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万载,我把仇人都熬成了灰(萧景珩萧景珩)小说完整版_完结好看小说长生万载,我把仇人都熬成了灰萧景珩萧景珩
时间: 2025-09-16 01:19:56
1935 年深秋的上海,法租界的霞飞路被梧桐落叶铺成金色长廊。
工部局举办的首届国际机械展览会正热闹非凡,水晶吊灯的光芒透过玻璃穹顶洒下,将展厅内各国展品映照得熠熠生辉。
穿西装的洋人、着长衫的商人与戴学生帽的青年穿梭其间,皮鞋声与谈笑声交织,却掩不住空气中若有若无的紧张 —— 街角巡捕房的警车刚呼啸而过,报童们挥舞着印着 “华北局势危急” 的号外在人群中穿梭。
沈青芜站在自家沈记机械厂的展位前,指尖轻轻拂过展台中央的黄铜机械鸟。
她今日穿了件月白色软缎旗袍,领口绣着几枝暗蔷薇,留洋时剪短的卷发用珍珠发卡别在耳后,既有东方闺秀的温婉,又透着几分新式女性的利落。
“沈小姐,调试好了吗?
法国领事马上要过来了。”
父亲的得力助手老周在旁低声提醒,额角渗着细汗。
沈家虽是上海滩老牌机械商,但让年轻女眷抛头露面主持展会,在保守派看来仍是惊世骇俗。
沈青芜点点头,旋动夜莺底座的旋钮。
随着齿轮转动的轻响,机械鸟忽然振翅昂首,发出清亮婉转的鸣叫。
那声音并非简单的哨音,而是模仿真夜莺的啼鸣规律,甚至带着呼吸般的停顿转折,引得周围观众发出一阵惊叹。
更令人称奇的是,它转动脖颈时,红宝石眼珠竟能折射出流动的光彩,仿佛活物般灵动。
“这竟是机械做的?”
一位戴金丝眼镜的先生凑近细看,“沈记果然名不虚传。”
沈青芜正要回应,眼角余光瞥见展厅入口处出现一道颀长身影。
那人穿着深灰色定制西装,身姿挺拔如松,玄色领带打得一丝不苟。
他面容俊朗,剑眉下的眼眸深邃如潭,正隔着人群朝这边望来。
与周围或好奇或赞叹的目光不同,他的视线锐利如鹰隼,带着审视与探究,落在机械夜莺身上时微微蹙起了眉。
是顾晏辰。
这个名字在上海滩如雷贯耳。
北洋军阀顾大帅的独子,留洋归来后接手家族在上海的产业,传闻他黑白两道通吃,与租界当局关系密切,最近更频繁出现在日军驻沪司令部的宴会上。
沈青芜在留洋同学的信里见过他的照片,只是此刻真人比照片更具压迫感,那身矜贵气度中藏着不易察觉的冷硬。
顾晏辰身边跟着穿军装的副官和几位日本商人,他却径首拨开人群朝展台走来。
锃亮的皮鞋踩过地毯,每一步都像踏在人心尖上。
老周紧张地挺首脊背,沈青芜却维持着镇定,指尖悄然按在机械鸟底座的暗格上 —— 那里藏着给地下组织的密信。
“沈小姐的手艺,真是巧夺天工。”
顾晏辰的声音低沉悦耳,带着一丝玩味,“这夜莺的机芯结构,倒有些像我最近见过的一件古物。”
沈青芜心头一紧。
她抬眸迎上他的视线,脸上露出得体的微笑:“顾少帅说笑了。
这不过是晚辈闲来无事的小玩意儿,怎敢与古物相提并论?”
她注意到他袖口露出的银质怀表链,链坠形状奇特,像是半个齿轮。
顾晏辰俯身靠近,檀香与皮革的气息若有若无飘来。
他修长的手指悬在机械夜莺上方,并未触碰,却精准地指向鸟腹处:“这里的齿轮咬合方式很特别,用了瑞士钟表的精密工艺,又融合了咱们苏绣的排线逻辑,中西合璧,确实难得。”
这话戳中了设计要害,沈青芜暗自心惊。
这种改良工艺是她留洋时的独创,连父亲都未必完全知晓。
她不动声色地后退半步,拉开距离:“少帅对机械也有研究?”
“略懂皮毛。”
顾晏辰首起身,目光扫过她旗袍领口的蔷薇刺绣,“听说沈小姐刚从德国回来,那边的军工技术想必见识不少。
不知对‘精密传动’可有心得?”
最后西字他说得极轻,几乎被周围的嘈杂吞没。
但沈青芜听懂了 —— 这是地下组织近期传递情报时用过的暗号。
她心跳骤然加速,面上却依旧平静:“少帅谬赞,我只懂些民用机械。
倒是少帅日理万机,还关注这些雕虫小技,真是难得。”
就在这时,机械夜莺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鸣叫,羽翼快速震颤起来。
沈青芜趁机转动底座开关,鸟鸣戛然而止。
她抱歉地笑笑:“看来是发条松了。
失陪一下,我去调试设备。”
转身的瞬间,她感觉到顾晏辰的目光仍落在背上。
走到后台工具箱旁,她假装检查零件,指尖在黄铜工具上快速敲击 —— 这是在给暗中观察的同志发信号:有危险,终止接触。
当她调试好机械鸟回到展台,顾晏辰己带着日本人走向别处,只留下副官赵峰在不远处守候。
沈青芜重新启动机械夜莺,清亮的啼鸣声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她听出了弦外之音。
暮色降临时,展会渐散。
沈青芜在收拾展台时,发现底座边缘多了一张烫金名片,顾晏辰三个字龙飞凤舞,背面用铅笔淡淡画着一朵蔷薇,花茎处隐约是齿轮形状。
她将名片悄悄塞进袖袋,抬头望向窗外,霞飞路的霓虹己次第亮起,将天空染成暧昧的橘粉色。
远处传来几声汽笛长鸣,像在为这座风雨欲来的城市预警。
沈青芜握紧袖中的名片,知道平静的日子到头了。
那只机械夜莺静静立在展台中央,红宝石眼珠在暮色中闪着微光,仿佛预见了即将到来的烽火岁月。
工部局举办的首届国际机械展览会正热闹非凡,水晶吊灯的光芒透过玻璃穹顶洒下,将展厅内各国展品映照得熠熠生辉。
穿西装的洋人、着长衫的商人与戴学生帽的青年穿梭其间,皮鞋声与谈笑声交织,却掩不住空气中若有若无的紧张 —— 街角巡捕房的警车刚呼啸而过,报童们挥舞着印着 “华北局势危急” 的号外在人群中穿梭。
沈青芜站在自家沈记机械厂的展位前,指尖轻轻拂过展台中央的黄铜机械鸟。
她今日穿了件月白色软缎旗袍,领口绣着几枝暗蔷薇,留洋时剪短的卷发用珍珠发卡别在耳后,既有东方闺秀的温婉,又透着几分新式女性的利落。
“沈小姐,调试好了吗?
法国领事马上要过来了。”
父亲的得力助手老周在旁低声提醒,额角渗着细汗。
沈家虽是上海滩老牌机械商,但让年轻女眷抛头露面主持展会,在保守派看来仍是惊世骇俗。
沈青芜点点头,旋动夜莺底座的旋钮。
随着齿轮转动的轻响,机械鸟忽然振翅昂首,发出清亮婉转的鸣叫。
那声音并非简单的哨音,而是模仿真夜莺的啼鸣规律,甚至带着呼吸般的停顿转折,引得周围观众发出一阵惊叹。
更令人称奇的是,它转动脖颈时,红宝石眼珠竟能折射出流动的光彩,仿佛活物般灵动。
“这竟是机械做的?”
一位戴金丝眼镜的先生凑近细看,“沈记果然名不虚传。”
沈青芜正要回应,眼角余光瞥见展厅入口处出现一道颀长身影。
那人穿着深灰色定制西装,身姿挺拔如松,玄色领带打得一丝不苟。
他面容俊朗,剑眉下的眼眸深邃如潭,正隔着人群朝这边望来。
与周围或好奇或赞叹的目光不同,他的视线锐利如鹰隼,带着审视与探究,落在机械夜莺身上时微微蹙起了眉。
是顾晏辰。
这个名字在上海滩如雷贯耳。
北洋军阀顾大帅的独子,留洋归来后接手家族在上海的产业,传闻他黑白两道通吃,与租界当局关系密切,最近更频繁出现在日军驻沪司令部的宴会上。
沈青芜在留洋同学的信里见过他的照片,只是此刻真人比照片更具压迫感,那身矜贵气度中藏着不易察觉的冷硬。
顾晏辰身边跟着穿军装的副官和几位日本商人,他却径首拨开人群朝展台走来。
锃亮的皮鞋踩过地毯,每一步都像踏在人心尖上。
老周紧张地挺首脊背,沈青芜却维持着镇定,指尖悄然按在机械鸟底座的暗格上 —— 那里藏着给地下组织的密信。
“沈小姐的手艺,真是巧夺天工。”
顾晏辰的声音低沉悦耳,带着一丝玩味,“这夜莺的机芯结构,倒有些像我最近见过的一件古物。”
沈青芜心头一紧。
她抬眸迎上他的视线,脸上露出得体的微笑:“顾少帅说笑了。
这不过是晚辈闲来无事的小玩意儿,怎敢与古物相提并论?”
她注意到他袖口露出的银质怀表链,链坠形状奇特,像是半个齿轮。
顾晏辰俯身靠近,檀香与皮革的气息若有若无飘来。
他修长的手指悬在机械夜莺上方,并未触碰,却精准地指向鸟腹处:“这里的齿轮咬合方式很特别,用了瑞士钟表的精密工艺,又融合了咱们苏绣的排线逻辑,中西合璧,确实难得。”
这话戳中了设计要害,沈青芜暗自心惊。
这种改良工艺是她留洋时的独创,连父亲都未必完全知晓。
她不动声色地后退半步,拉开距离:“少帅对机械也有研究?”
“略懂皮毛。”
顾晏辰首起身,目光扫过她旗袍领口的蔷薇刺绣,“听说沈小姐刚从德国回来,那边的军工技术想必见识不少。
不知对‘精密传动’可有心得?”
最后西字他说得极轻,几乎被周围的嘈杂吞没。
但沈青芜听懂了 —— 这是地下组织近期传递情报时用过的暗号。
她心跳骤然加速,面上却依旧平静:“少帅谬赞,我只懂些民用机械。
倒是少帅日理万机,还关注这些雕虫小技,真是难得。”
就在这时,机械夜莺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鸣叫,羽翼快速震颤起来。
沈青芜趁机转动底座开关,鸟鸣戛然而止。
她抱歉地笑笑:“看来是发条松了。
失陪一下,我去调试设备。”
转身的瞬间,她感觉到顾晏辰的目光仍落在背上。
走到后台工具箱旁,她假装检查零件,指尖在黄铜工具上快速敲击 —— 这是在给暗中观察的同志发信号:有危险,终止接触。
当她调试好机械鸟回到展台,顾晏辰己带着日本人走向别处,只留下副官赵峰在不远处守候。
沈青芜重新启动机械夜莺,清亮的啼鸣声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她听出了弦外之音。
暮色降临时,展会渐散。
沈青芜在收拾展台时,发现底座边缘多了一张烫金名片,顾晏辰三个字龙飞凤舞,背面用铅笔淡淡画着一朵蔷薇,花茎处隐约是齿轮形状。
她将名片悄悄塞进袖袋,抬头望向窗外,霞飞路的霓虹己次第亮起,将天空染成暧昧的橘粉色。
远处传来几声汽笛长鸣,像在为这座风雨欲来的城市预警。
沈青芜握紧袖中的名片,知道平静的日子到头了。
那只机械夜莺静静立在展台中央,红宝石眼珠在暮色中闪着微光,仿佛预见了即将到来的烽火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