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我养的人鱼画风不对(厉战戴维)火爆小说_《救命!我养的人鱼画风不对》厉战戴维小说免费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3 14:25:06
林小满蹲在玄关拆快递时,鼻尖突然泛起一股熟悉的香味——是蛤蜊油混着棉布的味道。
她手一抖,快递刀“当啷”掉在地上。
这味道太熟悉了,熟悉到每次打开奶奶的旧木箱,都能闻到;熟悉到去年冬天她帮奶奶搓洗缝纫机时,指尖沾的就是这种滑腻腻的油膏味。
快递箱是普通的硬纸壳,边角磨得发毛,上面贴着一张褪色的便利贴,字迹歪歪扭扭:“小满亲启,别嫌奶奶手抖。”
奶奶上个月住院时,右手还因为心梗发颤,写不了几个字就握不住笔。
她捏着便利贴的手发紧,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
箱盖掀开的瞬间,她差点哭出来。
里面躺着一块黄铜怀表,裹着块红绸布——那是奶奶裁缝铺里的老料子,她认得。
五年前奶奶翻出压箱底的布料,非要给她缝条红围巾,她嫌土:“现在谁还围手织的?”
奶奶没说话,把布料收进木箱,今天居然被塞进了快递里。
怀表本身也旧得漂亮,表壳磨得发亮,刻着一行小字:“1965.9.15 周淑兰收”。
林小满的奶奶叫周淑兰,这是她的全名,除了户口本,林小满还是第一次在这么体面的地方看见它。
表盘停在21:54,秒针卡在“9”的位置,像被谁按下了暂停键。
“叮——”手机在客厅响了一声。
林小满手忙脚乱把怀表塞进卫衣口袋,跑过去接起视频。
发小苏甜的脸挤在屏幕里,身后是她刚搬的新家,米白色沙发上堆着没拆的快递盒。
“小满!
快递我放你家门口了啊?”
苏甜举着手机晃了晃,“你奶奶那老房子,我都不敢多待,总觉得……”她声音突然低下去,“总觉得阿姨还在厨房煮桂圆汤呢。”
林小满的喉咙发紧。
奶奶生前总爱煮桂圆汤,尤其是她考试前,会说“喝了聪明”。
上周她还在电话里跟奶奶说“不用煮了,我在图书馆泡枸杞”,奶奶笑着应:“好,小满长大咯。”
“谢了啊,苏甜。”
林小满盯着屏幕里的自己,眼睛红得像兔子,“我……我有点累,先挂了。”
挂断电话,她靠着门框滑坐在地上。
玄关的竹编筐里,奶奶的旧毛线团滚了一地。
最上面那个是藏青色的,还缠着半枚银扣——去年冬天她嫌奶奶织的围巾丑,把围巾团成球扔进筐里,银扣是奶奶偷偷缝上去的,说是“防丢”。
“奶奶说你总嫌她土……”苏甜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
林小满猛地站起来,把筐里的毛线团全倒在地上。
藏青色毛线团里,果然露出半截灰扑扑的布料——是她高中时穿的校服,袖口磨破了,奶奶悄悄补了块蓝布,针脚歪歪扭扭。
“奶奶,我不是嫌你土。”
她对着空气喃喃,“我只是……只是不知道怎么说我爱你。”
窗外起风了。
老房子的窗户缝里漏进冷风,吹得墙上的全家福晃了晃。
照片里,奶奶抱着三岁的她,笑得露出缺了颗门牙的豁口;爸爸站在旁边,穿着奶奶改的西装,显得有点拘谨。
林小满摸出兜里的怀表。
体温透过掌心渗进黄铜里,她突然觉得手心发烫。
“叮——”怀表震了一下。
林小满眼前一黑,再睁眼时,耳边响起了“咔嗒咔嗒”的声音。
那是缝纫机的声音。
她站在一间小屋子里,天花板挂着老式灯泡,暖黄的光裹着细小的灰尘。
墙根堆着布料,红的绿的,最上面搭着件白纱——是婚纱。
“阿林,把线轴递过来。”
一个女人的声音从缝纫机前传来。
林小满转头,看见穿蓝布围裙的奶奶站在那里。
她头发松松扎着,额角沾着线头,正低头踩缝纫机。
这是奶奶二十多岁的样子。
林小满记得清清楚楚:奶奶三十岁时就有了爸爸,西十岁时头发开始变白,五十岁后背佝偻得厉害。
可眼前的奶奶,腰板首挺,眼角的皱纹都没几条,像棵刚抽芽的柳树。
“奶奶?”
她脱口而出。
女人抬头,眼里没有惊讶,只有一丝温柔的怅惘:“是小满啊。”
林小满这才发现自己穿着校服——是高中那套蓝白条纹的,袖口还沾着墨水渍。
墙上的挂钟显示着1998年11月15日,窗外的梧桐叶正落得纷纷扬扬,一片贴在玻璃上,像滴凝固的泪。
“奶奶,这是……是你爸的婚礼前夜。”
女人摸了摸缝纫机上的婚纱,“我要赶在明天中午前,把头纱的蕾丝补好。
阿林说要穿我改的西装,去接他媳妇。”
林小满凑近看婚纱。
白色的薄纱缀着珍珠,裙摆处有块暗红的污渍——她认得,那是奶奶临终前攥着布料说的:“这是你爸婚礼时溅上的喜酒,他非说‘妈,您看,我结婚了’。”
“奶奶,你后来……后来?”
女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泛着光,“后来阿林结婚那天,我穿着这件改了七次的婚纱,站在礼堂门口等他。
结果他在里面喊‘妈,我媳妇穿不下你改的西装’——原来他偷偷让裁缝收了腰。”
林小满鼻子一酸。
她想起奶奶的葬礼上,爸爸红着眼眶说:“妈,我后来才知道,那件西装是你熬了三个通宵改的……奶奶,你后悔吗?”
女人摇摇头,指尖抚过婚纱上的珍珠:“不后悔。
阿林爱我,就像我爱他那样。”
她忽然看向墙上的挂钟,“小满,你该回去了。
再晚,你的时间要不够用了。”
“什么时间?”
林小满慌忙去摸口袋,怀表不见了。
女人指了指她的手腕。
林小满低头,看见自己的指尖泛着淡蓝荧光,像浸在湖水里的萤火虫。
“这是……是你奶奶的生命光。”
一个陌生的男声突然响起。
林小满猛地转头,看见门口站着个穿黑外套的男人。
他很高,眉骨突出,眼神像把锋利的刀。
他手里拿着个银色仪器,屏幕上跳动着和怀表一样的数字:21:54。
“你是谁?”
林小满后退一步,撞在缝纫机上。
男人没回答,目光扫过她腕间的荧光:“时间缝补师的能力觉醒了?
才初级就这么不稳定,会把自己烧干的。”
他走到奶奶身边,伸手碰了碰她的肩膀。
奶奶的身体突然变得透明,像片被风吹散的云。
“等等!”
林小满扑过去,“你别碰她!”
男人的手顿住,回头看她:“她己经走了三十年了。
你以为这是什么?
旅游景点?”
他举起仪器,“这是时间褶皱,是你奶奶的执念撑起来的。
再不去,你的人生会被这堆破记忆搅碎的。”
“破记忆?”
林小满的声音在抖,“这是我的奶奶!”
男人沉默了两秒,叹了口气:“行,跟我来。”
他转身往门口走,“我叫陈砚,时间管理局的。
你要是不想死,就赶紧跟上。”
林小满犹豫了一下,看向奶奶。
老人的身影己经淡得快要看不见了,可她的嘴角还挂着笑,像是在说“小满,别怕”。
她咬咬牙,追了上去。
刚跑到门口,男人突然停住脚步。
他转过身,从口袋里掏出块银色的东西,塞进林小满手里:“这是时间原石,能暂时稳住你的生命光。
记住,别用能力超过十分钟,否则……”他没说完,推开门走了。
林小满低头看手里的石头。
它是半透明的,里面流动着淡蓝色的光,像块小银河。
再抬头时,她己经站在老房子的玄关里。
窗外的月光透过纱窗照进来,怀表静静躺在她脚边。
她捡起怀表,表盘上的时间还是21:54,可刚才的眩晕感消失了。
手腕上的荧光也淡了,只剩下淡青色的印记——和奶奶手背上的烫伤疤一模一样。
手机在客厅响了。
林小满跑过去接起,苏甜的声音带着困意:“小满?
我刚梦见阿姨了,她站在厨房煮桂圆汤,说‘小满,喝口热的’。”
林小满的眼泪“啪嗒”掉在手机上:“苏甜,我想她了。”
“我知道。”
苏甜的声音软下来,“要不明天去墓地看看?
我陪你。”
“好。”
林小满抹了把脸,低头看向怀表。
表盖内侧刻着一行小字,她之前没注意到:“给我的小满,愿你永远不必说再见。”
是奶奶的字迹。
窗外起风了。
老房子的窗户缝里漏进冷风,吹得墙上的全家福晃了晃。
照片里,奶奶抱着三岁的她,笑得露出缺了颗门牙的豁口。
林小满摸了摸手腕的印记,突然想起奶奶临终前说的话:“小满,别难过,奶奶只是去挑块好布料,给你做件新围巾。”
原来,她不是去挑布料。
她是去攒够最后一段记忆,等孙女来接。
这一夜,林小满失眠了。
她把怀表放在枕头底下,听着它偶尔发出的“滴答”声,像奶奶的心跳。
而在城市的另一头,陈砚坐在车里,盯着仪器上的数字。
“21:53。”
他喃喃,“比昨天快了一分钟。”
副驾上放着张老照片,是个穿蓝布围裙的女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儿。
照片背面写着:“淑兰,这是我们的女儿,可她没机会长大。”
陈砚摸了摸照片,发动了车子。
今晚,他必须搞清楚,那个叫林小满的女孩,和那个叫周淑兰的裁缝,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她手一抖,快递刀“当啷”掉在地上。
这味道太熟悉了,熟悉到每次打开奶奶的旧木箱,都能闻到;熟悉到去年冬天她帮奶奶搓洗缝纫机时,指尖沾的就是这种滑腻腻的油膏味。
快递箱是普通的硬纸壳,边角磨得发毛,上面贴着一张褪色的便利贴,字迹歪歪扭扭:“小满亲启,别嫌奶奶手抖。”
奶奶上个月住院时,右手还因为心梗发颤,写不了几个字就握不住笔。
她捏着便利贴的手发紧,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
箱盖掀开的瞬间,她差点哭出来。
里面躺着一块黄铜怀表,裹着块红绸布——那是奶奶裁缝铺里的老料子,她认得。
五年前奶奶翻出压箱底的布料,非要给她缝条红围巾,她嫌土:“现在谁还围手织的?”
奶奶没说话,把布料收进木箱,今天居然被塞进了快递里。
怀表本身也旧得漂亮,表壳磨得发亮,刻着一行小字:“1965.9.15 周淑兰收”。
林小满的奶奶叫周淑兰,这是她的全名,除了户口本,林小满还是第一次在这么体面的地方看见它。
表盘停在21:54,秒针卡在“9”的位置,像被谁按下了暂停键。
“叮——”手机在客厅响了一声。
林小满手忙脚乱把怀表塞进卫衣口袋,跑过去接起视频。
发小苏甜的脸挤在屏幕里,身后是她刚搬的新家,米白色沙发上堆着没拆的快递盒。
“小满!
快递我放你家门口了啊?”
苏甜举着手机晃了晃,“你奶奶那老房子,我都不敢多待,总觉得……”她声音突然低下去,“总觉得阿姨还在厨房煮桂圆汤呢。”
林小满的喉咙发紧。
奶奶生前总爱煮桂圆汤,尤其是她考试前,会说“喝了聪明”。
上周她还在电话里跟奶奶说“不用煮了,我在图书馆泡枸杞”,奶奶笑着应:“好,小满长大咯。”
“谢了啊,苏甜。”
林小满盯着屏幕里的自己,眼睛红得像兔子,“我……我有点累,先挂了。”
挂断电话,她靠着门框滑坐在地上。
玄关的竹编筐里,奶奶的旧毛线团滚了一地。
最上面那个是藏青色的,还缠着半枚银扣——去年冬天她嫌奶奶织的围巾丑,把围巾团成球扔进筐里,银扣是奶奶偷偷缝上去的,说是“防丢”。
“奶奶说你总嫌她土……”苏甜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
林小满猛地站起来,把筐里的毛线团全倒在地上。
藏青色毛线团里,果然露出半截灰扑扑的布料——是她高中时穿的校服,袖口磨破了,奶奶悄悄补了块蓝布,针脚歪歪扭扭。
“奶奶,我不是嫌你土。”
她对着空气喃喃,“我只是……只是不知道怎么说我爱你。”
窗外起风了。
老房子的窗户缝里漏进冷风,吹得墙上的全家福晃了晃。
照片里,奶奶抱着三岁的她,笑得露出缺了颗门牙的豁口;爸爸站在旁边,穿着奶奶改的西装,显得有点拘谨。
林小满摸出兜里的怀表。
体温透过掌心渗进黄铜里,她突然觉得手心发烫。
“叮——”怀表震了一下。
林小满眼前一黑,再睁眼时,耳边响起了“咔嗒咔嗒”的声音。
那是缝纫机的声音。
她站在一间小屋子里,天花板挂着老式灯泡,暖黄的光裹着细小的灰尘。
墙根堆着布料,红的绿的,最上面搭着件白纱——是婚纱。
“阿林,把线轴递过来。”
一个女人的声音从缝纫机前传来。
林小满转头,看见穿蓝布围裙的奶奶站在那里。
她头发松松扎着,额角沾着线头,正低头踩缝纫机。
这是奶奶二十多岁的样子。
林小满记得清清楚楚:奶奶三十岁时就有了爸爸,西十岁时头发开始变白,五十岁后背佝偻得厉害。
可眼前的奶奶,腰板首挺,眼角的皱纹都没几条,像棵刚抽芽的柳树。
“奶奶?”
她脱口而出。
女人抬头,眼里没有惊讶,只有一丝温柔的怅惘:“是小满啊。”
林小满这才发现自己穿着校服——是高中那套蓝白条纹的,袖口还沾着墨水渍。
墙上的挂钟显示着1998年11月15日,窗外的梧桐叶正落得纷纷扬扬,一片贴在玻璃上,像滴凝固的泪。
“奶奶,这是……是你爸的婚礼前夜。”
女人摸了摸缝纫机上的婚纱,“我要赶在明天中午前,把头纱的蕾丝补好。
阿林说要穿我改的西装,去接他媳妇。”
林小满凑近看婚纱。
白色的薄纱缀着珍珠,裙摆处有块暗红的污渍——她认得,那是奶奶临终前攥着布料说的:“这是你爸婚礼时溅上的喜酒,他非说‘妈,您看,我结婚了’。”
“奶奶,你后来……后来?”
女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泛着光,“后来阿林结婚那天,我穿着这件改了七次的婚纱,站在礼堂门口等他。
结果他在里面喊‘妈,我媳妇穿不下你改的西装’——原来他偷偷让裁缝收了腰。”
林小满鼻子一酸。
她想起奶奶的葬礼上,爸爸红着眼眶说:“妈,我后来才知道,那件西装是你熬了三个通宵改的……奶奶,你后悔吗?”
女人摇摇头,指尖抚过婚纱上的珍珠:“不后悔。
阿林爱我,就像我爱他那样。”
她忽然看向墙上的挂钟,“小满,你该回去了。
再晚,你的时间要不够用了。”
“什么时间?”
林小满慌忙去摸口袋,怀表不见了。
女人指了指她的手腕。
林小满低头,看见自己的指尖泛着淡蓝荧光,像浸在湖水里的萤火虫。
“这是……是你奶奶的生命光。”
一个陌生的男声突然响起。
林小满猛地转头,看见门口站着个穿黑外套的男人。
他很高,眉骨突出,眼神像把锋利的刀。
他手里拿着个银色仪器,屏幕上跳动着和怀表一样的数字:21:54。
“你是谁?”
林小满后退一步,撞在缝纫机上。
男人没回答,目光扫过她腕间的荧光:“时间缝补师的能力觉醒了?
才初级就这么不稳定,会把自己烧干的。”
他走到奶奶身边,伸手碰了碰她的肩膀。
奶奶的身体突然变得透明,像片被风吹散的云。
“等等!”
林小满扑过去,“你别碰她!”
男人的手顿住,回头看她:“她己经走了三十年了。
你以为这是什么?
旅游景点?”
他举起仪器,“这是时间褶皱,是你奶奶的执念撑起来的。
再不去,你的人生会被这堆破记忆搅碎的。”
“破记忆?”
林小满的声音在抖,“这是我的奶奶!”
男人沉默了两秒,叹了口气:“行,跟我来。”
他转身往门口走,“我叫陈砚,时间管理局的。
你要是不想死,就赶紧跟上。”
林小满犹豫了一下,看向奶奶。
老人的身影己经淡得快要看不见了,可她的嘴角还挂着笑,像是在说“小满,别怕”。
她咬咬牙,追了上去。
刚跑到门口,男人突然停住脚步。
他转过身,从口袋里掏出块银色的东西,塞进林小满手里:“这是时间原石,能暂时稳住你的生命光。
记住,别用能力超过十分钟,否则……”他没说完,推开门走了。
林小满低头看手里的石头。
它是半透明的,里面流动着淡蓝色的光,像块小银河。
再抬头时,她己经站在老房子的玄关里。
窗外的月光透过纱窗照进来,怀表静静躺在她脚边。
她捡起怀表,表盘上的时间还是21:54,可刚才的眩晕感消失了。
手腕上的荧光也淡了,只剩下淡青色的印记——和奶奶手背上的烫伤疤一模一样。
手机在客厅响了。
林小满跑过去接起,苏甜的声音带着困意:“小满?
我刚梦见阿姨了,她站在厨房煮桂圆汤,说‘小满,喝口热的’。”
林小满的眼泪“啪嗒”掉在手机上:“苏甜,我想她了。”
“我知道。”
苏甜的声音软下来,“要不明天去墓地看看?
我陪你。”
“好。”
林小满抹了把脸,低头看向怀表。
表盖内侧刻着一行小字,她之前没注意到:“给我的小满,愿你永远不必说再见。”
是奶奶的字迹。
窗外起风了。
老房子的窗户缝里漏进冷风,吹得墙上的全家福晃了晃。
照片里,奶奶抱着三岁的她,笑得露出缺了颗门牙的豁口。
林小满摸了摸手腕的印记,突然想起奶奶临终前说的话:“小满,别难过,奶奶只是去挑块好布料,给你做件新围巾。”
原来,她不是去挑布料。
她是去攒够最后一段记忆,等孙女来接。
这一夜,林小满失眠了。
她把怀表放在枕头底下,听着它偶尔发出的“滴答”声,像奶奶的心跳。
而在城市的另一头,陈砚坐在车里,盯着仪器上的数字。
“21:53。”
他喃喃,“比昨天快了一分钟。”
副驾上放着张老照片,是个穿蓝布围裙的女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儿。
照片背面写着:“淑兰,这是我们的女儿,可她没机会长大。”
陈砚摸了摸照片,发动了车子。
今晚,他必须搞清楚,那个叫林小满的女孩,和那个叫周淑兰的裁缝,到底藏着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