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首辅与罗刹女(周岐裴然)全章节在线阅读_周岐裴然全章节在线阅读
清明那日的雨,从凌晨便开始下,淅淅沥沥,绵密又安静,将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水汽中。张全凌晨五点就醒了,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细密的雨声,计算着这个月要还的网贷数额和利息。数字像冰冷的雨滴,敲得他心头发沉。身旁的妻子李慧背对着他,呼吸均匀,但他知道她也醒着——经济上的重压早已让他们失去了安稳的睡眠。他是外卖骑手,在这个多雨的城市里,电动车是他的谋生工具,也是他的囚笼。上午的单子不多,平台系统将订单优先派给了评分更高的骑手。等到近午间,他才接到几个零散短单。
送完最后一单酸辣粉,他看了一眼时间,十一点四十。他犹豫了一下,终于下定决心,拨通了站长的电话。“老大,我上午跑完这波了,下午想请半天假。
”电话那头传来站长不耐烦的声音:“又请假?全哥,不是我说你,你这个月有效在线时长本来就不够,再这样下去,平台要降级了,派单优先级下调,到时候更赚不到钱。”“我知道,”张全望着车流不息的街道,声音有些干涩,“就下午,我去看看我爸。”那头沉默了片刻,语气软了下来:“去吧去吧,清明嘛。
晚上高峰尽量上线啊!”他没买花,觉得那些包装精美的鲜花过于奢侈,最终只在一家老字号糕点铺买了一袋父亲最爱吃的花生酥。店铺老板是他父亲的老相识,看着他一身外卖服,叹了口气:“老张最喜欢吃这个了,你真有心。”张全只是点点头,扫码付款时,心里计算着这一袋花生酥相当于要跑多少单。城西的永福园公墓位于城市边缘,他骑了四十分钟电动车才到达。墓园里人不多,几个老人撑着黑伞,在墓碑前低声絮语,仿佛怕惊扰了安息的灵魂。雨水顺着伞骨滑落,在地上溅起细小的水花。他停好车,拎着那袋花生酥,沿着湿滑的石阶一步步向上走。父亲的墓位在第三排最右边,是新修的,墓碑光洁,上面刻着父亲的名字——张建国。父亲一辈子在矿山工作,最后得了矽肺病,呼吸衰竭而亡。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让张全背上了网贷。找到那个新刻的名字时,张全愣了一下。墓碑前已经放了一束白菊,花瓣被雨水打湿,微微卷边,显然已经放置了一段时间。“你来了。”身后传来母亲的声音。张全回头,看见母亲撑着一把旧伞,站在几步外。她瘦了很多,原本微驼的背却挺得直了些,脸上带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平静。“妈,你怎么来了?”张全有些惊讶,母亲住在城郊,来墓园要转两趟公交车。“知道你肯定会来,”母亲走近,将伞往他那边挪了挪,遮住他的肩膀,“跟你爸说说话吧。”“谁来的花?”张全问,目光落在那束白菊上。
“你刘叔。”母亲的声音很平静,“他昨天来的,说他可能撑不到明年清明了,今年先来看看老哥们。”刘叔是父亲的老工友,同在一个矿上工作,也得了矽肺病,比父亲还早确诊两年。张全想起去年见到刘叔时,他瘦得脱了形,抱着氧气瓶艰难呼吸的样子。雨声中,母亲突然说:“网贷的事,我知道了。
”张全猛地抬头,不敢置信地看着母亲。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他从未透露过借贷为父亲治病的事。“慧慧来找过我,”母亲看着墓碑,声音低沉,“她说你们为这个吵得很厉害。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啊...”张全沉默地掰开一块花生酥,轻轻放在墓碑前。
花生酥很快被雨水浸湿,变得软塌塌的,就像他此刻的心情。“你爹要是知道,肯定骂你傻。
”母亲叹了口气,雨水从她满是皱纹的脸上滑落,分不清是雨是泪,“治不好的病,填不完的坑。何必呢?”“总不能看着不管。”张全终于开口,声音沙哑。母亲摇摇头,从兜里掏出一个布包。那布包很旧,针脚密实,是母亲年轻时自己缝的。“这是我攒的,八千。你先拿去还一点。”张全没接:“您留着养老。我自己能解决。”“拿着!
”母亲硬塞进他手里,布包带着老人体温,“我还能挣。
你刘叔介绍我去他闺女开的餐馆帮忙,包吃包住,一个月一千八。我在家也是闲着,不如找点事做。”张全捏着那布包,感觉它重如千斤。他想起父亲临终前拉着他的手,断断续续地说:“照顾好你妈...别让她...再吃苦了。”他喉头哽得发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回城的路上,雨越下越大。张全的电动车在十字路口突然熄了火。
他试着重启几次,都没有反应。雨水顺着他的头盔滑落,模糊了视线。
他只好推着车走到路边修车摊,老师傅掀开坐垫检查。“电机进水了,”老师傅摇头,“修不如换新的。这车也跑了不少公里了吧?”张全点点头,心里一阵发凉。
换新车至少要三千,他现在根本拿不出这笔钱。他摸出口袋里那个布包,犹豫了一下,数出八百:“先修着吧,能撑多久是多久。”等车的时候,他打开手机。
网贷APP的还款提醒已经积了十几条,利息像雪球越滚越大。他看着那个数字,感到一阵窒息。李慧发来一条消息:“小哲学校要组织春游,交200。
”他回复:“晚上给你。”然后继续看着还款提醒,心里计算着利息和期限。车修好了,但只能跑三十码。老师傅说:“撑不了多久,迟早得换。电机烧了,修也只是临时抱佛脚。
”接下来的几天,张全明显感觉接单量少了。平台悄无声息地更新了规则,评分低的骑手不再推送近距离高单价订单。他不得不开始跑更远的地方。
开发区、物流园、城郊结合部,这些地方单程就要跑二十公里,往往要空车返回。
四月底的一天,他接了一个送往临县工业园区的订单。全程四十公里,报酬三十五元。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今天已经在线四小时,只接到三单,再不接单,系统会判定他活跃度低,进一步降低派单优先级。去时顺风,还好。回来时逆风,电动车电量告急。最近的换电站在十五公里外,他推着车走了整整三小时。夜幕降临,路边灯光昏暗,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到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客厅灯还亮着,李慧坐在桌前算账,计算器被她按得啪啪响。“这么晚?”她没抬头,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情绪。“车没电了,推回来的。”张全脱下湿透的外套,挂在门后。
“小哲的老师今天又打电话,说课外活动费还没交。”“明天交。”张全疲惫地倒在沙发上,闭上眼睛。李慧终于抬头看他:“张全,我们到底欠了多少?”张全报了个数。
李慧手里的笔掉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么多?利息多少?”“一天十几块。
”李慧突然站起来,开始收拾东西:“这日子没法过了。我带小哲回娘家住几天。
”张全没拦她,只是问:“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李慧的声音冷硬,背对着他往箱子里塞小哲的衣服。门关上了。屋子里突然安静得可怕。张全坐在沙发上,看着墙上的一家三口合影。那是小哲三岁时在公园拍的,三个人都笑得很开心,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生活会有如此沉重的时刻。手机震动,是平台的提醒:“您今日在线时长不足,将影响明日派单优先级。”他苦笑一下,起身出门。
腰酸背痛,但他不能停下。雨已经停了,夜空难得清朗。张全骑着那辆喘气的电动车,在空荡的街道上漫无目的地行驶。不知不觉,他骑到了那个儿童医院楼下。
血液科的灯还亮着几盏。他抬头望着那些窗户,想起那个叫他“外卖超人”的光头小女孩。
两个月前,他经常给血液科7床送粥,那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化疗让她失去了头发,但眼睛依然明亮。她总是笑着叫他“外卖超人”,说他送来的粥有超能力,能让她快点好起来。保安亭的大爷探头:“送外卖的?”“路过。”张全说。
“这么晚路过医院?”大爷打量他,“看你有点眼熟。”“以前来送过餐。
”大爷似乎想起来了:“哦,送粥的那个。那家小姑娘,前天走了。”张全愣在原地,感觉胸口被什么东西重重击打。“可惜啊,才七岁。”大爷摇摇头,“她妈哭晕过去好几回。
这病啊,真是害人不浅。”夜空中有云飘过,遮住了刚刚露脸的星星。张全突然调转车头,朝着家的方向疾驰。破电动车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但他不管不顾。推开家门,一片漆黑。
他打开灯,看见餐桌上留着一张纸条:“冰箱里有饺子,记得煮了吃。小哲的画在桌上,他说想爸爸。”桌上放着一幅蜡笔画:一个黄色的小人骑着电动车,天上画着大大的太阳,旁边写着“我的爸爸”。画的右下角,小哲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爸爸是超人”。
张全盯着那幅画,看了很久很久。然后他拿起手机,拨通李慧的电话:“明天我去接你们。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钱呢?”“我会想办法。”他的声音出奇地坚定,“无论如何,我会想办法。”第二天,张全去了趟劳务市场。中介推荐他去物流仓库搬货,日结,一天两百。活很重,一箱箱的货物压得他腰疼,但来钱快。他连着干了三天,攒了六百。
第四天搬货时,他扭伤了腰。工头塞给他一百块钱:“回去歇着吧,好了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