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鬼吓疯杀夫仇人孟如意沈玦热门小说免费阅读_完本完结小说装鬼吓疯杀夫仇人(孟如意沈玦)
我叫谢知行,京都靖安侯府的庶子,日常就是混吃等死。我的人生信条是,天塌下来有嫡母嫡兄嫡姐顶着,我安安分分当个纨绔,就是对家族最大的贡献。
直到我那嫡姐谢知鸢被国公府退婚那天。满府上下都以为她会哭,会闹,会寻死觅活。结果,她坐在堂中,手里拿着算盘,噼里啪啦一通响,然后抬头,眼神清亮地问我爹:“爹,国公府悔婚,按礼制,聘礼双倍返还,加上三媒六礼各项开销折损,精神损失费另算,这笔账,我去要回来,入我私库,您没意见吧?”全家都傻了。从那天起,我发现我嫡姐好像有那个大病。祖母苦口婆心劝她为家族大局着想,她拿出账本算投入产出比。姨娘在她面前假哭博同情,她扭头就请来全京城最贵的大夫,诊断书贴满府。庶妹装小白花抢她东西,她直接把那东西的采买渠道断了,还把成本价公之于众。她不吵不闹,不打不骂,永远一副温和讲道理的模样。
但每个得罪她的人,都被她用最冷静的手段,安排得明明白白。我这才明白,我这嫡姐不是疯了。她是这满府“正常人”里,唯一那个清醒的。我就负责在旁边嗑着瓜子,看着她杀疯了。一、退婚而已,先算算账国公府的管家是掐着午膳的点儿来的。
我正夹着一块东坡肉,肥瘦相间,油光水滑,刚要往嘴里送,就听见前厅一声瓷器碎裂的脆响。我爹谢侯爷那中气十足的咆哮紧随其后,把房梁上的灰都震下来半两。“岂有此理!欺人太甚!”我手一抖,肉掉了。
旁边伺候的丫鬟小翠脸色煞白,我娘柳姨娘也停了筷子,一脸紧张地望着我。我摆摆手,示意没事,心里头却门儿清。这动静,八成是跟我那嫡姐谢知鸢的婚事有关。我嫡姐谢知鸢,靖安侯府嫡长女,跟镇国公府的世子爷指腹为婚,是京城里人人艳羡的一对。
世子爷文武双全,我姐……我姐长得好看,还特别安静,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标准的大家闺秀。我作为侯府的庶子,跟这位嫡姐不算亲近。她住府东头的汀兰水榭,我住府西边的碎玉轩,隔着半个园子,平日里除了逢年过节请安,几乎见不着面。印象里,她就是个话不多,总是低眉顺眼,捧着本书能看一整天的安静人儿。我趿拉着鞋往前厅凑,心里琢磨着,这国公府是要作什么妖。等我扒着门框往里瞧,好家伙,阵仗不小。
我爹气得脸红脖子粗,我嫡母王氏坐在主位上,拿着帕子一个劲儿地擦眼角,身子抖得跟风里的落叶似的。底下站着国公府的管家,一脸倨傲,手里拿着一纸退婚书,说得那叫一个冠冕堂皇。“……我家世子爷与令千金八字不合,恐有相克之虞,为了两家安好,只得忍痛割爱。国公爷说了,谢小姐品貌端庄,定能另觅良缘,聘礼原数奉还,还请侯爷海涵。”我听得直撇嘴。什么八字不合,放他娘的屁。
谁不知道国公府世子前些日子跟新科状元的妹妹在游湖诗会上一见钟情,回头就闹着要死要活要退婚。这是把我们靖安侯府的脸面,放在地上踩。我爹气得哆嗦,指着那管家半天说不出话。嫡母更是哭得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晕过去。
就在这满屋子愁云惨雾,人人自危的时候,我那嫡姐,谢知鸢,来了。
她还是那身素净的月白衫子,头发松松地挽着,没戴什么金贵的首饰,就一支碧玉簪子。
她走得很稳,脸上没什么表情,既没哭,也没慌,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她先是给爹娘行了个礼,然后才转向那个管家,声音不高不低,刚好够所有人听清。
“刘管家。”刘管家皮笑肉不笑地拱拱手:“大小姐。”“退婚书我收下了。”谢知鸢说着,从丫鬟手里接过了那张纸,看都没看一眼,就放在了旁边的桌上。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那个刘管家。他可能准备了一肚子说辞来应付我姐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结果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我姐没理会众人的惊愕,继续说:“既然是国公府主动退婚,那有些账,咱们得算算清楚。”她说着,走到一旁的书案前,丫鬟很有眼色地递上了纸笔和算盘。我眼睁睁看着她,纤细的手指在算盘上拨得噼里啪啦响,快得只剩下一串残影。那熟练劲儿,比咱家账房陈先生还利索。“三年前订婚,国公府下聘,黄金百两,锦缎百匹,玉器十对,古玩八箱。这些,按刘管家说的,原数奉还,我不占你们便宜。”刘管家脸上露出一丝得意,刚想点头。“但是,”我姐话锋一转,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这三年来,我侯府为了这门亲事,年节往来,送去国公府的节礼,合计白银三千七百二十四两。为了给世子爷做生辰,采买贺礼,花费一千二百两。为了给他母亲国公夫人调养身子,寻来的名贵药材,折银八百两。
还有……”她一项一项地报,条理清晰,数字精确到个位数。每报一项,刘管家的脸色就白一分。我爹和我嫡母都听傻了,张着嘴,忘了生气,也忘了哭了。最后,我姐算盘一推,发出“啪”的一声清响。“所有明面上的开销,共计白银七千八百六十两。
这些都是我靖安侯府为了维系这门婚事付出的,既然婚事作罢,这笔钱,国公府是不是该还给我们?”刘管家嘴唇哆嗦着:“这……这都是礼尚往来,哪有往回要的道理?”“哦?”我姐抬起眼皮,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眼睛里,第一次透出一丝冷光,“你们退婚撕毁婚约,就有道理了?礼尚往来,是建立在‘礼’和‘往来’的基础上。如今你们无礼在先,往来也断了,那之前的‘礼’,自然要清算干净。”她顿了顿,拿起那张纸,轻轻吹了吹上面的墨迹。“还没算完。
因为这桩婚事,我谢知鸢耽误了三年青春,错过了其他议亲的可能,名誉受损,精神受到极大创伤。这笔损失,我就不多算了,凑个整,两千一百四十两,讨个吉利。
”“总计,一万两白银。刘管家,你是现在付现,还是打个欠条,我派人去国公府取?
”整个前厅,死一般的寂静。我躲在门后,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这……这还是我那个安静得像只兔子的嫡姐吗?这他娘的哪里是大家闺秀,分明是个手持算盘,上门讨债的活阎王啊!刘管家被她一双清冷的眼睛盯着,汗都下来了,结结巴巴地说:“这……这事我做不了主,得……得回去禀报国公爷。”“可以。
”我姐点点头,把那张写满数字的纸递给他,“三日之内,我希望看到银子。不然,这张纸就会变成状纸,出现在京兆府尹的案头。到时候,就不是一万两能解决的事了。
国公府世子为新欢抛弃未婚妻,始乱终弃,这名声,想必比一万两白银值钱得多吧?
”刘管家接过那张纸,手抖得跟筛糠一样,屁滚尿流地跑了。我爹这才反应过来,看着我姐,嘴巴张了又合,合了又张,最后憋出一句:“鸢儿,你……”我姐转过身,脸上又恢复了那副平静无波的模样,对着我爹福了福身子。“爹,女儿累了,先回去歇着了。
那一万两银子入账后,我会拨三千两到府库,算是我为侯府挣回脸面的茶水费。剩下的,就当是我的私房了。”说完,她转身就走,步履从容,留下满屋子石化的人。
我看着她远去的背影,默默地把掉在地上的东坡肉捡起来,吹了吹灰。我感觉,这靖安侯府的天,怕是要变了。二、哭什么哭,耽误我收租退婚的事,像一阵风,半天就刮遍了整个侯府。我娘柳姨娘得了消息,立刻就带着我那同父异母的妹妹谢知柔,赶到了我姐的汀兰水榭。美其名曰,安慰。我闲着也是闲着,揣着两包瓜子,也跟了过去。
不是我八卦,我就是纯粹好奇,想看看我那换了芯子的嫡姐,接下来要怎么唱戏。
汀兰水榭一如既往的安静,院子里种着几竿翠竹,风一吹,沙沙作响。
我姐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拿着一本……账本?我揉了揉眼睛,没看错,就是一本厚厚的账本。她看得极为认真,时不时还用朱笔在上面圈圈画画。柳姨娘一进门,就掏出了她的看家本领——哭。“哎哟我的大小姐,你怎么这么命苦啊!
那国公府真是瞎了眼,我们鸢儿这么好的姑娘,他们怎么就忍心……”她一边哭,一边拿帕子抹着那干打雷不下雨的眼睛,一个劲儿地往我姐身边凑。谢知柔也跟着红了眼圈,拉着我姐的袖子,声音哽咽:“长姐,你别难过,为了那等薄情寡义之人伤心,不值得。
你若是心里苦,就哭出来吧,妹妹陪着你。”好一出姐妹情深,母女情重。我嗑着瓜子,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要是搁在以前,我那嫡姐就算不哭,也得被她们这番表演弄得心烦意乱,说几句软话。但今天,谢知鸢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她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然后翻了一页账本,继续看。柳姨娘的哭声卡在了嗓子眼,谢知柔拉着她袖子的手也僵在了半空。场面一度十分尴尬。“长姐……”谢知柔不死心,又叫了一声。谢知鸢这才放下账本,抬起头看她们,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好像在问:你们怎么还在这儿?“哭什么?”她问,语气平淡得像在问今天天气怎么样,“国公府退婚,是他们的损失,不是我的。我为什么要为别人的愚蠢而难过?
”柳姨娘和谢知柔双双噎住。我“噗嗤”一声,差点把瓜子仁喷出来。这话说的,太他娘的有道理了。柳姨娘缓了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换了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话是这么说,可女儿家的名节何其重要啊!这退了婚,往后……往后可怎么议亲啊!你这后半辈子可怎么办啊!”“哦,这个我已经想好了。
”谢知鸢点点头,又拿起了那本账本,“我名下有三个铺子,一个粮行,还有京郊的五百亩良田。去年一年,总收益是白银一万三千两。去掉各项开销,纯利七千两。
国公府那一万两赔偿金到账后,我打算再买两个庄子。只要经营得当,不出五年,年收入可破两万。”她看着目瞪口呆的柳姨娘,认真地问:“姨娘,您觉得,一个年入两万两白银的富婆,会愁嫁不出去吗?”柳姨娘的嘴巴张成了“O”型,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我躲在后面,瓜子都忘了嗑。我只知道嫡母给姐姐的嫁妆丰厚,却不知道她自己居然还有这么大一份产业,而且还经营得头头是道。
谢知柔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她咬着嘴唇,挤出一句:“长姐,钱财乃身外之物,女子的依靠,终究还是夫君啊。”“是吗?”谢知鸢笑了,那笑容很浅,却像冰棱子一样,带着寒气,“银子握在自己手里,它不会背叛,不会变心,只会越来越多。夫君握在手里,他会纳妾,会养外室,会因为别的女人跟你退婚。妹妹,你觉得哪个更可靠?”谢知柔的脸彻底白了。
我姐这番话,简直就是指着她的鼻子骂。谁不知道,我娘柳姨娘就是我爹的妾,谢知柔就是个庶女。靠夫君?她俩就是“靠夫君”的产物,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教育嫡女。
柳姨娘的脸色也难看到了极点,她强撑着说:“大小姐,我们也是好心来安慰你,你怎么能说出这么伤人的话?”“安慰?”谢知鸢终于放下了账本,站起身。
她比柳姨娘高半个头,虽然身形纤细,但那股从容不迫的气势,却压得柳姨娘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你们是来安慰我,还是来看我笑话的,你们自己心里清楚。”她声音依旧平静,“我被退婚,名声受损,最得意的,不就是你们吗?
少了一个嫡女压在头上,知柔的好亲事,想必也更容易些了吧?”这话,一针见血,直接撕破了那层温情脉脉的假面。柳姨娘和谢知柔的脸,瞬间没了血色。
“我没时间陪你们演戏。”谢知鸢走到门口,推开了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城南的米铺还等着我去对账,你们要是哭够了,就请回吧。别在这儿,耽误我收租。
”柳姨娘哆哆嗦嗦,拉着魂不守舍的谢知柔,灰溜溜地走了。我从假山后头钻出来,看着我姐云淡风轻地吩咐丫鬟备车,那架势,哪像是被退婚的闺阁小姐,分明是要去巡视江山的女王。我走上前,把手里剩下的半包瓜子递给她。“姐,”我由衷地说,“你刚刚,真帅。”她看了我一眼,没接我的瓜子,只是嘴角微微翘了一下。
“想学吗?”她问。我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点点头。“先从识字和算术开始。
”她丢下这句话,就上了马车,绝尘而去。我捏着那半包瓜子,站在原地,第一次开始思考,混吃等死之外的人生,是不是还有别的可能性。三、祖母说教,我谈分成国公府的赔偿金,第三天准时送到了。整整十个大箱子,一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在侯府前厅码得整整齐齐,晃得人眼晕。我爹看着那些银子,表情十分复杂,有解气,有惊愕,还有一丝……肉痛。
按照我姐的说法,她要抽三千两入公中,剩下的七千两归她自己。这事儿,惊动了府里真正的掌权人——我祖母,老太君。老太君常年在后院的佛堂念经,等闲不出门。
但她一出门,整个侯府都要抖三抖。她是被丫鬟婆子簇拥着来的,手里捻着一串佛珠,脸色沉得像要下雨。“胡闹!”她一进门,就把佛珠重重地拍在桌上,“简直是胡闹!
我谢家的女儿,被退了婚,不思己过,反倒像个市井泼妇一样上门要钱,传出去,我们靖安侯府的脸面还要不要了!”我爹和我嫡母赶紧跪下请罪。我姐谢知鸢却还站着,不卑不亢地给老太君行了个礼:“孙女给祖母请安。”“我当不起你这声祖母!
”老太君拐杖一顿,“你说说,你做的这叫什么事!女德女训,你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祖母息怒。”我姐的语气依旧没什么起伏,“孙女只是拿回我们侯府应得的东西。
脸面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的。国公府欺人太甚,我们若是不还击,那才是真的丢了脸面。
”“还击?这就是你的还击?为了区区一万两银子,闹得满城风雨!”老太君气得胸口起伏,“现在外面都怎么传我们谢家?说我们谢家的女儿,认钱不认人,毫无闺秀风范!
”“闺秀风范能当饭吃吗?”我姐反问。老太君被噎得一口气差点没上来。“祖母,”我姐继续说,“国公府退婚,我们是受害者。按照常理,孙女应该在房里哭天抢地,博取同情,然后家族出面,去国公府讨个说法,最后国公府不痛不痒地道个歉,送点补偿,这事就算过去了。对吗?”老太君没说话,但表情默认了。
这确实是高门大户处理这类事情的常规操作。“可结果呢?”我姐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结果就是,我谢知鸢成了全京城的笑柄,一个被夫家嫌弃的弃妇。而国公府,毫发无损。
我们侯府,丢了里子,也未必能保住面子。”“现在,我没哭没闹,凭自己的本事,让他们赔了一万两银子,还让他们理亏闭嘴。我们侯府既拿了银子,又出了气,里子面子都有了。祖母,您说,哪种做法,对家族更有利?”一番话说得条理分明,逻辑清晰,把老太君都给说愣了。我躲在屏风后面,暗暗给我姐竖大拇指。太牛了,简直是把宅斗玩成了商业谈判。老太君沉默了半晌,知道在“理”上说不过我姐,便换了个路子,打起了感情牌。她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鸢儿,祖母知道你心里委屈。
但你一个姑娘家,要那么多银子做什么?这笔钱,还是充入公中,由你父亲和你母亲保管,将来给你做嫁妆,给你寻一门更好的亲事。”来了来了,传统艺能——道德绑架。
我爹和我嫡母眼睛都亮了。一万两啊,充了公,他们能捞多少好处。我以为我姐会据理力争,没想到她居然点了点头。“祖母说得是。钱放在我这里,确实不如放在公中有用。
”我爹娘脸上的喜色都快藏不住了。“不过,”我姐话锋一转,“既然是为家族办事,那总得有个章程。这一万两,我可以全部上交。但是,我有个条件。”“你说。
”老太君以为她想通了。“我要侯府名下所有产业,未来十年,三成的纯利分成。”“什么?
”我爹第一个叫了起来,“这不可能!府里的产业,都是侯府的根本,怎么能分给你个人!
”我姐没理他,只是看着老太君,平静地说:“祖母,各位长辈,我们来算一笔账。
”她又开始算账了。“侯府名下,有田产三千亩,铺子十个,酒楼两家。
每年总收入约五万两白银。但这只是流水,扣除各项开支、人情往来、上下打点,每年能落到府库的,不超过八千两。”我爹的脸有点挂不住了,因为我姐说的,是实情。
侯府看着风光,其实内里早就有些空了。“为什么利润这么低?因为管理混乱,账目不清,采买虚高,人浮于事。”我姐一针见血,“我不要管理权,只要求看账和分红的权利。
我向你们保证,只要把账目交给我来梳理,未来十年,我不仅能拿走我那三成分红,还能保证府库的年收入,比现在翻一番。”“十年后,府库至少能多收入八万两。
而你们付出的,只是现在这一万两。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祖母,您觉得,这笔投资,划不划算?”她说完,整个前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她这番话给镇住了。
这已经不是闺阁女儿在撒娇要钱,这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在跟董事会谈合作。
老太君捻着佛珠,浑浊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我姐,看了足足有一炷香的时间。最后,她缓缓地点了点头。“好。”她只说了一个字。然后站起身,由丫鬟扶着,慢慢地走回了佛堂。我爹张了张嘴,想反对,但在老太君的决定面前,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我姐对着老太君的背影,又行了个礼,然后转身,对我爹和我嫡母说:“爹,娘,那从明天开始,我就要派我的账房先生,来和府里的管家交接账目了。还请二位行个方便。
”说完,她又走了。我看着那十箱银子,再看看我姐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一万两银子,可能只是个开始。她要的,根本不是钱。她要的,是这整个靖安侯府的话语权。
四、庶妹装乖,账本打脸我姐要接手侯府账目的消息,像一颗石头砸进了本就不平静的池塘,激起千层浪。反应最大的,是我娘柳姨娘和我妹谢知柔。府里的采买、支出,很大一部分都经柳姨娘的手。这里面的油水有多少,不言而喻。现在我姐要来查账,等于是在割她的肉。于是,我那好妹妹谢知柔,又开始作妖了。这天下午,她打扮得楚楚可怜,端着一碗亲自炖的燕窝,去了汀兰水榭。我得到消息,又揣着瓜子跟了过去。我觉得我快成我姐的专属观众了。谢知柔进去的时候,我姐正带着两个带着眼镜的账房先生在核对账本。那两位先生我认识,是我姐铺子里的,出了名的铁面无私。“长姐,”谢知柔把燕窝放在桌上,声音柔得能掐出水来,“你这几日为了府里的事操劳,都清减了。妹妹给你炖了燕窝,你趁热喝了,补补身子。
”我姐头也没抬,指了指旁边堆成小山一样的账本:“放那儿吧,没空。
”谢知柔的笑僵在脸上,但很快又恢复了自然。她走到我姐身边,状似无意地拿起一本账册翻了翻,然后一脸天真地问:“长姐,这些账目好复杂啊,妹妹都看不懂。你这么厉害,真是让妹妹佩服。”“看不懂就别看。”我姐淡淡地说,“术业有专攻。”谢知柔碰了个软钉子,眼圈又红了。她放下账本,开始施展她的“绿茶”大法。“长姐,我知道,你心里还在为国公府的事生气。
你把气撒在府里,妹妹都能理解。”她说着,声音带上了哭腔,“可是……可是查账这种事,毕竟是下人做的。你一个千金大小姐,整日跟这些铜臭之物打交道,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再说,姨娘管家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这么一来,让姨娘的脸面往哪儿搁啊?
”这话说的,真是又当又立。明着是心疼我姐,暗地里却是在指责她不顾身份,不敬长辈。
我姐终于停下了笔,抬起头,静静地看着她。“说完了?”谢知柔被她看得有点发毛,点点头。“好,那现在我来说。”我姐拿起旁边的一本账册,翻到其中一页,推到谢知柔面前。“这是上个月脂粉采买的账目。
单子上一共买了二十盒市面上最好的‘玉容膏’,每盒五十两,共计一千两白银。
”谢知柔不明所以,点了点头。这事她知道,因为那二十盒里,有十盒都进了她和柳姨娘的梳妆台。
“这是我的人今天去‘玉容膏’的总号‘颜如玉’查到的价格。”我姐又拿出一张纸,“他们给大客户的批发价,是三十两一盒。而且,上个月,我们侯府的采买管事,一共只从他们那里拿了十盒货。”谢知柔的脸,唰地一下就白了。“也就是说,”我姐的声音不带一丝温度,“有人用三十两的价钱买了十盒,却按五十两的价格报了二十盒的账。凭空多出了一千五百两的亏空。妹妹,你这么冰雪聪明,能告诉我,这笔钱去哪儿了吗?”谢知柔的嘴唇开始哆嗦,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哦,对了,”我姐仿佛才想起来,“采买管事王忠,是柳姨娘的远房表亲吧?他女儿上个月刚出嫁,嫁妆好像特别丰厚。”“我……我不知道……”谢知柔的声音细得像蚊子叫。
“你当然不知道。”我姐把账本合上,发出一声轻响,“你只知道每个月都有用不完的‘玉容膏’,穿不完的绫罗绸缎。
你只知道在长辈面前装乖卖巧,在背后给我使绊子。你从来没想过,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来的。”她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脸色惨白的谢知柔。“谢知柔,我不管你以前是怎么过的。从今天起,这家里的每一笔账,我都会亲自过目。每一分钱,都必须花在明处。”她指了指门口。“回去告诉你娘。贪了的,最好自己悄悄补上。不然,等我查出来,就不是补钱这么简单了。到时候,我可不管什么姨娘的脸面。
”谢知柔连那碗燕窝都没敢拿,失魂落魄地跑了。我躲在外面,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柳姨娘的好日子到头了。我姐处理完这件事,就像是掸了掸灰尘一样,又坐了回去,继续看账本。那两个账房先生,自始至终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仿佛刚才发生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我看着我姐专注的侧脸,在夕阳的余晖下,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光。
我忽然觉得,那些情情爱爱,家长里短,在她眼里,可能真的就跟这账本上的数字一样。
错了,就划掉。亏了,就补上。简单,直接,不留任何余地。五、席上闲话,不如吃瓜柳姨娘母女俩消停了几天,但侯府里的风言风语,却没停过。
尤其是我嫡母王氏那边的亲戚,仗着自己是嫡系的娘家人,说话最是没遮拦。这不,嫡母的生辰宴,王家舅母,那个以嘴碎闻名京城的女人,又开始作妖了。宴席上,觥筹交错,一片喜气洋洋。我姐谢知鸢作为嫡女,自然坐在主桌。她还是老样子,话不多,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小口小口地吃着菜,仿佛周围的热闹都与她无关。酒过三巡,王家舅母就端着酒杯,摇摇晃晃地凑了过来。“哎呀,我们鸢儿真是越长越水灵了。
”她开口就是一股子阴阳怪气,“可惜了,这么好的姑娘,偏偏被国公府那没眼光的东西给耽误了。鸢儿啊,你别往心里去,这男人嘛,就是图个新鲜。
等那状元的妹妹年老色衰了,世子爷就知道你的好了。”这话说的,明着是安慰,实则是在我姐的伤口上撒盐,还顺带把国公府和状元妹妹都损了一通,唯独显得她自己最“善解人意”。桌上的人都停了筷子,气氛有点尴尬。
嫡母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但碍于是自己亲嫂子,不好发作。我姐缓缓放下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然后抬起头,对着王家舅母露出了一个极浅的微笑。“舅母说的是。
”王家舅母以为她服软了,顿时更来劲了,一拍大腿:“可不是嘛!所以说,女人啊,不能太要强。你看你,为了点银子,跟国公府闹得那么僵,何必呢?和气生财嘛。
你若是当初低个头,服个软,说不定世子爷回心转意,这会儿你都准备当世子妃了。
”“舅母教训的是。”我姐又点了点头,然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王家舅母见她这么“听话”,越发得意,还想继续说教。我姐却放下了茶杯,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清楚楚地传到了在座每个人的耳朵里。“说起来,我前几日查账,倒真是查到一件和舅母家有关的趣事。”王家舅母的笑容僵了一下:“哦?是吗?”“是啊。
”我姐慢悠悠地说,“府里采买木炭的管事,每个月都会从王家表哥的炭行进一大批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