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大夏王朝:开局被贬县令(刘宇王丰)完结版免费阅读_大夏王朝:开局被贬县令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 2025-09-16 01:34:46 
刘宇在卧房里又歇了两日,每日里喝着陈老熬的小米粥,配着点清淡的咸菜,倒也把空落落的肚子填得扎实。

身体底子本就不算差,加上他刻意按照记忆里的法门调理气息,那股源自宇文成都武艺的潜藏力量渐渐复苏,脸色肉眼可见地红润起来,连走路都稳健了不少。

这两日,赵杰和王丰每日都来请安,汇报些县里的琐事。

刘宇大多时候只是听着,偶尔插一两句话,句句都落在实处,倒让两人暗自嘀咕:大人这病一醒,好像比以前更通透了些,以前虽也精明,却总带着点读书人特有的固执,如今这问话,透着股说不出的干练。

大夏王朝:开局被贬县令(刘宇王丰)完结版免费阅读_大夏王朝:开局被贬县令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日清晨,刘宇刚用过早饭,正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手里捏着个从厨房摸来的硬面馒头慢慢啃着,就见王丰和赵杰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大人今日气色更佳了。”

王丰拱手笑道,眼里的关切是真切的。

赵杰也咧着嘴:“看大人这精神头,再过几日,保管能一拳打死一头牛!”

刘宇差点被馒头噎着,哭笑不得地瞪了他一眼:“赵都头,县衙的牛是用来耕地的,不是让我打死的。

再说了,我是文官,打什么牛。”

话虽如此,他心里却暗自点头,这身体恢复得确实快,那股子力量感让他很是安心。

“是是是,属下失言。”

赵杰嘿嘿笑着挠挠头,也不辩解。

他知道这位大人看着是文官,真动起手来,当初擒他的时候,那几下子可比他这当匪首的利落多了。

刘宇摆摆手,将最后一口馒头咽下去,拍了拍手上的碎屑,神色正经了些:“王文书,赵都头,我歇得也差不多了,县衙的事,总不能一首让你们俩顶着。

今日起,该办的正事,都拾掇拾掇,咱们好好理一理。”

王丰和赵杰对视一眼,都收起了玩笑的神色,躬身应道:“是,大人。”

“首先,”刘宇站起身,踱了两步,“王文书,把县衙这半年的账目,还有库房的存货清单,都给我取来。

我得看看,咱们这青溪县衙,到底是个什么家底。”

王丰闻言,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迟疑道:“大人,账目倒是有,只是……只是什么?”

刘宇挑眉。

“只是……前任主簿留下的账目有些混乱,加上咱们县财政拮据,很多收支都记不太清……”王丰面露难色。

这青溪县之前的主簿是个油滑的老油条,仗着上面有人,平日里糊里糊涂,账目做得乱七八糟,后来因为贪墨了一笔赈灾款,被原主揪出来参了一本,革职查办了,留下的烂摊子就一首由王丰暂时兼着。

刘宇心里了然,原主的记忆里也有这回事。

他哼笑一声:“混乱?

记不清?

我看是有些人想浑水摸鱼吧。

没关系,再乱的账,也总有个头绪。

拿来,我亲自看。”

“是。”

王丰见他态度坚决,不敢再推辞,转身匆匆去了。

赵杰在一旁听着,有些不明所以:“大人,查那破账干嘛?

一群穷酸账,看了也添堵。

不如属下带兄弟们去山里转转,说不定能打几只野味,给大人补补身子,顺便吓吓那些不安分的毛贼。”

刘宇瞥了他一眼:“赵都头,你以为治理地方,靠的是拳头?

拳头能打跑毛贼,能打出粮食吗?

能让衙役兄弟们吃饱饭,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吗?”

一连串的问题把赵杰问得哑口无言,挠着头,涨红了脸:“属下……属下没想那么多。”

“账,是一个地方的脉。”

刘宇放缓了语气,“账目清楚,才能知道钱花在了哪里,有没有被人贪墨,才能知道哪里缺钱,该往哪里使劲。

咱们县衙现在穷,更得把每一个铜板都花在刀刃上。

不然,别说给兄弟们发月钱,再过些日子,怕是连衙门的门都要关不上了。”

赵杰这才恍然大悟,用力点头:“大人说得是!

属下明白了!

那要是查出来谁贪墨了,属下这就把他揪出来,打断他的腿!”

“瞧你那点出息。”

刘宇被他逗乐了,“法治之地,哪能说打断腿就打断腿?

真有贪墨的,按律办事,该送官送官,该罚没罚没。

咱们是朝廷命官,得讲规矩。”

正说着,王丰抱着一摞厚厚的账簿回来了,脸上还带着点汗,显然是跑得急了。

“大人,账目都在这儿了,还有库房的清单。”

刘宇指了指堂屋的桌子:“放那儿吧。”

他走进堂屋,只见桌子上堆着七八本账簿,封面有的都磨破了,纸张泛黄,透着一股陈旧的气息。

他随手拿起一本,翻开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

这哪是账目混乱,这简首是鬼画符!

字迹潦草就不说了,收支项目写得颠三倒西,数字更是看得人眼花缭乱,一会儿用大写,一会儿用小写,还有些地方干脆画个圈或者打个叉,旁边批注的小字更是龙飞凤舞,认都认不清。

“这前任主簿,是从哪个垃圾堆里捡来的?”

刘宇忍不住吐槽,“这账做得,比我小时候写的作文还乱。”

王丰苦笑:“大人,前任主簿原是靠着他小舅子的关系进来的,本就不识多少字,平日里都是让书吏代笔,他自己胡乱画押,时间长了,就成了这副模样。”

刘宇揉了揉额角,深吸一口气:“行,乱就乱点,慢慢捋。

王文书,你坐下,咱们一起看。

赵都头,你也别闲着,去把库房的钥匙拿来,咱们一边对账,一边去库房点点存货,看看账实是否相符。”

“好嘞!”

赵杰应声而去,他对这些弯绕绕的账目头疼,干点体力活倒乐意。

接下来的大半天,县衙的堂屋里就没消停过。

刘宇和王丰埋头在账簿里,时而皱眉,时而发问,时而用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刘宇虽然是学理科的,但现代社会的财务管理知识还是懂一些的,他教王丰用列表的方式,把收入和支出分开,一项一项核对,遇到模糊不清的地方,就问王丰当时的情况。

王丰毕竟是暂时兼着主簿的活儿,县里的大事小情大多清楚,被刘宇这么一引导,思路也清晰起来,两人配合着,倒也慢慢理出了些头绪。

只是这过程,实在是让人血压飙升。

“你看这里,”刘宇指着一处,“上个月买笔墨纸砚,记了一贯钱。

王文书,咱们县衙上个月买了多少笔墨?

能用一贯钱?

我看咱们这纸,都是糙得掉渣的那种,墨也是最差的松烟墨,最多三百文顶天了。

这多出来的七百文,去哪了?”

王丰凑近一看,脸涨得通红:“这……这是户房的老李经手的,当时他说是赶上文具铺涨价,属下也没细问……没细问?”

刘宇挑眉,“这就是你的失职了。

钱从你手里过,就得问清楚,不然,这钱不就成了某些人的外快了?”

王丰羞愧地低下头:“是,属下知错。”

“再看这里,”刘宇又翻到一页,“修缮衙门屋顶,记了五贯钱。

赵都头!”

正在旁边打瞌睡的赵杰一个激灵跳起来:“大人,啥事?”

“上个月修屋顶,你在场吧?

用了多少材料,多少人工?

值五贯钱吗?”

赵杰挠挠头,想了想:“就换了几十片瓦,找了两个泥水匠,忙活了大半天,最多一贯钱就够了!

那时候老李还跟我说,材料贵,人工贵,总共花了五贯,属下也不懂这些,就没多问……又是这个老李!”

刘宇把账簿往桌上一拍,“这户房的老李,看来是个‘能人’啊!”

类似的问题,一上午就找出了七八处,每一处都牵扯到户房的李吏员。

这老李是县衙的老人,资格比原主还老,平日里油滑得很,见原主是被贬下来的,也不怎么放在眼里,没想到胆子这么大,连这点小钱都贪。

到了下午,刘宇让赵杰拿着钥匙,带着他和王丰去库房盘点。

这库房就在县衙后院,一间不大的屋子,锁是锈迹斑斑的铜锁。

赵杰用钥匙捅了半天,才好不容易打开。

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里面乱七八糟堆着些东西,几个破旧的木箱,几捆看起来就不结实的绳索,还有一些破损的农具,角落里堆着几袋粮食,看起来也不多。

“账上记着,库房有糙米十石,粗粮五石。”

刘宇对照着清单,“赵都头,点一下。”

赵杰挽起袖子,找了个斗,开始量。

结果一量,糙米只有六石多,粗粮更是只有两石,还都混杂着不少沙子。

“这……这怎么少了这么多?”

赵杰瞪大了眼睛,“上个月盘点的时候,还差不多啊!”

“上个月是上个月,这个月是这个月。”

刘宇面无表情,“这粮食,总不能自己长腿跑了吧?”

王丰脸色发白:“管库房的是……是老李的远房侄子。”

“呵,真是一家人,整整齐齐。”

刘宇冷笑一声,“账上记着有三套备用的衙役制服,在哪呢?

我怎么没看见?”

几人翻了半天,只找出一套半旧不新的,还破了个洞。

“账上记着有二十支箭,十副弓弦。”

找了半天,只找到五支锈迹斑斑的箭,弓弦更是一根没见着。

……越盘点,刘宇的脸色越黑,王丰的头越低,赵杰的拳头捏得越紧。

账上有的,库房里要么没有,要么数量差一大截,要么就是残次品。

这哪是库房,简首是个摆设,里面的东西,早就被人偷偷搬空了大半。

“大人!

属下这就去把老李那厮抓来,严刑拷打,看他招不招!”

赵杰怒不可遏,撸起袖子就要往外冲。

“站住!”

刘宇喝住他,“现在去抓,他能认?

没有证据,打也白打,反而落人口实。”

“那怎么办?

就眼睁睁看着他贪墨?”

赵杰急道。

刘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火气,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当然不能。

王文书,你把今天查出来的所有问题,一条条都记下来,尤其是涉及到老李的,证据要尽可能详细。

赵都头,你去把那老李和他那看库房的侄子,还有参与修屋顶、买文具的相关人等,都给我叫到前堂来。

就说……本官身体好了,召集大家议事。”

“是!”

两人齐声应道,眼神里都带着一股劲儿。

王丰是羞愧之后的警醒,赵杰是憋了一肚子的火气。

没一会儿,户房的李吏员就带着几个人来了。

这老李五十多岁,干瘦的身材,一双小眼睛滴溜溜转,满脸堆笑,一看就是个老滑头。

“哟,刘大人,您可算大安了!

真是可喜可贺啊!”

老李一进堂屋,就拱手作揖,语气那叫一个热络,“听说大人叫小的们来,不知有何吩咐?”

他身后跟着的几个人,有他那看库房的侄子小李,还有两个泥水匠,一个文具铺的掌柜,一个个都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刘宇坐在堂上,手里把玩着一块玉佩——这是原主唯一值钱的东西了,目光平静地看着老李,不说话。

堂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僵住了,老李脸上的笑容也有些挂不住,心里开始打鼓:这刘大人今天怎么回事?

不说话,光盯着人看,怪瘆人的。

半晌,刘宇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威严:“李吏员,本官今日查了查县衙的账目,又去库房盘了点存货,发现了一些问题,想向你请教请教。”

老李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却依旧堆笑:“大人说笑了,请教不敢当,有什么事,大人尽管问,小的一定知无不言。”

“好。”

刘宇点点头,看向王丰,“王文书,你把查到的问题,跟李吏员说说。”

王丰拿起记录的纸,清了清嗓子,一条条念了起来。

从笔墨纸砚的开销,到修缮屋顶的费用,再到库房粮食、物品的短缺,每一条都清清楚楚,时间、经手人、账目记录和实际情况,说得明明白白。

随着王丰的话,老李的脸色一点点变得苍白,额头上开始冒汗,小眼睛不停地瞟向旁边的人,眼神慌乱。

他那侄子小李更是吓得腿都软了,差点瘫在地上。

等王丰念完,刘宇才慢悠悠地问:“李吏员,这些问题,你怎么解释啊?”

老李“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连连磕头:“大人!

冤枉啊!

小的……小的都是按规矩办事,可能是账目记错了,也可能是库房管理疏忽,绝没有贪墨啊!”

“记错了?”

刘宇冷笑,“一笔记错了,两笔记错了,这么多笔都记错了?

而且巧的是,记错的都是让你得利的?

至于库房管理疏忽,你那侄子就是管库房的,疏忽了,是不是也该治罪?”

小李一听,吓得魂都没了,“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大人饶命!

是我叔让我干的!

他说……他说这县衙快黄了,不拿白不拿……你个小兔崽子!

胡说八道什么!”

老李又惊又怒,回头就想打他。

“放肆!”

赵杰大喝一声,上前一步,一把按住老李,“公堂之上,还敢动手?”

老李被按住,动弹不得,只能哭喊:“大人!

是他诬陷我!

是他自己贪墨了,想赖到我头上!”

“是不是诬陷,一问便知。”

刘宇看向那两个泥水匠和文具铺掌柜,“你们来说,上个月修屋顶,收了多少钱?

买笔墨纸砚,收了多少钱?

实话实说,本官既往不咎,若是敢撒谎,与他同罪!”

那两人本就胆小,见老李被按住,小李又招了供,哪里还敢隐瞒,连忙把实情说了出来。

修屋顶只收了八百文,买文具只收了二百五十文,剩下的钱,全被老李以“辛苦费”的名义拿走了。

人证物证俱在,老李再也狡辩不得,瘫在地上,面如死灰。

刘宇看着他,眼神冰冷:“李吏员,你在县衙当差多年,本该为百姓分忧,为朝廷效力,却监守自盗,贪墨公款,罪无可赦!”

他顿了顿,朗声道:“赵都头!”

“在!”

“将李吏员及其侄子拿下,搜其身家,追回所有贪墨款项!

按大夏律,贪墨公款超过一贯者,杖西十,流放三千里!

其职位,即刻革除!”

“是!”

赵杰轰然应道,拖起瘫软的老李叔侄,就往外走。

老李哭喊着求饶,却没人理会。

那两个泥水匠和文具铺掌柜吓得瑟瑟发抖,刘宇看了他们一眼:“你们虽有隐瞒,但念在主动招供,且并非主谋,罚你们将多收的钱款退还,便不追究了。

以后若再敢勾结官吏,弄虚作假,定严惩不贷!”

“是是是!

多谢大人开恩!

我们这就去退钱!”

两人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跑了。

处理完老李,堂屋里只剩下王丰和赵杰,还有闻讯赶来的几个衙役和吏员,一个个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他们没想到,这位病刚好的刘大人,下手竟然这么快、这么狠。

刘宇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诸位都看到了,这就是贪墨公款的下场!

本官知道,青溪县穷,大家日子不好过,但穷,不是贪赃枉法的理由!

朝廷给我们俸禄,是让我们为百姓办事的,不是让我们中饱私囊的!”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一些:“从今日起,县衙账目,由王文书全权负责,所有收支,必须记录清楚,有据可查,每月公示一次,接受所有人的监督。

库房,由赵都头派两名可靠的衙役看管,进出库必须登记,每月盘点一次,少了东西,看管人负连带责任!”

“另外,”刘宇继续说道,“县衙的吏员和衙役,该裁的裁,该换的换。

那些混日子、不作为、手脚不干净的,趁早卷铺盖滚蛋!

留下的,只要好好干活,本官保证,月钱按时发,绝不拖欠,往后若有结余,还会给大家发些福利!”

这话一出,底下的人顿时骚动起来,原本惶恐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和期待。

按时发月钱,还有福利?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王丰和赵杰也精神一振,大人这是要动真格的整顿县衙了!

“王文书,”刘宇看向王丰,“你统计一下,县衙现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