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多子多福,国家帮我攻略极品美妇张岚岚苏沐小说完整版免费阅读_热门小说排行榜多子多福,国家帮我攻略极品美妇(张岚岚苏沐)

时间: 2025-09-16 01:45:43 

第一章 血色海棠永安七年,暮春。镇国将军府的西府海棠开得正烈,殷红的花瓣层层叠叠,压弯了枝头。产房里的惨叫声已经持续了四个时辰,像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廊下花朝的神经。他一身银甲尚未卸去,甲片上还凝着边关的霜,此刻却被满院的血腥味蒸得发烫。“将军,夫人她……”稳婆第三次掀帘而出,裙摆上的血珠滴在青石板上,洇开一朵朵细碎的红梅,“胎位不正,再耗下去,怕是……”花朝猛地攥紧腰间的枪缨,指节泛白。他想起三日前离家时,妻子苏婉还笑着替他理了理歪斜的翎子,说:“等你回来,咱们的孩子该会叫爹了。

”那时她的鬓边别着朵新开的海棠,眉眼弯弯,腕间的银钏叮当响,像串碎在风里的星子。

“无论如何,保夫人!”花朝的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铁甲撞在廊柱上,发出沉闷的轰鸣。

产房里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花朝心头一紧,踹门而入时,正见苏婉抓着床沿的手缓缓松开,鬓角的汗混着泪水淌进枕巾,将那半朵绣了一半的海棠染成深紫。她看见他,忽然扯出个极轻的笑,气若游丝:“花郎,是个女儿……叫她花宁,安宁的宁……”话音未落,那只曾为他缝补铠甲、研墨铺纸的手,彻底垂落。

银钏“当啷”一声砸在床板上,惊得襁褓里的婴孩发出一声啼哭——那哭声细弱却执拗,像极了苏婉当年射落他头顶红缨时,眼里的那份倔强。花朝抱起苏婉逐渐冷透的身子,她的体温正顺着他的铁甲一点点流失。他想起她嫁给他的第三年,边关告急,她连夜给他绣了个平安符,符上是两株并蒂海棠,她说:“花家的人,既要守得住疆土,也要护得住身边人。”可如今,他护不住她了。下葬那日,花朝亲手将那枚平安符塞进苏婉棺木。春风卷起纸钱,落在新栽的海棠树旁,怀里的花宁突然不哭了,小脑袋在他颈窝里蹭了蹭,像是在安慰。

多子多福,国家帮我攻略极品美妇张岚岚苏沐小说完整版免费阅读_热门小说排行榜多子多福,国家帮我攻略极品美妇(张岚岚苏沐)

他低头吻了吻女儿柔软的发顶,喉结滚动:“宁儿,爹会护着你,护着这天下,如你娘所愿。

”花宁三岁那年,已经能踩着花朝的靴底在演武场转圈。花朝教亲兵练枪,她就拖着比人还高的木枪跟在后面,扎马步时晃得像株风里的芦苇,却偏要挺到小脸涨红才肯罢休。有次花朝挥枪劈开巨石,碎石溅到她脚边,她非但没哭,反倒拍手笑:“爹爹的枪,能劈开大山!”那晚花朝在苏婉灵前站了整夜,烛火映着他臂上的旧伤——那是当年护驾时被流矢所伤,苏婉曾用绣花针一点点挑出箭头,血滴在她的绣绷上,染红了半朵未绣完的海棠。“婉娘,这丫头,像你。

”他摸着供桌上那支苏婉的箭,箭杆上刻着的“护”字,已被岁月磨得浅了。十二岁的花宁,已能在马背上开弓射落飞鸟。花朝带她巡边,见匈奴游骑在界碑外徘徊,她竟拽着父亲的缰绳要冲过去:“爹爹,让我去捅他们一枪!”花朝按住她的肩,指腹触到她锁骨处——那里有道浅浅的疤,是去年练枪时被枪杆砸的,她不让上药,说“将军身上哪能没疤”。变故发生在秋猎那日。匈奴突袭,花朝为护驾亲斩七骑,却被叛徒从背后捅进一刀。花宁赶到时,父亲的血正顺着铁甲缝往地上淌,他攥着她的手腕,将那支苏婉的箭塞进她手里:“宁儿,记住……枪要直,心要正……”那一夜,花宁在帐中烧了所有的襦裙。火焰舔舐着丝绸,映出她眼里的决绝。她剪去及腰长发,换上父亲的旧铠甲,束胸勒得肋骨生疼,却挺得笔直。

亲兵见“少年郎”眉眼间有花将军的影子,只当是远房亲眷,没人知这单薄身形里,藏着苏家女儿的骨血。“从今日起,我叫花十三。”她对着铜镜里的“少年”说,声音刻意压得沙哑,“匈奴不灭,不换红妆。”第二章 枪挑敌酋雁门关的风,能把人的骨头都吹得生疼。花宁混在新兵队伍里,脸上抹着锅底灰,粗布军装套在身上晃荡,倒真像个营养不良的少年。老兵们总爱打趣她:“小花十三,你这细皮嫩肉的,扛得动枪吗?

”她不说话,只是默默抓起地上的长枪,一遍遍重复着父亲教的招式。枪杆磨破了掌心,血泡破了又结,没过多久,她的手掌就结了层厚厚的茧,比老兵的还硬。三个月后,匈奴小股部队袭扰。花宁跟着队伍冲在最前面,弯刀劈来时,她下意识地侧身,像父亲教的那样避开要害,长枪顺势捅出,正扎进敌兵的咽喉。温热的血溅在她脸上,她舔了舔唇角的腥甜,突然笑了——原来杀人的滋味,和劈柴没什么两样,只是更解恨。

“花十三够狠!”同队的老兵拍她的背,力道大得能把人拍散架,“刚才那招,像极了当年的花将军!”花宁低头擦枪,枪尖的血滴在沙地上,洇开一小朵暗梅,像极了将军府的海棠。她想起父亲的尸身被抬回时,银甲上的血冻成了冰,想起母亲临终前那声“花宁”,手腕猛地用力,枪杆在石头上磕出火星。两年后,花宁成了军中的“拼命十三郎”。没人知道这个总戴着头盔的少年究竟长什么样,只知道他枪法狠辣,打起来不要命,五丈之内,没人能近得了他的身。永安十三年冬,匈奴左贤王率三千骑突袭雁门关。守将战死,城门告急,花宁带着五十名亲兵,从后山小道绕到敌军后方,一把火点燃了匈奴的粮草营。火光照亮夜空时,左贤王正在帐中饮酒。花宁提着枪冲进去,枪尖直指他的咽喉:“左贤王,还认得花朝吗?

”左贤王醉眼朦胧地抬头,看清她的眉眼时,突然狂笑:“花朝的种?

原来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你爹的首级,还挂在我帐中做摆设呢!

”花宁的枪猛地往前送了半寸,划破他的皮肤:“今日,我便用你的头,祭我父亲!

”两人缠斗起来。左贤王力大无穷,狼牙棒挥得虎虎生风,花宁却仗着身法灵活,像道红色闪电她总在铠甲里穿件红裙,那是母亲留下的,在帐中辗转腾挪。枪影翻飞间,她突然想起父亲教她的“回马枪”,猛地勒转枪杆,枪尖从左贤王腋下穿过,直刺心脏。

左贤王的惨叫声震落了帐顶的积雪。花宁拔出枪,挑着他的首级走出帐外,对目瞪口呆的匈奴兵大喝:“主将已死,降者不杀!”那一夜,雁门关的雪都被染红了。

花宁站在城头,看着敌军溃散的方向,将父亲的旧箭插在城砖上,箭尾的红缨在风中猎猎作响。报功文书送抵京城时,皇上正对着花朝的灵位叹气。

“花将军后继有人了。”他指着文书上“花十三”的名字,“传朕旨意,召他回京受封。

”第三章 金殿惊变面圣那日,花宁穿着新做的银甲,枪尖上的红缨在宫道上晃荡。

太监引她进殿时,她听见百官的窃窃私语——“听说这花十三才十六岁”“看身形倒像个姑娘家”。

她攥紧腰间的银钏枪头那是母亲的银钏熔的,指甲掐进掌心。血腥味仿佛又漫了上来,混杂着宫阙里的檀香,说不出的怪异。金銮殿上,皇上看着阶下那个身形单薄的“少年”,忽然笑了:“你就是花十三?抬起头来。”花宁缓缓抬头,摘下头盔。长发如墨瀑垂落,惊得百官失色。她掷地有声:“臣花宁,花朝之女,女扮男装三载,欺君之罪,甘受惩处。

”殿内死寂,只有她的声音在梁柱间回荡:“臣父为匈奴所杀,尸骨未寒。臣披甲上阵,只为手刃仇敌,告慰父亲在天之灵。今日功成,愿领死罪,只求皇上允臣……看一眼父亲的灵位。”皇上盯着她看了半晌,突然抚掌大笑:“朕早闻花将军有女,弓马娴熟胜男儿,果然名不虚传!”他掷下免死金牌,金牌撞在她甲胄上,发出震耳的脆响,“镇国大将军之位,非你莫属!”花宁接牌时,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忽然想起父亲说过,苏婉当年随嫁的银钏,是用她祖父的佩剑熔了重铸的。原来这苏家的骨血里,本就藏着刀剑的魂。“谢皇上。

”她单膝跪地,长发扫过金砖,带着沙场的风,“但求陛下允臣……暂隐身份。

”皇上挑眉:“为何?”“匈奴未灭,臣不敢以女儿身示人,恐乱军心。”花宁叩首,额头撞地的声响,比当年父亲踹开产房的门更重,“待北疆平定,臣自会卸下铠甲,听凭陛下处置。”出宫时,阳光刺眼。花宁抬头望着宫墙,忽然觉得这身铠甲,比边关的风沙更重。她的将军府就在父亲旧宅的隔壁,院里也栽了株海棠。

亲兵们忙着收拾行李,她却独自坐在海棠树下,摸着那枚免死金牌。金牌上的“忠勇”二字,被阳光照得发亮。“小姐,宫里来人了。”青禾她从将军府带出来的侍女匆匆进来,手里捧着个锦盒,“说是皇上赏的。”花宁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套女装——月白的襦裙,裙摆绣着海棠花,像极了母亲当年常穿的那件。她指尖拂过花瓣,忽然笑了,眼里却有泪:“替我收着吧,等我杀尽匈奴,再穿。”第四章 五载破匈接下来的五年,花宁成了北疆的神话。她改良了枪法,将女子的灵活与枪法的刚猛结合,创造出“落英枪法”。枪尖舞动时,如漫天海棠花雨,却招招致命。

匈奴人私下里叫她“海棠煞”,说她枪下亡魂,能绕雁门关三圈。第一年冬,她率三万铁骑直扑狼山。雪地里厮杀三天三夜,枪杆上的冰碴子混着血,冻成了坚硬的壳。

她亲手斩了匈奴右贤王,把首级挂在营门时,忽然想起父亲说过,苏婉最恨冬天,因为“血在雪地里冻住了,就暖不回来了”。那天夜里,她在帐中换上皇上赏的月白襦裙,对着铜镜梳头。长发及腰,眉眼间竟有了苏婉的影子。她把那枚银钏枪头插在发间,像支别致的簪子。“娘,您看,我没给花家丢人。”她对着镜中的自己说,声音里带着未脱的稚气,却比铁甲更硬。第二年开春,她兵分三路,奇袭匈奴粮仓。

火光照亮夜空时,她站在山坡上,看着敌营化为火海,突然闻到了海棠花的香——原来那年母亲绣的荷包里,装的就是晒干的海棠花瓣。第三年,她在戈壁滩设伏,活捉了匈奴王的弟弟。那胡人看着她的眼睛,突然狂笑:“原来传说中的镇国大将军,竟是个娘们!”花宁没说话,一刀割了他的舌头,把他拴在马后拖了三天,直到他变成戈壁滩上的一摊烂肉。老兵们说,那天的风里都带着血腥味,只有花将军的铠甲上,还别着朵风干的海棠。第四年,她筑城于阴山脚下,取名“宁安城”。立碑那天,她摸着碑上的字,想起父亲说过,母亲最大的心愿,是“天下安宁,再无战事”。她让人在城头种满海棠,说“等花开了,就像娘在这儿看着咱们”。守城的士兵都说,夜里总能看见花将军穿着红裙,在海棠树下梳头,裙摆扫过石板路的声响,像极了苏婉当年的脚步声。第五年深秋,花宁率十万大军直捣匈奴王庭。决战前夜,她在帐中铺开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着这些年征战的路线,像一张用血画的网。“明日,便让匈奴人知道,踏平他们王庭的,是蜀国的女儿花宁。”她对着地图上的“狼居胥山”默念,指尖重重落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