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救了只猫娘?伊轩白璃笙小说完结推荐_热门小说阅读放学救了只猫娘?伊轩白璃笙
时间: 2025-09-16 01:21:18
换上干爽的衣服,又灌下一碗奶奶紧赶慢赶烧出来的姜糖水,一股暖流从喉咙一路蔓延到胃里,驱散了不少寒意,沈静禾苍白的脸上总算恢复了一点血色。
沈奶奶心疼地拿着干布巾,一遍遍帮她擦着还在滴水的头发,嘴里不住地念叨:“你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河边上多滑啊,幸好没事,真是祖宗保佑……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跟你爹你爷爷交代啊……”老人家的眼眶红红的,满是后怕。
沈静禾心里酸酸软软的,握住奶奶粗糙的手,安慰道:“奶奶,我没事了,真的。
就是脚滑了一下,以后我会小心的,您别担心。”
我就说这丫头命硬着呢,掉河里泡一泡也没啥大事嘛!”
王翠花扭着腰走进来,眼睛像探照灯似的在沈静禾身上扫了一圈,见她好端端坐着,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随即又堆起假笑,“妈,你看静禾也没事了,我就放心了。
不过啊,这落了水,寒气入体,可不是小事,得好好补补。”
她话锋一转,眼睛瞄向了墙角那个半旧的米缸:“家里还有点半斤白米吧?
我给静禾熬点浓米粥驱驱寒?
这身子骨可不能亏空了,不然以后落下病根,可是大麻烦。”
沈奶奶闻言,脸上露出犹豫。
那点白米是攒着偶尔给孙女改善伙食或者来客人才舍得动一点的,平时都吃糙米和红薯野菜。
但王翠花话说得漂亮,是为了静禾好,她一时不知该怎么拒绝。
沈静禾心中冷笑。
来了,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这王翠花哪里是真关心她,分明是借着由头想摸清她家还有多少家底,顺便占点便宜。
今天能来要米,明天就能来借盐,后天说不定就盯着奶奶压箱底的那点东西了。
记忆里,原主性格软糯,奶奶又心善耳根软,没少被这位伯母用各种借口划拉东西走。
但现在,她可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原主了。
沈静禾轻轻按住奶奶的手,示意她别说话,自己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虚弱却感激的笑容:“谢谢伯母关心,您想的可真周到。”
王翠花脸上得意之色刚起,却听沈静禾话锋紧接着一转:“不过熬米粥太费柴火了,而且我才喝了姜糖水,身上正热乎着呢,再喝热的该冒汗了,反而不好。
奶奶,是吧?”
她看向奶奶,眼神带着询问。
沈奶奶虽然老实,但不傻,立刻明白了孙女的意思,连忙点头:“对对,禾苗儿刚喝了姜糖水,不能再燥了。”
王翠花笑容一僵,没想到这闷葫芦丫头居然会反驳,还找了个这么合理的借口。
她不死心,又道:“那也行,米我先拿回去,明天早上熬好了给你送过来?
这白米啊,就得熬得烂烂的才养人……真的不用了,伯母。”
沈静禾语气温和,眼神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咱们庄稼人没那么娇贵,歇一晚就好了。
那点白米是奶奶攒着应急的,可不能动。
再说,大伯和堂哥他们干活辛苦,正是需要吃饱的时候,我们家怎么能要您家的粮食呢?
这要是传出去,别人该说我们祖孙俩不懂事,净占大伯家便宜了。”
一番话,既点明了自家东西不容惦记,又把高帽子给王翠花戴了上去,堵得她哑口无言。
王翠花张了张嘴,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这死丫头,掉河里泡了一趟,嘴皮子怎么利索了这么多?
还学会拿话挤兑人了?
她心里憋气,却又不好强行去翻米缸,那样吃相就太难看了。
她眼珠子一转,又打起了别的主意:“也是,静禾真是越来越懂事了。
那这样,你这落了水,衣服都湿了,被褥肯定也潮了吧?
晚上怎么睡?
要不今晚去伯母家睡?
让你堂姐把床让给你?”
去她家睡?
只怕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去了就别想全须全尾地回来,说不定还要被套话。
沈静禾可不敢冒这个险。
“不了伯母,”她立刻摇头,脸上适时的露出一丝疲惫和依赖,“我有点头晕,就想在自己家躺着,熟悉的地方睡得踏实。
奶奶也在这儿,我安心些。”
她说着,轻轻靠向奶奶。
沈奶奶立刻搂住孙女,对王翠花道:“她大伯母,孩子受了惊吓,就想在家里待着,就不去给你添麻烦了。”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王翠花脸上的假笑都快挂不住了,声音也冷了几分:“行吧,你们祖孙俩感情好。
不过妈,不是我说,静禾这身子骨也太弱了,这次是运气好,下次可未必。
我看啊,还是得早点找个靠谱的人家定下来,有个男人照顾着,我们也放心不是?
我娘家那边有个侄子……”图穷匕见了。
这是看占不到眼前便宜,又开始琢磨着把她嫁出去,好彻底霸占房子和那点微薄的家产?
说不定还能赚笔彩礼。
沈静禾心底怒火腾地一下就起来了,但面上却不显,只是声音微微提高,带着十七岁少女应有的懵懂和抗拒:“伯母!
我还小呢,奶奶舍不得我这么早嫁人!
我还要多陪奶奶几年,好好挣工分孝顺奶奶呢!
现在新时代了,不兴旧社会包办婚姻那一套了,大队干部都说了婚姻自主!”
她首接把高帽子和政策搬了出来。
沈奶奶也沉了脸,虽然平时温和,但涉及到孙女的终身大事,态度却很坚决:“她大伯母,禾苗儿的事不急,我心里有数。
孩子刚受了惊,你就别说这些了。”
王翠花被两人连番堵回来,尤其是沈静禾那句“包办婚姻”和“大队干部”,让她心里有点发虚。
她狠狠瞪了沈静禾一眼,总觉得这丫头哪儿不一样了,变得牙尖嘴利,不好摆布了。
“行行行,我好心当成驴肝肺!
你们就惯着她吧!
以后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她没好气地甩下一句,扭身就走,把院门摔得哐当响。
赶走了王翠花,屋里顿时清净下来。
沈奶奶看着孙女,眼神有些复杂,既欣慰孙女似乎变得厉害了,又担心她得罪了王翠花以后日子更难过。
沈静禾看出奶奶的担忧,握住她的手,低声道:“奶奶,以前是我们太忍让了。
伯母那种人,你越退,她越得寸进尺。
咱们不惹事,但也不能怕事。
以后这个家,我来护着。”
女孩的眼神清澈却坚定,带着一种让沈奶奶心安的力量。
老人最终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好,好,禾苗儿长大了……只是,唉,终究是一家人……奶奶,有的人,不配做一家人。”
沈静禾轻声却清晰地说道。
她目光扫过这简陋却充满温情的屋子,心里更加确定,无论是为了奶奶还是为了自己,她都必须尽快强大起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首先,得有点自己的进项,不能再指着那点工分和奶奶的微薄积蓄过日子了。
她的意识再次沉入那个一立方米的空间,看着那包“基础土壤改良剂”和三粒稻种。
希望,就在这里面。
沈奶奶心疼地拿着干布巾,一遍遍帮她擦着还在滴水的头发,嘴里不住地念叨:“你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河边上多滑啊,幸好没事,真是祖宗保佑……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跟你爹你爷爷交代啊……”老人家的眼眶红红的,满是后怕。
沈静禾心里酸酸软软的,握住奶奶粗糙的手,安慰道:“奶奶,我没事了,真的。
就是脚滑了一下,以后我会小心的,您别担心。”
我就说这丫头命硬着呢,掉河里泡一泡也没啥大事嘛!”
王翠花扭着腰走进来,眼睛像探照灯似的在沈静禾身上扫了一圈,见她好端端坐着,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随即又堆起假笑,“妈,你看静禾也没事了,我就放心了。
不过啊,这落了水,寒气入体,可不是小事,得好好补补。”
她话锋一转,眼睛瞄向了墙角那个半旧的米缸:“家里还有点半斤白米吧?
我给静禾熬点浓米粥驱驱寒?
这身子骨可不能亏空了,不然以后落下病根,可是大麻烦。”
沈奶奶闻言,脸上露出犹豫。
那点白米是攒着偶尔给孙女改善伙食或者来客人才舍得动一点的,平时都吃糙米和红薯野菜。
但王翠花话说得漂亮,是为了静禾好,她一时不知该怎么拒绝。
沈静禾心中冷笑。
来了,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这王翠花哪里是真关心她,分明是借着由头想摸清她家还有多少家底,顺便占点便宜。
今天能来要米,明天就能来借盐,后天说不定就盯着奶奶压箱底的那点东西了。
记忆里,原主性格软糯,奶奶又心善耳根软,没少被这位伯母用各种借口划拉东西走。
但现在,她可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原主了。
沈静禾轻轻按住奶奶的手,示意她别说话,自己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虚弱却感激的笑容:“谢谢伯母关心,您想的可真周到。”
王翠花脸上得意之色刚起,却听沈静禾话锋紧接着一转:“不过熬米粥太费柴火了,而且我才喝了姜糖水,身上正热乎着呢,再喝热的该冒汗了,反而不好。
奶奶,是吧?”
她看向奶奶,眼神带着询问。
沈奶奶虽然老实,但不傻,立刻明白了孙女的意思,连忙点头:“对对,禾苗儿刚喝了姜糖水,不能再燥了。”
王翠花笑容一僵,没想到这闷葫芦丫头居然会反驳,还找了个这么合理的借口。
她不死心,又道:“那也行,米我先拿回去,明天早上熬好了给你送过来?
这白米啊,就得熬得烂烂的才养人……真的不用了,伯母。”
沈静禾语气温和,眼神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咱们庄稼人没那么娇贵,歇一晚就好了。
那点白米是奶奶攒着应急的,可不能动。
再说,大伯和堂哥他们干活辛苦,正是需要吃饱的时候,我们家怎么能要您家的粮食呢?
这要是传出去,别人该说我们祖孙俩不懂事,净占大伯家便宜了。”
一番话,既点明了自家东西不容惦记,又把高帽子给王翠花戴了上去,堵得她哑口无言。
王翠花张了张嘴,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这死丫头,掉河里泡了一趟,嘴皮子怎么利索了这么多?
还学会拿话挤兑人了?
她心里憋气,却又不好强行去翻米缸,那样吃相就太难看了。
她眼珠子一转,又打起了别的主意:“也是,静禾真是越来越懂事了。
那这样,你这落了水,衣服都湿了,被褥肯定也潮了吧?
晚上怎么睡?
要不今晚去伯母家睡?
让你堂姐把床让给你?”
去她家睡?
只怕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去了就别想全须全尾地回来,说不定还要被套话。
沈静禾可不敢冒这个险。
“不了伯母,”她立刻摇头,脸上适时的露出一丝疲惫和依赖,“我有点头晕,就想在自己家躺着,熟悉的地方睡得踏实。
奶奶也在这儿,我安心些。”
她说着,轻轻靠向奶奶。
沈奶奶立刻搂住孙女,对王翠花道:“她大伯母,孩子受了惊吓,就想在家里待着,就不去给你添麻烦了。”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王翠花脸上的假笑都快挂不住了,声音也冷了几分:“行吧,你们祖孙俩感情好。
不过妈,不是我说,静禾这身子骨也太弱了,这次是运气好,下次可未必。
我看啊,还是得早点找个靠谱的人家定下来,有个男人照顾着,我们也放心不是?
我娘家那边有个侄子……”图穷匕见了。
这是看占不到眼前便宜,又开始琢磨着把她嫁出去,好彻底霸占房子和那点微薄的家产?
说不定还能赚笔彩礼。
沈静禾心底怒火腾地一下就起来了,但面上却不显,只是声音微微提高,带着十七岁少女应有的懵懂和抗拒:“伯母!
我还小呢,奶奶舍不得我这么早嫁人!
我还要多陪奶奶几年,好好挣工分孝顺奶奶呢!
现在新时代了,不兴旧社会包办婚姻那一套了,大队干部都说了婚姻自主!”
她首接把高帽子和政策搬了出来。
沈奶奶也沉了脸,虽然平时温和,但涉及到孙女的终身大事,态度却很坚决:“她大伯母,禾苗儿的事不急,我心里有数。
孩子刚受了惊,你就别说这些了。”
王翠花被两人连番堵回来,尤其是沈静禾那句“包办婚姻”和“大队干部”,让她心里有点发虚。
她狠狠瞪了沈静禾一眼,总觉得这丫头哪儿不一样了,变得牙尖嘴利,不好摆布了。
“行行行,我好心当成驴肝肺!
你们就惯着她吧!
以后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她没好气地甩下一句,扭身就走,把院门摔得哐当响。
赶走了王翠花,屋里顿时清净下来。
沈奶奶看着孙女,眼神有些复杂,既欣慰孙女似乎变得厉害了,又担心她得罪了王翠花以后日子更难过。
沈静禾看出奶奶的担忧,握住她的手,低声道:“奶奶,以前是我们太忍让了。
伯母那种人,你越退,她越得寸进尺。
咱们不惹事,但也不能怕事。
以后这个家,我来护着。”
女孩的眼神清澈却坚定,带着一种让沈奶奶心安的力量。
老人最终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好,好,禾苗儿长大了……只是,唉,终究是一家人……奶奶,有的人,不配做一家人。”
沈静禾轻声却清晰地说道。
她目光扫过这简陋却充满温情的屋子,心里更加确定,无论是为了奶奶还是为了自己,她都必须尽快强大起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首先,得有点自己的进项,不能再指着那点工分和奶奶的微薄积蓄过日子了。
她的意识再次沉入那个一立方米的空间,看着那包“基础土壤改良剂”和三粒稻种。
希望,就在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