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我带情绪兑换系统,狂虐假少爷沈明远沈清羽小说免费完结_最新章节列表我带情绪兑换系统,狂虐假少爷(沈明远沈清羽)

时间: 2025-09-16 00:28:52 

1 潜龙勿用贞观十七年冬,长安飘着细雪。李承乾独坐在东宫显德殿,案头摊开的《汉书》停在霍光废昌邑王那页。烛火摇曳中,殿外传来卫士换岗的梆子声,惊起檐下寒鸦。“殿下,魏王府的密使求见。”宦官王伏胜的低语打破死寂。

李承乾按住腰间玉珏,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三天前他刚收到密报,魏王李泰正在联络山东士族,准备联名上奏请废太子。月光透过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树影。李承乾起身走到案前,抽出压在《贞观政要》下的帛书。

那是薛万彻从幽州送来的。“麾下三万府兵已整装待发,唯候太子军令。”墨迹未干,隐约能闻到北疆的风沙气息。“去请李纲先生。”李承乾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惊讶的冷静。这位曾教导他二十年的太傅,此刻正在宫外的别苑养病。

王伏胜刚要退下,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殿下,大事不好!

”兵部侍郎杜正伦踉跄着闯入,官服上沾着雪水,“长孙国舅正在调集羽林军,说是要......”话音未落,殿门被猛地推开,二十名玄甲卫士鱼贯而入,为首的正是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太子涉嫌谋逆,奉陛下口谕收押!

我带情绪兑换系统,狂虐假少爷沈明远沈清羽小说免费完结_最新章节列表我带情绪兑换系统,狂虐假少爷(沈明远沈清羽)

”程知节的横刀出鞘三寸,寒光映出李承乾苍白的脸。殿内卫士刚要反抗,却见杜正伦突然转身,袖中短匕抵住程知节咽喉。“程将军,三思而后行!

”时间仿佛凝固在这一刻。李承乾望着杜正伦微微颤抖的手,突然想起三年前在玄武门射向李建成的那支箭。当时他也是这样的颤抖,却射出了改变历史的一箭。“放过程将军。”李承乾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传我令,关闭东宫四门。”杜正伦一怔,匕首缓缓垂下。程知节借机退后半步,额角冷汗浸湿了鬓发。

子时三刻,李承乾登上东宫望楼。城下火把如星河,将太极宫映得通明。他解下身上的兖冕,交给身边的宦官。“去把这个送给陛下。”转身时,瞥见城楼下跪满的文武百官,为首的长孙无忌手持玉笏,面色铁青。“殿下,薛将军的骑兵已到灞桥!”暗卫来报。

李承乾望着漫天飞雪,突然想起十岁那年随父皇狩猎,一箭射中狂奔的麋鹿。那时的他以为,只要足够强大就能掌控命运。“让他们退兵。”李承乾轻声说,声音被风雪吞没。

杜正伦愕然。“殿下!这是最后的机会......”话未说完,一支鸣镝破空而来,射中望楼朱漆梁柱。箭杆上缠着帛书,写着“太子已反,速来勤王”。李承乾解下腰间玉珏,放在城垛上。那是母后临终前给他的,温润的触感仿佛还带着体温。城下突然传来骚动,羽林军阵中分出一骑,正是魏王李泰的旗号。“皇兄!”李泰的声音带着得意,“父皇已下旨废黜你,还不束手就擒?”李承乾望着这个从小跟在他身后的弟弟,突然笑了。

他转身走进城楼,留下一句回荡在风雪中的话。“告诉父皇,孤从未想过谋反。”寅时,太极宫的钟声响起。李承乾在东宫偏殿最后一次以储君的身份召见李纲。老人咳着血,将一卷《资治通鉴》放在案上。“殿下可知霍光为何能废昌邑王?”李承乾翻开泛黄的书页,目光停在“废帝”二字上。“因为他手中有虎符。”李纲的声音如暮鼓晨钟,“殿下可还记得,去年西征时陛下赐给你的‘天策将军’印?”李承乾浑身一震,那个象征着军权的金印,此刻正藏在密室暗格里。晨光初现,李承乾站在东宫城墙上。

城下的羽林军已经撤走,只留下满地熄灭的火把。他取下腰间的玉佩,轻轻放入护城河。

涟漪中,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那个在淮南淮北厉兵秣马的帝王。“备车,去太极宫。

”李承乾转身对王伏胜说,“告诉薛万彻,把虎符交给兵部。”朝阳刺破云层,照在他素白的丧服上,宛如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2 自请辞位暮春,长安太极宫的飞檐上,积雪尚未消融。李承乾跪在丹墀下,玉笏叩地发出清脆的裂响。“儿臣恳请父皇允准逊位。

”太极殿前,李世民手持废黜诏书,面色铁青。李承乾跪在丹墀下,解下束发金冠。

“儿臣恳请父皇,将儿臣贬为庶人。”殿内死寂,唯有烛火噼啪作响。“你可知罪?

”李世民的声音里带着颤抖。太极殿的铜鹤香炉吞吐着龙涎香,那位被称为天日之表的天可汗,他的瞳孔在大殿内摇曳的烛火之中收缩如针。

阶下重臣们的朝服无风自动,长孙无忌的玄色蟒纹袍袖掠过玉阶,带起一阵压抑的气流。

"太子可知此举意味着什么?"太宗的声音像淬了冰的剑。李承乾垂首,额间冷汗浸透了他冠冕上所装饰的冕珠。“儿臣愿效仿微子启,为社稷让贤。

”殿外突然传来乌鸦凄厉的啼叫,惊起檐上残雪簌簌而落。李承乾再次重重叩首。

“儿臣知罪。”他抬头时,目光扫过殿下的长孙无忌,后者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长孙无忌向前半步,腰间鱼符与玉佩相撞发出清响。“陛下,太子此举恐有深意。

”他的目光扫过李承乾左眉骨上的箭疤——那是去年征讨高句丽时,被安市城守军射穿玄甲留下的。太宗忽然起身,龙纹靴踏上玉阶。

"你可还记得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他的声音忽然变得沙哑,"那天你母亲站在城楼,看着你叔父的血染红了地砖......"李承乾浑身剧震,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年他七岁,躲在东宫的廊柱后,亲眼看见尉迟恭浑身浴血闯入殿中。

母亲长孙皇后的凤钗跌落尘埃,珍珠滚到他脚边时,还带着温热的血。“儿臣不敢忘。

”他重重叩头,玉笏在青砖上磕出裂痕,“正因不敢忘,才恳请父皇让更合适的人守护大唐。

”“准奏。”李世民突然扔下诏书,“即日起,李承乾贬为海陵郡王,流放淮南。

”李承乾伏地不起,泪水滴在青砖上,洇出一片深色水痕。3 离京秘会午后,李承乾登上离开长安的马车。车辕转动时,他掀开帘子,最后看了一眼这座他曾无数次梦想要守护的都城。城门口,一个西域商人模样的人突然挤到车前,塞给他一个锦囊。“魏王的人在城外埋伏。

”商人用粟特语低声说。李承乾打开锦囊,里面是半块虎符,还有一张路线图。他抬头时,商人已消失在人群中。马车在官道上疾驰。李承乾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突然想起李纲临别前的话。“殿下若能隐忍十年,必成中兴之主。”他握紧虎符,在心里默默立下誓言:此去淮南,终有一日,我会回来。夜幕降临,马车停在驿站。

李承乾下车时,瞥见天边的启明星。他解下腰间的玉佩,轻轻放入溪水。涟漪中,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那个在淮南淮北厉兵秣马的帝王。“走吧。”李承乾对车夫说,“我们去彭城。”马车重新启程,碾碎满地月光。而在长安太极宫里,李世民正对着李承乾留下的《罪己诏》发呆。诏书上最后一行字,被泪水晕染得模糊不清:“儿臣愿以余生,赎今生之罪。”这个决定命运的夜晚,改变了唐朝初年的历史走向。李承乾的隐忍与抉择,为后来的贞观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他自己赢得了“隐太子”的称号。三日后,李承乾的车驾出了金光门。

车辕上的朱漆剥落,露出底下斑驳的木纹。他掀开青布帘,最后看了一眼城墙上的玄武门——那里曾是大伯李建成的血染红的地方。

车辚辚碾过灞桥积雪时,他忽然想起幼年随父皇狩猎,在终南山见过的蛰龙。“殿下,赵郡李公求见。”侍卫的通报打断了回忆。李承乾将乱发绾成庶人髻,转身时已换上温润的笑意。密室中,李勣展开一幅绢帛地图。“此去三百里,淮河九曲处有座废弃的隋代粮仓。”老将军的手指在图上划出弧线,“臣已暗中联络了漕帮,每月可运十万石粟米至彭城。”李承乾指尖抚过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那是各地士族暗中效忠的标记。忽然,窗外传来琵琶声,曲调竟是《秦王破阵乐》。

他推开窗,见月光下的淮河上,一艘画舫缓缓驶过,船头立着位绿衫女子,怀中琵琶裹着玄色鲛绡。“殿下可知她是谁?”李勣压低声音,“武家的二姑娘,去年刚被太宗纳入掖庭。”李承乾凝视那抹渐渐远去的绿影,想起三个月前在掖庭宫见过的才人武媚。当时她跪在廊下修剪花枝,鬓边斜插的白牡丹衬得肌肤胜雪。四目相对时,她手中的银剪突然划破花瓣,殷红汁液溅在他的月白锦袍上,像极了那日玄武门的血迹。“李公可知,这曲《秦王破阵乐》原是父皇为平定薛举所创?”李承乾转身时,烛火在他眉骨的疤痕上跳动,“当年薛举父子拥兵二十万,父皇只用了三个月就将其剿灭。

”“孤此去淮南,何年何岁方能奏乐呢?”李勣会心一笑。

“老臣这就去准备庆贺平叛的宴席。”4 立足淮南第二日清晨,李承乾的车队抵达彭城。

城门口跪满了衣衫褴褛的百姓,为首老者捧着陶罐。“请太子为彭城父老做主!

”罐中泡着的是发黑的草根树皮。李承乾下车时,靴底碾碎了一块冻硬的土坷垃。他蹲下身,从罐中拈起一片带着些泥土的草根。“这是观音土。”身后的侍卫立即按住剑柄,以防百姓暴起。“三年前发大水,河道衙门说会拨粮赈灾。”老者浑浊的泪砸在陶罐沿上,“可我们连一粒粟米都没见到......”当晚,李承乾在都督府召见当地士绅。

烛影摇曳中,他将《均田令》摔在檀木案上。“本王不管你们有多少庄田,即日起,每户最多留五千亩。”门阀们的冠带在席间晃动,有人暗中摸向腰间的玉珏。

“殿下可知此举会得罪多少人?”深夜,李勣的声音带着忧虑。李承乾站在城楼上,望着淮河上星星点点的渔火。“当年父皇在晋阳起兵时,可曾顾虑过得罪门阀?

”他忽然解下腰间的横刀,寒光映出河面上游弋的黑影。“飞虎军今夜开始接管各处关卡。

”刀身突然没入青砖,“本王要在三个月内,让彭城百姓吃上白米饭。”三日后,李勣在淮河码头查获三十艘私盐船。盐枭头目被押到都督府时,颈间还挂着长孙家族的双鱼玉佩。李承乾将玉佩扔进火盆,翡翠在炭火中裂成碎片。

“告诉长孙太尉,本王谢他馈赠的粮资。”5 以待天时三个月后,长安传来消息:太宗立晋王李治为太子。李承乾在淮河畔垂钓,鱼钩突然下沉。他猛力收竿,银色的鲤鱼跃出水面,鳞甲在夕阳下泛着血光。“这鱼该怎么烹?”侍卫问道。

李承乾将鱼重新投入水中。“放它回东海,等它长成了真龙再说。”水面涟漪扩散,倒映着天边如血的残阳。贞观二十九年春,彭城郊外的练兵场上,五千飞虎军列阵以待。

李承乾穿着黑色明光铠,手持改良版的神臂弩。“此弩射程三百步,可穿透三层牛皮甲。

”他扣动扳机,弩箭破空声惊起栖息的水鸟。“报——”斥候策马而来,“长安有密使求见。

”密室中,信使呈上一封蜡丸密信。李承乾拆开时,龙脑香混着血腥气扑面而来。

信纸上只有八个字:“魏王谋逆,速归勤王。”“备马!”李承乾将信投入火盆,转身时明光铠在烛火下折射出冷冽的光。李勣拦住他。“殿下此去凶多吉少。

”“可我等的就是这一天。”李承乾翻身上马,“传令飞虎军,三日内兵临潼关。

”大军开拔时,淮河突然涨水。李承乾望着浑浊的河水,忽然想起那个绿衫女子。

此刻的武媚,是否正在掖庭宫的月光下,弹奏着那曲未竟的《秦王破阵乐》?

6 天时已至贞观二十六年春,长安太极宫的白玉兰开得格外妖艳。魏王李泰站在飞檐下,指尖抚过新铸的"天策将军"印。这方鎏金铜印本该属于太子李承乾,此刻却在他掌心泛着冷光。“殿下,山东士族送来的十万石粟米已入潼关。

”谋士韦挺的低语惊起檐下白鸽。李泰望着漫天飞羽,忽然想起三年前在洛阳紫微城,李承乾将半块虎符沉入洛水的场景。“去请程知节。”他转身时,玄色锦袍扫过廊柱上的箭痕——那是武德九年留下的,父亲射向李建成的箭矢曾在此碎裂。

子时三刻,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的马蹄声惊破夜禁。“殿下可知此举等同谋反?

”老将的横刀在月光下泛着青芒。李泰解下腰间的鱼符,露出内侧的"玄武"暗纹。

“当年父皇如何登上皇位,孤便如何。”他将鱼符拍在檀木案上,震得烛火摇曳。

程知节瞳孔骤缩,认出这是李世民当年诛杀李建成的信物。寅时,三百死士潜入玄武门。

李泰站在城楼,望着太极宫方向腾起的火光,忽然想起十岁那年,李承乾教他骑射时说的话:“三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此刻的他终于明白,有些箭一旦射出,便再无回头之路。彭城都督府的沙盘上,淮河九曲泛着粼粼波光。

李承乾的指尖停在“盱眙”二字上,那里囤积着飞虎军的十万石军粮。“长安急报!

”斥候的马蹄声打断了推演。信使呈上的蜡丸里,裹着武媚的金簪与半片龙鳞甲。

“魏王昨夜突袭玄武门,陛下……驾崩了。”殿内死寂。李勣的佩刀当啷落地,惊起梁上燕雀。李承乾突然剧烈咳嗽,鲜血染红了玄色锦袍。

这是他三年前征讨高句丽时留下的旧伤,每逢阴雨天便会发作。"传令飞虎军,三日内兵临潼关。"他擦掉嘴角的血迹,将金簪插入发间。莫名的体香混着龙脑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