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版西游:师父这锅我背不动啊(蓝山南哪吒)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_最新小说全文阅读魔改版西游:师父这锅我背不动啊蓝山南哪吒
时间: 2025-09-13 16:28:27
王勇赶到老城区案发现场时,己经是上午十点。
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警服,个子很高,身形挺拔,脸上还带着几分年轻人的青涩,可眼神却格外锐利。
他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画板包,里面装着他绘画需要的工具——这是他从入职开始就随身携带的东西,也是他破案的“秘密武器”。
“王勇,你来了。”
死者……不对,失踪者林晓雨,女,21岁,雾城大学美术系大三学生,昨晚八点西十五分从画室离开后失踪,目前只找到一枚她的胸针,监控和目击者都没有有效线索。”
王勇接过资料,快速翻看着,目光停在林晓雨的照片和现场勘查记录上。
“李队,带我去她失踪的巷子看看。”
他说道。
两人走进那条窄窄的巷子,雨水己经停了,地面上还残留着积水,倒映着两侧斑驳的墙壁。
王勇放慢脚步,仔细观察着巷子的每一个角落——墙角的杂草、屋檐下的蛛网、地面上的脚印……他蹲下身,看着警员标记出的胸针发现地点,又抬头看向巷子两侧的建筑。
“李队,林晓雨昨晚是从哪个方向过来的?
她离开画室后,应该是沿着这条巷子往公交站走,对吗?”
王勇问道。
“对,画室在巷子的另一端,公交站在这边的巷口,她应该是沿着巷子由西向东走。”
李队长指着巷子的两端解释道。
王勇点点头,站起身,沿着林晓雨可能走过的路线慢慢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在脑子里还原当时的场景:“昨晚雨很大,她撑着伞,脚步应该很快,因为想早点回到宿舍。
嫌疑人从侧面袭击,说明他对这条巷子很熟悉,知道哪里有盲区,而且提前埋伏在这里。”
他走到巷口附近,停下脚步,指着右侧一栋老旧的居民楼说:“这里应该是嫌疑人埋伏的地方,楼道口有阴影,下雨天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里。
他看到林晓雨走过来,趁她快到巷口、放松警惕的时候动手,用乙醚捂住她的嘴,然后把她拖到车上。”
“那辆车呢?
巷口外面是主干道,应该有监控吧?”
李队长问道。
“主干道的监控我们查过了,昨晚九点到九点十分之间,有三辆面包车经过,但都是正常行驶,没有停留,也没有异常。”
一名警员回答。
王勇皱了皱眉,又回到巷子里,对苏萌说:“苏同学,你再仔细想想,林晓雨有没有跟你提过,最近有没有人跟踪她?
或者有没有陌生男人跟她搭讪?”
苏萌努力回忆着,摇了摇头:“没有啊,晓雨性格很文静,平时除了上课、去画室,就是在宿舍画画,很少跟陌生人接触。
不过……前两周她好像说过,去画室的路上,总感觉有人在看她,但她回头又没看到人,还以为是自己多心了。”
“有人跟踪?”
王勇的眼睛亮了一下,“她有没有说,那个人大概是什么样子?
比如身高、穿着、有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她没说具体的,就说感觉很高,好像总穿着深色的衣服,因为每次都是匆匆瞥一眼,没看清脸。”
苏萌回答。
王勇沉默了片刻,从画板包里拿出素描本和铅笔,坐在巷子口的台阶上,开始快速勾勒起来。
他的手指很灵活,铅笔在纸上划过,很快就出现了巷子的大致轮廓。
接着,他根据苏萌的描述、现场的环境,以及自己对嫌疑人行为的推理,开始绘制嫌疑人的轮廓。
“身高大概在一米八左右,体型偏瘦,因为要在狭窄的楼道口埋伏,体型太壮会不方便。
穿着深色的连帽衫,帽子戴得很低,遮住了大部分脸,所以林晓雨只看到了他的鼻梁和嘴角的疤痕。”
王勇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疤痕应该是横向的,长度大概在两厘米左右,因为林晓雨最后看到他时,视线是仰视的,所以疤痕的位置应该在嘴角偏上一点。”
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一个模糊的轮廓逐渐变得清晰——高挺的鼻梁,微微抿着的嘴唇,嘴角一道浅浅的疤痕,还有藏在帽子下的、眼神冰冷的眼睛。
虽然没有完整的脸,但那种阴沉、危险的气质,却透过画纸传递出来。
“李队,你看这个。”
王勇把素描本递给李队长,“这是我根据现有线索绘制的嫌疑人模拟画像,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应该能抓住主要特征。
我们可以把这个画像发给各个派出所,让民警在巡逻时注意排查,尤其是老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因为嫌疑人对老城区很熟悉,很可能在这附近居住或工作。”
李队长看着画像,忍不住赞叹:“王勇,你这手艺还是这么厉害!
就凭这么点线索,就能画出这么清晰的画像,当年你刚入职时破的那个儿童失踪案,也是靠这手绝活吧?”
提到当年的案子,王勇的脸上露出一丝浅笑。
那是他18岁刚入职时,雾城发生了一起儿童失踪案,孩子的父母只记得嫌疑人穿了一件蓝色的外套,身高大概一米七五左右,其他什么都不知道。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线索太少,很难破案,可王勇却根据孩子父母的模糊描述,结合现场的脚印、监控里的模糊身影,画出了嫌疑人的画像。
最后,民警根据画像,在一个废品收购站抓获了嫌疑人,成功解救了孩子。
也因为这个案子,王勇被上级表扬,还破格升了职。
“都是应该做的。”
王勇收起素描本,“李队,我们现在有两个方向可以查:一是根据这个画像,在老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排查,重点关注有前科、尤其是涉及拐卖、盗窃的人员;二是调查林晓雨的社会关系,包括她的同学、老师、画室的老板和学生,看看有没有人跟她有矛盾,或者有可疑的接触。”
李队长点点头,立刻安排人手:“小张,你带几个人,把王勇画的画像复印出来,发给各个派出所和社区,让大家帮忙留意;小王,你去雾城大学,调查林晓雨的社会关系,尤其是她的同学和老师,一定要仔细,不能放过任何线索。”
就在这时,王勇的手机响了,是市局技术科打来的。
他接起电话,听了几句,脸色突然变了:“什么?
胸针上除了林晓雨的指纹,还有其他人的指纹?
好,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王勇对李队长说:“李队,技术科在那枚胸针上发现了除林晓雨之外的指纹,虽然有些模糊,但可以提取出来进行比对。
我们现在去技术科,看看能不能从指纹库里找到匹配的人。”
两人立刻驱车赶往市局技术科。
路上,李队长看着窗外快速掠过的街景,对王勇说:“王勇,这次案子影响很大,雾城大学的学生和家长都很关注,上级也下了命令,必须尽快找到林晓雨,抓住凶手。
我知道压力很大,但有你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王勇看着手里的素描本,眼神坚定:“李队,放心吧,我一定会找到线索,不会让凶手逍遥法外的。”
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警服,个子很高,身形挺拔,脸上还带着几分年轻人的青涩,可眼神却格外锐利。
他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画板包,里面装着他绘画需要的工具——这是他从入职开始就随身携带的东西,也是他破案的“秘密武器”。
“王勇,你来了。”
死者……不对,失踪者林晓雨,女,21岁,雾城大学美术系大三学生,昨晚八点西十五分从画室离开后失踪,目前只找到一枚她的胸针,监控和目击者都没有有效线索。”
王勇接过资料,快速翻看着,目光停在林晓雨的照片和现场勘查记录上。
“李队,带我去她失踪的巷子看看。”
他说道。
两人走进那条窄窄的巷子,雨水己经停了,地面上还残留着积水,倒映着两侧斑驳的墙壁。
王勇放慢脚步,仔细观察着巷子的每一个角落——墙角的杂草、屋檐下的蛛网、地面上的脚印……他蹲下身,看着警员标记出的胸针发现地点,又抬头看向巷子两侧的建筑。
“李队,林晓雨昨晚是从哪个方向过来的?
她离开画室后,应该是沿着这条巷子往公交站走,对吗?”
王勇问道。
“对,画室在巷子的另一端,公交站在这边的巷口,她应该是沿着巷子由西向东走。”
李队长指着巷子的两端解释道。
王勇点点头,站起身,沿着林晓雨可能走过的路线慢慢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在脑子里还原当时的场景:“昨晚雨很大,她撑着伞,脚步应该很快,因为想早点回到宿舍。
嫌疑人从侧面袭击,说明他对这条巷子很熟悉,知道哪里有盲区,而且提前埋伏在这里。”
他走到巷口附近,停下脚步,指着右侧一栋老旧的居民楼说:“这里应该是嫌疑人埋伏的地方,楼道口有阴影,下雨天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里。
他看到林晓雨走过来,趁她快到巷口、放松警惕的时候动手,用乙醚捂住她的嘴,然后把她拖到车上。”
“那辆车呢?
巷口外面是主干道,应该有监控吧?”
李队长问道。
“主干道的监控我们查过了,昨晚九点到九点十分之间,有三辆面包车经过,但都是正常行驶,没有停留,也没有异常。”
一名警员回答。
王勇皱了皱眉,又回到巷子里,对苏萌说:“苏同学,你再仔细想想,林晓雨有没有跟你提过,最近有没有人跟踪她?
或者有没有陌生男人跟她搭讪?”
苏萌努力回忆着,摇了摇头:“没有啊,晓雨性格很文静,平时除了上课、去画室,就是在宿舍画画,很少跟陌生人接触。
不过……前两周她好像说过,去画室的路上,总感觉有人在看她,但她回头又没看到人,还以为是自己多心了。”
“有人跟踪?”
王勇的眼睛亮了一下,“她有没有说,那个人大概是什么样子?
比如身高、穿着、有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她没说具体的,就说感觉很高,好像总穿着深色的衣服,因为每次都是匆匆瞥一眼,没看清脸。”
苏萌回答。
王勇沉默了片刻,从画板包里拿出素描本和铅笔,坐在巷子口的台阶上,开始快速勾勒起来。
他的手指很灵活,铅笔在纸上划过,很快就出现了巷子的大致轮廓。
接着,他根据苏萌的描述、现场的环境,以及自己对嫌疑人行为的推理,开始绘制嫌疑人的轮廓。
“身高大概在一米八左右,体型偏瘦,因为要在狭窄的楼道口埋伏,体型太壮会不方便。
穿着深色的连帽衫,帽子戴得很低,遮住了大部分脸,所以林晓雨只看到了他的鼻梁和嘴角的疤痕。”
王勇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疤痕应该是横向的,长度大概在两厘米左右,因为林晓雨最后看到他时,视线是仰视的,所以疤痕的位置应该在嘴角偏上一点。”
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一个模糊的轮廓逐渐变得清晰——高挺的鼻梁,微微抿着的嘴唇,嘴角一道浅浅的疤痕,还有藏在帽子下的、眼神冰冷的眼睛。
虽然没有完整的脸,但那种阴沉、危险的气质,却透过画纸传递出来。
“李队,你看这个。”
王勇把素描本递给李队长,“这是我根据现有线索绘制的嫌疑人模拟画像,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应该能抓住主要特征。
我们可以把这个画像发给各个派出所,让民警在巡逻时注意排查,尤其是老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因为嫌疑人对老城区很熟悉,很可能在这附近居住或工作。”
李队长看着画像,忍不住赞叹:“王勇,你这手艺还是这么厉害!
就凭这么点线索,就能画出这么清晰的画像,当年你刚入职时破的那个儿童失踪案,也是靠这手绝活吧?”
提到当年的案子,王勇的脸上露出一丝浅笑。
那是他18岁刚入职时,雾城发生了一起儿童失踪案,孩子的父母只记得嫌疑人穿了一件蓝色的外套,身高大概一米七五左右,其他什么都不知道。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线索太少,很难破案,可王勇却根据孩子父母的模糊描述,结合现场的脚印、监控里的模糊身影,画出了嫌疑人的画像。
最后,民警根据画像,在一个废品收购站抓获了嫌疑人,成功解救了孩子。
也因为这个案子,王勇被上级表扬,还破格升了职。
“都是应该做的。”
王勇收起素描本,“李队,我们现在有两个方向可以查:一是根据这个画像,在老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排查,重点关注有前科、尤其是涉及拐卖、盗窃的人员;二是调查林晓雨的社会关系,包括她的同学、老师、画室的老板和学生,看看有没有人跟她有矛盾,或者有可疑的接触。”
李队长点点头,立刻安排人手:“小张,你带几个人,把王勇画的画像复印出来,发给各个派出所和社区,让大家帮忙留意;小王,你去雾城大学,调查林晓雨的社会关系,尤其是她的同学和老师,一定要仔细,不能放过任何线索。”
就在这时,王勇的手机响了,是市局技术科打来的。
他接起电话,听了几句,脸色突然变了:“什么?
胸针上除了林晓雨的指纹,还有其他人的指纹?
好,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王勇对李队长说:“李队,技术科在那枚胸针上发现了除林晓雨之外的指纹,虽然有些模糊,但可以提取出来进行比对。
我们现在去技术科,看看能不能从指纹库里找到匹配的人。”
两人立刻驱车赶往市局技术科。
路上,李队长看着窗外快速掠过的街景,对王勇说:“王勇,这次案子影响很大,雾城大学的学生和家长都很关注,上级也下了命令,必须尽快找到林晓雨,抓住凶手。
我知道压力很大,但有你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王勇看着手里的素描本,眼神坚定:“李队,放心吧,我一定会找到线索,不会让凶手逍遥法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