿,你去找些细沙,要河边最细最干净的那种,用你的衣襟兜一点回来。”
细沙是另一层过滤材料。
林皓和林玥虽然不明白阿姐要这些没用的东西做什么,但立刻点头,放下碗就跑了出去。
林微则挣扎着起身,走到水缸前。
水不多了,她舀出大半碗清水,又将家里最后剩下的一小块拇指大小、颜色发暗的粗盐砸碎,放入清水中搅拌。
盐粒慢慢溶解,清水变得浑浊,底部沉淀着明显的黑色杂质。
她看着这碗盐水,目光沉静。
这是第一步。
如果成功,他们将获得一丝喘息的机会。
如果失败……也不过是浪费了一点柴火和极其有限的盐、水。
林皓很快抱回了一些干柴和几块烧透的木炭。
林玥也小心翼翼地用前襟兜回一小捧湿漉漉的细沙。
林微让林皓将木炭砸成小块,自己则仔细清洗了林玥带回来的细沙,洗掉大部分泥土。
她没有合适的容器做过滤装置,最终目光落在了那个豁口的瓦罐上。
她让林皓重新生火,将瓦罐洗净,倒入大量的清水——这是必要的投资。
水滚后,她将清洗过的细沙和木炭碎块分批投入沸水中煮了一会儿,简单消毒杀菌。
然后捞出,沥干水分。
接着,她找了一块相对干净、但同样破旧的麻布(是从一件无法再穿的破衣服上撕下来的),蒙在另一个破碗口上,勉强形成一个过滤层。
先将还湿漉漉的细沙铺在麻布上,压实,然后再铺上一层木炭碎块。
简陋得可笑的过滤装置完成了。
她将之前准备好的那碗浑浊盐水,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倒在木炭层上。
浑浊的液体透过木炭和细沙层,一点点渗入下方的破碗中。
林微屏住呼吸,紧紧盯着。
流下来的液体,虽然还不是清澈见底,但相比之前的浑浊,己经明显变得透明了许多!
底部的黑色杂质和部分较大的颗粒被有效过滤掉了!
成功了第一步!
“阿姐!
水变清了!”
林皓惊喜地低呼。
林玥也瞪大了眼睛。
林微心中也是一阵激动,但强行克制住。
这只是初步过滤,远未达到提纯的目的。
她将过滤后的盐水重新倒入洗净的瓦罐中,放到灶上,让林皓保持小火慢慢加热。
时间一点点过去,灶膛里的火安静地燃烧着,瓦罐里的盐水开始冒起细小的气泡,水分逐渐蒸发。
狭小的灶房里弥漫着水汽和一股淡淡的、不同于之前苦涩的味道——那是更纯粹的咸味。
林微不敢离开,紧紧盯着瓦罐内的变化。
水分越来越少,液面下降,罐壁开始出现白色的结晶!
她不断用树枝搅拌,防止底部烧焦。
终于,当水分几乎完全蒸发殆尽时,瓦罐底部留下了一层薄薄的、白色细腻的结晶物!
与之前那颜色暗淡、颗粒粗粝的土盐截然不同!
她用树枝小心地刮下一点,放入口中尝了尝。
咸味!
纯粹而强烈的咸味!
几乎没有苦味和涩味!
成功了!
虽然产量极低,过程粗糙,但她确实用极其有限的条件,做出了品质远胜于当前粗盐的盐!
“阿姐……这是盐吗?
好白……”林玥怯生生地问。
“是盐。”
林微看着罐底那层薄薄的白色晶体,眼中终于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亮光,如同在无尽寒夜中看到了第一缕微曦。
这丝微曦,或许就是他们活下去的第一线希望。
然而,就在此时,院门外又一次传来了脚步声,以及一个略显尖刻的女人声音:“微丫头?
皓哥儿?
在家不?
听说你们大伯来闹了?
开门让三婶瞧瞧!”
林微扶着门框,深吸了几口冰冷的空气,强行压下因情绪激动和虚弱带来的眩晕。
后脑的伤处突突地跳着疼,提醒着她现实的残酷。
“阿姐……”林皓抱着那捆野菜,不安地看着她。
“没事了。”
林微重复道,语气刻意放得平稳,试图给两个惊惶的孩子一点安全感,“先把肚子填饱。”
她关上吱呀作响的院门,插上那根并不结实的门闩,至少求得一点心理上的隔绝。
然后,她领着弟妹回到冰冷的灶房。
所谓的灶房,不过是主屋旁搭的一个小棚子,一口破旧的土灶,一个豁口的瓦罐,便是全部家当。
缸底早己见不到一粒米,盐罐也空空如也,只有林玥手心那一点点刮下来的盐垢。
林皓熟练地生火,好在还有之前砍剩的些许柴火。
林玥按照吩咐,将那小撮宝贵的盐粒小心地放在一片干净叶子上。
林微则蹲在地上,仔细地挑拣林皓挖回来的酸模。
野菜带着泥土的腥气,叶片瘦小,看得出这个季节能找到这些己是不易。
她回忆着这种植物的特性,酸模,味酸,嫩叶可食,但过量食用可能因其草酸含量引发不适。
但在饿死的威胁面前,这点风险微不足道。
她将挑拣好的野菜仔细清洗——其实也只是用少量水冲掉明显的泥土。
水在这里也是宝贵的资源,水缸快要见底了,挑水需要力气,去村中唯一的井打水也可能遇到不想见的人。
“皓哥儿,火小一点,烧热水。”
林微吩咐。
瓦罐里的水慢慢热了起来,冒着稀薄的白汽。
林微将洗净的酸模撕成小段,投入水中。
她没有油,甚至连一点用来提味的干菜或杂粮都没有,这就是一锅纯粹的野菜汤。
看着在水中逐渐变得软塌、颜色转为暗绿的叶片,林微的心也一点点沉下去。
这远远不够。
这点野菜提供的热量和营养,支撑不了三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多久,更别提她自己还需要恢复。
必须尽快找到稳定的食物来源,或者……换取食物的方法。
水滚了几滚,野菜的酸味混合着土腥气弥漫开来,并不好闻。
林微将那一小撮盐粒小心翼翼地撒进去,用一根削尖的树枝搅了搅。
“好了,吃吧。”
她将瓦罐端下火,语气平静。
没有碗筷,只有两个破口的陶碗和一个竹筒。
林微先给林皓和林玥各分了一些野菜和汤,最后才给自己盛了浅浅一点。
林玥饿极了,吹了吹就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汤,小脸立刻皱成一团:“阿姐,好酸……还有点涩……”林皓没说话,只是埋头吃着,咀嚼得很用力,仿佛这样就能压下那不适的味道。
林微尝了一口。
确实,酸涩难当,几乎没有任何愉悦的食用体验,粗糙的纤维刮过喉咙。
但这具身体强烈的饥饿感让她机械地吞咽着。
她吃得慢,脑子里却在飞速旋转。
原身的记忆碎片不断涌来,与她现代的认知交织。
这个村子叫林家村,依山傍水,土地不算肥沃,村民大多贫苦。
除了种地,男人们偶尔进山打猎或砍柴,女人们则纺织、采集野菜、饲养少量家禽。
附近有一个小镇,每逢初一十五有集市。
父亲生前是木匠,手艺尚可,但时局不好,活计并不多,家里并无多少积蓄。
母亲体弱,常年吃药,更是拖垮了家底。
如今,父母双亡,家里没有任何可以立即变现的财物。
那几分薄田,眼下也种不出立刻能吃的东西。
她能做什么?
现代的知识……她不是农业专家,不是厨师,不是工程师。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拥有的是更开阔的视野、更强的信息整合能力和逻辑思维,以及对某些基础科学常识的模糊了解。
在这个时代,什么东西是这里可能有、但未被充分利用,或者她能以极低成本制作、并换取微薄收入的?
野菜?
遍地都是,不值钱。
编织?
她不会精湛的技艺,而且原材料和时间成本呢?
打猎?
她这身体和两个小孩根本做不到。
她的目光落在灶膛里微红的余烬上,又移到那口破瓦罐,最后落到吃着酸涩野菜、却毫无怨言的弟妹身上。
一个模糊的念头闪过。
盐。
刚才林玥刮盐垢的动作提醒了她。
盐是必需品,价格不菲。
即便是这粗粝的土盐,也要用钱或粮食去换。
而村子里,乃至镇上,吃的都是这种带着苦味和杂质的粗盐。
她记得现代社会的基础化学知识……粗盐提纯?
似乎并不复杂。
需要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过滤需要滤材,比如细沙、木炭、布……布?
家里穷得连一块完整的布都没有。
细沙和木炭倒是可以想办法。
蒸发需要加热,需要容器……就是这口瓦罐和灶火。
成本几乎为零!
如果她能做出更白、更细、味道更纯正的盐,哪怕只是比现在的土盐好一点,应该也能找到销路,或者至少……能换来更多的野菜、杂粮。
这个念头让她心脏猛地一跳,但随即又冷静下来。
风险。
私自制盐,在任何朝代都是敏感甚至违法的。
虽然民间小规模自制自用可能管得不那么严,但若拿去贩卖,被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极度小心,只能极小规模地进行,而且最好能找到一個可靠又急需更好盐的买家私下交易,避免张扬。
眼下,先实验一下能否成功。
“皓哥儿,玥姐儿,”她放下几乎没怎么动的野菜汤,看向两个弟妹,“阿姐想到一个或许能换点吃的法子,但需要你们帮忙。”
两个孩子立刻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渴望和信任。
对于他们而言,阿姐现在就是唯一的依靠。
“皓哥儿,你再去捡些柴火,要干一点的。
另外,看看能不能在屋后找些烧完的木头,要那种完全烧透、发白的灰。”
她需要木炭,作为过滤材料之一。
“玥姐儿,你去找些细沙,要河边最细最干净的那种,用你的衣襟兜一点回来。”
细沙是另一层过滤材料。
林皓和林玥虽然不明白阿姐要这些没用的东西做什么,但立刻点头,放下碗就跑了出去。
林微则挣扎着起身,走到水缸前。
水不多了,她舀出大半碗清水,又将家里最后剩下的一小块拇指大小、颜色发暗的粗盐砸碎,放入清水中搅拌。
盐粒慢慢溶解,清水变得浑浊,底部沉淀着明显的黑色杂质。
她看着这碗盐水,目光沉静。
这是第一步。
如果成功,他们将获得一丝喘息的机会。
如果失败……也不过是浪费了一点柴火和极其有限的盐、水。
林皓很快抱回了一些干柴和几块烧透的木炭。
林玥也小心翼翼地用前襟兜回一小捧湿漉漉的细沙。
林微让林皓将木炭砸成小块,自己则仔细清洗了林玥带回来的细沙,洗掉大部分泥土。
她没有合适的容器做过滤装置,最终目光落在了那个豁口的瓦罐上。
她让林皓重新生火,将瓦罐洗净,倒入大量的清水——这是必要的投资。
水滚后,她将清洗过的细沙和木炭碎块分批投入沸水中煮了一会儿,简单消毒杀菌。
然后捞出,沥干水分。
接着,她找了一块相对干净、但同样破旧的麻布(是从一件无法再穿的破衣服上撕下来的),蒙在另一个破碗口上,勉强形成一个过滤层。
先将还湿漉漉的细沙铺在麻布上,压实,然后再铺上一层木炭碎块。
简陋得可笑的过滤装置完成了。
她将之前准备好的那碗浑浊盐水,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倒在木炭层上。
浑浊的液体透过木炭和细沙层,一点点渗入下方的破碗中。
林微屏住呼吸,紧紧盯着。
流下来的液体,虽然还不是清澈见底,但相比之前的浑浊,己经明显变得透明了许多!
底部的黑色杂质和部分较大的颗粒被有效过滤掉了!
成功了第一步!
“阿姐!
水变清了!”
林皓惊喜地低呼。
林玥也瞪大了眼睛。
林微心中也是一阵激动,但强行克制住。
这只是初步过滤,远未达到提纯的目的。
她将过滤后的盐水重新倒入洗净的瓦罐中,放到灶上,让林皓保持小火慢慢加热。
时间一点点过去,灶膛里的火安静地燃烧着,瓦罐里的盐水开始冒起细小的气泡,水分逐渐蒸发。
狭小的灶房里弥漫着水汽和一股淡淡的、不同于之前苦涩的味道——那是更纯粹的咸味。
林微不敢离开,紧紧盯着瓦罐内的变化。
水分越来越少,液面下降,罐壁开始出现白色的结晶!
她不断用树枝搅拌,防止底部烧焦。
终于,当水分几乎完全蒸发殆尽时,瓦罐底部留下了一层薄薄的、白色细腻的结晶物!
与之前那颜色暗淡、颗粒粗粝的土盐截然不同!
她用树枝小心地刮下一点,放入口中尝了尝。
咸味!
纯粹而强烈的咸味!
几乎没有苦味和涩味!
成功了!
虽然产量极低,过程粗糙,但她确实用极其有限的条件,做出了品质远胜于当前粗盐的盐!
“阿姐……这是盐吗?
好白……”林玥怯生生地问。
“是盐。”
林微看着罐底那层薄薄的白色晶体,眼中终于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亮光,如同在无尽寒夜中看到了第一缕微曦。
这丝微曦,或许就是他们活下去的第一线希望。
然而,就在此时,院门外又一次传来了脚步声,以及一个略显尖刻的女人声音:“微丫头?
皓哥儿?
在家不?
听说你们大伯来闹了?
开门让三婶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