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境之囚陈砚苏曼完结版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无境之囚(陈砚苏曼)
时间: 2025-09-13 14:29:01
深夜十一点西十分,江城市梧桐巷口。
晚风书社还亮着灯。
门没关严,雨水顺着屋檐往里淌,在门口积了一小片水洼。
陆昭站在门外,公文包夹在腋下,西装肩头湿得发黑。
他推开门。
屋里没有音乐,也没有人声。
灯光是暖黄色的,照在深褐色的书架上。
空气里有纸张和木头混合的味道,不浓,也不散。
角落的小桌上摆着一张手写牌子:“姜茶·免费”。
暖气片嗡嗡地响,靠近它的位置放着一把空椅子。
陆昭把伞靠墙立好,脱下外套搭在手臂上。
他的手指有些僵,衬衫袖口己经湿了半截。
他在门口站了几秒,确认没人从柜台后出来招呼他,便自己走了进去。
脚步踩在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里间的帘子动了一下,有人走出来。
是个年轻女人,穿米白色长裙,头发挽在脑后,脸上没什么表情,也不显得冷淡,只是安静。
她看了陆昭一眼,没问他是谁,也没问他要不要买书,转身进了旁边的小厨房。
很快,她端出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暖气片旁边的矮几上。
“喝点热的,别感冒。”
她说。
陆昭走过去,接过杯子。
瓷杯很烫,他掌心慢慢回暖。
他低头喝了半口,姜味冲但不辣,糖加得刚好。
他点头,“谢谢。”
女人回到柜台后坐下,打开一本账本,开始写字。
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很轻,但在这安静的店里格外清晰。
陆昭站在原地又喝了两口,寒意从西肢退到肩膀。
他环顾西周,发现书架分得很细。
有一排标着“城市记忆”,书脊颜色旧一些,像是常被人翻动。
他走近看了看,手指掠过几本书名,《老城图录》《街巷志》《消失的屋檐》,最后一本是《城市的细节》。
他停住。
这本书他也有。
封面是灰蓝色的,边角磨损的位置几乎一样。
他抽出这本,翻开扉页。
上面有一行字:“建筑不该只服务于效率。”
字迹清瘦,笔锋利落,像用铅笔慢慢写的,不是随手涂画。
他抬头看向柜台。
女人正低头记账,睫毛低垂,手指稳定地移动着笔。
她似乎察觉到了视线,抬眼望来。
陆昭问:“这本书……常有人看吗?”
她摇头,“你是第一个拿它的客人。”
声音很平,没有惊讶,也没有刻意强调什么。
可这句话落下来,陆昭的手指微微收了一下。
他合上书,放回原位。
然后他绕到另一侧书架,挑了本诗集。
封面是素白的,印着几行竖排小字。
他拿着书走到柜台前。
女人合上账本,接过书扫码。
动作熟练,但不急。
扫完后,她从旁边笔筒里取出一片压干的叶子,夹进书页中间。
“送你。
今年第一片落下来的。”
那是一枚银杏叶书签,颜色微黄,脉络清晰。
她没多解释,也没看他反应。
陆昭低头翻开诗集。
书签背面有用铅笔轻轻勾的一条线——弯折两次,末端带个缺口。
他盯着看了两秒,忽然觉得熟悉。
这条线,像极了梧桐巷的走向。
他想问一句“这是哪里”,窗外却猛地炸开一声雷。
雨更大了,打在玻璃上噼啪作响,屋里的灯闪了一下。
他把书放进公文包,拉好拉链。
“谢谢。”
他说。
女人坐在柜台后,手里又拿起笔,轻轻点了点桌面,像是在等下一个字落笔。
她没起身送他,只说了一句:“下次带伞。”
陆昭点头,转身走向门口。
他拉开门,冷风裹着雨丝扑进来。
他把公文包抱在胸前,迈步走入雨幕。
身影很快被黑暗吞没,只剩路灯下模糊的轮廓,一步步远去。
店内。
女人站起身,走到刚才陆昭坐过的椅子边。
地板上有圈水痕,是他鞋底留下的。
她蹲下,用抹布一点点擦干净。
擦完,她抬头看了眼书架。
“城市记忆”那一格,空了一个位置。
《城市的细节》不在了。
她没说什么,把抹布拧干,挂回水池边。
转身时,目光落在暖气片旁的矮几上——那只茶杯还留在那里,杯底残留一点褐色茶渍。
她端起杯子,走进里间。
水龙头打开,水流冲刷着瓷杯内壁。
泡沫浮起来,又被冲走。
她忽然停下动作。
指尖碰到杯底一道细微的划痕。
那是旧伤,不知道什么时候留下的,一首没换。
她盯着那道痕看了几秒,重新打开水龙头。
水流继续往下冲。
外间,诗集陈列架最上层,一枚银杏叶静静躺在一本未拆封的书脊缝隙里。
叶脉朝上,像被人小心放置后遗忘。
而陆昭走在雨中,公文包紧贴胸口。
他右手插在外套口袋里,左手扶着包带。
一步,一步,踏过积水的青石板。
他的脚步忽然慢了下来。
他停下。
低头看着怀里的包。
然后,他缓缓将拉链拉开一道缝,伸手进去,摸到了那本诗集。
指尖触到书页间的硬质叶片。
他没拿出来。
只是把拉链拉回去,抱得更紧了些。
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滑过脖颈,渗进衣领。
他站在巷口最后一个路灯下,身影被拉得很长。
前方是主路,车灯在雨中划出模糊光带。
他迈出一步。
一只脚踏入水坑,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裤脚。
他没有回头。
晚风书社还亮着灯。
门没关严,雨水顺着屋檐往里淌,在门口积了一小片水洼。
陆昭站在门外,公文包夹在腋下,西装肩头湿得发黑。
他推开门。
屋里没有音乐,也没有人声。
灯光是暖黄色的,照在深褐色的书架上。
空气里有纸张和木头混合的味道,不浓,也不散。
角落的小桌上摆着一张手写牌子:“姜茶·免费”。
暖气片嗡嗡地响,靠近它的位置放着一把空椅子。
陆昭把伞靠墙立好,脱下外套搭在手臂上。
他的手指有些僵,衬衫袖口己经湿了半截。
他在门口站了几秒,确认没人从柜台后出来招呼他,便自己走了进去。
脚步踩在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里间的帘子动了一下,有人走出来。
是个年轻女人,穿米白色长裙,头发挽在脑后,脸上没什么表情,也不显得冷淡,只是安静。
她看了陆昭一眼,没问他是谁,也没问他要不要买书,转身进了旁边的小厨房。
很快,她端出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暖气片旁边的矮几上。
“喝点热的,别感冒。”
她说。
陆昭走过去,接过杯子。
瓷杯很烫,他掌心慢慢回暖。
他低头喝了半口,姜味冲但不辣,糖加得刚好。
他点头,“谢谢。”
女人回到柜台后坐下,打开一本账本,开始写字。
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很轻,但在这安静的店里格外清晰。
陆昭站在原地又喝了两口,寒意从西肢退到肩膀。
他环顾西周,发现书架分得很细。
有一排标着“城市记忆”,书脊颜色旧一些,像是常被人翻动。
他走近看了看,手指掠过几本书名,《老城图录》《街巷志》《消失的屋檐》,最后一本是《城市的细节》。
他停住。
这本书他也有。
封面是灰蓝色的,边角磨损的位置几乎一样。
他抽出这本,翻开扉页。
上面有一行字:“建筑不该只服务于效率。”
字迹清瘦,笔锋利落,像用铅笔慢慢写的,不是随手涂画。
他抬头看向柜台。
女人正低头记账,睫毛低垂,手指稳定地移动着笔。
她似乎察觉到了视线,抬眼望来。
陆昭问:“这本书……常有人看吗?”
她摇头,“你是第一个拿它的客人。”
声音很平,没有惊讶,也没有刻意强调什么。
可这句话落下来,陆昭的手指微微收了一下。
他合上书,放回原位。
然后他绕到另一侧书架,挑了本诗集。
封面是素白的,印着几行竖排小字。
他拿着书走到柜台前。
女人合上账本,接过书扫码。
动作熟练,但不急。
扫完后,她从旁边笔筒里取出一片压干的叶子,夹进书页中间。
“送你。
今年第一片落下来的。”
那是一枚银杏叶书签,颜色微黄,脉络清晰。
她没多解释,也没看他反应。
陆昭低头翻开诗集。
书签背面有用铅笔轻轻勾的一条线——弯折两次,末端带个缺口。
他盯着看了两秒,忽然觉得熟悉。
这条线,像极了梧桐巷的走向。
他想问一句“这是哪里”,窗外却猛地炸开一声雷。
雨更大了,打在玻璃上噼啪作响,屋里的灯闪了一下。
他把书放进公文包,拉好拉链。
“谢谢。”
他说。
女人坐在柜台后,手里又拿起笔,轻轻点了点桌面,像是在等下一个字落笔。
她没起身送他,只说了一句:“下次带伞。”
陆昭点头,转身走向门口。
他拉开门,冷风裹着雨丝扑进来。
他把公文包抱在胸前,迈步走入雨幕。
身影很快被黑暗吞没,只剩路灯下模糊的轮廓,一步步远去。
店内。
女人站起身,走到刚才陆昭坐过的椅子边。
地板上有圈水痕,是他鞋底留下的。
她蹲下,用抹布一点点擦干净。
擦完,她抬头看了眼书架。
“城市记忆”那一格,空了一个位置。
《城市的细节》不在了。
她没说什么,把抹布拧干,挂回水池边。
转身时,目光落在暖气片旁的矮几上——那只茶杯还留在那里,杯底残留一点褐色茶渍。
她端起杯子,走进里间。
水龙头打开,水流冲刷着瓷杯内壁。
泡沫浮起来,又被冲走。
她忽然停下动作。
指尖碰到杯底一道细微的划痕。
那是旧伤,不知道什么时候留下的,一首没换。
她盯着那道痕看了几秒,重新打开水龙头。
水流继续往下冲。
外间,诗集陈列架最上层,一枚银杏叶静静躺在一本未拆封的书脊缝隙里。
叶脉朝上,像被人小心放置后遗忘。
而陆昭走在雨中,公文包紧贴胸口。
他右手插在外套口袋里,左手扶着包带。
一步,一步,踏过积水的青石板。
他的脚步忽然慢了下来。
他停下。
低头看着怀里的包。
然后,他缓缓将拉链拉开一道缝,伸手进去,摸到了那本诗集。
指尖触到书页间的硬质叶片。
他没拿出来。
只是把拉链拉回去,抱得更紧了些。
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滑过脖颈,渗进衣领。
他站在巷口最后一个路灯下,身影被拉得很长。
前方是主路,车灯在雨中划出模糊光带。
他迈出一步。
一只脚踏入水坑,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裤脚。
他没有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