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边的向阳花清晨露儿晓燕完结版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爱护边的向阳花(清晨露儿晓燕)
林砚第一次见到沈清辞,是在长白山下的一间旧书店。那是2018年的冬天,雪下得格外大,鹅毛般的雪片簌簌落在书店的木质门楣上,积起薄薄一层白。
林砚是来长白山写生的,美院毕业后她没像同学那样留在大城市,反而揣着积蓄四处游历,这次来长白山,本是想捕捉雪中山林的苍茫,却误打误撞闯进了这家藏在巷子里的书店。
书店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戴着老花镜坐在收银台后看报纸,见她进来,只是抬了抬眼,说了句“随便看”,便又低下头去。林砚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目光扫过书架,突然被角落里一个蹲在地上的身影吸引。那人穿着一件灰色的羽绒服,黑色的长发用一根皮筋随意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她正蹲在书架前,专注地翻看着一本泛黄的旧书,指尖轻轻拂过书页,像是在触摸一件珍贵的宝物。
林砚放轻脚步走过去,瞥见书的封面——是一本1980年版的《长白山植物志》。
“你也喜欢植物?”林砚忍不住开口问道。那人抬起头,林砚看清了她的脸。
那是一张很干净的脸,眉眼清秀,鼻梁挺直,嘴唇的颜色偏淡,眼神却格外明亮,像雪后初晴的天空。她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算是吧,我是来这里做植物调查的。”“我叫林砚,是个画家。”林砚伸出手。“沈清辞,植物学研究员。”她握住林砚的手,指尖微凉,却很有力。那天下午,两人在书店里聊了很久。林砚得知,沈清辞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这次来长白山,是为了寻找一种传说中只在长白山顶的悬崖上生长的珍稀植物——长白雪兰。
这种植物只在每年的12月到1月之间开花,花期极短,只有七天,而且生长环境恶劣,很少有人见过它的真面目。“我已经找了三年了。”沈清辞合上书,眼神里带着一丝执着,“我导师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亲眼见到长白雪兰,可惜他没能等到。
”林砚看着她眼中的光芒,突然说:“我陪你一起去找吧。我熟悉这里的山路,而且我想把长白雪兰画下来,也算帮你导师了却一个心愿。”沈清辞有些意外,随即点了点头:“好啊,不过山上很危险,你要做好准备。”接下来的几天,两人一起在长白山下的村子里准备登山装备。林砚从村民那里借了防滑靴和冲锋衣,沈清辞则整理着她的植物标本夹和相机。村子里的老人听说她们要去长白山顶找雪兰,都劝她们别去:“那地方太险了,每年都有登山的人出事,你们两个小姑娘,还是别冒这个险了。”但沈清辞很坚持,林砚也没有退缩。出发那天,天还没亮,两人就背着背包上了山。雪比预想的还要大,山路崎岖难行,厚厚的积雪没过了脚踝,每走一步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林砚牵着沈清辞的手,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爬,呼出的气息在空气中凝结成白雾。“你以前经常登山吗?”沈清辞喘着气问道。“嗯,我大学的时候参加过登山社团,去过不少山。”林砚笑着说,“不过长白山的雪,确实是我见过最大的。”两人爬了整整一天,到傍晚的时候,终于到达了半山腰的一个观景台。这里有一间废弃的木屋,虽然破旧,但至少能遮风挡雪。
林砚生起篝火,沈清辞则拿出压缩饼干和热水,两人简单地吃了晚饭。夜里,雪还在下,木屋外寒风呼啸。林砚靠在篝火旁,看着沈清辞整理白天采集到的植物标本,突然问道:“你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找长白雪兰?”沈清辞停下手中的动作,沉默了片刻,说:“我导师是个很了不起的植物学家,他一辈子都在研究长白山的植物。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跟着他来过一次长白山,他当时就跟我说,长白雪兰是长白山的精灵,是最美丽的植物。后来他得了癌症,临终前还嘱咐我,一定要找到它,把它的样子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存在。”林砚看着她眼中的泪光,心里有些触动。她拿出画板,借着篝火的光,开始画眼前的沈清辞。火光映在沈清辞的脸上,柔和了她的轮廓,也温暖了整个木屋。第二天一早,两人继续往上爬。越往上,风雪越大,气温也越来越低。
沈清辞的脸冻得通红,嘴唇也有些发紫,但她还是咬着牙,一步不停地往上走。
林砚看在眼里,心里既担心又佩服。中午的时候,两人终于到达了长白山顶。
山顶上没有树木,只有厚厚的积雪和裸露的岩石。沈清辞拿出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悬崖,目光专注而急切。林砚则打开画板,开始画山顶的雪景。突然,沈清辞惊呼一声:“找到了!在那里!”林砚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的悬崖上,有一抹淡淡的白色,在白雪的映衬下,若隐若现。两人小心翼翼地靠近悬崖边,沈清辞拿出相机,激动地按下快门。那就是长白雪兰。它生长在悬崖的石缝中,叶子呈翠绿色,花瓣洁白如雪,中间的花蕊是淡黄色的,在寒风中轻轻摇曳,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走。林砚拿出画笔,快速地勾勒出它的轮廓,生怕错过这难得的美景。
就在这时,一阵狂风突然袭来,林砚没有站稳,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前倾。沈清辞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将她拉了回来。两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林砚看着沈清辞苍白的脸,心里一阵后怕。“谢谢你。”林砚轻声说。沈清辞摇了摇头,语气有些严肃:“这里太危险了,我们赶紧拍完照下去吧。”两人快速地拍完照,采集了一些标本,便匆匆下山了。下山的路比上山还要难走,林砚的脚不小心崴了一下,沈清辞二话不说,背起她就走。林砚趴在她的背上,能感受到她单薄的身体里蕴藏的力量,心里暖暖的。回到村子里,林砚的脚肿得很厉害,沈清辞每天都帮她敷药、按摩。
在沈清辞的照顾下,林砚的脚很快就好了。这段时间里,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彼此都对对方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春节快到了,沈清辞要回北京过年,林砚也要回南方的家。分别那天,两人在长白山下的车站里,沉默了很久。
“我还会来长白山的。”沈清辞说。“我也是。”林砚笑着说,“下次来,我把画好的长白雪兰带给你。”沈清辞点了点头,从包里拿出一本《长白山植物志》,递给林砚:“这个送给你,就当是纪念。”林砚接过书,心里有些不舍。列车开动了,沈清辞站在站台上,向林砚挥手告别。林砚看着她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视线里,心里一阵失落。回到家后,林砚把画好的长白雪兰装裱起来,挂在客厅里。
她每天都会看着这幅画,想起在长白山和沈清辞一起度过的日子。她也经常给沈清辞发消息,分享自己的生活,沈清辞也会告诉她自己的工作进展。2019年的冬天,林砚再次来到长白山。这次,她没有提前告诉沈清辞,想给她一个惊喜。她来到上次的书店,却没有见到沈清辞的身影。书店老板告诉她,沈清辞去年回去后,就再也没有来过。
林砚心里有些不安,她给沈清辞发消息,却没有得到回复。她又打电话给沈清辞的研究所,对方告诉她,沈清辞在去年夏天的时候,因为一次野外考察事故,不幸去世了。
林砚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愣在原地,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她不敢相信,那个执着、勇敢的女孩,就这样离开了。她回到酒店,拿出沈清辞送给她的《长白山植物志》,翻开书页,里面夹着一张纸条,上面是沈清辞清秀的字迹:“林砚,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一定要替我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尤其是长白山的雪兰,每年开花的时候,我都会在天上看着你。”林砚抱着书,哭得撕心裂肺。她想起在长白山的日子,想起沈清辞的笑容,想起她为了寻找长白雪兰付出的努力,心里充满了悲痛。从那以后,每年的12月到1月,林砚都会来长白山。她会带着画板,去长白山顶,寻找长白雪兰的身影,把它画下来。她相信,沈清辞一定在天上看着她,看着她替她完成了导师的心愿,也看着她好好地活着。2023年的冬天,林砚又一次来到长白山。这一次,她在长白山顶的悬崖边,看到了大片的长白雪兰。
它们在寒风中绽放,洁白如雪,美丽动人。林砚拿出画笔,开始作画。她画得很认真,每一笔都充满了思念。画完画,林砚站起身,看着眼前的雪景,轻声说:“清辞,你看,长白雪兰开得真好。我会一直替你看着它们,看着这个世界。”雪还在落,落在林砚的身上,落在她的画上,也落在她的心里。她知道,沈清辞从未离开,她一直都在,在长白山的雪地里,在长白雪兰的花瓣上,在她的心里。林砚收拾好画板,转身下山。
夕阳西下,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的脚步很坚定,因为她知道,她不仅要替沈清辞好好活着,还要带着她的梦想,继续走下去。长白山的雪,每年都会落下,长白雪兰,每年都会绽放,而她和沈清辞的故事,也会像这长白山的雪和长白雪兰一样,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林砚踩着夕阳的余晖走下长白山时,山脚下的村落已经亮起了点点灯火。村口那棵老松树上挂着的红灯笼,在风雪中轻轻晃动,像是在迎接归来的故人。她刚走到客栈门口,就看见老板娘王婶正站在台阶上张望,手里还捧着一个冒着热气的搪瓷缸。“林姑娘,可算等你回来了!”王婶快步迎上来,把搪瓷缸塞到她手里,“这是刚煮的姜茶,快喝点暖暖身子,山上雪大,别冻着了。
”林砚接过姜茶,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她笑着说了声“谢谢王婶”,低头抿了一口,辛辣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身上的寒气。这几年,她每年冬天来长白山,都住在这家“望雪客栈”,王婶待她就像亲人一样,知道她是来山上画雪兰的,每次都会提前给她准备好御寒的衣物和热乎的饭菜。回到房间,林砚把画好的长白雪兰小心翼翼地从画板上取下来,平铺在桌子上。画纸上,大片的雪兰开在悬崖边,洁白的花瓣上沾着细碎的雪花,背景是苍茫的雪山和淡淡的晚霞,整个画面既清冷又温暖,就像她记忆中的沈清辞。她拿出手机,想把这幅画拍下来存进相册,却意外地发现手机屏幕上跳出了一条陌生的短信。短信内容很简单:“明日辰时,书店见。
”林砚皱了皱眉,心里有些疑惑。长白山下的书店只有那一家,就是她和沈清辞初遇的地方。
是谁会给她发这样的短信?她想了想,还是决定明天去看看。第二天一早,林砚准时来到书店。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架上,给泛黄的书页镀上了一层金色。
书店老板还是那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看到林砚进来,放下手中的报纸,指了指靠窗的位置:“有人等你。”林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靠窗的桌子旁坐着一个穿着黑色大衣的男人。他背对着门口,身形挺拔,手里拿着一本旧书,正专注地看着。林砚走过去,轻轻敲了敲桌子。男人抬起头,林砚看清了他的脸。那是一张很英俊的脸,眉眼深邃,鼻梁高挺,嘴唇的颜色偏深,眼神却很温和。他看着林砚,露出一个礼貌的笑容:“你好,林砚小姐。我叫陆时衍,是沈清辞的师兄。”“沈清辞的师兄?”林砚有些惊讶,她在沈清辞的口中听过这个名字,沈清辞说过,陆时衍是她导师最得意的弟子,也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珍稀植物的保护。“请坐。”陆时衍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我这次来长白山,是受导师的遗愿,来看看长白雪兰的生长情况。昨天在山上,我看到你在画雪兰,听村民说,你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这里,所以就冒昧地给你发了短信。”林砚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