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浅宫尚角《浅角双影》完结版阅读_(浅角双影)全集阅读
时间: 2025-09-16 01:32:07
新的班级,新的同学,新的教室。
林溪的座位依旧靠窗,只是窗外不再是那棵熟悉的梧桐,而是一株年岁更久的银杏。
文科班的氛围明显与之前的综合班不同,谈论诗词歌赋、历史政治的声音多了起来,空气中似乎都飘着淡淡的书卷气。
林溪的语文和历史优势在这里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她很快成为了新班级的语文课代表,她的作文依旧是被传阅的范文。
范晨有时也会和几个男生勾肩搭背地匆匆走过,大声讨论着物理竞赛的题目。
但她几乎从没遇到过顾屿。
理科楼和文科楼隔着一个小广场和一座花园,就像是校园里两个独立的世界。
他们的作息时间似乎也被精确地错开,即使偶尔在上下学的人流中,或者是在全校集体活动时,视线所及,也从未捕捉到那个曾经熟悉的身影。
他仿佛彻底从她的视野里消失了。
听说他参加了全国物理竞赛,拿了一等奖。
听说他进了省里的集训队。
听说他成绩依旧稳居年级榜首,是学校冲击顶尖名校的王牌。
这些消息,林溪总是零星地从别人口中听到,像风吹过湖面带来的细微涟漪,很快又归于平静。
她的生活被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年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还有各种政治经济学原理填满。
她不再需要面对令她头疼的物理电路图和化学方程式,她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平稳而优秀地前行着。
只是有时候,当她合上厚重的历史书,揉着发酸的眼睛望向窗外,看到银杏叶子由绿转黄,再纷纷扬扬地落下,铺满一地金黄时,会有一瞬间的恍惚。
时间沉默地流淌,高二学年在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声中,在翻过的一页页书本中,悄然过半。
……午休铃声刚过,人流便从各个教学楼涌出,汇向食堂。
林溪和同是文科班的刘湘——她们高一曾是三班的同学——随着人潮慢慢移动。
“所以你看,‘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的’,这个‘金属’是周延的,因为它指的是‘所有’金属嘛。
但‘导电的’就不周延,因为这句话没说完所有导电的东西都是金属啊,可能还有别的呢!”
刘湘挽着林溪的胳膊,眉头紧锁,努力理解着政治课上老师讲的逻辑学概念。
林溪点点头,试图说得更明白些:“反过来,‘有些学生是团员’,这里的‘学生’就不周延,只指‘有些’,不是全部‘学生’;‘团员’呢……好像也不周延,因为说的也只是‘有些’团员中的一部分?”
“哎呀,绕死了绕死了!”
刘湘哀嚎一声,夸张地晃了晃脑袋,“感觉脑子要打结了。
文科怎么还有这种绕口令一样的东西,比解数学题还费劲。”
“就是啊,还以为逃离了数理化的逻辑地狱,结果文科有自己的逻辑迷宫。”
林溪笑着附和,语气里带着点同病相怜的调侃。
两人相视一笑,都觉得这“周延”与“不周延”真是今天最大的思维挑战。
她们穿过连接广场的走廊,走向食堂主楼。
就在踏上食堂大门前的台阶时,林溪无意间回头瞥了一眼,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身后熙攘的人群,一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身影猝不及防地撞入她的视线。
是顾屿。
他离她们不远不近,大概西五步的距离,同样朝着食堂方向走来。
他似乎没有注意到她们,微低着头,像是在思考什么,步伐很快,透着一股理科生特有的目标明确感。
走进嘈杂的一楼大厅,她们习惯性地向左拐,准备去人稍微少一点的二楼。
楼梯上同样挤满了饥肠辘辘的学生。
林溪能清晰地听到身后那个熟悉的脚步声,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
她甚至能隐约感觉到那道目光,这让她后背有些微微发僵。
是错觉吗?
刘湘还在纠结刚才的问题:“所以说,判断周延不周延,关键还是看量项和联项对吧?
全称肯定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就在她们踏上二楼平台,正准备融入各个窗口前的队伍时,一个清冷而略带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的声音从她们身后响起:“文科也这么难了吗?”
林溪和刘湘同时一愣,转过身去。
顾屿站在她们面前,身高似乎比高二初见他时又挺拔了些。
他穿着干净的校服,眼神清澈,嘴角带着一抹极淡的、几乎看不出的弧度,正看着她们。
他的问题听起来很随意,像是偶然听到有趣话题后的随口一问。
林溪一时语塞,脸颊有些微微发烫,没想到他真的跟上来,还听到了她们刚才那略显幼稚的讨论。
刘湘先反应过来,大大咧咧地接话:“是啊顾大学霸!
别提了,政治课讲逻辑学,什么周延不周延的,绕得人头昏脑涨。
还是你们理科好,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多干脆!”
顾屿的目光轻轻扫过林溪,然后才对刘湘说:“也不一定。
各有各的难处。”
他顿了顿,像是解释自己出现在这里并搭话的原因,“刚好听到你们在讨论,有点好奇。”
食堂二楼人声鼎沸,食物的香气弥漫在空气里。
这一刻,却仿佛有一个无形的圈子将三人暂时隔开。
……从那天的食堂偶遇之后,林溪和刘湘发现,见到顾屿的频率似乎莫名其妙地高了起来。
有时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他会从后面赶上,淡淡地打声招呼;有时是在每周一次的公共自习课上,他虽然坐在理科生区域,但休息间隙偶尔会“恰好”经过她们的座位旁;甚至有一次,她们在晚自习后去小卖部买文具,也能碰见他拿着瓶水在柜台结账。
“欸,林溪,你说巧不巧,怎么老碰到顾屿啊?”
一次从图书馆出来又“偶遇”之后,刘湘咬着酸奶吸管,含糊不清地问。
林溪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心里也划过一丝同样的疑惑,但很快又被自己按了下去。
“学校就这么大,大家活动轨迹差不多吧。
而且理科楼那边装修,他们最近有些实验课不是借用了我们这边的教室吗?”
她找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
“也是哦。”
刘湘点点头,很快被另一个话题带跑了思绪,“不过顾大学霸好像也没传说中那么高冷嘛,每次还会跟我们点个头说句话。”
林溪“嗯”了一声,没再多说。
她心里那点微妙的波澜,被她归结为对过去同班情谊的一丝残留感触,以及对他突然“平易近人”的不习惯。
她告诉自己,只是巧合,不必在意。
一个周五的下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得早,林溪和刘湘懒得去食堂人挤人,便先去食堂窗口买了两个刚出炉的、热气腾腾的芝麻酱糖饼,准备带回文科楼慢慢吃。
走到教学楼下的长椅旁,两人觉得此时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便索性坐下来,趁着饼还烫手,小口小口地吃起来。
饼皮酥脆,内里香甜的芝麻酱流心,让两人满足地眯起了眼,边吃边聊着周末的打算。
正说着,一个修长的身影停在了她们面前,遮住了一小片阳光。
林溪和刘湘同时抬头,又一次看到了顾屿。
他今天没穿校服外套,只穿了件白色的毛衣,看上去少了几分平时的清冷,多了些柔和。
他手里拿着两本厚厚的习题集,像是刚从教室或者图书馆出来。
“又吃饼?”
顾屿先开了口,目光落在林溪手里咬了一口的饼上,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情绪,但似乎比平时多了点……熟稔?
林溪和刘湘对视一眼,都有些诧异。
这偶遇的频率是不是有点过高了?
而且这次,他明显是主动走过来停下的。
“嗯,食堂刚出炉的,好吃。”
刘湘晃了晃手里的饼,回答道,“顾大学霸,也还没吃饭?”
“还没。”
顾屿应了一句,然后做出了一个让林溪和刘湘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放下习题集,从口袋里拿出了两颗水果糖,包装纸在夕阳下闪着彩色的光。
他伸出手,将两颗糖分别递到她们面前。
“这个,”他顿了顿,声音依旧平静无波,仿佛在陈述一个物理定理,“甜的,配饼吃或许不错。”
林溪和刘湘彻底愣住了,谁都没有伸手去接。
顾屿……给她们送糖?
这简首比听到政治老师不讲逻辑学了还让人难以置信。
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
顾屿的手还伸在那里,脸上表情没什么变化,但仔细看,耳根似乎微微有点泛红。
刘湘先反应过来,迟疑地接过糖,干巴巴地说了声:“呃……谢谢啊。”
林溪也只好跟着接过那颗还带着他掌心一点余温的糖,低声道:“谢谢。”
顾屿像是完成了什么任务一样,微不可查地松了口气,重新拿起习题集,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平淡:“不客气。
走了。”
说完,他转身便朝着理科楼的方向走去,步伐依旧很快,仿佛刚才那突兀的赠糖行为只是她们的错觉。
留下林溪和刘湘面面相觑,手里的糖饼好像都不那么香了。
刘湘捏着那颗糖,翻来覆去地看,仿佛想从糖纸上看出什么隐藏的公式来。
“……他什么意思啊?”
她满脸的困惑,“顾屿?
给我们糖?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林溪的座位依旧靠窗,只是窗外不再是那棵熟悉的梧桐,而是一株年岁更久的银杏。
文科班的氛围明显与之前的综合班不同,谈论诗词歌赋、历史政治的声音多了起来,空气中似乎都飘着淡淡的书卷气。
林溪的语文和历史优势在这里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她很快成为了新班级的语文课代表,她的作文依旧是被传阅的范文。
范晨有时也会和几个男生勾肩搭背地匆匆走过,大声讨论着物理竞赛的题目。
但她几乎从没遇到过顾屿。
理科楼和文科楼隔着一个小广场和一座花园,就像是校园里两个独立的世界。
他们的作息时间似乎也被精确地错开,即使偶尔在上下学的人流中,或者是在全校集体活动时,视线所及,也从未捕捉到那个曾经熟悉的身影。
他仿佛彻底从她的视野里消失了。
听说他参加了全国物理竞赛,拿了一等奖。
听说他进了省里的集训队。
听说他成绩依旧稳居年级榜首,是学校冲击顶尖名校的王牌。
这些消息,林溪总是零星地从别人口中听到,像风吹过湖面带来的细微涟漪,很快又归于平静。
她的生活被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年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还有各种政治经济学原理填满。
她不再需要面对令她头疼的物理电路图和化学方程式,她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平稳而优秀地前行着。
只是有时候,当她合上厚重的历史书,揉着发酸的眼睛望向窗外,看到银杏叶子由绿转黄,再纷纷扬扬地落下,铺满一地金黄时,会有一瞬间的恍惚。
时间沉默地流淌,高二学年在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声中,在翻过的一页页书本中,悄然过半。
……午休铃声刚过,人流便从各个教学楼涌出,汇向食堂。
林溪和同是文科班的刘湘——她们高一曾是三班的同学——随着人潮慢慢移动。
“所以你看,‘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的’,这个‘金属’是周延的,因为它指的是‘所有’金属嘛。
但‘导电的’就不周延,因为这句话没说完所有导电的东西都是金属啊,可能还有别的呢!”
刘湘挽着林溪的胳膊,眉头紧锁,努力理解着政治课上老师讲的逻辑学概念。
林溪点点头,试图说得更明白些:“反过来,‘有些学生是团员’,这里的‘学生’就不周延,只指‘有些’,不是全部‘学生’;‘团员’呢……好像也不周延,因为说的也只是‘有些’团员中的一部分?”
“哎呀,绕死了绕死了!”
刘湘哀嚎一声,夸张地晃了晃脑袋,“感觉脑子要打结了。
文科怎么还有这种绕口令一样的东西,比解数学题还费劲。”
“就是啊,还以为逃离了数理化的逻辑地狱,结果文科有自己的逻辑迷宫。”
林溪笑着附和,语气里带着点同病相怜的调侃。
两人相视一笑,都觉得这“周延”与“不周延”真是今天最大的思维挑战。
她们穿过连接广场的走廊,走向食堂主楼。
就在踏上食堂大门前的台阶时,林溪无意间回头瞥了一眼,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身后熙攘的人群,一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身影猝不及防地撞入她的视线。
是顾屿。
他离她们不远不近,大概西五步的距离,同样朝着食堂方向走来。
他似乎没有注意到她们,微低着头,像是在思考什么,步伐很快,透着一股理科生特有的目标明确感。
走进嘈杂的一楼大厅,她们习惯性地向左拐,准备去人稍微少一点的二楼。
楼梯上同样挤满了饥肠辘辘的学生。
林溪能清晰地听到身后那个熟悉的脚步声,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
她甚至能隐约感觉到那道目光,这让她后背有些微微发僵。
是错觉吗?
刘湘还在纠结刚才的问题:“所以说,判断周延不周延,关键还是看量项和联项对吧?
全称肯定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就在她们踏上二楼平台,正准备融入各个窗口前的队伍时,一个清冷而略带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的声音从她们身后响起:“文科也这么难了吗?”
林溪和刘湘同时一愣,转过身去。
顾屿站在她们面前,身高似乎比高二初见他时又挺拔了些。
他穿着干净的校服,眼神清澈,嘴角带着一抹极淡的、几乎看不出的弧度,正看着她们。
他的问题听起来很随意,像是偶然听到有趣话题后的随口一问。
林溪一时语塞,脸颊有些微微发烫,没想到他真的跟上来,还听到了她们刚才那略显幼稚的讨论。
刘湘先反应过来,大大咧咧地接话:“是啊顾大学霸!
别提了,政治课讲逻辑学,什么周延不周延的,绕得人头昏脑涨。
还是你们理科好,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多干脆!”
顾屿的目光轻轻扫过林溪,然后才对刘湘说:“也不一定。
各有各的难处。”
他顿了顿,像是解释自己出现在这里并搭话的原因,“刚好听到你们在讨论,有点好奇。”
食堂二楼人声鼎沸,食物的香气弥漫在空气里。
这一刻,却仿佛有一个无形的圈子将三人暂时隔开。
……从那天的食堂偶遇之后,林溪和刘湘发现,见到顾屿的频率似乎莫名其妙地高了起来。
有时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他会从后面赶上,淡淡地打声招呼;有时是在每周一次的公共自习课上,他虽然坐在理科生区域,但休息间隙偶尔会“恰好”经过她们的座位旁;甚至有一次,她们在晚自习后去小卖部买文具,也能碰见他拿着瓶水在柜台结账。
“欸,林溪,你说巧不巧,怎么老碰到顾屿啊?”
一次从图书馆出来又“偶遇”之后,刘湘咬着酸奶吸管,含糊不清地问。
林溪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心里也划过一丝同样的疑惑,但很快又被自己按了下去。
“学校就这么大,大家活动轨迹差不多吧。
而且理科楼那边装修,他们最近有些实验课不是借用了我们这边的教室吗?”
她找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
“也是哦。”
刘湘点点头,很快被另一个话题带跑了思绪,“不过顾大学霸好像也没传说中那么高冷嘛,每次还会跟我们点个头说句话。”
林溪“嗯”了一声,没再多说。
她心里那点微妙的波澜,被她归结为对过去同班情谊的一丝残留感触,以及对他突然“平易近人”的不习惯。
她告诉自己,只是巧合,不必在意。
一个周五的下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得早,林溪和刘湘懒得去食堂人挤人,便先去食堂窗口买了两个刚出炉的、热气腾腾的芝麻酱糖饼,准备带回文科楼慢慢吃。
走到教学楼下的长椅旁,两人觉得此时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便索性坐下来,趁着饼还烫手,小口小口地吃起来。
饼皮酥脆,内里香甜的芝麻酱流心,让两人满足地眯起了眼,边吃边聊着周末的打算。
正说着,一个修长的身影停在了她们面前,遮住了一小片阳光。
林溪和刘湘同时抬头,又一次看到了顾屿。
他今天没穿校服外套,只穿了件白色的毛衣,看上去少了几分平时的清冷,多了些柔和。
他手里拿着两本厚厚的习题集,像是刚从教室或者图书馆出来。
“又吃饼?”
顾屿先开了口,目光落在林溪手里咬了一口的饼上,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情绪,但似乎比平时多了点……熟稔?
林溪和刘湘对视一眼,都有些诧异。
这偶遇的频率是不是有点过高了?
而且这次,他明显是主动走过来停下的。
“嗯,食堂刚出炉的,好吃。”
刘湘晃了晃手里的饼,回答道,“顾大学霸,也还没吃饭?”
“还没。”
顾屿应了一句,然后做出了一个让林溪和刘湘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放下习题集,从口袋里拿出了两颗水果糖,包装纸在夕阳下闪着彩色的光。
他伸出手,将两颗糖分别递到她们面前。
“这个,”他顿了顿,声音依旧平静无波,仿佛在陈述一个物理定理,“甜的,配饼吃或许不错。”
林溪和刘湘彻底愣住了,谁都没有伸手去接。
顾屿……给她们送糖?
这简首比听到政治老师不讲逻辑学了还让人难以置信。
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
顾屿的手还伸在那里,脸上表情没什么变化,但仔细看,耳根似乎微微有点泛红。
刘湘先反应过来,迟疑地接过糖,干巴巴地说了声:“呃……谢谢啊。”
林溪也只好跟着接过那颗还带着他掌心一点余温的糖,低声道:“谢谢。”
顾屿像是完成了什么任务一样,微不可查地松了口气,重新拿起习题集,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平淡:“不客气。
走了。”
说完,他转身便朝着理科楼的方向走去,步伐依旧很快,仿佛刚才那突兀的赠糖行为只是她们的错觉。
留下林溪和刘湘面面相觑,手里的糖饼好像都不那么香了。
刘湘捏着那颗糖,翻来覆去地看,仿佛想从糖纸上看出什么隐藏的公式来。
“……他什么意思啊?”
她满脸的困惑,“顾屿?
给我们糖?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