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轩赵虎《上古虫修》_《上古虫修》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新皇攻入皇宫的那个黄昏,我正在我的宫院内泡去年的陈茶。
新皇叫谢承,是彼时林贵妃的外甥,翰林院掌院学士谢敦的长子。他十二岁时因为一篇奉杯赋名满皇都,人称谦玉公子,他本人的确如同名号一般,谦谦有礼,温润如玉。
我与他打过几次交道,闹过些许不愉快,谁知他一朝谋反,成了新皇。
短兵相接,兵马声在高墙外忽远忽近,我闭目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捧着热茶,等它变凉,等我这小破宫门被攻破。有宫人高喊:“华安公主要坠楼!”。
我睁开眼,心下一惊,看见宫墙之上的天被染成了血色。
忽然一道人影出现在我面前,我以为连叛军都知道我只是个不受恩宠的公主,所以只派了一个人来捉拿我。那人用黑布蒙住了下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眼睛,他夺走我手中的茶杯放到旁边的石桌上。我乖乖把手伸到他的面前,等他把我绑住,谁知他攥住了我身下铺着的发黄的羊毛毯子,一翻手,将我用毯子整个蒙住,连毯子带人一起卷走了。
他的手臂很用力,禁锢在我腰间,害得我喘气都十分困难,满鼻都是他身上的血腥味。
想着早晚都是死路一条,我便没太挣扎,可当我听见兵马声在我身后越来越远时,我才察觉到这人不是来抓我的,而是来救我的。
此人身手了得,额上一道浅浅伤疤,手掌粗糙,力气很大,想来是京城大户人家养的武侍。我思来想去,猜测究竟是谁派他来救我的。
皇宫外停了一辆马车,我仍裹在毯子里,被他放在马车内,他一句话也不多说,驾着马车离皇宫越来越远。
我掀开车上的帘子,皇宫上火光四起,我眼睁睁看着这个生我养我,我敬畏又想要逃离的地方,与我越来越远。
马车驾得飞快,颠得我五脏六腑跟着乱颤,我坐在马车内,对着车外的人喊道:“是谁派你来救我的?”
谁知这位武侍惜字如金,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我只好将这些年与我有些往来的人都想了一遍。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孔天疏。
华安公主十二岁之前都是父皇亲自教她写字读书,她到了十二岁,父皇便命令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来教她。皇后为了让她不至于太过孤单,让宫里适龄的公主都跟着学习,我便是其中一位。
那时孔天疏刚入翰林院,一份教习公主的小差事他做得格外认真,每日书写教案,讲书时松弛有度。也因为他,我才对读书写字这类无聊的事情生出兴趣。后来有一次清早下起暴雨,各宫公主都告了假,唯独我老老实实去了学堂,刚一进去就孔天疏独自一人坐在学堂里,望着窗外大雨倾盆。
伴着学堂外潮湿大雨声,他给我一人讲诗。
他讲道:“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他还说,这首诗,是他在华安公主面前不敢讲的。
我读懂了后两句,大着胆子学着我听来的脏话去骂他,好歹我也是个公主,怎不畏惧我呢。谁知他一脸严肃,说谁家公主会说脏话。
从那时起,我尊称他一句老师,他便格外尽心地教我,从诗书礼仪到人情世故。直到华安公主到了适婚年龄,孔天疏就再也没进宫教过书,但他总有办法与我书信往来。到如今六七年的情分,他竟然是我想到的第一个有可能会出手救我的人。
从另一方面想,谢承的父亲是他的上级,对于谢承要谋反的事情,或许他早就听到过风声,提前做好准备,在谢承谋反这天刚好救出我,很是合理。
唯一的疑点在马车外的这个武侍身上。
以我对孔天疏的了解,他身出寒门,根本不会有足够的财力雇佣身手这么好的人。
我正想着,马车忽然慢了下来,已到了皇城城门前。
城门处有兵马巡逻,似乎在仔细盘查,我从没出过宫,以为这样的景象只是正常的出城检查,可前方人群骚动,不像有那么简单。
“你要送我出城吗?”
我将半个脑袋伸出马车外,看到夜色之中武侍手上紧握着缰绳,瞥了我一眼,点了点头。
顿时我有些慌张,我从小没踏出过皇城一步,那些皇城之外的故事都是听宫里的人闲聊时说的,或是从话本子上看到的,将要去往陌生的地方,我感到不知所措。
我还未开口继续询问,他伸手把我掀起的车帘拉上,重新驾起马车,马车掉了个头,又往城内驶去。
士兵关上了千斤重的城门,伴随着轰隆一声,我靠在马车内壁上,叹了口气。
刚刚还因为即将自由而产生的惶恐不安消失殆尽,我反倒松了口气。
马车重新回到城内,街道上竟然出奇的安静。
我不敢再露头,只是敲了敲车帘,说道:“宵禁时间快到了吧,你不如找个能避风的地方,我将就一夜,等到明天你再来找我如何?”
车外安静了一瞬,武侍从外面敲了一下车帘,我便知他是答应了。谁知车外忽然亮起灯光,有人喊了句“是谁?”。
这声音我再熟悉不过,掀开帘子,发现府门外站着的正是孔天疏。
我不敢大声张扬,挥了挥手,孔天疏认出是我很是惊讶,随后疾步走到马车前,小声问道:“是清乐公主?”
我点点头,于是他左手拿着一盏夜灯,向我伸出右手,我见状起身便要跳下马车,却被武侍伸出的手臂拦住。
当下我便为难起来,我不确定谢承谋反登位之后会不会发现我这样一位不知名的公主在宫内消失,一旦追查前朝余孽,我要是随着孔天疏走了,便是在给他添麻烦。
“你不信我?”
孔天疏见我迟疑,紧皱起眉,黑夜里的昏暗烛灯在他脸的另一侧拢起阴影,显得他神情严肃,像是过去见我犯错时的样子。
“不是的……”我刚要解释,街道的另一家府门响起了动静,我惊得钻回马车内。
脚步声匆匆,一个男子的声音响起:“孔学士,马车内是……”
“拜见陈寺卿,马车内是我母家表妹,前几日她父亲过世,孤身一人来投靠我,刚刚才到。”
我在马车内听见孔天疏扯谎,觉得很是新奇。
这一片离皇宫不远,有许多朝中重臣的府邸都在此处,看来孔天疏府邸对面住着的是位三品的寺卿。
“哦,最近不太平啊,你也知道的,总要注意些。我现下要入宫去,待会宫内见了。”
随着备轿声,车马声,那位陈寺卿匆匆离去。
“现在陈寺卿知道了我表妹来投奔我,你若不去我府上,我如何圆谎?”
我颇有些头疼,无奈之下还是下了马车,孔天疏稳稳握住我的手,把我接下马车。
我看向马车上纹丝不动的武侍,向他拜了宫中大礼,说道:“感谢你今日将我带出宫,还请他日风声过去,告知救我之人,我必答谢报恩。”
他点点头,终是驾车而去。
孔天疏似乎有些欣慰地看着我,带我走进他的府邸内,他未点灯,我看不清他府内景象。只凭借他手上的夜灯,走入他的房间内。
“今夜来不及收拾客房,你先在我的房间睡下。我估计半个时辰后我会应诏进宫,或许你明早睁眼,这天下就不姓沈,该姓谢了。”
我不合时宜地一笑:“那你岂不是可以直呼我名字了?”
孔天疏似乎没想到我居然会这样说,愣了片刻后,笑着唤我沈清乐。
“老师,我从宫中离开前,听见有人说,沈华安坠楼了。”
他沉默片刻,从窗边拿起一支蜡烛,点亮了放在床边,问我:“你怕不怕?”
我的眼睛有些酸涩,却不想点头承认。
孔天疏叹了口气说道:“天一亮你就不能叫沈清乐了,忘掉你是沈朝公主的身份,换个新名字吧。”
床边的烛光很亮,火光的边缘让我想起皇宫上方令人心惊的黄昏。
“我听说,我的母亲姓燕,那我便也改姓燕吧。天亮之后,我便叫燕怀恩吧。”
“好啊。”孔天疏淡笑时嘴角有一个浅浅的梨涡,显得年轻不少,“天亮之后,你就是我的表妹,燕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