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不在场证明推理破案李振涛张承志完整版免费阅读_李振涛张承志精彩小说
第一章 停滞的时间李振涛警官推开虚掩的橡木门时,最先闯入感官的并非血腥味,而是一种陈旧的、属于尘埃和停滞空气的沉闷气息。客厅宽敞,装饰奢华,但一切井然有序,仿佛主人只是短暂外出。除了倒在波斯地毯正中央的那具躯体。死者陈伟,男,五十二岁,本地著名企业家,仰面朝天,双眼圆睁,凝固着最后的惊愕。
胸口处的西装面料颜色深了一块,那是致命刀伤所在。血迹已经半干涸,黏附在地毯繁复的花纹上。现场没有明显打斗痕迹。茶几上的紫砂壶茶杯摆放端正,甚至靠近尸体脚边的一个青瓷花瓶也完好无损。初步判断,凶手是熟人,一击致命,或者,陈伟在遇害时根本来不及反应。法医老赵蹲在尸体旁初步检查:“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昨晚,嗯,8点到11点之间。更精确的需要回去解剖确定。”他抬了抬下巴,指向房间一隅的落地钟,“不过那玩意儿,有点意思。”那是一座相当考究的仿古落地钟,红木外壳,黄铜钟摆。此刻,钟摆静止不动,玻璃罩下的指针,清晰地指向——10点08分。李振涛的目光扫过墙壁上的现代电子挂钟,显示此刻是上午9点32分。他掏出手机,确认网络时间,同样是9点32分。“钟停了?
”李振涛戴上手套,小心地打开钟罩玻璃门。内部机械没有明显损坏痕迹,但指针确实不再走动。他尝试着轻轻拨动分针,纹丝不动,像是被什么卡死了,或者内部机芯发生了故障。“记录一下,这座钟停在10点08分。
”李振涛对身后的年轻记录员说。他直觉这个时间点或许不寻常。
凶杀现场任何“停止”或“异常”的事物,往往都藏着信息。技术队的同事开始地毯式搜查。
李振涛退后几步,环视整个客厅。太干净了,太整齐了。凶手处理过现场?还是说,陈伟的死亡过程本身就异常利落?“头儿,你看这个。”助手小周从书房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陈伟的日程表。昨晚8点半,他标注有一个视频会议,对方是伦敦的生意伙伴。会议记录显示进行了大约四十分钟。”“伦敦?”李振涛接过平板。
时差?他心算了一下,伦敦比本地时间晚八个小时。如果昨晚本地时间8点半,伦敦是中午12点半。时间对得上。但这座停摆的钟……10点08分。
第二章 遥远的嫌疑人初步调查迅速展开。陈伟的社会关系复杂,生意场上难免有对手,但近期并未听说有特别激烈的冲突。家庭方面,妻子三年前病故,独子陈明轩在国外留学。
排查死者通讯记录和最后出现的地点时,一个名字跳了出来——张承志。张承志,曾是陈伟的合伙人,三年前因投资失败与陈伟闹翻,据说几乎赔光了身家,还背上了债务。
有多人证实,张承志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扬言“绝不会放过陈伟”。然而,进一步追踪张承志的行踪时,调查遇到了第一个障碍。“李队,航空公司的记录显示,张承志昨天下午乘坐国际航班飞往英国伦敦了。”小周汇报,表情有些不可思议,“航班号BA038,昨天本地时间下午4点20分起飞,预计抵达伦敦希思罗机场是当地时间昨天晚上……8点45分。
”李振涛立刻走到办公室的白板前,拿起马克笔。
昨天下午4点20分起飞……飞行时间算12小时左右……抵达伦敦是当地晚上8点45分。
”他一边写一边说,“那么,反过来,当飞机起飞时,伦敦时间是?
”“本地时间下午4点20分,伦敦是……”小计算后,小周回答,“是早上8点20分。
”“当飞机抵达伦敦时,我们这里是几点?
”“本地时间比伦敦早8小时……伦敦晚上8点45分,那我们这里就是……第二天凌晨4点45分。
”李振涛在“死亡时间预估区间:本地昨晚8点-11点”下面划了一条线。“也就是说,在法医推测的陈伟死亡时间段内,张承志正在一架飞往伦敦的航班上。当飞机起飞时,命案还没有发生。当飞机抵达时,命案已经发生了好几个小时。”李振涛看着白板,“从物理上讲,他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案发现场。”完美的空中不在场证明。
第三章 时针的悖论案情通报会上,气氛有些沉闷。“张承志有强烈的动机,也有足够的社会关系能找到亡命之徒替他下手。”一位老刑警提出看法,“他自己不需要在场。”李振涛沉吟片刻,摇了摇头:“现场太‘干净’了。
如果是买凶杀人,很难想象职业杀手会把现场处理得毫无破绽,却独独留下一个停摆的、指向特定时间的钟。而且,陈伟是瞬间致命,凶手手法专业且冷静,更像是个熟悉的人近距离下手,而非外来闯入者。
”他指向白板上那座停摆的钟的照片:“最重要的是这个。10点08分。
如果死亡时间在8点到11点之间,这个时间点很可能具有特殊意义。
它指向凶手‘理论上不可能在场’的时间。”“会不会是凶手故布疑阵?或者只是巧合,钟刚好在那时候坏了?”“巧合?”李振涛点了点法医的初步报告,“老赵说,陈伟胃内容物消化程度显示,他最后进餐时间大约是晚上7点,与预计的死亡时间区间吻合。
但座钟停摆的时间,恰好在这个区间的中后段。太刻意了。”散会后,李振涛独自对着白板沉思。
张承志的航班信息、死亡时间、停摆的钟……这些碎片无法拼凑起来。一定漏掉了什么。
他让技术部门重新调取BA038航班的详细飞行数据,包括登机记录、舱内监控如果有的话、以及更精确的起降时间。同时,他派出一组人,重新仔细勘察案发现场,特别是那座停摆的钟,要求技术人员务必搞清楚它停摆的具体原因。
第四章 伦敦讯问通过国际刑警协调,伦敦警方协助找到了刚入住酒店不久的张承志。
视频连线询问。屏幕那头的张承志显得有些疲惫,但神色镇定,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陈伟死了?真遗憾。”他语气平淡,“但我昨天一整天都在飞机上,我想我的机票和机场监控可以证明这一点。
我和他的恩怨是过去式了,我这次来伦敦是为了谈一笔新生意,重新开始。
”李振涛直接提问:“张先生,请问你昨天乘坐BA038航班,是否注意到任何异常情况?
起飞、降落时间是否准时?”张承志皱了皱眉:“异常?没有。一切都很正常。
起飞好像是准点的吧,降落……我也没太注意具体时间,反正拿了行李出机场,到酒店,差不多就是那个点。飞机上的时间,过得糊里糊涂的,谁会一直盯着表看?”回答滴水不漏,合情合理。然而,几个小时后,技术部门送来了BA038航班的详细数据。数据显示,该航班实际起飞时间比预定时间晚了17分钟,但抵达希思罗机场的时间,却比预定时间提前了9分钟。“起飞晚点,降落提前?”李振涛盯着报告,“总飞行时间缩短了26分钟?跨洋航班,这种情况常见吗?
”航空顾问的解释是:并不常见,但有可能。取决于空中交通管制、航线优化、风速等因素。
数据上没有显示明显的异常。这条线索似乎又走进了死胡同。
第五章 钟表匠的发现对停摆座钟的检测有了惊人发现。技术队最细心的女警小林,在钟摆连接处的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小块几乎微不可查的、不属于钟表润滑油的透明胶状残留物。“李队,这东西像是某种高强度速干胶。”小林在电话里汇报,声音带着兴奋,“很可能有人用极细的工具,通过钥匙孔或者极小的缝隙,将胶水滴进了机芯的关键传动部位。它不是立刻凝固,而是缓慢生效。
根据环境温度和胶水类型,可能在特定时间点完全卡死齿轮,导致钟停摆。
”“能推断出具体被动手脚的时间吗?”“很难精确,但根据胶水的凝固特性和钟停摆的时间反推,动手脚的时间应该是在钟停摆之前的几个小时……大概是在昨天下午到傍晚这段时间。
”下午到傍晚!那个时候,张承志还没有去机场!他完全有机会作案!李振涛精神一振。
但立刻,现实又给他泼了冷水。即使证明了有人故意让钟在10点08分停摆,也无法直接指向张承志。他仍然有牢不可破的不在场证明——飞行中的航班。
凶手让钟停在这个时间点,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强调自己不在场?还是一种挑衅?
双线叙事:机场的秒针张承志视角回溯至案发前一天下午张承志拖着小型行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