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竟是白莲花傅慎行江亦辰完结小说免费阅读_热门免费小说白月光竟是白莲花(傅慎行江亦辰)
一飞机降落在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时,我深吸了一口稀薄而清冽的空气,试图将失恋的苦涩随呼出的白雾一同消散在高原的风中。三个月前,我发现男友与同事的暧昧聊天记录。面对质问,他不仅没有否认,反而坦然承认已经对我没有了感觉,仿佛两年的感情只是一场无足轻重的游戏。
爱人的背叛我有些一蹶不振,向公司提了离职,去了我向往了很久,缺氧却不缺信仰的地方。
“扎西德勒!”一个身形高大的男子站在机场出口,拿着洁白的哈达,双手合十向我致意,像是从雪山深处走来的神灵后裔。“您好,是林小姐吗?”清澈低沉的嗓音。“啊,对。
”我呆住了,任由他拿走我的行李。去民宿的路上,我偷偷打量着他。
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他专注开车的神情与年龄有些不符的成熟。皮肤是常年经受紫外线洗礼的深铜色,却因高原寒冷的空气而透出两抹自然的酡红。“我叫丹增罗布,是民宿老板的儿子,你可以叫我丹增。”他说。我发誓我肯定是被某种神秘力量控制住了,鬼使神差地问了句:“帅哥,你有女朋友吗?”他回头看我,几缕发丝被风吹乱,随意地搭在宽阔的额前:“姐姐,我还在读高中。”我顿时面红耳赤,手忙脚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社会性死亡。“对不起,我...我就是随口一问。
”感觉自己像个调戏未成年人的怪阿姨。丹增只是笑了笑,没有再多言,但我注意到他的耳尖微微泛红。民宿坐落在八廓街附近的一条小巷里,是一栋传统的藏式石木结构建筑,色彩鲜艳的檐口绘着吉祥图案,门前经幡随风轻扬。
进门时,门槛很高,我险些被绊倒,丹增及时扶住了我的手臂。“小心,藏式建筑的门槛都很高,是为了防止雨水和牲畜进入。”他解释道,自然地松开手。
我的手臂还残留着他手掌的温度,心跳莫名加快。民宿家具色彩绚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藏香。一位身着藏装的中年妇女迎上来,笑容温暖:“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我是格桑梅朵,这里的女主人。丹增,帮客人把行李拿到房间去。
”丹增点点头,提起我的行李箱轻车熟路地上楼。我注意到他宽厚的肩膀和挺拔的背影,不禁再次感叹造物主的不公——为何让一个少年拥有如此令人心动的外貌。我的房间朝南,窗外正好能看到布达拉宫的侧面。阳光透过彩色窗帘洒在藏式地毯上,温暖而宁静。
“如果您需要什么,可以随时告诉我。”丹增放下行李,礼貌地说。“谢谢,这里很美。
”我由衷地说。他微微一笑,牙齿洁白得如同雪山上的初雪:“拉萨是神灵居住的地方,它会治愈所有伤痛。”说完便轻轻带上门离开了。我怔在原地,他怎么会知道我带着伤痛而来?在拉萨的前三天,我像大多数游客一样穿梭于八廓街、大昭寺和布达拉宫。
转经筒的嗡鸣、喇嘛诵经的低吟、信徒磕长头的虔诚,这一切让我忘记了失恋的痛苦,高原的阳光似乎真的有治愈的力量。第三天晚上,我从布达拉宫广场看完夜景回来,忽然感到饥肠辘辘。民宿的厨房已经熄火,我决定出去找点吃的。刚下楼,就碰见背着书包下晚自习回来的丹增。他穿着一身蓝白相间的校服,褪去了民族服饰带来的神秘感,却另有一种又奶又乖的帅气,与接机那天给人的成熟稳重形成了奇妙的反差。“这么晚了,你要出去吗?”他问。
“有点饿,想找点吃的。”我不好意思地说。“这个时间大多数餐馆都打烊了。
”他看了看表,“我做面条,你要不要吃?”他一边放下书包一边问我,语气自然得像是在问一个老朋友。“啊,不不,不用麻烦了。”我连忙摆手。“没事的,正好我也要吃,免得你出去花钱买了,再说你一个女孩子大晚上出去也不安全。”说着,他已经系好围裙进了厨房。“要不要我帮忙?”我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跟进去问。“不用,很快就好了。”他熟练地开始和面,“你去沙发上坐会吧。”我乖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从包里掏出本子胡乱画着拉萨的风景。不一会儿,厨房里传来切菜和下面条的声音,伴随着阵阵香气,让我感到一种久违的家的温暖。画了不到一半,丹增端着两碗面走了出来。
我起身伸手去接,他轻轻错身躲开了:“我来吧,小心烫。”面条很美味,配菜很丰富,加了很多牦牛肉片,还有青菜和鸡蛋,调味恰到好处。尝了一口,我眼睛一亮,高兴地朝他竖起大拇指:“好吃!”他笑笑,低头继续吃面,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鼻梁挺拔如山脊。真帅啊,我在心里默默感叹。吃完饭,我主动要去洗碗,被他抢先一步:“你去休息吧,厨房晚上没有热水,女孩子还是少碰为好。
”我呆呆地上了楼,有点晕晕乎乎地,关上门,忍不住低声尖叫:“妈呀~好温柔,更爱了,为什么是个高中生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等我反应过来想要给他拿点零食作为答谢,他已经去休息了,不知道他住哪间屋子,只好暂时作罢。第二天我听到楼下传来开门的声音,连忙抓了两包薯片和几块巧克力噔噔噔地下楼,果然看到了刚刚回家的丹增。
“谢谢你的面条。”我把零食递给他。他接过,说不客气,又问我:“吃不吃炒饭?”“啊,不用用,我不饿。”我刚说完,肚子就不争气地咕咕叫起来。丹增忍俊不禁,眼睛弯成月牙:“看来你的肚子在抗议了。”他做的饭太香了,里面仍然加了薄薄的牦牛肉片和蔬菜。为了表达满意,我甚至鼓起掌来,满眼崇拜地看着他,把他搞得有点不好意思。“只是普通的炒饭而已。”他腼腆地低下头,耳尖又泛红了。
很快到了周五,我准备出门觅食晚饭,玩手机太专心,一头撞上了刚回家的丹增。
我仰头向后倒去,被他眼疾手快地扶了一把。“小心。”他的手臂有力而稳健。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没看路。”我连忙道歉。然后鬼使神差地,我以自己想吃双人套餐但一个人为由,邀请他一起去吃了特色藏餐。餐馆不大,但布置得很有民族特色。我们点了藏式火锅和酥油茶。
期间聊起这两天在看拉萨周边一日游攻略,丹增向我推荐了羊卓雍措和日托寺。
“羊卓雍措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水蓝得像宝石。
日托寺则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寺庙’,坐落在湖中的小岛上,只有一个喇嘛在那里修行......”他描述得生动形象,让我心向往之。
“可以去我舅舅那里,报我的名字。有打折优惠。”他补充道,眼神中有一丝期待。
我当即就决定周六去他推荐的地方看看。第二天一早上了旅游大巴,我惊讶地发现导游竟然是丹增,他给我解释说周末赚点零花钱。高三学业不重吗,我心里疑惑但不不好问太多。车上有很多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丹增裹着厚重的传统藏袍,却依然能看出挺拔如松的体态。藏袍的袖子随意地系在腰间,露出里面深红色的内衬,手腕上戴着一串油润的檀木珠,手指修长而骨节分明,指甲修剪得很干净,手背上能看见淡青色的血管。纷纷夸奖起帅气导游,还有很多人问他是否单身。
可能是害怕顾客继续抓着这个话题不依不饶,他只好尴尬地撒谎说自己有女朋友了,目光掠过正在吃瓜的我。当他的目光扫过你时,你会感到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仿佛他能看见你灵魂深处最隐秘的波动,让我的心跳莫名加快。到了羊卓雍措,我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得说不出话来。湖水呈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蓝绿色,仿佛天空融化在了湖中,远处雪山环绕,美得如同仙境,语言的描述不足以形容他的万分之一。丹增主动帮提出我拍照,没想到技术还挺好,也很有耐心地引导。中途的我头发有点乱了,他走上前来温柔的帮我整理,看着他一脸认真的样子,我鬼使神差地问他要不要拍张合照。拍照的游客不清楚我俩的关系,一直让我们做出亲密一点的姿势:“靠近一点嘛,欸,对,笑一个!
姐姐肩上...”最后有一张我俩头靠得很近的照片我很满意——高大英俊的少年笑容灿烂,我的长发在风中飞舞,为了配合我的身高,微微弯着身子,头稍微往我的方向偏着。
阳光洒在我们身上,背后是湛蓝的圣湖和雪山,完美得像是一张明信片。回程的路上,我加了他的微信,晚上回去把照片发给了他。点开他的朋友圈,显示三天可见,除了一张拉萨夜景的朋友圈背景,什么也没有。我有些失望,但又觉得自己没有理由期待更多。二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越发亲近。丹增带我转转经筒,教我如何祈福:“转经筒时要顺时针方向,心中默念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
”我学着他的样子,虔诚地转动经筒,心中却偷偷祈愿能多些时间与他相处。有一天,他送给我一颗天珠,黑底白纹,光滑温润。“这是我太爷爷留给我的,我希望你平安健康。
”我张口推辞,他说只是保佑吉祥的东西,他说得轻描淡写,后来我才知道,那种品质的天珠相当名贵,是他们家的传家宝。有时我会去他学校门口,等他下晚自习后一起去吃烧烤。他总会细心地为我挡开拥挤的人群,在寒风中把外套披在我肩上。“高原晚上冷,别感冒了。”他的关心自然而真诚,让我不由自主地沉溺其中。中秋节来临,格桑梅朵邀请我这个孤独的异乡人一起过节。
那晚的民宿院子格外热闹,藏式桌子上摆满了特色美食:堆叠如山的糌粑、香气四溢的手抓羊肉、酥油茶和青稞酒。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藏式月饼,与内地的不太相同,馅料中加入了当地的奶渣和牦牛肉干,甜中带咸,别有风味。丹增的父亲点燃了松柏枝,袅袅青烟带着祈愿升向明月。
格桑梅朵告诉我,藏历中也有类似中秋的节日,叫“望果节”,是庆祝丰收和团圆的时刻。
“在拉萨,我们融合了汉藏两族的文化,既过藏历节日,也庆祝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
”丹增解释道,悄悄递给我一块他特意留的奶渣月饼。月亮升到高空时,村民们跳起了锅庄舞。丹增拉着我加入舞圈,教我基本的舞步。在欢快的旋律中,他轻声说:“你知道吗?在藏族传说中,月亮上住着兔神,它每天都在捣制长生不老的药丸。
”我抬头望着明月,感受着他手心的温度,忽然希望这一刻能永恒。节后,丹增约我晚上去山上观看拉萨夜景,他拉着呼哧带喘的我一路爬到山顶,我们并肩坐在一块平坦的岩石上,脚下是星河般璀璨的拉萨城。“我小时候常来这里,”丹增说,“每当不开心的时候,就看着脚下的灯火,想象每盏灯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自己的烦恼相比之下就显得渺小了。”我侧头看他,月光勾勒出他英俊的侧脸,眼神深邃如夜空。“你会有什么烦恼呢?”我轻声问。
他微微一笑:“学业、未来、喜欢的人...和所有同龄人一样。”我的心跳漏了一拍,不敢深究他话中的含义。第二天凌晨,他又带我去看了日照金山。当我们摸黑爬上观景台时,天空还是墨蓝色的,繁星尚未褪去。渐渐地,东方泛起鱼肚白,雪山轮廓逐渐清晰。
当初升的太阳将第一缕光芒洒在雪山之巅,整座山峰瞬间变成璀璨的金色,我被这壮丽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转头看向丹增,他整个人也沐浴在金光中,神圣而美好。就在这样的美景中,丹增转向我,认真地说:“我知道你只把我当成弟弟,或者一个短暂旅途中的朋友。但我已经举行过成人礼,是个有担当的大人了。我喜欢你,不是一时冲动。”我手足无措,心跳如鼓:“丹增,你还小,马上就要高考了。而我,我只是个来这里疗伤的过客,而且我很快就会回去了。”我试图说服他,也在说服自己,“我们之间有太多不可能。”“年龄只是数字,距离只是考验。”他坚持道,眼神炽热而真诚,“如果我考上成都的大学,你愿意给我一个机会吗?”我沉默着没有回答,思绪烦乱,心乱如麻。我知道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沦陷了,但道德感和现实考量让我无法坦然接受。第二天,我提前了返程日期。临出发的那晚,丹增来找我,眼睛框泛红,明显哭过:“为什么不肯给我们一个机会?
”“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你将来会遇到更多更好的人。”我强忍泪水,机械地重复着这些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的话。“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什么对我最好?
”他又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流泪,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因他的悲伤而凝滞。
他哭得并不好看,甚至有些笨拙狼狈,但那源自生命最深处的悲伤,却无比真实和强烈,像高原上的伤口,赤裸而鲜明。我的心像被钝器重击般疼痛,“我喜欢你,不是因为孤独或者一时冲动。是你让我想要变得更好,是你让我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我看着他湿润的眼睛,几乎要动摇,但最后还是狠下心:“对不起,丹增。
我们...真的不合适。”我还是走了,带着那个少年送给我的天珠和一颗支离破碎的心。
回到成都后,我失魂落魄,试图用工作麻痹自己,却在每个夜深人静时想起拉萨的一切,想起那个满眼都是我的少年。我把他送的天珠挂在床头,每晚看着它入睡,梦中总是那片湛蓝的湖泊和阳光下的少年。半年后的一个雨夜,六月的高考刚结束不久,我收到了一条微信:“我你家小区门口。”我不敢置信,反复看着那条信息,发信人确实是丹增。我跑到小区门口,看见他站在超市屋檐下,拖着行李,浑身湿透却站得笔直。雨幕中的他显得那么孤独又那么决绝。“你怎么来了?”我惊讶地问,急忙把他拉到遮雨的地方。“我高考完了,填报了成都的大学。”他抹去脸上的雨水,直直地看着我的眼睛,“我说过,年龄只是数字,距离只是考验。
现在即使是按照你们汉人的规矩,我也是个成年人了,所以我来到了你的城市。
”我的眼眶早已湿润,所有的伪装和坚强瞬间土崩瓦解:“你傻不傻啊,万一考不上呢?
万一我已经...”雨还在下,路灯在水洼中投下斑驳的光影。
我看着这个为爱跨越千山万水的少年,终于不再抗拒内心的声音。“先去换身干衣服吧,