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另类剑仙诸葛赵虎完本完结小说_完本完结小说诸天:另类剑仙(诸葛赵虎)
2149年的早晨,陈默站在零号实验室的入口处,调整了一下左镜片边缘有微小裂痕的细框眼镜。
地下100米的实验室被特制的量子屏蔽墙包裹,但"大折叠"事件后,这堵墙已经出现了"规则渗透"。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厚重的合金门。
实验室内部比他想象的更加诡异。走廊两侧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颜色的便签纸,睁眼"、"单数楼层禁止使用扶手电梯"、"17:00后不可看向走廊尽头的第7扇门"。
陈默皱起眉头,这些明显违背物理常识的禁忌让他感到不适。"根据量子态叠加原理,这些规则应该是某种心理暗示或者系统故障。"他自言自语道,同时从口袋里掏出红色钢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3×3网格——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没有这个仪式,他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走廊尽头,一个银灰色短发的男人正在观察培养皿中的生物。
那人左手无名指戴着一枚刻有双螺旋图案的钛钢戒指,是基因学家林夏。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露出疲惫的微笑。"陈博士,你终于来了。这里的实验数据...有点奇怪。
"林夏说话节奏缓慢,常停顿思考,这是他的习惯。陈默走近观察培养皿,里面是一种发光的水母。"从波粒二象性角度分析,这种生物的光谱应该呈现随机分布,但你看...""它们的光谱完全稳定,"林夏接话,"就像被某种规则约束着。
基因序列比对显示,它们的DNA没有任何异常,但蛋白质结构预测表明,它们应该无法维持这种稳定状态。"陈默注意到林夏在说话时,下意识地用手指轻敲培养皿的边缘,似乎在遵循某种无形的节奏。
这个细节让他感到一丝不安。"AI系统07有新的报告吗?"陈默问道。
"它说’遵守规则以避免湮灭’,"林夏回答,语气中带着困惑,"但同时也要求我们继续记录实验数据。这两个指令存在逻辑矛盾。"就在这时,实验室的灯光突然熄灭。陈默下意识地想要睁眼,但林夏迅速抓住了他的手臂。"不要睁眼!
"林夏低声警告,"规则说17秒内不可睁眼!"陈默强迫自己闭上眼睛,心中充满了科学家的质疑与恐惧的交织。他无法确定,这些规则到底是某种未知的科学现象,还是超自然力量的显现。而更让他不安的是,他发现自己画在笔记本上的3×3网格,与墙上规则的排列方式完全一致。灯光重新亮起,陈默睁开眼睛,发现林夏的表情比之前更加凝重。他们都知道,零## 第1章 规则初现陈默站在零号实验室的主控室里,盯着墙上的规则清单,眉头紧锁。这些便签纸的颜色各异,内容却同样令人费解。
他习惯性地用红笔在笔记本上画了3×3网格,然后开始记录第一条规则:"灯光熄灭17秒内不可睁眼"。"从概率云坍缩的角度分析,这可能是某种量子态观测效应,"他自言自语道,"但17秒这个具体数值...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物理常数。"林夏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数据报告。"陈博士,我检查了那些发光水母的基因表达情况。奇怪的是,它们在遵守规则时,蛋白质折叠方式会发生变化,产生稳定的光谱。"陈默接过报告,仔细查看数据。"基因序列比对显示没有突变,但蛋白质结构预测与实际观察结果不符。
这不科学。""科学?"林夏轻声重复,语气中带着一丝怀疑,"也许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什么是’科学’。"陈默摇摇头,拒绝接受这种想法。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任何现象都应该有可解释的机制。我们只是还没发现而已。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AI系统07突然发出中性电子音:"警告:17:00即将到来,请避免看向走廊尽头的第7扇门。"陈默看了看时间,确实快到下午五点了。"这太荒谬了,"他说,"走廊尽头根本没有第7扇门,那里只有一面墙。"林夏的表情变得严肃。
"我数过了,确实有7扇门,只是其中一扇只有在特定角度才能看见。
这是量子叠加态的表现。"陈默感到一阵眩晕。他的科学世界观正在受到挑战,但他拒绝轻易放弃理性思考。"我们需要做实验验证,"他坚定地说,"设计一个对照实验,测试这些规则的真实性。"林夏点点头,但陈默注意到他的手指在无意识地敲击桌面,似乎在遵循某种节奏。"我担心实验会带来危险,"林夏说,"规则可能不是玩笑。
""科学就是要冒险,"陈默回答,同时调整了一下眼镜,"我们不能因为恐惧就停止探索。
"他们决定在第二天进行实验。当晚,陈默回到宿舍,翻阅父母留下的研究笔记。十年前,他们在"大折叠"前的最后一次实验中失踪,只留下"观测者即存在本身"这句话。
陈默一直相信,解开父母失踪的谜团,关键在于科学理性。他合上笔记本,望向窗外的夜空。
2149年的地球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样子,"量子潮汐"现象让现实结构变得不稳定。
零号实验室是为数不多的"稳定点",但如今,它也陷入了规则扭曲的困境。
陈默深吸一口气,决心明天一定要找出这些规则背后的科学解释。无论多么诡异,总有合乎逻辑的答案。这是他作为科学家的信念,也是他寻找父母真相的唯一途径。
---## 第2章 禁忌实验第二天清晨,陈默和林夏在实验室的会议室里讨论实验计划。
陈默在白板上画出了复杂的实验设计,而林夏则在一旁补充生物学的细节。
"我们的对照实验很简单,"陈默解释道,"一组遵守规则,一组违反规则,然后比较两组的结果差异。从波粒二象性角度分析,如果规则确实影响量子态,我们应该能观测到明显的数据变化。"林夏皱起眉头。"我担心违反规则的后果。
那些发光水母在规则被破坏时会表现出异常行为,它们的DNA虽然没有变化,但蛋白质结构会出现不可预测的折叠。""这正是我们需要验证的,"陈默坚持道,"科学不能建立在恐惧之上。"就在这时,一个中年男人推门而入。他看起来约四十五岁,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着复杂的情绪。"你们在计划违反规则?"男人问道,声音低沉。
陈默警惕地看着他。"你是谁?""张诚,前研究员,现在的’规则执行者’。
"男人自我介绍,语气中带着自嘲,"我劝你们不要做这种实验。规则不是游戏,违反它们会带来真实危险。"林夏似乎认识张诚,他站起身来。"张博士,我们需要理解这些规则背后的机制。"张诚摇摇头,表情变得痛苦。"理解?
我参与了这个实验室的’观察者意识实验’,亲眼目睹了’大折叠’的发生。
规则不是用来理解的,是用来遵守的。"陈默感到一阵兴奋。"你参与了那个实验?
那你知道我父母吗?陈教授和林教授?"张诚的表情变得更加复杂。
"认识...他们是实验的核心成员。也是第一批...消失的人。"陈默的心跳加速。
"你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他们成为了规则的一部分,"张诚低声说,"就像我的女儿一样。"林夏插话:"张诚的女儿是第一个’规则适应者’,她能在规则破坏时’看见’现实的’量子涟漪’。"陈默感到困惑和好奇。
"我们需要了解更多。这个’观察者意识实验’到底是什么?"张诚犹豫了一下,似乎在内心挣扎。"实验研究’意识对量子态的影响’。
我们试图证明观测者的意识可以影响粒子的行为。但实验失控了...意识强度超过阈值,导致量子态坍缩,产生了现实扭曲。"陈默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正是我一直在研究的领域!
也许我能帮上忙。"张诚摇摇头。"太危险了。规则是为了保护我们,防止进一步的现实扭曲。"但陈默已经下定决心。"我们必须继续实验。
科学不能因为恐惧而停滞不前。"张诚看着陈默,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好吧,但我警告你们,后果自负。"当天下午,陈默和林夏开始了实验。他们准备了两组发光水母,一组将遵守所有规则,另一组则故意违反"灯光熄灭17秒内不可睁眼"的规则。
当灯光熄灭时,陈默强迫自己睁眼,观察违反规则组的水母。在黑暗中,他看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水母的光谱开始扭曲,仿佛现实本身在波动。更可怕的是,他似乎看到了墙上的规则在发光,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图案。灯光重新亮起,陈默发现林夏脸色苍白。"你看到了吗?"林夏问道,声音颤抖。陈默点点头,他的科学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些规则背后,确实隐藏着某种他们尚未理解的力量。而他父母失踪的真相,可能就隐藏在这些规则之中。
---## 第3章 规则记忆实验后的第三天,陈默坐在实验室的数据分析室里,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图表。违反规则的那组发光水母表现出异常的量子态波动,数据完全超出了传统物理学的解释范围。"从坍缩态的角度分析,这不可能,"他自言自语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量子态不应该在宏观尺度上表现出这种一致性。
"林夏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新的报告。"陈博士,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那些违反规则的水母...它们的基因表达出现了变化。"陈默抬头,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基因序列比对显示什么?""没有DNA突变,"林夏回答,语气中带着困惑,"但蛋白质结构预测表明,它们的表达模式发生了改变。
更奇怪的是,这种改变似乎...有记忆性。""记忆性?"陈默皱起眉头。"是的,"林夏点头,"我把这些水母转移到正常环境中,它们仍然保持着违反规则后的表达模式。
就好像它们’记住’了规则被破坏的状态。"陈默感到一阵兴奋。
"这可能是量子纠缠在生物系统中的表现!意识观测导致量子态坍缩,而这种坍缩状态被生物系统’记忆’下来了。"林夏的表情变得严肃。"但更奇怪的是,我培育的一些基因改造蠕虫...它们似乎能够传递这种’规则记忆’。"陈默猛地站起来。
"传递?你是说...""我把违反规则组的水母组织提取液注入蠕虫体内,然后观察它们的行为。蠕虫开始表现出对规则的’感知’,即使它们从未直接接触过规则环境。"陈默的心跳加速。
"这意味着规则信息可以通过非DNA方式传递?这完全违背了现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我知道,"林夏轻声说,"但数据就在这里。我们可能发现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递机制。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闪烁,AI系统07发出警报:"规则冲突检测,逻辑死循环风险,请立即确认操作指令。"陈默和林夏对视一眼,迅速跑到主控室。
屏幕上显示着矛盾的指令:"记录所有实验数据"和"销毁所有实验数据以防止规则崩溃"。
"AI系统出现了逻辑冲突,"陈默分析道,"规则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系统的混乱。
"林夏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流。"看这里,AI正在将规则信息转化为量子态数据。
这些数据与我们的实验结果高度吻合。"陈默仔细观察数据流,突然发现了什么。"等等,这些量子态数据的排列方式...与墙上的规则编号存在数学关联!"林夏凑近屏幕。
"你是说规则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某种数学模式?""不仅如此,"陈默兴奋地说,"规则编号对应观测时间与粒子状态的函数关系。
这可能意味着规则本身是实验数据的某种编码!"就在这时,张诚推门而入,表情紧张。
"你们发现什么了?"陈默迅速解释了他们的发现。张诚听完后,脸色变得苍白。
"这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如果规则是实验数据的编码,那么违反规则可能不仅仅是危险的,还可能改变整个实验室的现实结构。"林夏突然想到了什么。"张诚,你之前提到你的女儿是’规则适应者’,她能’看见’量子涟漪。
她是否也能感知这些规则背后的数学模式?"张诚犹豫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她说规则’唱歌’给她听。她能’听’到规则之间的数学关系。"陈默感到一阵震撼。
"这意味着规则可能是一种意识与量子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现实导航系统’。
而’大折叠’事件,可能是这种相互作用失控的结果。
"林夏补充道:"如果规则信息可以通过生物系统传递,那么也许...规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形式?"陈默和林夏对视一眼,都意识到他们可能触及了一个远比想象中更加深奥的真相。零号实验室的秘密,不仅关系到科学,还关系到生命和现实本身的本质。
---## 第4章 量子潮汐实验后的第七天,零号实验室出现了第一次"空间闪烁"现象。陈默正在数据分析室工作,突然发现墙壁和设备的位置发生了随机变化。他眨了眨眼,一切又恢复了正常,但他的心脏仍在剧烈跳动。"根据量子态叠加原理,这不可能,"他自言自语道,同时用红笔在笔记本上画了3×3网格,试图稳定自己的情绪,"宏观物体不应该表现出这种量子行为。"林夏匆匆跑进房间,脸色苍白。"你感觉到了吗?
空间闪烁。"陈默点点头。"AI系统07有解释吗?
""它说这是’量子潮汐’的正常表现,每72小时会出现一次。但这次比上次强烈得多。
"陈默站起身,走向实验室的主控室。走廊上的规则清单似乎比以前更加密集,的规则:"空间闪烁期间不要移动"、"不要直视闪烁的物体"、"听到滴答声立即蹲下"。
他们到达主控室时,张诚已经在那里了,表情凝重。"闪烁的频率在增加,"他说,"这意味着规则正在弱化。实验室的量子屏蔽墙已经无法完全阻挡外界的现实扭曲。
"陈默查看监控数据,发现实验室周围的量子场波动确实在增强。"从波粒二象性角度分析,这表明现实结构正在变得不稳定。"林夏指向屏幕上的一个数据点。"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