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佚名《换皮》完整版在线阅读_佚名佚名完整版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6 01:14:22
静思院的雪化了一半,院角仅剩的几枝腊梅开得倔强,淡香飘进屋里,混着新墨的气息,让沈清辞的心情好了不少。
“小姐,您看!
东宫派人来了!”
晚翠捧着一个描金漆盒跑进来,声音都在发颤,盒身上“东宫监制”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她从未与东宫有过交集,怎么会突然派人来?
漆盒打开,里面是一叠洁白细腻的宣城贡纸,纤维均匀,触手温润,比她之前用的粗纸好上千倍;还有两块泛着光泽的徽墨,墨香清雅,是难得的珍品。
旁边放着一张纸条,上面是遒劲有力的字迹:“观《后宅风云录》,知姑娘有才,特赠纸墨,望姑娘续著佳篇。
——东宫”是太子殿下!
沈清辞的指尖抚过贡纸,细腻得像云朵,她想起前几日写话本时,在里面暗写了“嫡女无依,盼有清明”的句子,难道太子殿下看出来了?
“小姐,太子殿下竟赏您纸墨!
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啊!”
晚翠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以后柳夫人再敢欺负您,咱们就有东宫撑腰了!”
沈清辞压下心头的激动,冷静道:“别声张,这事不能让柳氏知道。”
她把贡纸和徽墨锁进木箱,只拿出一张纸、一小块墨,假装是自己买的普通纸笔——她太清楚柳氏的性子,若知道东宫赏了她东西,定会想方设法抢走,甚至会借此诬陷她“私通东宫”。
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当天下午,柳氏就带着沈清柔来了静思院,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她一进门就盯着桌上的宣纸,声音像淬了冰:“沈清辞,你好大的胆子!
竟敢私下与东宫来往,还敢收太子殿下的赏赐!
你想干什么?
想攀附权贵,把侯府踩在脚下吗?”
沈清柔站在一旁,眼底满是嫉妒,手指紧紧攥着帕子:“姐姐,你太过分了!
有好东西不知道跟我分享,还偷偷跟东宫联系,你就不怕母亲告诉父亲,治你个‘私通东宫’的罪吗?”
“母亲这话可就冤枉女儿了。”
沈清辞起身,语气平静得像一潭水,“太子殿下赏纸墨,是因为看了女儿写的话本,觉得女儿有才,并非女儿私下联系。
再说,太子殿下是储君,赏有才之人,是体恤民情,母亲怎么能说是‘私通’?
这话若是传出去,不仅女儿遭殃,侯府也会被连累吧?
毕竟,谁也不想让陛下觉得,永宁侯府的夫人,连‘赏贤’和‘私通’都分不清楚。”
柳氏被噎了一下——她最怕的就是“连累侯府”,若是让永宁侯知道她这么说,定会骂她不顾大局。
她盯着沈清辞,想从她脸上看出些慌乱,可沈清辞始终神色淡然,仿佛真的只是得了份普通的赏赐。
“就算是太子赏的,你一个姑娘家,写话本也不成体统!”
柳氏换了个理由,伸手就要去抢桌上的宣纸,“这些纸墨太贵重,你用不起,还是交给我保管吧!”
沈清辞侧身避开,眼底闪过一丝冷意:“母亲,太子殿下的赏赐,女儿若是交给您保管,传出去别人会说什么?
说侯府继母苛待嫡女,连太子的赏赐都要抢?
母亲想让侯府沦为京中的笑柄吗?
还是说,母亲觉得,太子殿下的赏赐,您有资格保管?”
最后一句话,沈清辞特意加重了语气。
柳氏的手僵在半空,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虽跋扈,却也知道太子的威严,若是真的抢了太子的赏赐,别说侯府的名声,她自己都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你……你好自为之!”
柳氏咬牙放下手,拉着沈清柔转身就走,走到门口时,还不忘回头瞪了沈清辞一眼,眼神里满是怨毒。
沈清柔路过沈清辞身边时,故意撞了她一下,压低声音道:“姐姐,你别得意太早,三皇子殿下可是很喜欢我,等我嫁入三皇子府,看我怎么收拾你!”
三皇子萧景明?
沈清辞皱了皱眉——她听说三皇子是太子的死对头,一心想夺嫡,柳氏让沈清柔攀附三皇子,怕是没安好心。
柳氏母女走后,晚翠担忧道:“小姐,沈清柔有三皇子撑腰,以后肯定会更过分的,咱们怎么办?”
“别怕。”
沈清辞拿起那块徽墨,在砚台里轻轻研磨,墨香弥漫开来,“三皇子虽有权势,可太子殿下赏了我纸墨,就是变相给我撑腰。
柳氏和沈清柔不敢太过分,咱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把话本写好,就能站稳脚跟。”
接下来的日子,沈清辞用太子赏赐的贡纸和徽墨,专心写《后宅风云录》。
她把侯府的经历揉进故事里,却又拔高了格局——林氏不再是单纯的隐忍,而是开始暗中收集继母苛待她的证据:偷偷抄录被篡改的账本,藏起继母私吞嫁妆的单据,甚至还帮助府里同样被柳氏欺负的丫鬟婆子,建立自己的人脉。
书坊的王掌柜每隔几日就来取稿,每次都赞不绝口:“沈姑娘,您这故事写得太精彩了!
现在京里的夫人小姐都等着看更新,有的甚至愿意出双倍的价钱预订!”
沈清辞把赚来的银子存起来,一部分给晚翠改善生活,一部分偷偷买了炭火和药材,分给静思院的老仆——她知道,在侯府里,只有有人肯帮她,她才能走得更远。
这日,王掌柜来取稿时,还带来了一个消息:“沈姑娘,太子殿下又问起您的话本了,还说想看看您后续的情节,尤其是林氏怎么反击继母的部分。”
沈清辞心头一动——太子殿下不仅看了她的话本,还关注后续情节,这是不是意味着,她可以借着话本,向太子殿下传递更多信息?
比如,柳氏和三皇子的勾结?
她在新写的章节里,加了一段情节:“林氏发现继母暗中与外男勾结,想害她性命,她不动声色,把继母与外男来往的证据,悄悄藏在话本的手稿里,盼有清明之人能发现。”
写完后,她特意让王掌柜把这章单独抄一份,送到东宫。
三日后,东宫书房。
萧景渊看着手里的手稿,指尖在“继母与外男勾结”的字句上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冷厉。
暗枢统领刚查完回来,躬身道:“殿下,查到了。
永宁侯府柳氏确实与三皇子来往密切,三皇子还派人给柳氏送过金银,想让柳氏帮沈清柔接近三皇子,好借永宁侯府的势力打压您。”
“果然如此。”
萧景渊合上手稿,嘴角勾起一抹腹黑的笑意,“柳氏和萧景明,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不过,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沈清辞会用话本给孤传递消息。”
他拿起笔,在手稿上写了一行批注:“林氏藏证甚妙,然需谨慎,待时机成熟,再一举破局。”
写完后,让暗枢统领把手稿还给沈清辞。
静思院里,沈清辞看着太子的批注,心头一暖——太子殿下不仅看懂了她的暗示,还提醒她要谨慎,这份心思,让她多了几分安心。
她知道,反击柳氏和沈清柔的时机,快要到了。
而此时的前院,柳氏正对着沈清柔发脾气:“你怎么回事?
三皇子殿下都暗示你好几次了,让你找机会去东宫附近‘偶遇’太子,你怎么还没动静?
沈清辞都得了太子的赏赐,你再不动手,太子妃的位置就没你的份了!”
沈清柔委屈道:“母亲,太子殿下根本不搭理我,上次我去东宫附近的茶馆,太子殿下连看都没看我一眼,反而问起沈清辞的话本!”
“废物!”
柳氏气得摔了茶杯,“看来沈清辞留不得,得想个办法,让她永远不能再写话本!”
窗外的腊梅落了一地,寒风卷着残香,吹进静思院。
沈清辞握着太子批注的手稿,眼底闪过一丝坚定——她不会让柳氏得逞。
她要继续扮好“软柿子”,在墨色里藏好锋芒,等一个最合适的时机,给柳氏和沈清柔致命一击。
“小姐,您看!
东宫派人来了!”
晚翠捧着一个描金漆盒跑进来,声音都在发颤,盒身上“东宫监制”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她从未与东宫有过交集,怎么会突然派人来?
漆盒打开,里面是一叠洁白细腻的宣城贡纸,纤维均匀,触手温润,比她之前用的粗纸好上千倍;还有两块泛着光泽的徽墨,墨香清雅,是难得的珍品。
旁边放着一张纸条,上面是遒劲有力的字迹:“观《后宅风云录》,知姑娘有才,特赠纸墨,望姑娘续著佳篇。
——东宫”是太子殿下!
沈清辞的指尖抚过贡纸,细腻得像云朵,她想起前几日写话本时,在里面暗写了“嫡女无依,盼有清明”的句子,难道太子殿下看出来了?
“小姐,太子殿下竟赏您纸墨!
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啊!”
晚翠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以后柳夫人再敢欺负您,咱们就有东宫撑腰了!”
沈清辞压下心头的激动,冷静道:“别声张,这事不能让柳氏知道。”
她把贡纸和徽墨锁进木箱,只拿出一张纸、一小块墨,假装是自己买的普通纸笔——她太清楚柳氏的性子,若知道东宫赏了她东西,定会想方设法抢走,甚至会借此诬陷她“私通东宫”。
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当天下午,柳氏就带着沈清柔来了静思院,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她一进门就盯着桌上的宣纸,声音像淬了冰:“沈清辞,你好大的胆子!
竟敢私下与东宫来往,还敢收太子殿下的赏赐!
你想干什么?
想攀附权贵,把侯府踩在脚下吗?”
沈清柔站在一旁,眼底满是嫉妒,手指紧紧攥着帕子:“姐姐,你太过分了!
有好东西不知道跟我分享,还偷偷跟东宫联系,你就不怕母亲告诉父亲,治你个‘私通东宫’的罪吗?”
“母亲这话可就冤枉女儿了。”
沈清辞起身,语气平静得像一潭水,“太子殿下赏纸墨,是因为看了女儿写的话本,觉得女儿有才,并非女儿私下联系。
再说,太子殿下是储君,赏有才之人,是体恤民情,母亲怎么能说是‘私通’?
这话若是传出去,不仅女儿遭殃,侯府也会被连累吧?
毕竟,谁也不想让陛下觉得,永宁侯府的夫人,连‘赏贤’和‘私通’都分不清楚。”
柳氏被噎了一下——她最怕的就是“连累侯府”,若是让永宁侯知道她这么说,定会骂她不顾大局。
她盯着沈清辞,想从她脸上看出些慌乱,可沈清辞始终神色淡然,仿佛真的只是得了份普通的赏赐。
“就算是太子赏的,你一个姑娘家,写话本也不成体统!”
柳氏换了个理由,伸手就要去抢桌上的宣纸,“这些纸墨太贵重,你用不起,还是交给我保管吧!”
沈清辞侧身避开,眼底闪过一丝冷意:“母亲,太子殿下的赏赐,女儿若是交给您保管,传出去别人会说什么?
说侯府继母苛待嫡女,连太子的赏赐都要抢?
母亲想让侯府沦为京中的笑柄吗?
还是说,母亲觉得,太子殿下的赏赐,您有资格保管?”
最后一句话,沈清辞特意加重了语气。
柳氏的手僵在半空,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虽跋扈,却也知道太子的威严,若是真的抢了太子的赏赐,别说侯府的名声,她自己都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你……你好自为之!”
柳氏咬牙放下手,拉着沈清柔转身就走,走到门口时,还不忘回头瞪了沈清辞一眼,眼神里满是怨毒。
沈清柔路过沈清辞身边时,故意撞了她一下,压低声音道:“姐姐,你别得意太早,三皇子殿下可是很喜欢我,等我嫁入三皇子府,看我怎么收拾你!”
三皇子萧景明?
沈清辞皱了皱眉——她听说三皇子是太子的死对头,一心想夺嫡,柳氏让沈清柔攀附三皇子,怕是没安好心。
柳氏母女走后,晚翠担忧道:“小姐,沈清柔有三皇子撑腰,以后肯定会更过分的,咱们怎么办?”
“别怕。”
沈清辞拿起那块徽墨,在砚台里轻轻研磨,墨香弥漫开来,“三皇子虽有权势,可太子殿下赏了我纸墨,就是变相给我撑腰。
柳氏和沈清柔不敢太过分,咱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把话本写好,就能站稳脚跟。”
接下来的日子,沈清辞用太子赏赐的贡纸和徽墨,专心写《后宅风云录》。
她把侯府的经历揉进故事里,却又拔高了格局——林氏不再是单纯的隐忍,而是开始暗中收集继母苛待她的证据:偷偷抄录被篡改的账本,藏起继母私吞嫁妆的单据,甚至还帮助府里同样被柳氏欺负的丫鬟婆子,建立自己的人脉。
书坊的王掌柜每隔几日就来取稿,每次都赞不绝口:“沈姑娘,您这故事写得太精彩了!
现在京里的夫人小姐都等着看更新,有的甚至愿意出双倍的价钱预订!”
沈清辞把赚来的银子存起来,一部分给晚翠改善生活,一部分偷偷买了炭火和药材,分给静思院的老仆——她知道,在侯府里,只有有人肯帮她,她才能走得更远。
这日,王掌柜来取稿时,还带来了一个消息:“沈姑娘,太子殿下又问起您的话本了,还说想看看您后续的情节,尤其是林氏怎么反击继母的部分。”
沈清辞心头一动——太子殿下不仅看了她的话本,还关注后续情节,这是不是意味着,她可以借着话本,向太子殿下传递更多信息?
比如,柳氏和三皇子的勾结?
她在新写的章节里,加了一段情节:“林氏发现继母暗中与外男勾结,想害她性命,她不动声色,把继母与外男来往的证据,悄悄藏在话本的手稿里,盼有清明之人能发现。”
写完后,她特意让王掌柜把这章单独抄一份,送到东宫。
三日后,东宫书房。
萧景渊看着手里的手稿,指尖在“继母与外男勾结”的字句上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冷厉。
暗枢统领刚查完回来,躬身道:“殿下,查到了。
永宁侯府柳氏确实与三皇子来往密切,三皇子还派人给柳氏送过金银,想让柳氏帮沈清柔接近三皇子,好借永宁侯府的势力打压您。”
“果然如此。”
萧景渊合上手稿,嘴角勾起一抹腹黑的笑意,“柳氏和萧景明,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不过,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沈清辞会用话本给孤传递消息。”
他拿起笔,在手稿上写了一行批注:“林氏藏证甚妙,然需谨慎,待时机成熟,再一举破局。”
写完后,让暗枢统领把手稿还给沈清辞。
静思院里,沈清辞看着太子的批注,心头一暖——太子殿下不仅看懂了她的暗示,还提醒她要谨慎,这份心思,让她多了几分安心。
她知道,反击柳氏和沈清柔的时机,快要到了。
而此时的前院,柳氏正对着沈清柔发脾气:“你怎么回事?
三皇子殿下都暗示你好几次了,让你找机会去东宫附近‘偶遇’太子,你怎么还没动静?
沈清辞都得了太子的赏赐,你再不动手,太子妃的位置就没你的份了!”
沈清柔委屈道:“母亲,太子殿下根本不搭理我,上次我去东宫附近的茶馆,太子殿下连看都没看我一眼,反而问起沈清辞的话本!”
“废物!”
柳氏气得摔了茶杯,“看来沈清辞留不得,得想个办法,让她永远不能再写话本!”
窗外的腊梅落了一地,寒风卷着残香,吹进静思院。
沈清辞握着太子批注的手稿,眼底闪过一丝坚定——她不会让柳氏得逞。
她要继续扮好“软柿子”,在墨色里藏好锋芒,等一个最合适的时机,给柳氏和沈清柔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