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是真的还是假的?(林晓陈默)网络热门小说_最新小说是真的还是假的?(林晓陈默)

时间: 2025-09-16 00:55:15 

陈默第三次在凌晨三点被手机震醒时,窗外的梧桐树影正像只巨型蜘蛛趴在窗帘上。

屏幕上跳着陌生号码,接通后却只有电流杂音,夹杂着若有若无的钟摆声——他住的老式公寓根本没有钟。“这个月房租涨五百,周五前交不上就搬出去。”中介的短信像块冰砸进刚有点暖意的被窝。

陈默盯着天花板上泛黄的水渍,那片形似人脸的污渍不知何时多了道裂痕,像被人用指甲划开的笑纹。他摸出枕头下的旧怀表,这是上周在废品站五块钱淘的,黄铜外壳刻着褪色的藤蔓,打开时指针总停在三点十四分,却会在午夜发出蜂鸣般的震颤。

穿好外卖服时,镜子里的人眼下泛着青黑。二十三岁的陈默,大学毕业半年没找到正经工作,靠送外卖攒着创业基金——其实是给母亲凑手术费的借口。手机APP跳出新订单,备注栏写着“请敲三下门,等钟声停了再进来”,地址在老城区的钟表巷,那地方早该拆了。

骑电动车穿过凌晨的雾,巷口的路灯忽明忽暗。37号是栋爬满爬山虎的小楼,木门上挂着“修表”的木牌,字迹被雨水泡得发胀。陈默按备注敲了三下,门内果然传来清晰的钟摆声,规律得像心脏在跳动。等声音戛然而止,门“吱呀”开了道缝。

是真的还是假的?(林晓陈默)网络热门小说_最新小说是真的还是假的?(林晓陈默)

“放桌上吧。”女人的声音像蒙着层纱布。客厅没开灯,只有无数钟表在黑暗中反光,落地钟、座钟、怀表,指针全都指向三点十四分。陈默把外卖放在积灰的茶几上,眼角余光瞥见沙发上的人——她穿着深色旗袍,手里把玩着块碎镜片,镜片里映出的脸却比实际年龄苍老二十岁。“这个,你认识吗?”女人突然把镜片递过来。

陈默看清镜片里的图案,后背瞬间窜起寒意——是他那只旧怀表的藤蔓花纹,只是花纹末端缠绕着行小字:“2023.3.14,勿接来电”。“不、不认识。

”他后退时撞到身后的落地钟,钟摆发出刺耳的晃动声。所有钟表突然同时开始走动,指针疯狂倒转,玻璃罩里的齿轮咔咔作响。

女人的脸在镜片反射的光线下扭曲:“你母亲的手术安排在周四对吧?医院会停电三个小时。

”陈默跌跌撞撞冲出门,电动车倒在巷口,车筐里的手机亮着,正是那个陌生号码的来电。

他手指发抖地按了拒接,怀表却在口袋里烫得惊人。回到公寓时,天花板的人脸污渍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片新鲜的水渍,形状像块碎裂的镜片。

接下来三天,陈默总在送外卖时遇到怪事。订奶茶的老太太收到后哭着说“不是这个牌子,我孙女儿上周就走了”;写字楼里的白领订了十份炒饭,却说自己明明只订了一份,“和我同名的那个同事,昨天车祸去世了”。最诡异的是周五清晨,他在医院门口接到母亲的电话,声音虚弱却清晰:“默默,别信那个修表的,她要的是你的时间。”母亲明明还在昏迷。周五傍晚,中介带着新租客上门时,陈默正坐在地板上研究怀表。他用小刀撬开背面,发现机芯里卡着张泛黄的剪报,1998年3月14日,钟表巷37号发生火灾,修表匠林淑雅葬身火海,手里紧攥着块怀表。照片上的林淑雅,和他在37号见到的女人长得一模一样。

手机再次响起,这次是医院的来电。护士说母亲突然心率下降,急需家属签字。

陈默抓起怀表冲出公寓,打车直奔钟表巷。37号的门虚掩着,所有钟表都停在三点十四分,林淑雅坐在沙发上,旗袍上沾着焦黑的痕迹。“你母亲的时间不多了。”她举起那块碎镜片,里面映出手术室的画面,心电监护仪正趋向平直,“1998年那天,我本该救那个孩子的。

”镜片里的画面突然切换,着火的小楼里,年幼的男孩哭喊着扑向倒地的怀表,林淑雅冲进火场时被横梁砸中。

陈默的呼吸骤然停滞——那个男孩穿着他小时候最喜欢的蓝色外套,脖子上挂着半块玉佩,和他现在钥匙串上的一模一样。“那场火是线路老化引起的,我本该提前检查电路。

”林淑雅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困在时间循环里二十年,每天重复三点十四分,直到找到能改变过去的人。”她把怀表推过来,“这表能倒转时间,但每次使用,使用者会少活十年。”手机在这时震动,是护士的短信:“陈先生,快来!”陈默握紧怀表,黄铜外壳的温度像母亲的手。他想起小时候发烧,母亲背着他走三站地去医院;想起她总把肉埋在他碗底,说自己不爱吃;想起病床前她昏迷中还念叨着“别太累”。怀表的指针开始顺时针转动,发出蜜蜂振翅般的嗡鸣。“我选周四。”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在发抖,“让手术顺利进行。

”林淑雅的旗袍瞬间变得洁白,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幅被熨平的画。“谢谢你。

”她的身影在钟表的滴答声中逐渐透明,“其实你母亲上周就签了器官捐献……”后面的话陈默没听清。他感觉身体变得很轻,像被泡在温水里。最后看到的画面,是医院走廊里,护士笑着对另一个自己说:“手术很成功”,而那个年轻的陈默,眼下没有青黑,正低头给手机备注“妈妈”。巷口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来时,37号小楼消失了,原地长出棵梧桐树,树干上有块疤痕,形状像只怀表。陈默的电动车还停在巷口,车筐里的手机显示周六早上七点,APP提示有新订单,备注是“请帮我带束向日葵,给302床的阿姨”。他摸了摸口袋,怀表不见了。抬头时,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晨光里拉得很长,像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该有的样子。

陈默捏着手机站在巷口,晨雾正顺着墙根缓缓褪去。新订单的地址是市中心医院住院部,收件人备注写着“林护士”。他发动电动车时,车筐里的保温箱发出轻微的碰撞声,那是他出门前特意买的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瓣沾着露水,在晨光里晃得人眼睛发酸。

医院门口的早餐摊飘着葱花饼的香气,穿白大褂的医生匆匆走过,手里捏着病历夹。

陈默停好车,捧着向日葵往住院部走,路过护士站时,果然看到个扎着马尾的年轻护士正在写记录,胸牌上的名字正是“林晓”。“您的外卖。

”他把餐盒递过去,向日葵的花瓣扫过护士的手背。林晓抬头时愣了愣,随即笑起来:“是你啊,陈默。你妈妈今早醒了,正念叨着想吃你带的粥呢。

”她的眼睛很亮,眼角有颗小小的痣,像极了……陈默猛地晃了晃头,把那个模糊的影子从脑子里甩出去。302病房里,阳光透过纱窗落在母亲脸上,她正靠在床头喝粥,看见陈默进来,眼睛弯成了月牙:“默默,昨晚睡得好吗?

我梦见你小时候,非要把向日葵种在花盆里,结果浇太多水淹死了。”陈默坐在床边削苹果,果皮连成条不断开。“妈,医生说你恢复得很好,下周就能转到普通病房了。

”他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轻松,指尖却在发抖——他清楚记得,林淑雅消失前说的那句话,关于器官捐献的字眼像根刺,扎在喉咙里吐不出来。“对了,”母亲突然放下粥碗,从枕头下摸出个东西,“今早护士打扫卫生时,在床底下捡到的,说是你的吗?

”陈默低头看去,呼吸瞬间屏住。那是半块玉佩,青白色的玉质上刻着模糊的云纹,断裂处还残留着暗红色的痕迹。这不是他钥匙串上的那块——他的玉佩在大学军训时弄丢了,后来找了很久都没找到。“不是我的。”他摇头时,玉佩突然在母亲掌心发烫,母亲“呀”了一声把它丢在被子上。阳光透过玉佩照在床单上,映出的光斑里竟有串数字:“1998.3.14,17:23”。这时林晓端着药盘进来,看到玉佩时脸色微变:“张阿姨,这东西哪来的?医院不让带杂物的。”她伸手去拿玉佩,指尖刚碰到玉面,突然“嘶”了声缩回手,指尖红了片,像被烫伤。“奇怪,”林晓揉着手指,“这玉怎么这么烫?”陈默把玉佩揣进兜里,玉的温度透过布料渗进皮肤,烫得他心口发慌。“可能是阳光晒的,我拿去扔了。”他起身往外走,经过护士站时,瞥见墙上的员工公示栏,林晓的入职日期写着2023年3月14日。走出医院时,手机APP又跳出新订单,地址是钟表巷37号,备注栏空荡荡的。陈默盯着屏幕,手指悬在“接单”按钮上。巷口的梧桐树影在风里摇晃,像谁在无声地招手。

骑电动车再次进入钟表巷时,阳光被两侧的老楼切割成碎片。37号的木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微光。陈默推开门,看到的却不是满地钟表,而是间明亮的画室,墙上挂着幅未完成的油画——画面中央是个穿旗袍的女人,手里捧着块怀表,背景是燃烧的小楼,而在画的角落,有个穿蓝色外套的小男孩,脖子上挂着半块玉佩。

画架前站着个白发老人,正用画笔蘸着颜料。听到动静,老人转过身,陈默看清他的脸,突然想起母亲相册里的老照片——那是外公年轻时的样子。“你终于来了。”老人放下画笔,声音沙哑,“淑雅等这一天,等了二十五年。”“您认识林淑雅?

”陈默的手按在口袋里的玉佩上,玉的温度越来越高。“她是我妹妹。”老人指向油画,“1998年那天,她本来要去接你放学,结果为了救楼里的孩子,没能出来。那个孩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