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蝉舜禹权力夹缝中的宗族守护者颛顼系穷蝉免费完结版小说_小说完结穷蝉舜禹权力夹缝中的宗族守护者颛顼系穷蝉
第一章 西水坡血痕:宗族刀兵相向的生死局河南濮阳的盛夏,热浪裹着黄土,扑在西水坡遗址的夯土墙上。穷蝉蹲在 M52 号墓葬旁,指尖拂过墓主人颅骨上的凹痕 —— 钝器敲击的痕迹,边缘还沾着未完全氧化的暗红色血渍,像一道狰狞的伤疤。“族长,其他支系又来抢水源了!
” 族老敬康跌跌撞撞跑来,麻布长袍上沾满泥点,“他们说这口井是颛顼老祖传下来的,轮不到我们穷蝉支独占!”穷蝉猛地站起身,腰间的骨刀撞在陶礼器上,发出 “当啷” 一声脆响。他望向遗址东侧,十几个手持石斧的壮汉正围着井口,与自家族人对峙,为首的是颛顼系旁支首领伯封,脸上的青筋因愤怒而凸起。“都住手!
” 穷蝉拨开人群,走到井边,目光扫过双方紧握武器的手,“颛顼老祖传下的不仅是水井,还有‘同宗共脉’的规矩。现在舜帝禅位给禹,鲧禹系的人正盯着我们颛顼系内讧,你们想让外人看笑话?”伯封冷笑一声,石斧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穷蝉,别拿舜帝禹帝压我!你们住核心区,占着最好的耕地,现在连水井都想独吞?
昨天我去联盟领粮,禹的人说‘颛顼系不团结,粮要减半’,还不是因为你们穷蝉支太霸道!
”穷蝉的心沉了下去。他知道伯封说的是实话 —— 舜帝退位后,联盟粮赋分配权落到鲧禹系手里,颛顼系因为内部分裂,资源份额已从舜帝早期的三成降到了两成。
西水坡遗址 “穷蝉支墓葬随葬品数量减少 30%” 的痕迹,就是最直白的证明。
“耕地是按人口分的,核心区是因为我们先到这里开垦!” 穷蝉的族弟句望忍不住反驳,举起石矛就要上前,却被穷蝉一把拉住。“句望,退下!
” 穷蝉的声音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转向伯封,“这样,水井按时辰分,我们穷蝉支上午用,你们下午用,晚上轮流守着,谁也别想独占。至于联盟粮赋,我去跟禹的人谈,只要我们颛顼系团结,他们不敢少给!”伯封盯着穷蝉看了半晌,最终放下石斧:“我信你这一次。要是粮赋没拿到,这水井我们就各凭本事抢!
”人群散去后,敬康忧心忡忡地说:“族长,伯封他们早就不服我们了,这次只是暂时压下去,迟早还会出事。”穷蝉走到颛顼祖祠前,望着祠堂里供奉的龙形陶片,缓缓道:“我知道。舜帝在时,还能帮我们协调,现在禹掌权,眼里只有鲧禹系的人。
我们要想活下去,只能自己整合颛顼系的力量。”当晚,穷蝉召集颛顼系五大支系的长老,在祖祠召开议事会。祠堂里的火把噼啪作响,映得众人脸上明暗交错。
“现在鲧禹系的人已经在东部边界设了关卡,我们的铜矿石运不进来,再这样下去,连农具都打不了!” 穷蝉将一块锈迹斑斑的青铜小刀拍在石桌上,“我提议,颛顼系各支系成立‘共议会’,以后资源分配、对外交涉,都要通过共议会决定,谁也不能再私自行动!”“凭什么听你的?” 伯封的族老立刻反对,“你们穷蝉支人多,共议会还不是你们说了算?”穷蝉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一卷木简,着 “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 的世系:“这是我整理的颛顼系世系,我们穷蝉支是直系,但共议会的席位,按各支系人口比例分配,你们旁支占六成,我们占四成。资源分配按‘贡献度’算,谁参与公共工程多,谁就得的多,这样公平吗?
”祠堂里安静下来,长老们互相交换眼神。伯封的族老拿起木简,仔细看了半晌,终于点头:“要是真能按贡献度分资源,我们同意。”就这样,颛顼系 “共议会” 正式成立。穷蝉趁热打铁,组织各支系共同修建跨支系的灌溉水渠,规定参与修建的族人,能优先获得水渠周边的耕地。伯封的支系因为人口多,出的人力最多,分到了二十亩一级地,族人们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可没过多久,新的危机又出现了。
禹派来的地域官皋陶,突然下令要颛顼系缴纳 “铜矿税”,说是要用于联盟治水。
“治水是全联盟的事,凭什么只让我们颛顼系缴铜矿税?” 伯封得知消息后,立刻跑到穷蝉家,“这分明是禹想削弱我们的实力!”穷蝉皱起眉头,他知道禹的心思 —— 颛顼系在东部势力太大,禹想通过征税来压制。但如果拒绝缴税,禹肯定会派军队来镇压,到时候颛顼系只会更惨。“我们先缴一部分,剩下的,我去跟皋陶谈。” 穷蝉决定亲自去联盟总部交涉。第二天,穷蝉带着十块铜矿石,来到皋陶的办公地。皋陶坐在石椅上,手里把玩着玉璋,见穷蝉进来,眼皮都没抬:“穷蝉,你们颛顼系的铜矿税怎么还没缴齐?是不是想抗命?”穷蝉将铜矿石放在地上,平静地说:“皋陶大人,不是我们不缴,而是东部的铜矿大部分被你们的人卡住了,我们实在拿不出那么多。不如这样,我们颛顼系出人参与治水,用人力抵一部分铜矿税,您看行不行?”皋陶愣了一下,他没想到穷蝉会提出这样的条件。禹最近正愁治水人手不够,要是颛顼系能出人,倒是省了不少事。“可以。但你们必须出五百人,而且要由我们的人指挥。” 皋陶最终同意了。回到西水坡后,穷蝉立刻组织族人参与治水。
伯封的支系出人最多,穷蝉按照共议会的规定,给他们多分配了十石粮食作为补偿。
看着各支系的族人一起扛着锄头、推着土车,在工地上忙碌,穷蝉知道,颛顼系的整合,终于迈出了第一步。这天晚上,穷蝉坐在祖祠里,对着龙形陶片喃喃自语:“老祖,您放心,我一定会守护好颛顼系,不让我们被鲧禹系的人欺负。” 祠堂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石桌上的世系木简上,仿佛在回应他的誓言。
第二章 瓦店水渠之争:地域治理的破局之道秋末的瓦店遗址,寒风已经有了刺骨的凉意。
穷蝉站在未完工的水渠旁,看着渠段末端的断层,眉头紧锁 —— 水渠修到这里,突然被伯封的支系拦住了,理由是 “水渠会淹了他们的粟田”。“族长,伯封的人说什么都不让我们继续修,再这样下去,明年春天东部的稻田就没法灌溉了!
” 句望急得直跺脚,手里的木耒在地上戳出一个个小坑。穷蝉走到粟田边,蹲下来查看土壤。这里的土壤确实比较干燥,要是水渠水位控制不好,确实会淹到粟苗。
但如果不修水渠,东部十几个宗族的稻田,明年肯定会因为缺水减产。“我去找伯封谈谈。
” 穷蝉起身,朝着伯封的聚居区走去。伯封正在自家院子里晾晒粟米,看到穷蝉进来,冷着脸说:“你来干什么?是不是想强行修水渠?告诉你,除非你们保证不淹我的粟田,否则免谈!”“我不是来强行修水渠的。” 穷蝉在石凳上坐下,“我想跟你商量一个办法,既能让水渠通过,又能保护你的粟田。我们可以在水渠经过粟田的地方,修一道堤坝,控制水位,再挖几条小水沟,把多余的水引到附近的荒地里,这样不仅不会淹你的粟田,还能把荒地变成耕地,你觉得怎么样?”伯封愣住了,他没想到穷蝉会提出这样的方案。
他走到粟田边,想象着水渠修好后的场景 —— 荒地里种上粟米,家里的粮食会更多,族人们也能过上好日子。“这个办法…… 倒是可行。” 伯封终于松口,“但修堤坝和小水沟的人力,得你们穷蝉支出。”“没问题。” 穷蝉立刻答应,“明天我就组织族人来修,争取在冬天来临前把水渠完工。”水渠工程重新启动,各支系的族人都积极参与。穷蝉还根据各支系的特长,进行分工 —— 穷蝉支擅长木工,负责制作水渠的木闸;伯封的支系擅长夯土,负责修建堤坝;其他支系负责挖水沟。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水渠终于在结冰前完工了。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水渠修好后,各支系因为 “用水顺序” 又起了争执 —— 稻田需要的水多,粟田需要的水少,稻田的宗族想优先用水,粟田的宗族不同意,双方又吵了起来。穷蝉知道,要是不制定一个明确的用水规则,以后还会因为用水问题发生冲突。他再次召集共议会,提出 “按作物类型分时段用水” 的方案:“早上和晚上,给稻田放水,中午给粟田放水。
遇到干旱的时候,按各支系的耕地面积分配用水量,谁的地多,谁就得的多,这样公平吗?
”“公平是公平,但谁来监督?要是有人偷偷多用水怎么办?” 伯封的族老问道。
“我们成立‘水官’,每个支系选一个人担任,负责监督用水情况,每天记录用水量,要是发现有人违规,就减少他下次的用水量。” 穷蝉回答。共议会一致通过了这个方案,“水官” 制度也顺利推行。从此,瓦店遗址的用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各支系再也没有因为用水发生过争执。这天,禹派来的巡查官契,来到瓦店遗址视察。
看到修好的水渠和井然有序的用水场景,契忍不住称赞:“穷蝉,没想到你把东部治理得这么好。禹大人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兴。
”穷蝉笑了笑:“这都是颛顼系各支系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想向大人请教。”“你说。” 契道。“现在联盟的地域划分太粗了,一个州管十几个宗族,遇到事情响应太慢。我们想把东部划成更小的地域单元,每个单元对应一个宗族,这样管理起来更方便,您看行不行?” 穷蝉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契沉吟片刻,道:“这个想法很好,但我做不了主,得回去跟禹大人商量。
不过我可以先帮你们向禹大人汇报。”几天后,契带来了禹的答复 —— 同意颛顼系在东部试点 “族地对应” 的地域单元划分,还任命穷蝉为 “东部地域总协调官”,负责统筹东部的地域治理。
穷蝉立刻着手划分地域单元,他根据各支系的聚居范围、耕地面积、水资源分布,将东部划分为十二个 “族地单元”,每个单元设一个 “单元长”,由各支系的长老担任,负责单元内的日常治理。单元长每月要向穷蝉汇报工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穷蝉协调处理。“族地单元” 划分后,东部的治理效率大幅提升。
以前需要一个月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几天就能解决。
各支系的族人都感慨:“还是穷蝉族长有办法,现在我们办事方便多了!
”穷蝉却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禹同意试点 “族地对应”,一方面是认可他的治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他,更好地控制东部。他必须继续整合颛顼系的力量,才能在舜禹权力交替的夹缝中,为颛顼系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这天晚上,穷蝉在自己的住处,写下了 “族分地、地管族” 六个字,刻在木简上。他相信,只要坚持这个原则,颛顼系一定能在东部站稳脚跟,甚至在未来的联盟治理中,占据一席之地。第三章 清凉寺礼俗风波:文化融合的破冰之旅冬去春来,清凉寺遗址的樱花纷纷绽放,可寺内的气氛却异常紧张。穷蝉站在祭祀坑旁,看着坑里被打碎的龙凤纹陶盘,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族长,是伯封支系的人干的!
他们说这龙凤纹是鲧禹系的符号,我们颛顼系的人,就该用龙形陶片祭祀!
” 敬康气得浑身发抖,手里的龙形陶片都快捏碎了。穷蝉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不仅仅是祭祀器物的问题,更是颛顼系与鲧禹系文化认同的冲突。舜帝在时,还能兼容并蓄,现在禹掌权,大力推广鲧禹系的龙凤纹礼制,颛顼系的族人心里本来就有抵触,伯封的支系更是觉得 “龙形陶片才是颛顼系的根”。
“我去跟伯封谈谈。” 穷蝉睁开眼睛,眼神坚定。伯封正在自家的祭祀坛上摆放龙形陶片,看到穷蝉进来,头也不回地说:“我知道你是来为龙凤纹陶盘说话的。但我告诉你,我们颛顼系的祖先崇拜的是龙,不是什么龙凤纹,这陶盘碎了就碎了,没什么可惜的!
”“伯封,我不是来指责你的。” 穷蝉走到祭祀坛前,拿起一块龙形陶片,“我也认同龙是颛顼系的图腾,但你有没有想过,现在禹掌权,我们要是完全拒绝龙凤纹,只会被禹视为‘异类’,到时候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资源分配,甚至可能被赶出东部!
”伯封放下陶片,转过身看着穷蝉:“那你说怎么办?难道要我们放弃祖先的图腾,去崇拜鲧禹系的符号?”“不是放弃,是融合。” 穷蝉从怀里掏出一块新的陶盘,上面一半是龙形纹,一半是龙凤纹,“你看,我们可以在祭祀器物上,同时保留龙形纹和龙凤纹,既体现我们颛顼系的文化,又能让禹的人接受。祭祀仪式也一样,先祭拜颛顼老祖,再按联盟的规矩祭拜天地,这样不好吗?”伯封盯着陶盘看了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